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范文范例5例「经济管理论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1727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经济管理论文范文怎么写?经济管理论文主要研究投资经济学、统计学、宏观经济管理、西方经济学等方面,本文为大家提供了5篇经济管理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图 2-1 土地治理项目具体建设内容

经济管理论文范文一: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本文在梳理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公共财政理论和农业投资理论,分析了农业综合开发发展现状及投资情况,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2003-2017年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部分增长率进行了测算,最后选用一阶差分GMM估计方法从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资规模、资金来源结构、资金投入项目结构三个方面展开,实证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8.6%,呈现农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双轮驱动的良性格局,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区域差异逐渐缩小,呈现“西部略高,中东部稍低”的分布特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财政支农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研究

1.3.3 关于财政支农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研究

1.3.4 关于农业综合开发相关研究

1.3.5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1.6.1 研究创新点

1.6.2 研究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财政支农的概念

2.1.2 农业综合开发的概念

2.1.3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财政理论

2.2.2 农业投资理论

2.2.3 全要素生产理论

2.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分析

2.3.1 土地治理项目投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分析

2.3.2 产业化经营项目投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分析

第3章 农业综合开发的现状分析

3.1 农业综合开发的发展历程

3.2 农业综合开发的效益分析

3.3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分析

3.3.1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规模分析

3.3.2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来源结构分析

3.3.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投入结构分析

第4章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4.1 DEA-Malmquist理论模型

4.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4.3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及分析

4.3.1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时序变化分析

4.3.2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省际变化分析

第5章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

5.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5.2 模型设计及估计方法

5.3 变量描述性统计

5.4 实证结果分析

5.4.1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规模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5.4.2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来源结构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5.4.3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项目结构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第6章 研究结论、讨论及建议

6.1 结论及讨论

6.2 讨论

6.3 研究建议

经济管理论文范文二:中国种植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的动态演进及驱动机制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总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为工业化的顺利进行和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然而,由于各地区在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条件、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区域间劳动生产率的非平衡特征仍然较为明显。据相关研究测算,2013年中国东部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分别是中、西部的1.62倍和1.81倍。从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视角看,家庭经营收入是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源泉,而偏低的劳动生产率成为制约其经营收入提升的瓶颈,因此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的长期存续势必加剧农民收入的不平等。鉴于全面小康的短板在于贫困农民能否增收,农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将不可避免影响到该目标的如期实现。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概要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1.5.1 可能创新点

1.5.2 研究展望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中国种植业劳动生产率的空间差异状况综述

2.2 中国种植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的演变趋势综述

2.3 中国种植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综述

2.4 相关文献评述

第三章 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动态演进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3.1 种植业劳动生产率跨期变动的分解模型

3.1.1 劳动生产率的定义及概念界定

3.1.2 数据包络分析法简介

3.1.3 劳动生产率跨期变动的分解步骤

3.2 地区差异动态演进的形成机制分析方法

3.2.1 核密度分析法简介

3.2.2 反事实分析法简介

3.2.3 种植业劳动生产率虚拟分布构造

3.3 变量界定

3.3.1 投入变量界定

3.3.2 产出变量界定

3.4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第四章 中国种植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的静态分析与动态演变

4.1 种植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的静态分析

4.1.1 种植业劳动生产率的省际静态差异状况

4.1.2 种植业劳动生产率的区域静态差异状况

4.2 种植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的动态演变

4.2.1 种植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的总体变化趋势

4.2.2 种植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的动态演进过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种植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动态演进的驱动机制

5.1 2000—2003年种植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演进机制

5.2 2003—2009年种植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演进机制

5.3 2009—2012年种植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演进机制

5.4 2012—2017年种植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演进机制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政策启示


经济管理论文范文三:农村地区青少年手机依赖干预对放纵型食品消费的影响研究


图 2-2 产业化经营项目具体建设内容


本文结合我国农村地区青少年手机依赖这一焦点现象,从父母监控理论出发,将手机干预系统分类为主动型手机干预策略与被动型手机干预策略,结合心理逆反理论相关基础与农村地区青少年认知心理特征,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与假设。通过对306位农村初中学生手机干预的田野实验数据,本文分析了农村地区青少年在两种不同手机干预策略后产生的逆反与警醒动机差异,探讨了不同手机干预策略如何影响青少年心理动机,进而影响放纵型食品消费,并分析了学习压力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手机干预类型与放纵型食品消费的调节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农村地区中小学对青少年学生实行手机干预的政策建议。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研究结构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结构

1.3.3 技术路线图

2 文献综述

2.1 手机媒介与手机依赖

2.1.1 手机媒介

2.1.2 手机依赖

2.2 农村地区青少年手机干预

2.2.1 父母监控理论

2.2.2 国外媒介干预的相关研究

2.2.3 国内手机干预的相关研究

2.2.4 农村地区青少年手机干预策略分类

2.3 农村地区青少年食物消费

2.3.1 农村地区居民食物消改变

2.3.2 农村地区青少年儿童食物消费的现状

2.3.3 农村地区青少年儿童食物消费的相关研究

2.4 放纵型食品消费

2.4.1 放纵与放纵消费

2.4.2 放纵型食品与非放纵型食品的概念

2.4.3 影响放纵型食品消费选择的因素

2.5 心理逆反动机

2.5.1 心理逆反的定义

2.5.2 心理逆反理论

2.5.3 心理逆反理论的相关研究

2.5.4 农村地区青少年的心理逆反特征

2.6 农村地区青少年的认知特征

2.6.1 农村地区青少年的认知特征

3 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

3.1 理论模型的构建

3.2 研究假设

3.2.1 手机干预策略对农村地区青少年动机状态的影响

3.2.2 动机状态对放纵型食品消费的影响

3.2.3 学习压力对手机干预策略与放纵型食品消费关系的调节作用

3.2.4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SES 的调节作用

4 实验设计和数据收集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流程

4.2.1 初步访谈

4.2.2 预实验一:农村初中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4.2.3 预实验二:放纵型食品的图片选择

