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茶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首,因其独具的茶文化和健康元素,备受消费者的关注与喜爱。抗氧化、镇静等健康特性是其它饮料巨头(咖啡、可可)所无法企及的。目前,全球有 160 多个国家在消费茶叶,其中一半以上的人在饮茶,茶叶的日消费量达到了日 30 亿杯。2017 年全球茶叶消费量达 577 万吨,其中进口量达 177.8 万吨,以上现象皆表明茶叶出口拥有着巨大的国际市场空间。但目前为止,中国作为茶叶生产大国,其茶叶出口优势并未展现淋漓尽致,出口结构有待优化,选择研究茶叶出口增长问题将对中国扩展潜在的巨大国际市场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中国的茶叶产业贸易背景来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进行茶叶贸易的国家,已有 4000 多年的产茶与饮茶历史。同时近十年来,中国茶叶出口的贸易额从 2007 年的6.07 亿美元上涨至 2017 年的 16.10 万美元,平均每年以 14.67%速度上升,增长速度较快,这也让中国的茶叶产业产值在农业产值占比中,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因此,茶叶产业也受到了相关企业与政府的重视。《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这一文件也于 2016 年 11 月制定下发(下简称《意见》)并逐步执行。《意见》提出要借助如今国际市场的力量,在稳住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茶叶品牌,促进茶叶的国际贸易,带动茶叶农业经济的发展。当前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茶叶产业发展将迎来难得的机遇。《意见》等相关文件的出台不仅为加强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时也加大了弘扬茶文化宣传力度。这亦说明中国茶叶产业正在受到政府的重视,大大提高了研究茶叶出口的政策支撑力度。
.............................
1.2 选题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看,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分析于近些年兴起,被用于分析农产品、制造业、果蔬业等各个行业的出口贸易增长的源泉,进一步探究出口产品或市场的深度还是出口产品的价格、数量对出口贸易增长的贡献比例。从现有文献来看,在对农产品细类别1单独进行出口的三元边际分析的很少,而且本文所选的茶叶是我国传统且具有文化渊源的一个农业产品,这也是对农产品出口增长三元边际分析的现有文献的一个补充。
从实践意义上看,茶叶行业不仅是中国山区及丘陵地带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也是中国国民重要的消费品。更为重要的是,茶叶的规模种植对于减缓水土流失及净化空气,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效用。所以,从一方面来说研究茶叶出口贸易从而推动茶叶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甚至改善生态环境都有着重大效力。另一方面,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 年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止 2016 年中国涉及茶叶种植生产的农民人数高达八千多万人,加上茶叶相关服务产业工作人员甚至高达 1.2 亿人,茶叶相关产品带来的市场交易额超过 3000 亿元。这些数据说明茶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研究茶叶出口贸易对于促进茶叶产业发展、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经济生活成为了首当其冲的任务。总之,推动山区茶叶发展成为解决中国山区“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进而研究茶叶出口贸易无疑对于促进茶叶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文章将分析中国茶叶的生产消费现状,进一步分析茶叶出口的结构,并分析茶叶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以及影响中国茶叶出口三元边际的影响因素。主要解决的问题为中国茶叶生产以及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现状,并基于对影响因素的研究,为促进中国茶叶出口贸易提供相应的参考意义。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关于三元边际含义与结构的相关研究
对一国出口贸易增长的三元边际分析始于 21 世纪初,截止目前的现有文献对三元边际的定义主要从两个角度:一是产品或企业角度,由于异质性模型假定每个企业都是其产品的垄断者,企业即代表产品。因此,集约边际是指已出口产品单一方向上量的扩张或已出口企业平均出口量的增长。扩展边际也即出口多样性,是出口产品种类的增加或新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二是双边贸易关系角度,也即国家层面,集约边际指已存在的双边贸易关系进一步深化,而扩展边际则是指建立新的贸易关系。
从贸易产品的层面来讲,目前文献持有的观点认为扩展边际主要表现为出口产品种类或者出口市场的扩张,而集约边际主要是现有出口产品在数量上的增长(Amiti和 Freund,2007)[1]。其中出口产品的集约边际可进一步分解为价格和数量两个维度,从而形成对出口产品的三维研究(Hummels 和 Klenow,2005)[2];将出口市场作为衡量的标准,集约边际可表示为旧的出口产品在旧市场的深度,扩展边际则涵盖新出口产品旧市场、原出口产品新出口市场以及新出口产品新市场之和,更多地体现了出口产品与市场的广度变化。(Amurgo Aacheco 和 Pierola,2008)[3];国内关于二元边际的不少研究也是基于产品视角。中国的出口增长主要是由于出口产品数量上升引起的,
即中国出口增长主要以集约边际的贡献为主,也意味着出口产品种类基本没有发生大规模扩张(钱学锋和熊平,2010)[4]。研究中国与世界总体和主要贸易国的文化产品出口的具体变化情况,别从不同层次对我国文化产品出口进行二元边际产品结构性分解,更能体现出来(刘慧和綦建红,2014)[5]。研究正向贸易自由化冲击和负向金融危机冲击对中国产品出口带来的变化,测算二元边际变化更能展现出口的产品结构波动(盛斌,吕越,2014)[6]。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增长由农产品出口种类的增多和数量的增长共同影响,其中数量变化起到主要拉动作用(钱涛,2016)[7]。此类学者较为统一的认为一国(地区)的出口产品的价格、种类变化、或其出口市场份额引起了集约边际的变化,而扩展边际更多体现在出口产品量的增长。
........................
