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类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一:技术引进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和选题意义
出口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的影响,对出口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学者们对出口贸易的关注点从“量”转移到“质”,Hausmann 提出的出口技术复杂度近几年被广泛用于出口质量的研究。Sanjaya(2006)认为出口技术复杂度是生产技术、产品差异化、资源利用和其他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Hausmann(2005)认为一个经济体出口产品的出口技术复杂度代表了该经济体的生产率水平。Rodrik(2006)认为产业层面出口技术复杂度体现了一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的经济效应也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一个经济体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通常反映了其出口产品技术水平的升级,而技术水平的升级通常具有传播效应,故而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能够影响到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一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通常能促进其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有利于其扩大出口份额,促进出口产品数量和出口产品种类的增加。一部分学者研究了一个经济体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是否对其就业产生影响,比如魏下海(2008)认为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会促进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对就业产生“补偿效应”从而创造出更多就业岗位。出口技术复杂度对一个经济体显得如此重要。技术引进是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之一(另一种主要途径是自主研发创新),也是我国为实现技术赶超所长期坚持的一个战略。实施技术引进战略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技术差距理论和需求资源关系理论。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技术引进战略对我国的技术进步确实产生了相当重大的影响。然而技术引进究竟对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并深入研究的问题。关于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因素的已有研究可大概分为两类,其中一类集中于对外部因素的探究,如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和参与国际分工等;另一类集中于对内部影响因素的研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研发资本投入、物质资本密集度、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发展水平和制度质量等因素。迄今为止,还没有学者从技术引进的视角研究出口技术复杂度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对此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合评述
目前经济学界对出口技术复杂度问题的研究遵循两条主线,一部分学者旨在探究其影响因素以及这种影响因素对其的作用机制,另一部分学者意在探讨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对一个经济体可能产生的各种经济效应。近年来,学者们对出口贸易的关注点从“量”转移到“质”,如何提高出口技术复杂度成为出口质量方面的研究热点。关于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因素的已有研究可大概分为两类,其中一类集中于对外部因素的探究,如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和参与国际分工等;另一类集中于对内部影响因素的研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研发资本投入、物质资本密集度、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发展水平和制度质量等因素。经济增长被大多数学者(比如 Hausmann,2005;Schott,2008;祝树金,2010)认为是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的源泉之一。Hausmann(2005)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使得一个国家更有可能对较高技术含量、较高生产率和较高附加值的产业进行投资,促进该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升级,进而实现该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升级。Hallak(2010)和祝树金(2010)发现经济增长作用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另一条渠道,一国的经济增长会使该国企业转向生产更高质量和更高技术含量的产品,降低低质量和低技术含量产品的生产与出口,从而实现该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升级。还有部分学者(如黄先海、刘晓华,2010)从需求角度切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会快速推动一国国民收入的增加,收入水平的提升带来国民消费水平及需求的提升,为满足消费者更高的需求层次,该国企业必然需要研发生产更高质量、更高技术含量和更高附加值的产品,结果必然会提升该国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实证研究方面,Herzer(2005)在 Hausmann(2005)的基础上,使用智利的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确实对一国出口技术复杂度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国内学者祝树金(2010)和杨高举等(2013)均基于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了一致的结论。
........
第二章 技术引进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技术引进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机制
虽然还没有学者直接研究技术引进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两者的关系,但已有一些文献探讨了技术引进与东道国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这给本文的理论分析提供了借鉴,笔者在梳理这些文献的基础上,认为技术引进至少可能通过直接效应和扩散效应两个渠道(如图 2 所示)对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影响:出口企业通过引进专利技术、先进生产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技术成果,可以直接提升自身的生产技术水平,提升企业产品的出口技术复杂度。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技术引进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来说,单个的企业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可能是很有限的,要使技术引进对本国的生产技术水平产生比较大的促进作用需要靠技术引进的扩散效应来实现。
............
