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后经济还原的中国模式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0900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的背景

自人类诞生以来,灾害问题就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存在,灾害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并将伴随人类始终。自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经济时代以后,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预力越来越大,加之社会财富资本的高度集中、人口的恶性膨胀,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导致了世界范围内自然灾害的加剧。根据资料显示进入21 世纪以来,自然灾害发生的频次和严重程度与30 年前相比有增无减,其中灾害发生频次增加了3.2倍,灾害造成的年死亡人数增加了5.2 倍,受灾人数增加了6.9 倍,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增加了30 倍,还有一些间接损失则更为严重,一些受灾严重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因灾受损比率更高达10%。

第二章灾害救援和恢复理论依据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理论

一、宏观调控理论

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角色包括三方面:一是社会管理者,二是宏观经济调控者,三是国有资产所有者。鉴于市场本身所存在的诸多缺陷,为保证宏观经济正常运行,政治经济学中特别强调国家宏观调控以及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宏观调控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即调节社会经济总量,这是其最主要的内容。经济总量平衡是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也是其必要条件。社会总供给=消费+储蓄+国家税收+进口+资本流入,社会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资本流出。在减灾救灾过程中,中央政府通过宏观调控保证灾区地区总供给满足其总需求,及时调入减灾救灾物资,防止市场疲软,物价上涨,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

二是调节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需求结构等,通过结构优化,实现行业地区协调发展。减灾救灾过程中的发展减灾产业,对口援建,以工代赈等就业扶持政策,都是国家基于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需求结构进行的结构优化。

第三章各历史阶段灾后重建与经济恢复特点分析················17

第一节中国古代(公元前——1912 年)减灾救灾特点···············17

一、以积谷备荒为主的灾前预防措施······························18

二、以灾蠲和缓征等为主的灾后救济措施····················18

三、农赈也是古代减灾救灾中采用的普遍方法之一··················19

四、以工代赈···········································19

第二节中国近代(1920 年--1949 年)减灾救灾特点················20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视铁路作用·····················20

二、以工代赈···············································21

三、发展义赈······································21

四、积极寻求国际救援······································21

第三节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以前(1949 年--1978 年)的减灾救灾特点·······22

···························

汶川震发生后,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对公众对于政府所采取的抗震救灾行动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民众的满意度高达98.6%,其中非常满意的比例占到63.1%,比较满意的占32.9%,一般满意的占2.6%,而且调查中没有任何负面的评价。这说明民众对于此次救灾史十分满意的,也是民众对“中国模式”的肯定。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中国模式”是一种特殊而且出色的利益平衡形式,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社会发展道路,在以后的经济恢复重建过程中应以此为指导。第二,“中国模式”具尚有自我修复不足之处,不断完善和健全机制是我国以后发展的目标。第三,中华文明是取经文明,而不是传教文明,“中国模式”能为国际社会提供救灾经验,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探索科学的减灾之路提供了经验。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