导语:研究护理职业学院不同学习风格类型的学生对不同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偏好、分析其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探讨相关的教学策略是合理进行因材施教的基础。由本站硕士论文中心整理。
一部分学习风格的基础理论研究
第一章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研究的缘起
本文研究护理职业学院学生学习风格的第一个原因是党和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研究相应的教学自然水到渠成。
近10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空前发展,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迟就业以及发展国民经济的迫切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同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2000年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五年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归纳了五年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五年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根据教育部和卫生部于2001年共同开展护理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项目调查,我国要建设小康社会,在卫生人力的配置上应基本接近国际的平均水平,到20巧年我国的医护比例平均应达到1:2,医护人数均将达到232.3万人,千人口的医护比例均为1.5,护士数量在2001年128.7万人的基础上,净增加103.6万,平均年净增加H.5万。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社区服务扩大等带来的人力需求增加,2003一2010年,我国护理教育的年平均招生数量应在巧万左右。社会的需展,但社会的发展又向护理人才的类型提出多样化需求。学生入学率大幅度提高,但是录取的学生高考成绩明显下降,入学的分数与上下要相差好几百分,所以护理职业院校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有关这类群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动机、学业成效等状况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因此,研究护理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护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为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应用型护理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研究护理职业学院学生的学习风格的第二个原因是,学习风格理论的研究为护理职业学院教师实施因材施教,改善教学提供理论依据。传统教学忽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要求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个性与创造性密切相关,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创造型人才。学习风格是学生个别差异的集中表现,测定学习风格的目的是在承认和尊重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基础上,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媒体,使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风格。所以,对学生学习风格的分析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学习风格直接参与并调控学习活动,关注学习风格差异便具有特殊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学习风格不反映水平的高低,而只反映偏爱的方式或倾向不同,这是它和智力、能力等其他个体差异最明显的区别,学习风格没有好坏之分,只要给予适当的学习条件,无论哪种学习风格的智力正常的学习者都能在学习中取得成功。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的基础上,教师针对不同的学习风格类型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能改善低学业成就的学生对学习和学业成功的态度,这对护理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更具有意义。学习风格理论能够帮助学生识别自己的学习风格,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学业成效,也能够帮助教师识别学生的学习风格并据此制定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策略,从而实现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全面、健康发展的目标。目前针对护理职业学院的学生学习风格特点的研究还很欠缺。
研究者于2009年7月31日以关键词“学习风格”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到相关文章1244篇,其中与护理专业的有关的文章仅n篇,研究对象主要是护理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有关护理职业院校学生的研究文章还未发现。本论文试图通过对护理职业学院中职、五年高职和三年高职生学习风格的调查,研究护理职点及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探讨相应的教学对策,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以满足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沈博. 基于Kolb学习风格模型的调查和分析[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
[2]康淑敏. 学习风格理论——西方研究综述[J]. 山东外语教学, 2003,(03) .
[3]刘萍,韩世范,柴守霞. 护理中专生与护理本科生学习风格的比较和分析[J]. 护理研究, 2008,(14) .
[4]贾彩丽,韩世范. 护理硕士研究生学习风格的调查研究[J]. 护理研究, 2009,(12) .
[5]赵海平,董博. 护理本科生学习风格调查研究[J]. 护理研究, 2009,(13) .
[6]胡继渊,沈正元,张玉昆. 中外学习风格研究现状综述[J]. 外国中小学教育, 1999,(03) .
[7]陆根书. 大学生学习风格量表的设计与开发[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
[8]廖泽英. 试论学习方式差异与因材施教[J]. 学科教育, 2000,(05) .
[9]张天宝,姚辉. 当代西方学习风格研究概观──兼谈学习风格的研究价值[J]. 江西教育科研, 1996,(04) .
[10]Reid J.M. 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LF Classroo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
[11]Koob,Jeffrey J,Funk,Joanie. Kolb‘s Learning style Inventory:Issues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etice, 2002, 12 (2) :293-308 .
[12]Linares AZ. Learning styles of students and faculty in selected health care professions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1999, 38 (9) :407-414 .
[13]Pask,G. Styles and strategies of learning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76, 46 :128-148 .
[14]Kuhn, Siegler, R.S eds. The development of mental abilities and styles .John Wiley&Son, 1998 :899-946 .
[15]Keef, J.W. Learning Style: theory and practice . Reston, VA: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 School Principals, 1987, .
目录:
论文摘要 7-9
ABSTRACT 9-10
第一部分 学习风格的基础理论研究 11-27
第一章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5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11-13
第二节 研究意义 13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5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15-27
第一节 学习风格理论 15-21
第二节 学习风格的相关模型 21-25
第三节 学习风格的测量和评价工具 25
第四节 基于经验学习的Kolb风格理论的已有的研究结果 25-27
第二部分 护理职业学院学生学习风格现状调查研究 27-51
第三章 护生学习风格调查基础 27-30
第一节 研究目的 27
第二节 研究对象 27-28
第三节 研究方法 28
第四节 学习风格测量工具 28-29
第五节 学习成绩分析 29-30
第四章 护理职业学院学生学习风格现状调查分析 30-51
第一节 护理职业学院学生Kolb学习风格类型 30-36
第二节 护理职业学院学生学习风格生理要素 36-40
第三节 护理职业学院学生学习风格心理要素分析 40-43
第四节 护理职业学院学生学习风格社会要素分析 43-45
第五节 护理职业学院学生对教学环节的偏爱 45-48
第六节 护理职业学院学生学习风格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48-51
第三部分 护理职业学院学生学习风格的研究结果及教学改革对策研究 51-69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51-67
第一节 护理职业教育特点及护理职业学院学生特点分析 51-52
第二节 护理职业学院学生Kolb学习风格特点 52-59
第三节 护理职业学院学生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 59-60
第四节 基于护理职业学院学生Kolb学习风格类型的教学对策 60-67
......
参考文献 69-72
附录 72-76
后记 76
您可能有医学硕士论文方面的购买需求,请到医学论文频道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