2.2 理论基础
随着经济环境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学者对国与国之间贸易交往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国际贸易理论,这为我们研究贸易利益以及解释当今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格局提供了理论支撑。中国茶叶产品贸易往来历史悠久,贸易问题一直受到学者的高度关注。本章主要运用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以及贸易引力模型理论,从理论层面研究影响贸易的因素问题,为实证研究铺平道路。
2.2.1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1817)中提出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技术或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因,揭示了产生国际分工的依据。这相对完善了亚当·斯密的绝对比较优势,补充揭示了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国家也能进行生产劣势产品中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从而进行国际贸易。
实际上,中国作为茶叶生产大国,其生产力水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产量上具有相对比较优势,这也是中国茶叶贸易发展的持续动力之一。文章研究茶叶出口的三元边际,自然和茶叶产品本身的比较优势紧密相连,因具有相对优势,才会产生国际贸易。无论是价格优势、产量优势还是市场占有优势,都将是促进茶叶出口的重要特点。所以,文章将基于这一理论研究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源泉动力以及出口结构,为加强茶叶贸易奠定理论基础。
.............................
3 中国茶叶发展及出口增长的现状分析 ............................... 12
3.1 中国茶叶生产的现状分析 ..................................... 12
3.1.1 种植面积及产量持续增长 ....................................... 12
3.1.2 中国茶叶生产的品类及产区分布 .................................. 12
4 中国茶叶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分析.............................. 23
4.1 三元边际的经济含义与分解方法 ....................................... 23
4.2 中国茶叶出口三元边际的分解结果与分析 ............................... 25
5 中国茶叶出口的三元边际影响因素研究 .............................. 31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1
5.2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32
5 中国茶叶出口的三元边际影响因素研究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章所用到的数据来源为联合国贸易数据库、国际茶叶委员会、世界银行、中国SPS 通报查询网、中国茶叶协会以及国家统计年鉴整理统计而得。出口市场的数据主要涵盖了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的 30 个出口市场,主要分布在非洲西部、东南亚、中东以及欧盟、南美等地区,出口额占据中国茶叶总出口额的 90%,能够代表中国茶叶整体的出口情况。相关数据的时间跨度为 1998 年至 2017 年,
20 年的数据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中国茶叶出口发展历程。然后,本章将会引用贸易引力模型,运用面板回归的实证方法,具体解析各个因素对中国茶叶出口产生的影响。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由文章研究结果可知,中国茶叶出口增长的三边边际贡献长期以来主要依靠扩展边际带来的增长效应,即中国对于新市场的扩展;但另一方面,近几年来集约边际在稳步增长,尤其在 2017 年增长迅速,亦说明了中国也在加深对传统市场的出口。总之,
本章研究结论如下:
(1)中国茶叶出口贸易主要以绿茶为主,而世界茶叶消费以红茶市场为主,且红茶的出口价格远高于绿茶,中国茶叶出口结构有待调整,尤其是附加值较高的特种茶类,出口市场与出口量均有待调整;
(2)长期以来,中国茶叶出口增长主要依靠扩展边际的推动,也即中国对茶叶出口市场的扩展,且 2013 年以来价格边际贡献明显,但是数量边际贡献不足,也即对原有出口市场的出口量的加深不够;
(3)在对中国茶叶出口三元边际影响因素的研究中,中国茶叶的生产力水平对数量边际以及价格边际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技术贸易壁垒虽然在短期内对价格边际与扩展边际具有正向作用,但是长期不利于中国茶叶出口贸易;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