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语亲属称谓语概述及汉塔亲属称谓语对比
(一)汉语亲属称谓语的界定
1.不可泛化亲属称谓词
作为亲属称谓词当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不可泛化亲属称谓词指的是对亲属之间的关系进行称呼的词语,一般都以直系血亲或是母姓氏族为指称对象,比如爸爸、妈妈以及舅舅、小姨等。
2.可泛化亲属称谓词
亲属称谓语并非是单纯的用来指称存在亲属关系的人,如阿姨、伯父、伯母、奶奶、爷爷等其他的社会成员也可以使用。受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汉语当中的可泛化亲属成为能够在非亲属乃至陌生人身上使用,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遇到陌生人会称呼其为叔叔、阿姨等,但却不会说是舅舅、小姨等。
............................
(二)汉塔亲属称谓语对比
由表 1.1 可以看出:
1. 汉塔亲属称谓系统的区别
(1)汉塔亲属称谓语复杂程度不同
汉语亲属称谓极为复杂,比如汉语中有“伯伯”“叔叔”两种不一样的称呼,而在塔语中伯伯和叔叔都是“амаки”;汉语中的“嫂子”“弟妹”“伯母”、“婶婶”“舅妈”,在塔语中统称为“янга”。由此可见,塔语亲属称谓语系统相对要简单一些。
(2)汉塔亲属称谓语区别父系与母系的不同
汉语区分父系和母系,汉语中称父亲的父母为“爷爷”和“奶奶”,称母亲的父母为“外公、姥爷”和“外婆、姥姥”。而在塔语中不论是父亲的父母还是母亲的父母都是“Бобо”和“Биби”,由此可见,塔语不区分父系和母系。
........................
二、塔吉克斯坦学生学习汉语亲属称谓语调查研究
(一)问卷设计及实施
1.调查问卷的设计
此次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对塔国学生在学习与使用汉语亲属称谓语方面的情况及偏误等问题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以期能够为优化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参考意见。问卷调查主要由下列三个部分所组成:
第一部分,问卷说明,主要是对此次调查的目的、意义进行阐述。
第二部分,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部分,据此来对调查对象的年级、性别等资料进行了解。
第三部分是问卷主体部分。这主要由两个部分所组成。其中,问题 1 到问题10 为一个部分,主要是通过部分例句来了解塔吉克学生在运用汉语亲属称谓语时出现哪些错误。问题 11 到问题 17 为一个部分,主要是从老师的课堂教学等多个层面来调查塔吉克学生对汉语亲属称谓词语的学习与使用情况。问题 18 到问题 20 为一个部分,主要是对塔吉克学生在日常的社会交际交往过程当中使用汉语亲属称谓词语的频率及其经常会使用到哪些亲属称谓词进行了解。
2.问卷调查对象
由于本人在塔吉克斯坦国立语言大学实习,所以在塔吉克斯坦国立语言大学汉语系选了 100 名塔国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为确保问卷更为客观,覆盖面更广,被调查者年龄介于 18—22 岁,包括了大一至大四四个年级。
3.调查过程简述
此次问卷调查是在课堂上进行的。笔者发放给塔吉克学生的调查问卷都附有塔吉克语翻译。共发放出去 100 份调查问卷,回收 100 份问卷,不过其中存在个人信息或是作答不完整的问卷,共两份,因此将这 2 份问卷视为无效。在 98 份有效问卷当中,包括 32 份大一学生的问卷,30 份大二学生的问卷,10 份大三学生的问卷以及 26 份大四学生的问卷。
.............................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塔吉克学生汉语亲属称谓语习得的总体情况
本表格统计了调查问卷的第 1—17 题,目的是为统计塔吉克学生在使用汉语亲属称谓语时的偏误分布情况,以便在分析偏误原因时更直观地找到依据。统计结果见表 2.1。
................................
三、塔吉克学生汉语亲属称谓语习得错误分析........................... 16
(二)对汉语亲属称谓语理解不准确 .................................. 17
1.汉塔亲属称谓语无法一一对应 ..................................... 17
2.语用理解出现偏差 ............................................... 17
四、塔吉克学生学习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方法以及教师的教学对策.......... 23
(一)关于教材编写方面............................................. 23
1.内容要贴近生活,具有实用性....................................... 23
2.编排上要根据难易循序渐进展开.................................... 23
四、塔吉克学生学习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方法以及教师的教学对策
(一)关于教材编写方面
1.内容要贴近生活,具有实用性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语言文化是变化最快的文化之一,而语言文化中亲属称谓这一部分却少有变化。反观拟亲属称谓语却因为可以用于社交场合而变化较快。因此,作为学生学习汉语的第一手资料,教材的编写需要与时代同步。在我们日常使用的那些稳定的亲属称谓语的基础上,还要为拟亲属称谓语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生命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外国学生活学活用亲属称谓,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了解中国的礼仪文化和人情文化。
目前推行的语言教材内容比较单一,通常是关于亲朋好友旅行、亲朋好友聚餐以及亲朋好友购物等,这些主题很少讲到亲属词,只有常用的称呼,例如: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在编写教材时,可以增加有关亲属词方面的教学。例如,中国人在过节时请外国朋友到家中做客,这时家里会有很多亲戚,向外国朋友一一介绍亲戚时就可以掌握一些亲属称谓词。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编排教材时加入课文。例如:《我的祖父母》和《我爱我家》,这些小短文当中都涉及到了亲属词。外国学生在学课文了解故事的同时就能够学习到亲属词的使用。
........................
结论
本文以汉语亲属称谓和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塔吉克学生在汉语亲属称谓方面学习和使用的具体情况。根据调查问卷的最终结果,来分析出塔吉克学生的习得错误的具体原因和类型,并提出了一些教授汉语亲属称谓语的建议。
文章分析出塔吉克学生学习汉语亲属称谓语时中塔不同的文化背景,母语的负迁移以及对汉语亲属称谓语的语用和词义没有一个确切的理解是导致错误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些原因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来改善教学:首先在编排教材上进行分级、不能固守老旧教材,要懂得创新;其次,教师应该重视教学环节,要对文化因素充分重视起来,中塔的对比教学要加强,这样才能使文化偏误问题更好的避免;学生在对汉语亲属称谓语进行学习时,要和老师加强沟通互动,有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并且加强与中国学生在语言上的交流,这样才能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当中。
在写作的过程中,因为条件有限,所以本文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首先汉语的亲属称谓分类的角度很多,除了可泛化和不可泛化的亲属称谓,汉语称谓系统还可以分为面称和背称,亲属称谓可以当做社交称谓来使用,在称谓时又受到心理的、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其次笔者并不通晓塔吉克语,也不完全了解塔吉克人的亲属关系方面的文化,这对论文的深入分析有所影响。最后调查问卷在进行调查研究时主要研究对象是塔克吉斯坦国际语言大学的学生,调查对象的主要交际圈是学校,这样调查结果可能不够真实,与实际有一定的误差。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