第二节 国外技术引进与国内技术引进的影响差异
技术引进分为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引进两类,虽然两类技术引进只是引进技术的来源不同,但这却会导致两者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企业层面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国际生产产品内分工体系不短深化,一个企业往往专注于一个产品的某些零部件或某些工序的生产活动,所以,一个企业的引进技术通常是一个产品的少数生产环节的技术,而不会是一个产品的全部生产技术。这样就会产生一个重要的问题,引进的技术与企业已有的其他生产工序技术的匹配度如何?如果两者匹配程度高,则引进技术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如果两者匹配程度低,引进技术则会阻碍该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实际上,一个企业的国内引进技术和企业已有技术的匹配程度要高于国外引进技术与企业已有技术的匹配程度。产业链层面上,如果引进技术与本地高技术产业产业链的匹配程度高,则可以更好地获得上下游研发设计、原材料、中间投入品、生产营销等环节的配套支持,进而促进本地高技术产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反之,引进技术难以达到此种效果。相比较于国外引进技术,国内引进技术与本地高技术产业有着相似的甚至共同的产业链基础。区域宏观层面上,如果引进技术与本地资源禀赋结构(资本劳动比、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比等)匹配程度高,则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促进本地技术进步;相反,如果引进技术“水土不服”,恐怕很难对本地技术复杂度产生积极效应。显然,国内引进技术要比国外引进技术与本地资源禀赋结构的匹配程度高。
........
第三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测算..........15
第一节 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测算方法............15
第二节 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测算结果............17
第四章 技术引进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实证检验......19
第一节 模型设定、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19
第二节 技术引进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20
第三节 两种类型技术引进的影响差异分析..........23
第四节 吸收能力对技术引进贡献度的影响..........25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27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27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28
第四章 技术引进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模型设定、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本文计量模型的核心解释变量为技术引进YJ、国外技术引进 FYJ 和国内技术引进 DYJ 。本文使用《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引进技术经费支出指标来衡量国外技术引进,使用《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内技术购买经费支出指标来衡量国内技术引进。产业竞争程度 M:本文使用各省份地区高技术产业企业单位数量来衡量各省份地区高技术产业的竞争程度,这种做法是合理的,原因在于,产业内企业数量越多,市场竞争程度就会更激烈。各省份地区高技术产业企业单位数量的数据来源于 2000 年至 2014 年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对外开放程度OPEN :本文使用各省份地区进出口总额与 GDP 之比来衡量各省份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数据来源于 2000 年至 2014 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及各省市统计年鉴。外商直接投资 FDI:本文使用各省份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来衡量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数据来源于 2000 年至 2014 年的各省市统计年鉴。制度质量 INST:本文借鉴前辈学者的做法使用各省份非国有经济的比重衡量制度质量,具体的做法是,取各省份地区非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之比、各省份地区非国有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与全部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之比和各省份地区非国有企业从业人数与全社会从业人数之比这三者的算术平均值来衡量各省份地区非国有经济的比重,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避免了单一指标低估或高估非国有经济的比重的可能。
..........
结论
本文为研究出口技术复杂度问题引入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从技术引进的角度切入,并运用严谨的数理模型推倒形成了技术引进对出口技术复杂度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本文实证部分基于 1999 年至 2013 年共 29 省市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选择合适的计量模型与估计方法,检验了技术引进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并进一步将技术引进细分为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引进,进而考察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技术引进对出口技术复杂度作用的差异。实证结论表明国外技术引进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并不显著后,本文更进一步的考察了消化吸收能力如何影响技术引进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引进促进了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总体而言,技术引进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将技术引进细分为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引进来看,国外技术引进对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存在并不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国内技术引进对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了相当显著的正向效应。
(二)技术引进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存在区域差异分区域来看,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引进两者对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均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首先来看国外技术引进:东部区域,国外技术引进对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与全国层面上相一致,均产生了并不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国外技术引进对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在中部和西部区域甚至产生了负向影响,虽然这种负向影响并不显著。再来看国内技术引进:在东部和中部区域,国内技术引进均对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了显著地促进作用,但是在西部区域这种影响是负向的,虽然并不显著。
(三)消化吸收能力对技术引进和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的作用具有调节作用技术引进和国外技术引进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正向影响均不显著,而两者与消化吸收能力的交互项对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效应,这说明,技术引进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取决于消化吸收能力,技术引进需要在一定的消化吸收能力基础上才能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管理类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二:中国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契约问题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自 1978 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序幕,到 2013 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拉开改革大幕,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改革开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自身的改革也一直在同步进行。回顾中国国有企业发展和改革进程,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成长期(1953 年-1957 年)、彷徨期(1958 年-1965年)、停滞期(1966 年-1978 年)、放权让利与承包经营(1979 年-1993 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4 年-2003 年)、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2004 年-2013年)六个阶段,而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主要集中在后两个阶段(1994年-2013 年)。20 年(1993 年-2013 年)的国企改革实践表明,中国国有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盈利能力及资产规模显著提升,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和改革为中国改革开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不足的是,中国国有企业效率仍有待提高,诸如政企仍未分离、产权改革停滞不前、垄断和不公平竞争尚未打破、预算软约束、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创新和实际盈利能力不足、国有企业借助强势地位挤压民企造成的资源配置损失等阻碍中国国有企业发展的一些根本性障碍仍亟待改革。 鉴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客观现实和规律,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
.........
