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质疑式教学的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2990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教学论文研究,本文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人在教育实习期间的亲身经历,以及利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到的真实数据,对初中数学质疑式教学进行研究并做出了教学示例。质疑能力总是在不断地发现和提出问题中发展起来的,数学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数学题目的强化和操练固然需要,但如果一味地采取“题海战术”,只模仿强记而不进行思考,学习效率就不会提高。数学思考是数学学习中很有价值的行为,有思考才有问题,才有质疑反思,才会产生新的思想和感悟,才能在创新意识上得到真正的发展。善思好问、质疑反思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与日常课堂教学行为是密切关联的,需要教师有意引导,潜移默化一点一滴的磨练。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孔子曾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一个人要有质疑精神,质疑是学习的开端,懂得质疑的人才真正会思考,才真正会学习。在数学学习中,与解决问题相比,提出问题其实更重要。初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应当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下面从现代教育教学、新课程标准、教师职业、学生观这四个方面谈一谈质疑式教学研究的必要性。
1.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
长久以来,课堂教学多是以传授—接受教学为主,通过教师的语言传授、演示与示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学生根深蒂固地认为某些事就是这样,几乎不会质疑教师的权威,仿佛一旦质疑就是对教师的不尊敬。但这样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机械性的不加思考的记忆,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死记硬背强记知识以应付考试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学生的习惯。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增加多少知识,只训练重复既有事情的人,而是在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质疑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求证的能力,而不是只接受知识。

数学学科一般是概念、原理、定律等偏理性的抽象知识,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如果一味地让学生强记数学概念和公式,无疑使数学失去了意义,偏离了数学教学的初衷。数学学习是注重过程的,很多东西并不是显性的,比如数学思想的感悟,更需要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参与,而不仅是靠教师的讲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为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挑战。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是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也成为了质疑的基础,而保护和激发好奇心是教师的职责,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已是当今数学教师所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有利于教师顺利地开展质疑式教学质疑式教学有利于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尽管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但许多教师尤其是年长的教师依然难以改变头脑中的注入式教学思想,教学中仍是以教师为主体,这就使得许多学生只知死记硬背间接知识而不知如何获取直接知识,而实施质疑式教学使教师认识到应用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质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

2.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质疑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数学教育应当全面体现其对于学生发展的育人价值,不仅重视传授知识与技能,也重视经验的积累和数学思想的感悟。质疑式教学使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成了问题的提出者,化被动为主动。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批判性思维,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质疑能力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容易养成实事求是的习惯,遇到问题不盲从他人,坚持自己的想法。
3.有利于推进数学课程改革
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质疑,要发挥学生的个性,教学三维目标并重,使数学课程能启迪师生双方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数学教育应当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质疑能力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是积极主动、具有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初中数学质疑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2.1.1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其中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估六个类别。数学教学中的提问不仅指学生向教师提出不懂的问题,也包含教师对学生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课堂上的提问既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又能使学生对知识深入理解。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不能只拘泥于一两种形式,问题的类型要多样化,灵活多变,问题可以按照布鲁姆对于教育目标的分类分层次地提出,由简单逐步发展到复杂。笔者联系布鲁姆分类法将课堂问题分为以下六个类型:
(1)知识性问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如数学的概念、公式、法则等,是一种学生无需深入思考、只需回忆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的最简单的问题。例如:教师在学完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之后要求学生复述定理的内容。但是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减少提出记忆性质的问题,需要思考得出结论的问题更能调动学生的思维。

(2)理解性问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让学生通过思考把握知识,再用自己的语言回答,这种理解是初步的理解。例如:教师在学完某个概念之后常会更改某个细节,用一些相似的语句让学生辨析,了解学生能否对知识进行解释、判断或对比。

(3)应用性问题:考查学生将数学概念、公式等基础知识运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中的能力,应用信息和规则来理解事物或解决问题。这里的应用不是全面综合的,是指初步的直接应用。例如:运用素数的概念解释 1 是素数还是合数。
(4)分析性问题:学生通过对知识结构进行分析,理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把复杂的知识进行分解,最后得出结论。例如:“素数与互素的概念是什么”为知识性问题,“素数与互素有什么区别”为分析性问题。或者让学生解释因果关系,理解事物的本质,这类问题在数学的几何证明中经常出现。
(5)综合性问题:在发现知识内在联系基础上,选取多个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重新组合成新的问题。学生在猜测问题结果过程中,发展批判性思维,发现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6)评估性问题:学生运用某种标准和准则对方法、观念等作出判断或者评估哪一种方法更好更有效,是理性深刻地对事物本质的价值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判断。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质疑式教学的研究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西方关于“质疑”最早的阐述,是由讽刺、助产、归纳、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教学方法,主张不将现成结论强加学生,而是通过巧妙地连续提问,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原有观点的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20 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提出了“五步教学法”:教师给学生提供疑难情境,确定疑难的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问题,验证这个假设。在思维方法上,他提倡反省思维,意思是对某个经验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思考,以求得一个新情境,把困难解决、疑虑排除。以上两个思想的共同点是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产生质疑提出问题,都认为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困惑,才能激发学习动机。
据中国知网上通过检索得到的有关质疑式教学的文献以及与质疑相关的文献数量可知,近年来期刊上发表的有关质疑式教学的文章较少,而与此相关的士论文也屈指可数,其中山东师范大学在此方面的发文量为多数。