4.2.4 变量的测量

4.2.5 问卷设计

4.3 正式实验

4.3.1 被试

4.3.2 实验过程

4.4 信度与效度分析

4.4.1 信度分析

4.4.2 效度分析

5 农村青少年手机干预策略对放纵型食品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农村地区青少年手机干预行为描述性统计分析

5.1.1 农村地区青少年样本基本特征

5.1.2 农村地区青少年手机使用情况分析

5.2 变量设置与研究方法

5.3 假设检验

5.3.1 手机干预策略类型操纵检验

5.3.2 手机干预策略对放纵型食品消费的影响分析

5.3.3 逆反的中介作用分析

5.3.4 健康警醒的中介作用分析

5.3.5 学习压力的调节作用分析

5.3.6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调节作用分析

5.4 假设验证结果总结

6 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与讨论

6.2 对策建议

6.3 创新点与不足

6.3.1 本文的创新点

6.3.2 存在不足之处

经济管理论文范文四:宗族文化对养殖户农业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研究——以生猪粪便资源化利用为例

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从宗族文化视角切入,以湖北省生猪养殖户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Probit模型研究了宗族文化对养殖户生猪粪便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影响;其次,通过三种方法验证了上述模型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并利用IV-Probit模型探讨了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同时分别就性别、历史层面分析了宗族文化对不同养殖户群体的差异化影响;最后,利用中介机制分析方法探讨了宗族文化影响养殖户生猪粪便资源化利用的人际信任和社会网络两种路径。具体研究结果表明:(1)基准模型回归中的结果显示,宗族文化对养殖户生猪粪便资源化利用行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研究综述

1.2.2 宗族文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的创新

1.5.1 研究目标更具针对性

1.5.2 研究内容更具系统性和完整性

1.5.3 研究方法更具科学性和严谨性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生猪粪便资源化利用

2.1.2 宗族文化

2.2 生猪粪便资源化行为理论分析

2.2.1 行为主体

2.2.2 行为过程

2.2.3 基于博弈视角的养殖户生猪粪便资源化利用行为采纳理论分析

第3章 养殖户生猪粪便资源化利用现状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基本特征

3.1.1 数据来源

3.1.2 样本特征

3.2 养殖户生猪粪便资源化利用认知与现状

3.2.1 养殖户生猪粪便资源化利用价值认知与技术困难认知

3.2.2 养殖户生猪粪便资源化利用现状

3.2.3 宗族文化测度

3.2.4 宗族文化视角下养殖户生猪粪便资源化利用现状

3.3 本章总结

第4章 宗族文化对养殖户生猪粪便资源化利用的影响

4.1 变量选取与定义

4.1.1 被解释变量选取

4.1.2 解释变量选取

4.1.3 机制变量选取

4.1.4 控制变量选取

4.1.5 工具变量的选取

4.2 变量描述性统计

4.3 计量模型选择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5 稳健性检验

4.5.1 变换主要解释变量

4.5.2 倾向得分匹配分析

4.5.3 增加“环境规制”控制变量

4.6 内生性讨论

4.7 多群组异质性分析

4.7.1 性别差异效应

4.7.2 年龄差异效应:历史事件冲击

4.8 本章总结

第5章 宗族文化影响养殖户生猪粪便资源化利用的中介机制分析

5.1 中介机制:人际信任

5.2 中介机制:社会网络

5.3 本章总结

第6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6.1 结论

6.2 启示

6.3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经济管理论文范文五:中国农业技术进步速率及其要素偏向性研究——基于五种农作物生产的实证分析

本论文在对传统两要素的固定替代弹性(CES)生产函数进行扩展的基础上,构建包含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项的三要素嵌套型CES生产函数模型,从要素体现式技术进步视角重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核算,并用于测定中国农作物的技术进步率;在此基础上,构建技术进步偏向指数用于考察农业技术进步的方向。然后,运用1988—2016年中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花生的投入产出数据和价格数据,在对物化在各生产要素中的技术进步进行系统估计的基础上,测算出上述五种农作物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和技术进步偏向指数,从要素投入角度为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决策依据。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概要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全要素生产率

2.1.2 技术进步偏向性

2.2 文献综述

2.2.1 农业技术进步的研究

2.2.2 农业技术进步偏向的研究

3 农业技术进步的测度模型

3.1 三要素嵌套型CES生产函数

3.2 中国农业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测算方法

3.2.1 要素体现式技术进步速率的测算模型

3.2.2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核算方法

3.3 中国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偏向性的测度方法

4 中国农业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

4.1 数据描述

4.1.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4.1.2 原始数据的描述性统计量

4.2 嵌套CES生产函数模型的选择

4.3 中国农业生产的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速率估计结果

4.4 中国农业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4.4.1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估计结果

4.4.2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的比较分析

5 中国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实证分析

5.1 中国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偏向指数

5.2 中国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偏向性

6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论文写作涉及到的论文选题、标题、摘要、提纲、开题报告、答辩等方面,本网都有为大家提供相关的写作素材,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咨询。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