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科学技术不仅在传统产业的模式转变中至关重要,而且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中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科技已渐渐成为重要的价值驱动力,而作为科学技术重要载体的科技人才的地位也是不言而喻的。科技人才已经成为各国对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抢夺之后的国际竞争的焦点,在各种社会资源中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他们既能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地位,也能决定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科技人才应用创新知识的能力和效率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否拥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已经成为能否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并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的关键。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克尔教授所指出的,发达国家的资本 75%以上是人力资本,而不是实物资本。[1]人才是人力资本积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一部分。人力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的边际投资收益率远远高于其他的生产要素。著名的经济学家卢卡斯(Lucas)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后期建立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证明了人力资本存量与人力资本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作用。东北地区由于受自然、历史、政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近些年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全国下游水平,尤其是吉林省与东南沿海城市及内陆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程度都存在一定差距。在 2016 年 8 月,国家在提出振兴东北 13 年后又一次印发了《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2016-2018 年)》,这一方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吉林省要把握这样难得的契机来大力发展经济、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和振兴吉林省经济除了要依靠传统经济,更多的是要依靠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壮大,要突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完全要依赖掌握世界领先科技成果和先进科学技术的科技人才,他们在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强区域技术竞争实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吉林省对人才资源的利用却制约着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果没有科技人才的支撑与保障,振兴吉林的战略目标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中国重型制造业基地的吉林省,多年来累积了大量的技术人才,但最终以各种方式输出到新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另外,和以往相比,除了东南沿海的快速发展,许多新型的经济区,如中原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等也正蓬勃地发展起来,这势必会造成更大规模的吉林省科技人才的外流现象,将遏制吉林省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势头,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科技人才大量流失已经成为制约吉林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一大瓶颈。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人才流动现象的背后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体制背景,因此,探索吉林省科技人才流动的规律及其深层次因素,对科技人才自身的价值实现,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发展以及引导科技人才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系统地对吉林省科技人才流动的历史演变和科技人才流动的特点等进行价值评估,针对科技人才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综合考虑科技人才流动的诸多影响因素,通过对影响科技人才流动的宏观与微观因素的多层次的探讨与分析,能更好地对科技人才流动有新的认识和看法,在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吸引科技人才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符合吉林省地域特色的科技人才流动的策略,以期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振兴吉林提供人才支撑。本文拟达到以下目标:科技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是方方面面的,尤其要把科技人才的流动置于社会的大系统中进行研究,才能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综合考察制约其流动的深层次原因。文中分别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动与集聚、地区政策以及文化环境全方位的视角对影响科技人才流动的宏观因素做了深入论述与经济学分析,并进一步利用灰色关联模型计算出影响科技人才流动的主要与次要影响因素,为科技人才流动的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