1.2 相关文献综述
20 世纪 30 年代,混合所有制在西方得以关注。混合所有制是对所有制状况的一种描述,而混合经济是对混合所有制状况的具体实践形态,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混合经济的论述。混合所有制的研究起源于西方国家,其理论渊源可追溯于混合经济。最初关于“混合”的思想一般认为来自于凯恩斯(1936)2《通论》中“让国家之权威与私人之策动力量相互合作”的论点,而最早使用混合经济一词的是 Barker(1937)3,他认为私人企业和公有制并非对立的,而是可以共生的。汉森(Hansen,1941)4是较早的系统讨论过混合经济的经济学家,他提出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化”的公共经济同时并存,是“公私混合经济”或“双重经济”,即生产领域的“公私混合”,如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并存;收入和消费方面的“公私混合”,如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和福利开支与私人收入和幸福的并存。萨缪尔森(1961)5则继承和发展了凯恩斯和汉森的观点,在《经济学》一书中提出了混合经济论,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由国家机构和私人机构共同对经济实施控制的混合经济。以维克塞尔、林德伯克为代表的瑞典学派则把混合经济制度作为瑞典模式的经济基础和重要内容,提出了混合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所有制方面实行私有制基础上的部分国有化。此外,日本都留重人6对混合经济也有论述,他认为在存在市场失灵或外部的不经济性,混合经济具有普遍特征,作为一种生产模式的混合经济实际上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模式。概括地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混合经济在理论上大致有四个层次: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上体现为自由主义和国家干涉主义的结合;在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上体现为市场和计划的并用;在所有制结构上体现为私人所有制和公有制的并存;在企业资本构成上体现为私人资本、国有资本以及社会资本的混合(景春梅,2015)7。
.........
第 2 章 混合所有制契约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完全契约理论
在阿罗-德布鲁模型中,完美的信息使企业竞争不会受到限制,依靠市场配置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而企业仅仅是投入、产出的集合,与生产函数同义。阿罗-德布鲁模型成立的关键性假设主要在于:第一,信息完全与对称;第二,行为人完全理性。显然,该假设条件脱离了经济现实,只有放松其假设条件才能回归现实,这也正是企业得以存在的起点。一般意义上,完全契约理论主要是建立在放松阿罗-德布鲁模型中信息完全和对称这一关键性假设条件下。完全契约理论把参与博弈的各方当事人放在一个委托-代理框架下处理,把所有的交易关系和生产关系抽象为一种契约关系(杨瑞龙,2005)1。完全契约理论的基本假设是:(1)行为人完全理性;(2)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目标冲突;(3)契约的第三方可证实性;(4)契约设计目标需满足代理人参与约束(participation constraint)与激励相容(incentive compatibility constraint)条件下的委托人利益最大化。 完全契约假定行为人具有完全理论性,但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可划分为信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和信息不对称发生的内容。信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契约签订之前,也可能在契约签订之后,简称为“事前”和“事后”,事前的信息不对称内容即隐藏信息会产生逆向选择问题(Adverse Selection),而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内容即隐藏行动则会产生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问题,无论事前还是事后的信息不对称都会带来效率的损失。可见,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完全契约设计的基本出发点,而基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信息搜寻及信息搜寻成本问题构成了完全契约的重要关切点。所以,不对称的信息促使行为人在交易过程中需要通过事前激励性安排,设计出充分考虑了所有可能出现的或然状态(Contingencies)的一个完全契约,并且能够确保无成本地被第三方强制执行以实现降低效率损失的目的。
.........
