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对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探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8798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研究中国经济发展论文,本文通过对我国循环经济和科技创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 30 个省份的发展水平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了测度。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科技创新与循环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最后基于以上研究又选取了其它对循环经济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并研究了它们与循环经济之间的关系和影响作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的发展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美好”、“美丽”的追求越来越高,所以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能落后,这样人民的生活幸福感才会得到真正的提升,我国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早期使用粗放型发展模式,追求增长速度而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导致我国不可再生资源呈现出绝对减少的趋势,可再生资源也呈现出了减弱趋势。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任务又被深化了一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环境又好又快的发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和目标。而循环经济正符合这一理念,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再利用、循环利用以及废品的减量化为目的,将以往的“资源-产品-废物”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物-循环利用-产品”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对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能源困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技创新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动力。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利用关键技术来保证循环机制的完成,所以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在循环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也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技术上的帮助。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不仅仅带动了循环经济发展,也会带动经济的发展,可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的良性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也从投资转向创新,越来越重视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通过科技创新可以帮助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研究
国外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开始比较早,并且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从上世纪 60年代起逐步开展了在环境、资源和人类生存发展之间的讨论,循环经济思想的起源与丰富也在这个时期。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我国的学者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在这短短几十年内也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研究主要从循环经济理论内涵与评价两方面进行分析。
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涵主要有概念界定和指标体系的构建理论。循环经济理念起源于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理论”,它的基础是有效利用和加工资源,以实现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物质平衡循环。1989 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Pearce D W和Tuener R K提出循环经济模型的定义[1]。1990 年德国建立DSD双轨回收系统,并颁布多项政策促进废物等资源的回收利用,与此同时,美国的很多地区开始颁布实施各种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2]。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定义主要是将循环经济与各领域结合起来。张婕予研究了循环经济理论在推动企业发展中发挥的引导作用,进一步认识了循环经济[3]。在构建指标体系方面,孙晓梅等人确立了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思路及指标筛选方法构建了指标体系并确定了评价标准及评价模型[4]。吴婷研究了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推动城市循环经济建设[5]。
循环经济评价主要是通过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来测度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效率,再选取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国外目前的研究有Nourl.J 等依据潜类别分析方法对循环经济进行了研究[6]。AndersenMS通过环境及影响的经济分析提出实现循环经济的完善、高效发展的方法[7]。国内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和熵值法。付英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市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8]。张晓芳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对甘肃的低碳经济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甘肃省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些建议措施[9]。贾国柱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简化了建筑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集[10]。高玉华对山东省循环经济效率进行了评价,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山东省循环经济效率问题[11]。吴立波,周泱运用DEA方法,评价研究了各地的循环经济效率发展现状[12]。岳立等人构建了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熵值法进行了研究[13]。
...........................

2 循环经济与科技创新的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2.1 科技创新相关概念与理论
2.1.1 科技创新概念
科技创新这个词汇,作为我国近些年讨论研究的热点,其实在国内外已经有了深入的研究,但是由于研究的领域各不相同,所以对于科技创新的具体概念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它是一个相对发展的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1912 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以经济学的角度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有关创新的理论概念,他将生产要素进行了一个新的组合,这个“新”不仅包括技术和生产方法的创新,还“新”在了一些非技术变革的组织创新。在这之后,科技创新带来的许多积极影响逐渐体现出来,更多的学者和专家意识到了科技创新在国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国学者周寄中对于科技创新的研究还是比较深入的,他认为科技创新是两个过程构成的,缺一不可,科学与技术的共同创新才能称得上为科技创新。本文对科技创新定义为对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影响的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以及科技环境支撑等多项能力的综合体。
2.1.2 科技创新理论基础
(1)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与技术扩散论
技术创新是一个 S 型生命周期的过程,这是熊彼特等其他经济学者都共同认可的。技术创新主要分为两种,产品和工艺的创新。 最早的时候是对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首次将其成果商业化,这与之后的技术商业化过程密不可分。技术创新扩散在熊彼特看来是一种模仿性的过程。而斯通曼则认为这是一种类似于学习的活动,经济学家对创新扩散的定义各不相同。
(2)技术创新战略理论
技术创新战略主要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自主创新战略是一种行为,主要指那些依靠自己的研究和摸索,在核心技术和概念方面实现质的突破的企业,又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力量进一步完成后续创新过程,推出新的创新产品或者使用全新的生产工艺来完成生产的创新行为。模仿创新顾名思义是企业以先前的成功创新行为为指引,总结经验教训,引进成功的先进技术并进行进一步的改善,生产出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参与创新活动。合作创新是指一种联合创新行为,比如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创新。这种创新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拥有共同利益和目标,同时可以共享现有资源,共同承担风险收获成果。
................................

