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资料链接”的基本情况述评
第一节 “资料链接”的内容及其特点
教师教学用书是与教科书所配套的,主要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①统编本教师教学用书分为单元说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综合性学习四个栏目,而“资料链接”是阅读教学栏目下的一部分内容。统编本八年级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中,“资料链接”为教师备课和上课提供了与教学篇目相关的参考资料,并且种类齐全,便于帮助教师从多个角度理解课文;从多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从不同的层次加深对作者写作意图、作品内涵及其表达方式的理解。那么,统编本教师教学用书“资料链接”部分都包含哪些内容呢?
一“资料链接”内容梳理
通过对“资料链接”内容的整理,笔者将其内容分为语文知识、文本解读、教学方法策略、文献推荐及作品节选四大类。将这四大类的内容又分为文本基础知识类、文学常识类、作品分析鉴赏类、文体知识类、背景知识类、关于教学内容开发类、备课参考资料类、教学方法类、作家作品节选和参考译文十个小类。通过这些“资料链接”多样化的分类可以看出统编本八年级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为教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参考资料。这些相关资料将丰富课堂教学,在完善教师“教”的基础之上,更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语文知识
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中,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关于文本的基础知识类、文学常识类、文体知识类、背景知识类和参考译文。关于文本的基础知识类主要是直接跟文本有关的知识。例如在《消息两则》的课文中,为我们呈现的两篇消息都是跟渡江战役有关,而该课的“资料链接”部分则介绍了渡江战役的概况,这篇资料不仅能够与课文直接联系起来,而且能够使对渡江战役不够了解的学生对当时的战役情况有大致地了解,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文学常识类主要包括对作家生平经历以及对其著作作品的大致介绍,大部分课文的“资料链接”部分都有这类内容。文体知识类主要是与该篇课文的文体有关,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了体裁丰富,内容经典的优秀作品,但有些体裁,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没那么熟悉,在“资料链接”部分,提供了与文体相关的知识。例如,在《列夫·托尔斯泰》“资料链接”中,提供了孙犁的《传记的写作特点》,其内容主要介绍了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与数忌,便于学生结合传记的写作特点去理解课文的写作特色,加深对相关内容的领悟。背景知识类主要是介绍了作者创作时的社会背景等知识。参考译文的部分出现在文言文单元,是对文章的释义。以上“资料链接”的内容都是与作品相关的语文知识。
............................
第二节 “资料链接”的结构及其特点
教科书的编写体系是“由相关的教学内容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教材整体”,统编本教师教学用书是参照教科书的编排体系编写的,分不同的栏目进行撰写,栏目下面又设有不同部分,共同为教师备课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参考。统编本教师教学用书不仅内容充实,在其编写上也有自己的特点,分为“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单元说明”和“综合性学习”四大部分。那么“资料链接”作为“阅读教学”栏目下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在其编写上主要以文字资料为主,选取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且资料来源也较为权威。
一 “资料链接”的基本结构
“资料链接”设置在“阅读教学”栏目中,是该栏目下最后一块内容,每篇课文的“资料链接”部分设有不同数量篇目的相关资料,但八年级活动探究单元资料数量相对其他单元较少。统编本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新闻的活动探究单元,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演讲的活动探究单元。活动探究单元在编写时,将关于文本的基础知识和文献推荐及作品节选编写在前,将文本赏析或教学内容的开发等内容编写在后。例如在《消息两则》的“资料链接”中,第一篇资料是介绍“什么是消息”,第二篇资料是介绍“渡江战役的概况”,这两篇都属于关于文本的基础知识;而第三和第四篇资料是关于《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赏析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写作特点,这两篇资料都是关于文本的分析和赏析。在阅读单元中,“资料链接”的设置也大同小异,将关于文本的基础知识、文学常识等内容编写在前,将文本赏析、教学内容开发等编写在后,而备课参考资料则放在最后。例如在《白杨礼赞》的“资料链接”中,第一篇资料是介绍作者,属于文学常识;第二、三篇资料是《<白杨礼赞>的结构美》和《<白杨礼赞>的象征手法》,属于文本的赏析和分析;第四篇资料是备课参考资料,放在了资料链接的最后。另外,古诗文单元的“资料链接”还加入了参考译文部分。
................................
第二章 “资料链接”与相关板块的关联性分析
第一节 “资料链接”与“教学重点”的关联性分析
现行统编本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教学重点”的突出特点是能够结合单元的教学重点和该篇课文的特点,从而提出该课的教学重点。不求教学时面面俱到,而是要根据该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对“教学重点”进行详细说明,帮助教师在解读“教学重点”时能够对课文与“教学重点”之间的联系进行较为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便于教师在备课时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上课时对学生进行引导,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时,有明确的教学方向。
另外,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从教师引导逐渐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同样设有自读课文与教读课文。两者不光是在体例设计上有所不同,在教师教学用书中两者的教学重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教学重点”对两者进行了一定的区分,例如:在教读课文中,“教学重点”中对于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的评估词语多用“理解”“揣摩”“把握”等,而在自读课文中,“教学重点”对于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的评估词语多用“了解”“体会”等。虽然在有些自读课文与教读课文当中,“教学重点”的区分并不明显,可以说存在一定缺陷。但这并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此处不再赘述。
“资料链接”部分则是包括作家作品背景和作品鉴赏等方面的资料。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体例说明当中对“资料链接”的说明是“鉴于有些学校、教师的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不足,这一部分内容较为丰富,教学时可有所选择地使用,不要求全部讲给学生”①。那么,在“资料链接”中,哪些是应该讲给学生的内容呢?如果仅仅就教师拿到一篇文章该教什么来讲,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教学重点”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参照和引导。那么,“资料链接”在实际教学当中应该如何取舍?统编本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资料链接”与“教学重点”之间是否有所关联呢?笔者通过整理发现,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中,有的篇目的“资料链接”与“教学难点”存在或高或适中的关联性,而有的篇目则无关联性。
...........................
