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经济管理论文,本文以农业技术外包理论、增长极理论、技术创新扩散理论等为基础理论,通过梳理土地托管自出现以来的政策演变,研究土地托管经营主体的机制原理,并以増长极为创新视角发掘土地托管技术扩散路径中的多种效应原理、构建土地托管技术扩散模型等,将土地托管技术扩散路径清晰阐明。同时,以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案例分析,认为土地托管模式可以作为一条有效推动农业技术扩散的路径,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化农业的有效对接。在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以及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下的传统农业技术扩散模式的主动性差、低效率等多种问题方面,提供了新路径、新思维。
1导论
1.1研究背景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以政府主导模式为技术扩散机制,而以多层级下的政府组织传导成为了唯一的技术扩散路径;随后,在80年代经济体制和技术扩散机制的改革后,国内农业技术扩散路径出现了以政府主导为主的多元技术扩散路径模式共存的现象。但研究表明,2017年我国在农业新技术研发成果丰硕的前提下,农业技术转化率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主要原因有:1,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中,无论是以政府主导还是以非政府主导,都直接与农业生产环节脱节,无法直接对接农业生产过程,致使农业技术与实际生产需求具有差异。2,传统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中,小农生产模式根深蒂固,使小农户对于农业技术采纳的意愿不强烈,原因归结于:农户普遍知识水平较低,技术了解程度低;在利益优先的前提下,没有明显的利益驱使,农户不会接受新技术;农业技术的使用具有一定风险因素,且农户多为风险规避型。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随后,在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同时指出,要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挖掘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等以稳产增产潜力,加快创新先进农业实用技术并推广应用。国内有学者认为国家政府部门及其设置的的技术科研机构是传统技术扩散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单位。我国传统农业技术扩散主要是沿直线型路径的一种单向的转移模式,需要通过农技推广部门来完成多种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以及转化工作,所以农技推广部门在这种模式下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传统农业技术扩散由于农技推广站(中心)职能弱化、投资较少、链条脱节等问题,导致农业技术扩散路径效率降低等问题。同时,由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操作上、策略上、运行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我国大量农业创新成果无法有效转化。我国57.5%的农业科技贡献率与30%-40%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表明我国农业生产已经由粗放型型向集约型转变,但农业技术扩散效率水平仍然较低,也直接显示出我国传统农业技术扩散路径的低效。
............................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土地托管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劳动力逐渐外移,农业逐渐成为一种兼业化状态的大趋势下运营而生的一种新型委托代理关系,这种模式奋效的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农地细碎化等多种现代农业问题。加上现阶段国内农业技术转化率较低,传统农业技水扩散路径低效,所以深入研究土地托管,分析挖掘其多种职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结合研究土地托管的主体、机制等,深入分析土地托管在农业技术扩散中的作用,并从增长极角度出发,探究土地托管是否具有可以促进农业技术扩散的职能作用为目的,寻找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扩散新型路径。
.............................
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1农业技术扩散
目前“扩散”一词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学术研究之中。而“扩散”一词原本是物理学名词,指的是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在本文中,农业技术扩散是指某种农业技术在特定区域或特定人群屮通过某种特定渠道,在某一特定区域或特定人群中的传播过程。农业技术扩散最终目的是,让某项农业新技术被尽可能多的受众群体所采纳并掌握,同时使这项技术发挥其应有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根据定义分析,农业新技术扩散与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技术推广具有一定区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所明确的农业技术推广,即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方式,将某种农业新技术、新发明、新成果等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前、中和后全过程的活动。农业技术推广一般由政府机构和国家的科研院校执行,所以表现为一种政府行为,也属于一种自觉性行为,主要为一种垂直方向上技术传播行为。而农业技术扩散是一个系统过程,其过程不仅仅包括垂直方向的推广还有水平方向上的传播,所以说,通过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技术扩散无论是从涵义、范围、过程等多方面都更广泛、更复杂,可利用的资源也更丰厚%。
......................
2.2相关理论依据
根据1927-1941年进行的“衣阿华杂交玉米种”新品种推广研究可以得到,如果将农业新技术的采纳分率当作纵轴,时间为横轴,并刻画在同一个坐标轴中,通常呈现S型,如图2.1。农民由于文化科技索质、心理素质、生产经营条件等的不同,会导致其对待新技术的态度和行为反应也各不相同,可以将其分为五中不同类型的人群:出创新者、早期使用者、早期人群、晚期人群、落后者。
..........................
3土地托管方式下的主体分析...............13
3.1托管主体的发展历程..............13
3.1.1土地托管早期阶段...............13
3.1.2土地托管现阶段................14
4土地托管方式下的技术扩散分析..........28
4.1土地托管方式下的技术扩散路径的增长极作用..........28
4.1.2产生条件..........28
4.1.2支配效应..........28
5土地托管方式下的农业技术扩散案例................43
5.1案例基本情况................43
5.2农业技术选择................43
5土地托管方式下的农业技术扩散案例
5.1案例基本情况
新田地的理事长叫李杰,大学毕业后曾在食品企业工作12年之久,最高担任过区域营销副总。经过多年食品行业的经验积累,李杰理事长充分了解到了市场需求,对产品定位和市场走向具有独到的见解。随着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大,2011年决定联合六家农户成立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托管技术服务为基础,链接农业生产产前大型化肥等农资、产中各种农机服务队、产后烘干收储等服务,并为产业链下游多家大型食品深加工企业提供高质量原粮。
..........................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本文以农业技术外包理论、增长极理论、技术创新扩散理论等为基础理论,通过梳理土地托管自出现以来的政策演变,研究土地托管经营主体的机制原理,并以増长极为创新视角发掘土地托管技术扩散路径中的多种效应原理、构建土地托管技术扩散模型等,将土地托管技术扩散路径清晰阐明。同时,以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案例分析,认为土地托管模式可以作为一条有效推动农业技术扩散的路径,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化农业的有效对接。在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以及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下的传统农业技术扩散模式的主动性差、低效率等多种问题方面,提供了新路径、新思维。
土地托管发展环境充足。近年来,国内多项政策鼓励通过服务规模经营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托管整体政策趋势向好。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深化农业技术的转化及推广应用,同时加强培育多种类似于土地托管服务的全程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节本增效。这表明,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以及全程社会化服务都是发展着重点。土地托管作为服务规模化的主要形式,是二权分置下有效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方式之一,通过土地托管可以有效促进农业土地连片生产,以达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户收益、增加托管主体收益等,最终实现规模效益。在技术扩散方面,通过土地托管模式可以实现农户、托管主体、政府组织等多方收益的共贏局面,并提高整体农业生产技术、有效促进技术使用率、提高农业技术覆盖率。
参考文献(略)
经济管理视角下土地托管方式下的技术扩散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经济管理论文,土地托管,农业技术扩散,增长极理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经济管理文章
- 经济管理视角下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对农民收入
- 西南地区县域种植多样化与种植业生产效率经
- 农村产业扶贫项目益贫效果经济管理研究--以
-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路径经济管理
- 低地平原—水稻耕作系统水稻单产时空变化及
- 基于互联网的经济林产品品牌价值提升问题研
- 万州区农村民营经济发展管理问题研究
- 经济管理下国信现代农业公司有机食品消费者
- 如何写作英国essay才能拿高分
- 经济管理视角下中国转型情境下乡村振兴战略
- 经济管理管理视角下国际石油、新能源与稀土
- 经济管理视角下乌兰巴托市消费者乳制品的购
- 经济管理视角下甘肃省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牧
- 经济管理视角下中国涉农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对
- 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的实现机理
- 青海藏药产业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