研究科技人才,首先要明确人才概念。所谓“人才”,是指具有良好的内在素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通过不断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人。[3]著名的人才学家王通讯(2004)分别从人才的特征和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论述,认为人才是为人类发展和进步实施了创造性劳动,并在一定的行业或领域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人才与普通人的区别有四点:第一,人才拥有区别于普通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第二,人才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第三,具有较强的创造力;第四,在物质和精神领域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4]在英文词典中与它最相近的是“talent”,这一词汇与我国所讲的人才的区别是不讲对社会的贡献。在我国,20 世纪 80 年代,曾兴起了研究人才和科技人才的热潮。国务院曾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中指出:科技人才是指拥有专业知识、有能力或有潜力从事科技活动和创造性劳动,并在物质、精神、政治三个文明建设中能够做出贡献的人,并指出科技人才概念只在我国特有。在《人才学辞典》一书中,刘茂才(1987)对科技人才的解释为:是那些能够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挖掘科学的探索精神,进行科学技术的探索与创造,并在科技劳动中为人类进步和科技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人,可将其理解为是科学人才和技术人才的简称。[5]郭强、张林祥(2005)对科技人才的界定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并能在科学技术领域内进行知识技术的传播、应用以及创造的过程中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才。他们还给出了科技人才的具体范畴,包括:各类科学研究人才、科技教育人才、科技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以及各个领域的高级学者、专家和教授。[6]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张国初(2008)也明确指出科技人才是拥有一定的能力,在从事与科技相关的行业并进行科技创造的过程中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的人。他还从定量的角度进行了描述,指出凡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或虽不具有这一学历却从事与科技相关职业并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劳动者。[7]可见,科技人才的概念是广义、抽象和动态的,科技人才的内涵是随着人们对知识与才能理解的变化和社会与时代的不断发展而相应地发生着变化的。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关于人才流动理论的研究有着很长的历史,早期对人才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宏观的研究层面,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时期的有关劳动力流动的研究。早在 17世纪,英国的经济学家威廉.配第(Petty,1662)就指出了劳动力从农转工再转商的流动方式是产业中心从物质生产转向服务产品生产引起的,是从有形向无形生产的结果,这一流动是从比较利益差异的角度揭示了劳动力流动的原因。[13]克拉克(Clark,1943)提出了三次产业理论,是对威廉·配理论的发展而形成的。该理论强调人力资源是按照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顺序进行梯次转移,并指出正是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引起了人力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分布比例发生变化,以促进经济的发展。[14]20 世纪中期兴起的发展经济学对人力资源转移进行了深入探讨,如布莱克(Black,1945)、刘易斯(Lewis,1954)提出了二元结构转型核心环节是人才资源要实现从“非资本主义部门”到“资本主义部门”的转移上,这也是经济发展的重点与主要环节。[15]在刘易斯的理论中强调了“资本主义部门”的发展,只要它发展了,人力资源转移中的就业条件和制度条件就不成问题,这些条件是完全隐含在“资本主义部门”的发展中的,对此完全没有必要单独讨论和多虑。在这之后,费景汉和拉尼斯(Feiand Ranis,1961)对刘易斯的这一理论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指出了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对就业岗位和就业条件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并突出了农业剩余的地位,还探讨了人口增长对人力资源转移的作用,突出了市场机制的地位。[16]因此,可以看出在他们的研究中,只是就人力资源转移的产业条件进行了探讨,却没有涉及对科技人力资源转移能力的研究。而托达罗和哈里斯(Todaro andHarris1970)对二元经济下的人力资源转移理论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新的探讨,是通过引入了就业概率变量,具体分析人力资源转移的就业条件,这一研究主要是源于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城市失业现象而产生的。[17]托达罗模型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这一模型的重要特点和贡献是分析视角从以产业或部门为主转为以劳动力主体行为为主来分析二元经济下的人力资源转移理论。而从西奥多·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概念之时,对人才流动的研究便开启了个人层面的研究。因为人力资本中涉及人口迁移产生的价值问题,由于种种原因人口自愿迁移已成了一个经济问题。[18]从九十年代后,有关人才流动个人和组织层面的研究层出不穷,其中,一些心理学者和管理学者提出了一些个人层面的人才流动理论,而还有一些管理学者和社会学者从组织层面提出了人才流动的基本原理以及构建了人才流动的模型。而国外的相关研究宏观层面并不多见,而主要集中在组织层面。然而,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和社会文化差异,这些理论并不适合直接应用于中国的社会和企业,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
第三章 吉林省科技人才流动现状与特征分析.......28
第一节 吉林省科技人才流动历史演变.........28
第二节 科技人才现状分析..........32
第三节 吉林省科技人才流动现状分析.........35
第四节 吉林省科技人才流动的特征...........39
第五节 吉林省科技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41
第六节 本章小结.........43
第四章 吉林省科技人才流动的宏观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44
第一节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技人才流动.....44
第二节 产业结构变动与科技人才流动.........52
第三节 地区政策与科技人才流动....67