第二节 “资料链接”与“练习说明”的关联性分析
“练习说明”板块对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有学者认为:“对选文的阐释、对选文类型的把握,乃至编撰水准,关键在练习题设计。”①统编本教师教学用书的“练习说明”部分主要是说明练习的设计意图、解题思路和提供参考答案等,但有一些练习的参考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可以有多种答案或者是解题思路,并且不能以标准答案限制人的思维。“资料链接”中提供的不同角度的文本解读对解决“练习说明”题目是否有所帮助呢?二者是否有所关联呢?
一 “资料链接”与“练习说明”的关联类型
(一)“资料链接”与“设计意图”存在关联
统编本教师教学用书“练习说明”分为“思考探究”与“积累拓展”两部分。每个部分下面设计了若干题目,每个题目后都将本题的设计意图展现给教师。设计意图体现了出题人对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达到的技能水平和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以期教师能够站在出题人的角度去理解题目,理解编者设计这道题的用意所在,在上课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对题目进行思考,完成相关教学任务。例如,在《唐诗五首》“思考探究”第二题的设计意图当中,要求“引导学生理解诗歌首联和颔联写作手法的特点,体会感受诗人的思想”,通过分析设计意图不难发现,本题的设计意图体现了出题人对学生能够达到的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让学生着重把握首联和颔联中所表现出的意境、体会诗人蕴含其中的情感,增加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期望学生在认知情感上有所发展。在该课的“资料链接”部分中,选取了《黄鹤楼》的相关赏析,其中针对首联和颔联所表达内容以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做了详细的说明。可见,“资料链接”中节选内容与“设计意图”中对学生的要求是存在关联的。
.............................
第三章 “资料链接”的使用和修定建议...........................42
第一节 “资料链接”使用建议...............................42
一 将“资料链接”内容有选择地交给学生.....................42
二 关注学生的“学”,合理利用“资料链接”....................................44
第三章 “资料链接”的使用和修定建议
第一节 “资料链接”使用建议
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中,“资料链接”部分的类型较多,涉及到的可供参考的资料也多种多样。虽然教师教学用书主要受众是教师,但最终目的还是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因此,教师在使用“资料链接”部分时,可以将“资料链接”有选择地交给学生,选择的具体内容可由学生的学情决定,因为“任何偏离学生已有水平的课程内容,无论是偏难还是偏易,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合理利用“资料链接”,才能使“资料链接”真正发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
一 将“资料链接”内容有选择地交给学生
虽然教师教学用书的主要受众是教师,但统编本教师教学用书的“资料链接”中所提供的资料,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部分材料有选择地提供给学生,增加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内容,特别是关于文本鉴赏和解读类的材料,提升其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
(一)知人论世,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
统编本教材当中所选用的课文,大都是名家精品。有的文章距离学生现在所生活的时代比较久远,有的则是选取了国外经典的文章,受时代背景、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理解课文相关内容时,往往比较困难。而在统编本教材当中,课下注释关于作者的介绍也只有短短的几句话,教师上课时在 PPT 上所呈现的相关背景知识和文学常识往往也是有限的,想要学生完整地了解相关文学常识,了解其时代背景,更好地体味文章,这往往是不够的。“资料链接”中很多篇目提供了详细的关于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例如,在《回忆我的母亲》一课的“资料链接”部分就提供了《朱德同志简介》和《朱母锺太夫人传略》等相关资料,对朱德同志,特别是锺太夫人的生平经历做了简要的叙述。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课前或者课后,有选择地将相关的作家或作品的文学常识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内容。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了解作者母亲的生平经历,有利于学生了解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锺太夫人身上所体现出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体会作者对其母亲真挚的情谊,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
统编本教师教学用书是与统编本教科书相配套的教学辅导类书籍。在统编本八年级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中,“资料链接”部分约占整本书的三分之一。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统编本八年级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资料链接”,借助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资料链接”的内容及其结构进行梳理,发现统编本教师教学用书的“资料链接”部分在文学常识和鉴赏类的资料所占比重较大、文字数量所占比重较大、资料来源比较权威以及资料选取了最新研究成果等特点。同时,借助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教师教学用书其他部分与“资料链接”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发现了“资料链接”与“教学重点”“教学建议”与“练习说明”部分的内容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通过对教师教学用书内容的梳理,发现其内容存在过于注重知识分析,鉴赏角度单一等问题。尝试提出提供多样化资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适当增加文献综述等修定建议,提出将“资料链接”有选择地交给学生,合理利用“资料链接”的使用建议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并提高教师教学用书编制的质量,研制和开发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教师教学用书。促进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编制的更新与进步,弥补现有缺陷,进而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推进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
因研究时间和研究水平有限,本文只研究了统编本八年级教师教学用书的“资料链接”部分,其他年级的“资料链接”还有待继续研究。因统编本八年级教师教学用书的普及率问题以及教师对统编本八年级教师教学用书使用时间较短,本文未对统编本八年级教师教学用书“资料链接”的教师使用感受及想法进行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研究有待继续深入。本文仅仅对“资料链接”进行研究分析,研究重点只集中在阅读教学栏目当中,对教师教学用书当中的其他栏目,例如写作教学、单元教学、综合性学习等研究不足。因此有待继续探究。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