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今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国际分工趋势日益明显。要素资本在国际经济市场不断流动,各个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度不断增强。不同国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以他国的优势资源弥补本国的经济短板,正是各国之间的相互合作,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作为重要的要素资本,劳动力的流动在各方面都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因而,国际劳务合作也成为了各国之间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当今国际经济社会,劳务合作的规模日益扩大,这是世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和俄罗斯作为邻国,不仅是世界性大国,而且都是金砖国家,正处于重要的经济发展阶段。中俄两国已经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正不断加深。虽然中国与俄罗斯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正不断向前发展,但是两国之间的劳务合作水平却相对停留在较低水平。中俄两国的劳务合作有着非常大的潜力,两国劳动力资源存在着互补性。中国人口基数大,适龄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然而俄罗斯人口基数小,较长时间以来生育率下降,劳动力资源不足,尤其是远东地区等气候条件相对恶劣的地区,劳动力短缺严重。因而,中俄两国存在劳务合作的基础和条件,双方在资源上的互补,使得中国对俄罗斯进行劳务输出可以缓解我国就业压力,而俄罗斯作为劳动力接收国,也能弥补俄罗斯劳动力短缺的短板,对于双方经济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评述
关于中国对俄罗斯进行劳务输出的客观基础及合作现状,中俄学者都做出了一定的分析。例如,俄罗斯阿尔泰国立大学研究专家捷列日科(2005)①在关于俄罗斯人口以及移民问题的文章中表示,鉴于俄罗斯出现严重的人口危机,劳动力资源不足,严重抑制了其经济发展。他认为,考虑到中国劳动力充足,中国劳工吃苦耐劳、工作效率高等因素,俄罗斯必须与中国开展长期的劳务合作,以满足其国内劳动力需求。俄罗斯国内远东研究所专家 K.维亚坦斯洛夫(2007)②提出,俄罗斯长久以来出生率低,适龄劳动力死亡率高,造成俄罗斯远东地区劳动力严重短缺,除了鼓励生育、增加出生率等长期规划,还应该引进外国劳动力。他特别提到,考虑到中国劳动力效率高,技术娴熟等特点,引进中国劳动力是最优的选择。维什涅夫斯基(2008)③指出,人口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俄罗斯经济发展,劳动力短缺不利于社会稳定,甚至威胁国家安全。俄罗斯的人口现在正在不断地减少,因为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因此,最有效的解决途径是引进国外移民以及国外劳动力。从三位俄罗斯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他们都对俄罗斯引进中国劳动力持接纳和认可的态度。 中国学者方面,范蓓(2009)④对中俄两国劳务合作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论述,比如相关法律法规与劳务合作机制不完善,人才流动存在渠道障碍,赴俄罗斯投资的企业缺乏竞争力等因素,并对此提出了政策建议,以进一步推动中国对俄罗斯进行劳务输出。赵瑞政(2009)⑤以我国赴俄罗斯的劳工者为视角,对他们在俄罗斯生活、工作中出现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任继红(2011)⑥以我国黑龙江省输出的劳动力在俄罗斯出现的劳务纠纷状况为切入点,并对此提出了见解。
.........
第 2 章 中国对俄罗斯劳务输出的客观基础
2.1 中国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现状
中国和俄罗斯从 20 世纪 80 年代就逐渐开展起了劳务合作,中俄两国积极探索合作的新领域、新模式,不断将两国劳务合作水平推向新阶段。从要素互补性来看,中国人口基数大,劳动力充裕;而俄罗斯则由于种种原因,总人口出现下降,很多行业缺乏劳动力,因此两国的劳务合作是现实可行的,有着先天的条件和基础。中国人口基数比较大,人口规模至今仍然是世界之首,适龄劳动力人数相对充足。截至 2015 年年末,中国人口总量大约 13.7 亿人。自上世纪 70 年代初计划生育政策推广以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目前我国出生率处于世界平均水平。近些年中国不断放宽生育政策,使得生育率回升,2015 年全国出生人口数量比 2014 年有所增长,总体而言,当前,中国适龄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①。根据我国目前实行的相关就业文件①,适龄劳动力限定为 16 至 55 岁的女性和 16 至60 岁的男性②。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适龄劳动人口中,真正可界定为劳动力的是那些经济独立的人,因而我国对有劳动能力人口的年龄限定为 15—64 岁。
.........
2.2 俄罗斯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现状
俄罗斯地广人稀,人口形势极其严峻,人口危机频发,其人口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容忽视。长时间以来,俄罗斯的人口一直在不断减少,到 2008 年才逐渐趋稳。可以说,人口危机已经严重制约了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充裕的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但是解决人口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规划,短期内很难立竿见影,如果想要短期内弥补劳动力的短缺,最好的办法就是吸引外国移民,或者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引进外国劳动力。长时间以来,俄罗斯人口一直在不断下降(见表 2-4,图 2-6)。虽然近些年来,俄罗斯陆续颁布各种相关政策以及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扭转其不断恶化的人口形势,使得俄罗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口总量不断下降的趋势。到 2008 年,俄罗斯人口总量开始回升,但是涨幅较小,人口总量仍然不大,截至 2014 年,俄罗斯人口总量为 1.438 亿,因此可以预计俄罗斯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然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再考虑到其年龄构成如老龄化等特征,不排除俄罗斯出现人口危机的可能。
........