关于学生质疑现状的研究,齐丽娟在《初中生数学问题质疑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4]中从质疑意识、质疑能力和质疑行为三个维度开展初中生数学问题质疑现状的研究调查,利用自编的初中生数学问题质疑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提出质疑式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宋伟在《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质疑式教学研究》[5]中从质疑的角度、质疑的效果、问题的设置和教师的角色四个方面分析了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质疑式教学的特征,并制定了评价量规和使用说明。
对于质疑式教学的具体应用,游庆杰在《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质疑式教学及反思研究》[6]中针对概念课、命题课、复习课、习题课四种不同的课堂类型提出了不同的质疑方法。高敏在《高中数学质疑式教学问题案的设计与应用研究》[7]中围绕高中数学质疑式教学问题案的设计进行研究,通过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实验法得出质疑式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以及改善师生关系等方面有积极影响。蓝丽娟在《高中数学问题质疑教学研究》[8]中将高中数学问题质疑教学分为六类:设疑问、生疑问、析疑问、聚疑问、解疑问、答疑问,并将目前存在的课堂模式进行剖析归纳,总结出成功的共性。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14
3.1 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14
3.1.1 研究目的......................... 14
3.1.2 研究对象................................ 14
第四章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18
4.1 问卷的结果与分析...........................................18
4.1.1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18
4.1.2 问卷的整体分析..................................18
第五章 质疑式教学的问题设计策略........................................... 37
5.1 科学性原则...........................................37
5.2 启发性原则...................................37

第六章 初中数学质疑式教学的教学设计示例

本章将以第五章质疑式教学的问题设计原则为基础,按照布鲁姆分类法将课堂问题分成的六个类型:知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评估性问题,用具体例子说明如何将质疑式教学用于实际中。
几何作为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思维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八年级上册几何证明一章中,角的平分线是一个重难点,为证明线段或角相等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也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延续,又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以沪教版八年级上册《19.5 角的平分线》为例: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理解和掌握角平分线的定理和逆定理,并能运用这两个定理证明线段相等和角相等。
过程方法:在探索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的过程。
情感态度:通过定理证明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应用定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角平分线的定理和逆定理的理解及证明
难点:角平分线的定理和逆定理的应用

...........................

第七章 研究的结论与不足

7.1 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将原来总目标中的“解决问题”改为“问题解决”,表明更加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强调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该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本文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人在教育实习期间的亲身经历,以及利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到的真实数据,对初中数学质疑式教学进行研究并做出了教学示例。
质疑能力总是在不断地发现和提出问题中发展起来的,数学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数学题目的强化和操练固然需要,但如果一味地采取“题海战术”,只模仿强记而不进行思考,学习效率就不会提高。数学思考是数学学习中很有价值的行为,有思考才有问题,才有质疑反思,才会产生新的思想和感悟,才能在创新意识上得到真正的发展。善思好问、质疑反思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与日常课堂教学行为是密切关联的,需要教师有意引导,潜移默化一点一滴的磨练。
教学活动不是由教师或学生某一方参与的单边活动,师生双方要共同参与。在质疑式教学中,教师不仅有传授知识的任务,还承担着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任务,而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就是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密切联系师生的交流互动,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调动了课堂气氛。以下为笔者关于开展质疑式教学针对教师和学生两类人群提出的建议:

7.1.1 对教师的建议
(1)问具体的问题
教师教完一个知识点或一节课的总结环节时,通常会提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或者“对这道题有什么疑问吗”,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学生会真正产生疑问。一方面是由于这样的问题比较形式化,有的教师可能只是为了问而问,学生也可能将这样的问题当作某一部分结束的惯常标志;另一方面这样的问题范围很广、不够具体,让学生会感觉有点懵,不知道问什么。因此,问题可以改为“对于……(某个概念/公式/法则等)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或者“对于这道题所用的方法/思想有哪里想不通呢”等类似的方式来提出,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产生疑问。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