2.2 不完全契约理论
阿罗-德布鲁模型中有两个关键性假设,一个是信息完全与对称,另一个是经济人具有完全理性,放松第一个假设条件是完全契约理论研究的前提,如果进一步放松第二个假设条件,即经济人有限理性,则完全契约理论不再具有适用性,契约表现为不完全性。Tirolr(1999)将契约的不全性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不可预期的相机性(Unforeseen Contingencies),参与人不能事前定义可能在事后发生的事件相机性,一定要通过签订包括权威和所有权关系在内的契约,表明相机性可能不完美,或者不能完全签订契约;第二,书写契约的成本,即使能预期所有的相机事件,但由于过多以至于花费太多成本,难以在契约中描述;第三,强制执行契约的成本,法院一定要了解契约的条款并证实契约相机性和行动以执行契约1。 信息不完全和有限理性决定了交易成本为正和契约的不完全,不完全契约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模型,一个是以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2,19853,19964),克莱因等(Klein et al.19785)、克莱因(Klein,19806)为代表的“交易成本经济学”(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TCE),认为企业的边界由交易费用决定,强调交易特征中的资产专用性,应对专用性投资进行事后保护;另一个是由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 and Hart,19867)、哈特和穆尔(Hart and Moore,19908)、哈特(Hart,19959)等人的研究构成的新产权理论(简称 GHM 模型),主要讨论在特定交易费用导致的契约不完全的情形下,如何确保当事人的事前投资激励问题,强调通过剩余控制权解决套牢问题。
......
第 3 章 中国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历程与契约问题 ............ 43
3.1 中国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历程 ........ 43
3.1.1 中国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萌芽阶段 ............. 44
3.1.2 中国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实践探索阶段 ..... 44
3.1.3 中国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深化发展阶段 ..... 46
3.2 中国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存在的契约缔结问题 .... 47
3.3 中国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存在的契约履行问题 .... 50
3.4 小结 .... 52
第 4 章 中国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契约缔结分析....... 53
4.1 中国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帕累托改进 ...... 53
4.2 中国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混合信息搜寻分析 .... 58
4.3 中国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激励契约设计分析 .... 68
4.4 小结 .... 73
第 5 章 中国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契约再谈判分析 ............ 75
5.1 混合所有制激励契约不完全性与敲竹杠 .... 75
5.2 混合所有制契约再谈判的治理结构分析 .... 80
5.3 混合所有制契约再谈判的剩余权利配置分析 ...... 84
第 7 章 完善与促进混合所有制契约关系发展的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各章关于中国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契约问题的提出与分析,本章主要针对中国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存在的契约问题从混合环境、市场资源配置、治理体系、制度建设、政府监管体系五个方面提出完善与促进混合所有制契约关系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7.1 完善混合所有制契约关系发展的混合环境
中国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中国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同时也进入了深化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国有企业深化发展混合所有制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混合环境,只有形成混合所有制契约关系的共同发展理念、完善和加强中国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顶层设计与贯彻执行,才能扫清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外部环境障碍,提高混合所有制契约关系的发展进程。中国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不是国有企业的私有化问题,也不是国有企业侵蚀私有企业的“国进民退”问题,中国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目的是通过混合所有制的制度形式,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的比较优势,实现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的共同发展。国有企业、私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契约关系缔结与履行,不是仅为了做强国有企业,也不是仅为了做强私有企业,更不是为了简单的单向搭便车而混合,这样的混合,既不符合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目的,也不利于混合所有制契约关系的缔结与履行,更不利于混合所有制的长期发展,而短期混合的机会主义理性会只会造成长期混合收益的损失,最终导致混合所有制失灵。
........