第四节 地区文化环境与科技人才流动.........76
第五节 宏观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机制.........80
第六节 本章小结.........86
第五章 吉林省科技人才流动的微观实证分析.......89
第一节 研究假设和模型构建........89
第二节 研究设计........100
第三节 实证分析........106
第四节 结论与启示......124
第五节 本章小结........126
第六章 吸引科技人才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科技人才较高的流动率及供求结构的失衡是国内外普遍存在的问题,前面分别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对科技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为吉林省有的放矢的制定相关对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借鉴国际国内发达地区的成熟经验,汲取精华,为己所用。由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在制定吸引人才对策方面的侧重有所不同,下面就对西方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我国的人才聚集地区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的策略进行细致分析,看看这些国家及地区的政府、企业和高校在吸引科技人才方面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从而为提出吉林省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对策获得一些启示。
第一节 西方发达国家吸引科技人才的策略分析
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水平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归因于聚焦了大量的科技人才,成为利用全球人才的大国。它们通过建立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平台,从全世界吸引了大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其中,美国主要是强调吸引和注重市场发展来吸引科技人才,日本则是立足本土和招揽海外的吸引策略,德国的特点是教育与技能培养并举,英国人则是注重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制定宽松的政策。这些对策的制定和实施都由政府、企业和学校来完成,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日本针对本地区的产业优势,对情报服务产业、内容产业以及出版印刷业实施了一系列地方性产业扶持政策。2007 年,日本政府开始实施了“世界顶级研究基地形成促进计划”,试图通过集中的扶持,聚集全世界最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促进研究体系的改革,把日本建成世界顶级的研究基地。在 2008 年末修订的《地方再生战略》中最重要的一个政策是“强化区域的产业优势”,研究并开发出利用本地区资源的有效方式,强调要把逐个小片地区整合成大片地区,突出加强地区间联系和协作的重要性。此外,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对创新型科技实用人才与尖端人才的扶持。从 2002 年开始实施培养科技人才的国家战略,先后实行了“240 万科技人才开发综合推进计划”、“21 世纪卓越研究基地计划”、“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综合计划”。把重点放在对生物、纳米、IT、材料等领域的人才的大力培养,使他们能够做到即刻投入到科研开发中,而且还应具有产品转化的能力,如东京的创新产业聚集了众多年轻而充满活力的专业科技人才。日本还设立了“21世纪卓越研究基地计划”,通过基地的人才培养,产生了一批国际顶尖人才,并在国际上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
.........
结论
吉林省要实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如何挖掘和利用其丰富的人才资源,把强大的人才和科技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因此,本文以吉林省科技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为研究核心,通过文献和理论梳理,并结合科技人才流动的主要特征,以大量的宏观数据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采用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分析及灰色关联分析以及对变量的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构建了科技人才流动影响因素模型,对吉林省科技人才流动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一、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科技人才存量。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检验、建模与回归分析,得出了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与各项经济发展变量对科技人才存量影响存在着差异,其影响程度大小的排序依次为:GDP>城镇人均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投资。这为后文中灰度模型中比较数列的子因素指标选取提供了依据。
二、产业结构变动及产业集聚水平正向影响科技人才流动。在对全国 30 个省份的产业结构变动对科技人才流动的影响研究中,得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够更多的吸引科技人才的流入,因此要加快吉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速度,促进人才要素在不同产业间的流动。另外,通过经济学分析得出产业集聚程度也加速了科技人才流动的进程。为此,吉林省还需进一步大力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扩大产业集聚规模。
三、对吉林省科技人才流动影响最大的宏观因素是人才市场服务水平和科技创新投入水平(R&D 经费投入)。人才流动的载体和平台是人才市场,人才市场的机制是否完善,服务层次和服务水平是否先进和科学,都直接影响着科技人才的流动。只有建立起一个开放、全面的科技人才市场系统,才能提高人才市场的配置程度,才不会出现人才的浪费与闲置问题,才能使科技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而科技创新投入水平如何直接成为影响科技人才流动的重要关联因素,不论是地区还是企业要持续发展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就要通过不断地加大对 R&D 经费的投入以改善科研环境,以吸引更多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流入。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