第 3 章 中俄劳务合作现状 .......... 21
3.1 承包建筑工程领域 .... 21
3.2 能源领域 .... 24
3.3 林业领域 ........... 25
3.4 农业领域 .... 26
第 4 章 中国对俄罗斯进行劳务输出经济效应分析 .... 29
4.1 中国对俄罗斯进行劳务输出经济效应定性分析 ........... 29
4.1.1 模型解释与定性分析 .... 29
4.1.2 中国对俄罗斯进行劳务输出的经济效应总结 .... 31
4.2 中国对俄罗斯进行劳务输出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 32
4.2.1 模型假设与变量解释 .... 32
4.2.2 计量检验 ........ 34
4.2.3 实证分析结论及经济效应评价 .... 40
第 5 章 中国对俄罗斯进行劳务输出的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 .... 43
5.1 中国方面因素 .... 43
5.2 俄罗斯方面因素 ........ 45
5.3 中国对俄罗斯进行劳务输出的政策建议以及前景展望 ........ 47
第 5 章 中国对俄罗斯进行劳务输出的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
5.1 中国方面因素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就积极抢占俄罗斯劳动力市场,在承包建筑工程等领域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然而,我国在汇率、税收以及出口税等方面的变革对于劳务输出造成一定影响。例如,我国政府为规范涉外企业合规经营,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要求具备对外经济合作资格的公司缴纳备用金,金额从 20 万到 100 万不等,在某种程度上遏制了劳务输出的积极性。另外,虽然我国较早就开展了对外劳务合作,但是我国关于劳务输出的法律并不完善,存在很多漏洞,关于劳务方面的事务,也没有明文规定对外劳务合作的流程、步骤等,仅参照我国商务部门的规定进行管理,并且尚未搭建起良好的劳务合作管理体制,不但没有对劳务人员的正确指导,还纵容了不法分子的诈骗活动。例如当对外输出的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却没有相关法律依据,因而得不到有效保护,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缺乏对劳务合作的促进和扶持。伴随中俄劳务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钻法律漏洞的不法分子,他们骗取想要赴俄务工人员对他们的信任,进而从中诈骗中介费,大部分不法分子得手之后就销声匿迹,使得劳务人员的权益受到了损害。对此,我国有关部门曾发出防止劳务诈骗的通知,但是并未出台专门性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对外劳务合作是一项政策性较强的国际经济合作活动,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重视以外派劳务为名进行的诈骗活动,督促相关公司和公民提高防范意识并予以坚决打击。同时,要加强对劳务合同的审查与管理,防止不法分子钻法律空子。
........
总结
中俄劳务合作由来已久。两国的劳动力资源存在显著的互补性,中国劳动力充裕,而俄罗斯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更是地广人稀,适龄劳动力人口不足,这使得中国对俄罗斯进行劳务输出有了客观的现实基础。两国在承包建筑工程、能源、农业、林业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劳务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从经济效应考虑,两国的劳务合作都能给双方带来很多福祉。按照国际经验,一般用进出口贸易来衡量劳务合作的经济效应,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中国对俄劳务输出对于两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并通过层层检验,我们得到,中国对俄罗斯劳动力输出每增加 1 个百分点,两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会相应增加 0.349025 个百分点,中国对俄罗斯劳动力输出对拉动中俄两国进出口贸易增长的系数小于中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对贸易的影响系数。即便如此,也无法掩盖中国对俄罗斯劳动力输出对两国经济合作的贡献度。除此之外,必须指出的是,考虑到一般的前人研究经验以及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中的中国对俄劳动力输出人数只统计了中国、俄罗斯或世界银行等官方所公布的统计人数,而没有包含以其他途径进入俄罗斯进行务工的人数。因此,中国对俄罗斯劳务输出统计人数较少,所采用的数据小于实际的数字,因而本文确立的模型获得的中国对俄罗斯劳动力输出系数与实际情况必然存在差异。而反过来,中俄进出口贸易对于中国对俄罗斯的劳务输出有何影响,本文也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中俄进出口贸易对于中国对俄罗斯的劳务输出的影响系数极其小,几乎可以忽略。也就是说,进出口贸易额不是中国对俄罗斯进行劳务输出的影响因素,另有其他因素对中国对俄罗斯进行劳务输出起着重要影响。这也正是本文第五章所谈到的中俄劳务合作的制约因素的一部分。 从中国角度看,中国国内政策、法律机制不完备,劳务输出体系不完善;对俄劳务合作行业过于集中,层次低,中方劳务人员素质较低;中国对俄合作企业缺乏资金、规模有限等因素制约了劳务合作。从俄罗斯角度看,俄罗斯政策限制;保护主义过强,且存在安全问题;中国人口威胁论等因素也阻碍了两国的劳务合作。面对这些制约因素,我国应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予以改善,但是,按照国际经验,劳务接收国的政策是直接影响劳务合作发展状况的主要因素,因此,俄罗斯的劳务合作政策对中俄劳务合作的影响更为深远。随着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中俄在经济、文化、政治领域的交流与对话也不断增多,双方互信水平不断提升。俄罗斯也已加入了 WTO,我们有理由相信,俄罗斯一定会履行承诺,加大国内开放水平,提高经济透明度,对于国际经济合作尤其是中俄经济合作持更加开放的姿态,这样才能实现其振兴经济的目标,因此,我们看好中俄两国劳务合作前景,中俄双方只有加强劳务合作,加强经济交流,才能互惠互利,实现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