2.2 循环经济相关概念与理论
2.2.1 循环经济概念
循环经济是在上世纪 60 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伯尔丁提出来的。他起初是受到了有关宇宙飞船的启发进而去分析了地球经济的发展。在他看来,地球的经济系统和宇宙飞船是相似的,虽然相比起来地球的资源系统要大得多,寿命也要长得多,但是如果想要地球可以长久生存,离不开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当时,人们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解仅仅是一种理念,关心的也只是对一些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随着时间的发展,到了上世纪 90 年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并且逐渐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循环经济也较为系统的发展起来。
在研究循环经济的这几十年间,对于循环经济的概念界定还没有明确的确定下来。由于循环经济涉及的领域比较多,对循环经济的概念界定也有很多版本。无论在哪个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都是努力协调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核心都是对资源的高效利用。目前,对于循环经济的一个普遍定义是国家发改委给出的定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给出的这个定义很明确的突出了循环经济的原则、核心和特征,同时也显示出了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有效路径。本文研究的是我国各区域以及各省份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除了要遵守的传统的“3R”原则,还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和因地制宜原则,要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友好和社会和谐这四个方面为目标。这对解决我国目前资源短缺、资源消耗量大、循环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有着重大意义。


中国经济发展论文怎么写

..............................

3 中国循环经济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分析 ........................... 13
3.1 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13
3.1.1 经济发展现状 ......................................... 13
3.1.2 资源利用效率 ...................................... 14
4 循环经济与科技创新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 19
4.1 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 19
4.1.1 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 ..................... 19
4.1.2 循环经济评价模型选择 ............................................. 21
5 科技创新与循环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研究 ................................... 47
5.1 耦合协调度模型 ......................................... 47
5.2 耦合协调度时序演变 .................................. 48
5.3 耦合协调度空间演变 .................................. 50

6 科技创新对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

6.1影响因素的选取
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仅是科技创新,本节又选取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政策环境以及生态环境作为面板数据模型的控制变量,来进行分析,如表 6-1。
经济发展与循环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是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发展方式,不仅能实现环境上的可持续发展,也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技术的要求,相比于传统技术对资金的需求量要大很多。所以经济发展是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选取各地区 GDP 来代表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
产业结构也是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三大产业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之前传统的发展模式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减少污染排放量大的第二产业。循环经济同时可以帮助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整合资源,提升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污染排放。本文选择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比来反映这个因素。
政策环境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需要各地政府的积极配合,在循环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出不同的政策。政策制定具有强制性,可以减少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不确定性,引导出更适合我国发展状况的发展导向。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循环经济理念以及规范循环经济发展政府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选取财政自由度作为政策环境的影响因素。


中国经济发展论文参考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循环经济和科技创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 30 个省份的发展水平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了测度。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科技创新与循环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最后基于以上研究又选取了其它对循环经济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并研究了它们与循环经济之间的关系和影响作用。具体得到以下结论:
1.我国循环经济与科技创新水平在 2000~2018 年有明显提升,时空发展具有相似性。2000~2018 年循环经济相比科技创新发展较为缓慢,发展水平比较低。循环经济方面东部和东北地区发展较为领先,中部地区略领先于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方面东部地区一直领先明显,近些年中部地区发展速度加快,东北地区逐渐落后,但是中西和东北地区整体发展差异不大。循环经济与科技创新在空间上聚集效应明显,莫兰指数均达到了 0.5000 以上,省份之间的关联程度越来越高,“高-高”聚集地均集中在北京和天津,并且这些省份的带动作用较强。但是在部分科技创新发展水平高的省份中,循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在这些省份中科技创新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较弱。
2. 我国科技创新与循环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逐年增加,两个子系统具有关联性。2000~2018 年两个系统基本一直处于高度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到 2018年都已达到基本协调及以上水平,但是还未达到高级协调状态。空间上西部地区和中部部分省份的偶和协调性较低,东部沿海地区整体水平较高,空间差异较大。
3.控制变量在各区域各省份的回归差异较大,科技创新对循环经济的影响不够显著。全国方面,财政自由度影响不够明显,最明显的为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因素,科技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回归系数比较小。各区域结果来看,经济为影响最为明显的因素,科技创新仅在西部地区有显著影响。在选取的省份回归结果来看,各影响因素的表现差别更为明显,经济发展在个别省份的影响表现并不显著比如湖北,科技创新仅在湖北和吉林影响显著,回归分析越是细分,会发现科技创新的影响越不显著。其余影响因素在各省份的表现各不相同,与省份发展特点有关。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