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契约问题,通过全文研究,在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理论方面,本文通过完全契约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关系契约理论对中国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契约问题进行研究,实现了契约理论新的综合与运用,形成了基于混合所有制契约关系问题研究的契约理论统一分析框架。主流契约理论主要由完全契约理论与不完全契约理论构成,完全契约理论主要包括委托代理与激励理论,而不完全契约理论是在对完全契约理论假设条件放松与批判中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交易成本理论与新产权理论。通过契约理论研究混合所有制契约问题可以发现,契约关系的发展是契约关系缔结的信息搜寻与激励契约设计以及契约关系履行的契约调整与治理的动态过程,契约关系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对契约关系整体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并不是静态的独立发展阶段,按照契约关系发展的演进过程,本文运用完全契约理论主要讨论契约缔结前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契约对象选择与契约设计问题,偏重于机制设计理论;运用不完全契约理论主要讨论初始契约不完全的激励设计及契约履行与治理问题;运用关系契约理论主要讨论契约关系履行的自我履约机制设计问题。因此,对于混合所有制契约关系问题的理论分析,不能简单的把契约理论的各个理论分支理解为替代关系或排斥关系,而需要依据契约关系发展存在的不同问题和不同发展阶段给予不同的理论分析。本文通过对中国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契约问题分析,综合运用完全契约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关系契约理论,构建了契约理论新的综合分析框架,实现了契约理论的融合运用。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管理类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三:环境规制下提高辽宁省产业创新能力的路径及对策研究
第 1 章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伴随而来的环境问题也逐渐恶化,在享受全球化和工业化带来的丰硕成果的同时,各个国家的环境问题也亟待解决。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而这种高速的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解决环境问题,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2003 年,国家为了解决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问题,特别是对东北三省提出改变现有经济产业结构,促进东北地区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为了实现东北地区经济的快速转型,改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国家调动更多的优势资源和倾斜政策,在政策上予以引导,鼓励创新。自振兴东北战略规划实施以来,东北地区各省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另外在国企改革方面也有了较大的突破。辽宁省作为东三省经济发展的先锋,一直以来都担当着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和升级试点的重任。要想从根本上改善东北地区的经济现状,必须从产业结构入手,产业创新刻不容缓,但是现在的产业创新以及经济增长等一切目标都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之上。实现经济的转型和长久发展与国家出台的环境规制政策紧密相关,规制不是实现经济发展完全没有污染,而是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把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的负面效应控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内[1],进而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和谐有序发展。因此,根据辽宁省目前的产业创新发展状态,研究提高辽宁省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和对策便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产业创新的思想很早就出现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思想体系中,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创新”和“连续产业革命”的概念,意味着产业创新思想的萌芽出现。但是,关于产业创新的研究大都侧重于产业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等,以至于“产业创新”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概念界定,但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学者在产业创新等领域做出了巨大成果,现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做出如下梳理。1997 年,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率先提到了“产业创新”这个概念,并提出了以此为基础的升级版概念“国家创新”这一理念[2],并指出产业创新在整个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弗里曼认为产业创新包括组织、市场、行业、产品、制度、制造工艺、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3]。经过实证研究,他得出产业创新的内容会因为产业的不同而出现差异,而且制度因素是决定产业创新成功的重要因素的结论,例如工艺创新主要应用于以制造产业为代表的的第二产业,机器设备通讯产业属于产品创新,电信产业以及交通产业归属与市场创新的范畴之内。接下来澳大利亚大学教授马克·道格森和英国苏曼克斯大学教授罗艾·劳斯韦尔研究了创新的影响因素[4],创新的战略管理以及未来的挑战等内容但没有深入系统的研究“产业创新”,此时产业创新的系统理论还未形成[5]。在这不久之后,罗艾·劳斯韦尔提出了“以并行工程为基础的综合创新模型”,不仅给产业创新这一概念奠定了的重要基础,还加快了创新系统理论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在产业创新模式方面,波特提出了产业价值链学说并指出产业链的任何环节都存在创新,而且促进创新的关键在于国家能否提供有效的竞争性环境。罗斯韦尔(1992)总结了产业技术创新发展过程来的 5 种模式,创新模式的不断发展正在逐步适应竞争环境与科学技术环境的变化。此外,美国的两位著名学者阿伯纳西和厄特拜 [6]提出在产品创新做为核心的同时,用产业创新动态模型研究了技术创新对具体产业的积极作用,为学术界理解与研究创新和产业发展之间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新的帮助 [7]。
.........
第 2 章 环境规制下产业创新能力理论依据及评价模型
2.1 理论依据
环境资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仅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资料来源,同时也负担着人们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污染物。在一定范围内,环境资源也存在相应的价值和功能稀缺性,具体体现在:第一,环境资源是绝对稀缺的,它只能满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某一或某几方面的需求。在理性人的假设条件下,在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原则必然会使人们最大化地利用可以自由使用的环境资源,所以说环境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具有绝对的稀缺性[36]。第二,环境资源是相对稀缺的。环境资源为了满足人类无限的需求欲望,只能提供相对有限的供应量[37]。尽管人类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从而减少对环境资源的使用,但环境资源有其自身的使用范围和阈值,一旦环境资源被破坏到超过其承载能力,将会产生不可逆的后果。第三,环境资源的结构性稀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任何一项生产活动都需要多种要素组合的投入,在资源稀缺的状况下,需要有一个较为合理的环境资源结构。不然,即使环境资源再充足,只要有一种资源是短缺的,就会成为经济活动的“瓶颈”资源。
........
