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E协调发展与关中人口城市化中的衡量评价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1059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盲目开发和过度利用资源,不顾后果地随意排放生产
和生活污染物,引起了世界范围内资源枯竭,环境严重污染与生态剧烈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和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于1987年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指出:“从广义上说,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
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指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之间的协调发展,既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又能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环境走上健
康、有序、良性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 21世纪议程》将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全面发展战略,要求改变过度追求经济增长、忽
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由资源型经济转变为技术型经济,综合考虑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间的关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合理布局,开发利用
高新技术,实现清洁生产与文明消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等措施,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使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
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最终达到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f210
自20世纪80年代来,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全球普遍共识和重要研究的课题[3-6]。区域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间的协调发展要求必须协调好人口急剧增长、
经济快速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间的关系。经济发展是区域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向大自然过度地索取和开发资源,必将导致
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环境质量的恶化又反过来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但资源消耗、环境
污染却很严重,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间的矛盾尤为突出。依据国家环保总局相关人士指出,“改革开放25年间,环保计划中定下的指标从未完全完成过”。
另外,据相关机构预测,“如果不解决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大问题,中国到2020年可能变得很穷”f}l。所以,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可
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政府于1994年3月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提出我国将实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8] 0 1999年中央政府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提供了政策依据。
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西北地区发生了一系列的巨变,如城市规模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等。陕西省地处东西结合部地区,不仅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而且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矿产资源。由于陕西省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陕西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
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社会的发展己不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是人口、资源、经济与环境四位一体协调发展,最终达到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
1998年陕西提出“重点发展关中,积极开发陕北”的战略布局。2002年又提出“依托关中地区的科技和经济优势,加快“一线两带”建设,使关中地区率
先崛起,带动陕南、陕北,进而实现全省的跨越式发展”的发展战略[9]。由此可见,关中地区PREE协调发展状况对于陕南、陕北,甚至陕西全省及整个西北地区社
会、经济、人口、资源的全面、协调、有序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研究目的与意义
区域PREE协调发展既是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统计测度方法问题[io.川。科学地分析与评价地区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间的协调发展
状况,不仅需要对其进行定性的分析与描述,更需进行定量测算和评价。定量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构建一定的评价模型定量测度一个区域人口、经济、资源与
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程度,对影响区域PREE协调发展因素的变化状况及其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动态的、定量的分析和评价。通过定量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区域PREE
协调发展水平与发展态势如何;与其他地区相比的区域差异性;提高PREE协调发展水平提升战略等许多问题。
在定量分析评价中,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资源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不同,使得区域PREE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测度方法是否科学、能
否准确反映区域实际情况,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衡量区域PREE协调发展水平。区域PREE协调发展是一个涉及到诸多因素和诸多方面的相互影响、促进的动态
发展过程,具有变量多、变量间关系复杂等特点,只采用一、两个或少数几个指标是难以分析和评价单个区域的PREE协调发展状况。要对其进行全面、科学的
分析和评价,不仅需要构建一个可操作的分析评价模型,更需要建立一套较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中地区是陕西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
参考文献
[1]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G].中译本.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19-22.
[2]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5-46.
[3]喻小军,周宏,罗荣桂.湖北省经济一资源一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运筹与管理,
2000, (3):35.
[4]柯健.安徽省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统计理论与方法.2005, 20
(3):28-32.
[5]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LJ].热带地理,1999
(2):171一172.
[6]李军坡.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2, 2-25.
[7]黄海峰.珠三角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及GIS技术应用【D].中国科学
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 1-16.
[8]中国21世纪议程编写组.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行
动纲要【MI.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4-16.
[9〕陕西省统计局.2003年陕西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10]全海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一以长江三角洲为实
证研究【D].河海大学,2007, 1-7.
[11]张锦高,李忠武.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方法综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3, 3 C6): 32-35.
[12] R.Costanza, J.Erickson, K.Fligger, et al. Estimates of the 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GPI)for Vermont, Chittenden County and Burlington, from 1950 to
2000[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4, SI(1-2): 139155.
[13] R.Costanza, M.Ruth. Using dynamic modeling to scop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build consensus[刀。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998, 22 (2): 183195.
[14] R.Costanza. Social goals and the valuation of natural capital[月.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03, 86(1-2):1928.
[15] Cz.B.Asheim. Green national accounting: why and how?[J].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0, (1-2):2548.
[16] A.L.Dahl. Towards indicators of sustainability, SCOPE scientific workshop on
摘要 3-5
Abstract 5-8
第1章 绪论 12-20
1.1 研究背景 12-13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4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8
1.3.1 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14-15
1.3.2 城市化发展状况研究 15-17
1.3.3 PREE协调发展分析 17-18
1.4 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18-20
1.4.1 研究基本思路 18
1.4.2 研究方法 18-20
第2章 理论基础 20-23
2.1 人口城市化理论 20-21
2.2 协调发展的含义及其评价标准 21
2.2.1 协调发展的含义 21
2.2.2 协调度与协调发展的机制 21
2.3 PREE系统理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系统) 21-23
第3章 区域概括 23-29
3.1 自然概括 23
3.2 PREE发展状况 23-29
3.2.1 人口状况 24-25
3.2.2 经济状况 25-27
3.2.3 资源状况 27
3.2.4 环境状况 27-29
第4章 关中地区人口城市化研究 29-33
4.1 关中人口城市化水平定量评价 29-30
4.2 关中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 30-31
4.3 陕西省区域城市化水平梯度分析 31-33
第5章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资源、环境相关研究 33-38
5.1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3-34
5.2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34-36
5.3 城市化与资源的关系 36-38
第6章 PREE协调发展定量评价模型 38-49
6.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8-40
6.1.1 科学性与简明性原则 38
6.1.2 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 38-39
6.1.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39
6.1.4 区域性与可比较性原则 39
6.1.5 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原则 39-40
6.2 指标体系的建立 40-43
6.2.1 指标体系选取的基本思路 40-41
6.2.2 PREE协调发展指标体系 41-42
6.2.3 部分指标解释 42-43
6.3 PREE协调发展理论评价模型 43-49
6.3.1 原始数据整理 43-44
6.3.2 PREE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 44-46
6.3.3 PR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 46
6.3.4 PREE协调发展系统静态协调度模型 46-48
6.3.5 PREE协调发展系统的动态协调度模型 48
6.3.6 PREE系统协调度的等级划分 48-49
第7章 关中 PREE协调发展水平定量评价 49-76
7.1 PREE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 49-50
7.2 PR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 50-53
7.3 静态协调度的测算与分析 53-57
7.4 动态协调度的测算 57-61
7.5 关中PREE协调发展区域内部对比分析 61-71
7.5.1 PREE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对比分析 61-63
7.5.2 PR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对比分析 63-64
7.5.3 静态协调度对比分析 64-70
7.5.4 动态协调度对比分析 70-71
7.6 陕西PREE协调发展水平区域内部差异 71-76
7.6.1 PR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差异分析 72
7.6.2 PREE系统静态协调度差异分析 72-73
7.6.3 PREE系统动态协调度差异分析 73-76
第8章 PREE提升战略 76-80
8.1 加强退耕还林,保持水土,防治生态恶化 76
8.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节约型社会 76-77
8.3 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 77-78
8.4 充分发挥关中区域优势,共建和谐陕西 78-79
8.5 加强PREE协调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加大环保投入 79-80
第9章 结语 80-84
9.1 本文结论 80-82
9.2 研究工作不足与展望 82-84
参考文献 84-91
致谢 91-92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