2.2 环境规制下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之前学者采用了不同的指标和方法对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创新能力都进行过评价分析[45],通过对之前学者文献的整理我们发现对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创新基础、投入、产出以及创新环境四个方面,同时发现环境规制水平也对产业创新能力具有较大的影响,于是建立了加入规制因素的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选取一定的评价指标,如表 2.1 所示。 产业创新的实现路径既包括单个企业进行创新后对其他企业进行普及也包括多个产业共同协作创新,最终实现整个产业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的目的。所以说一个产业从业人员增长速度和产业的销售能力能够体现产业的创新潜力和繁荣程度。
........
第 3 章 辽宁省产业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 19
3.1 原始数据库的搜集 .......... 19
3.2 产业创新能力因子分析 ............ 19
3.2.1 数据标准化 ............. 19
3.2.2 因子分析过程 ......... 21
3.2.3 辽宁省产业创新能力因子分析结果 ............. 27
3.3 辽宁省产业创新能力纵向比较 .......... 33
3.4 实证结论 ...... 33
第 4 章 环境规制下提高辽宁省产业创新能力的路径 ........ 35
4.1 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 35
4.2 提升产业制度创新能力 ............ 35
4.3 提高环境规制水平 ......... 35
4.4 优化产业结构 ....... 37
第 5 章 环境规制下提高辽宁省产业创新能力的对策 ........ 38
5.1 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举措 ......... 38
5.2 提升产业制度创新能力的措施 ......... 39
5.3 提高环境规制水平的方法 ....... 40
5.4 优化产业结构的策略 ...... 42
第 5 章 环境规制下提高辽宁省产业创新能力的对策
5.1 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举措
要想使辽宁省的产业创新能力获得根本性提高,就应该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优势。一方面企业数量众多,积极性相对容易调动,更能配合政府的引导活动,另一方面企业是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必要力量,只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整个产业的创新能力才有可能实现质的飞跃。任何要素的创新要想通过市场的检验,必须经过企业才能流通。辽宁地区经济发展结构决定了国有企业是辽宁区域产业创新体系中的主体,除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也是创新重要源泉和产业发展重要驱动要素,随着振兴东北地区战略的实施,辽宁地区民营企业在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与国有企业相比,还不足以挑起主要创新主体的大梁。因此,要加快创新步伐,积极引导包含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各种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此外,辽宁省应该尽量多关注处于萌芽期的小型企业和处于发展初期的高科技产业,使之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同时对创新采取激励措施,对企业开展的创新活动进行分级并根据级别进行奖励,才能带动更多企业参与进来。同时,开展创新宣传活动必不可少,通过宣传创新文化,进而增加社会大众的创新意识,创造一个全社会共同创新、激发创新并且保护创新的良好氛围,使公众都能够发挥其创新才能。
..........
结论
本文在环境规制的背景下,基于产业创新和政府规制等相关理论,探究了辽宁省产业创新能力的发展问题。本文运用产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因子分析分析法提取了技术、生产力、环境、创新能力、规模五个因子,对全国 30个省市的产业竞争能力进行评价与排序,找到辽宁省所处的位置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了提高其创新能力的四大路径和基本措施:
(1)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环境规制下提高辽宁省技术创新能力主要通过引导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加大技术创新必要资源的投入力度,进而整合科技资源,促进创新产生巨大的综合效应,逐步实现能力提升。
(2)提升产业制度创新能力。环境规制下提高辽宁省产业制度创新能力主要通过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和不断完善东北区域创新的网络化结构来实现。产业制度能力的提高能够为产业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进而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辽宁省产业创新能力。
(3)提高环境规制水平。提高辽宁省的环境规制水平主要通过加强政府的规制能力,制定适当的激励机制和灵活运用各种环境规制政策工具来实现。灵活组合与应用市场性工具与命令控制型工具,引导引导企业改变原有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模式,刺激企业在生产技术上进行改造、提升与创新,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4)优化产业结构。在提高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水平的同时保证产业结构高效有序的发展,同时加快各创新因子在竞争与合作过程中相互转化的速度,利用自身或内部优势资源互补,去促进并促进创新过程协调发展,加速培养经济发展中各个产业中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进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整个产业的创新能力。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