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历史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对接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3133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一、高师院校历史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对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高师院校历史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对接的必要性
1.契合中学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高考改革方案、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等配套措施接踵而至,对中学教师专业化素养的要求愈发严格,同时对高师院校的历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高师院校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历史教师教育质量的需要,要求高师院校历史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实现有效对接。
首先,新课标的出台。教育部出台的 2017 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新课标)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堂目标上凸显历史核心素养,课程结构上从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出发,组成包含“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三类课程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上采用通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的编写方式,以更好的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服务。课程评价上采用综合检测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的学业质量标准。从历史新课标的提出,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学历史教学注重从史学学习方法、系统史学知识等方面引导学生学习,一方面要求中学历史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这就要求高师院校需要密切关注中学历史新课改,注重对新课标的解读,通过教授学生“教什么”和“怎么教”来提升教学技能。

其次,新教材的运用。初中一改多种教材版本共存的局面,统一采用部编人教版历史教材。新版初中历史教材贯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采用史实与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相结合的编写方式,使教材内容依据人类历史发展的时段和发展脉络逐一展开。当下高中历史教学仍是多种教材版本并行的局面。比如安徽是使用采取模块专题式编写的人教版教材,由于课程内容时间跨度大,不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历史理论体系和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新课标的提出也对高中历史教材有了新的要求,新教材采用通史+专题的方式编写,

体现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新教材虽然还未正式纳入使用,却释放出对专业型历史教师的需求信号。因此无论是在职的中学历史教师还是即将走向教师讲台的历史师范生都要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而在这方面,最关键的是高师院校要有担当。
..........................

(二)高师院校历史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对接的可行性
1.教学内容的同一性为对接提供了可能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过去、了解现在以及发展未来。高师院校和中学作为历史教育的两个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教学定位、承担着不同的教学任务。高师院校在历史教学中重视历史结论的论证,讲究历史研究的专业性,培养历史研究型人才。而中学历史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发挥立德树人的历史教育功能。尽管如此,历史的过去性和教学的教育性使二者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上具有一致性,尤其是教学内容的同一性。无论是采用“通史”式还是模块-专题式的编写体例,中学历史教材在课标提出的新型理念指导下不断追求继承和创新。与中学历史教材相比,高师院校的教材却存在内容重叠、体系变化微小的问题,不同的在于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历史讲究“论从史出”,所以无论是高师院校的历史教学还是中学的历史教学都是通过史料来了解历史真相。
2.素质教育的共同诉求成为对接的助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①说明素质教育仍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旨在提升国民素养和民族创造力。 无论是高师院校还是中学都是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之一,是门包容性较强的学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众多方面内容,

是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中学历史教学是始终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国家命运、认识世界,增强文化自信感和民族认同感。高师院校的历史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要求师范生要成为具备技术、教学法、学科知识三者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历史师范生作为承接学生和教师身份转变的中间变量,成为高师院校与中学构建联系的介质。伴随着教育本身的连续性和推进历史素质教育发展的共同诉求,高师院校和中学历史教学能够携手推动两者对接的实现。

................................

二、高师院校历史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对接的现状及成因——以芜湖市调查为中心

(一)高师院校历史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对接现状的调查问卷
1.调查对象及其实施
为了调查高师院校历史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对接的现状,笔者针对中学历史教师和高师院校的历史师范生编写了调查问卷。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是芜湖市的中学历史教师和安徽师范大学大四的历史师范生。中学历史教师的取样包括芜湖市的初中历史教师和高中历史教师,将学校层次的差异性纳入调查范围中,使调查结果更具客观性。高校则选取安徽省内历史最悠久、培养历史师资起关键作用的安徽师范大学。选择大四学生,既能从大一学生视角了解高师院校历史教学的基本情况,也能了解高师院校历史师范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 300 份,其中有效问卷 243 份。包含中学历史教师的123 份有效问卷和高师院校历史师范生的 120 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达 81%。经过对问卷的严格筛选,来保障问卷数据的可靠有效。

2.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编写
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高师院校历史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对接现状,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为理论指导,将中学历史教师和高师院校历史师范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向高校和中学一线老师请教,不断丰富和完善问卷内容,从而形成最终的调查问卷.

针对中学历史教师的问卷设计(详见附录 1),采用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题目类型,共 21 题,内容涉及:(1)教师基本情况;(2)中学历史教师对高师院校历史教学的了解;(3)中学历史教师对高师院校历史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对接问题的认知状况。
.............................

(二)调查所凸显的脱节现状
1.高师院校与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相脱节

通过对高师院校历史师范生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进入大学后,有 75%学生存在历史专业课学习困难的问题(如图 1)。甚至出现由于大学课程学习的不适应,丧失历史学习兴趣的现象。在经历了近四年大学历史学习后,在教育教学实习中存在 50%学生认为自己存在历史专业知识薄弱问题(如图 2),主要在于高师院校所学历史对中学历史实际教学影响甚微,以及他们平时所学与中学教学内容相关内容甚少,这不禁发人深思。
高师院校与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脱节首先表现在历史的完整性方面。高师院校的历史教学内容最大限度覆盖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而中学历史教学从课程标准出发,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出适合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因此教学内容相对不完整。以现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为例,世界史教学内容缺少“中世纪”时段历史,造成中学生知识体系的断裂。对于高师院校学生而言,进入大学后世界古代史的学习很是困难,在于中学历史中有关世界古代史教学内容的缺失,例如高中从希腊、罗马开始讲述世界历史。对于中学历史教师而言,大学历史教育对于通史教育有所适度精简,但对于文化史、科技史、经济史、社会史等相关陌生内容则缺乏深化。其次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实时性方面。一方面,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版本过于陈旧,其中很多知识体系已经远远落后于学术的最新成果,甚至很多知识与学界众所周知的常识相左。另一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不断向前发展,中学历史编写了新教材和出台了新课标。反观高师院校历史教学,教材虽再版多次,但内容改动很小,基本维持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第一版的编写内容。因此,现行高师院校历史教材与中学历史教学教材在编写时间上存在时代隔阂,造成高师院校历史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脱节。
...........................
三、高师院校历史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对接面临的困难及路径..........................19

(一)高师院校历史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对接面临的困难...........................19
1.双方对师范生的教学实习环节重视不够...............................19
2.高师院校历史教师忽视对中学历史教学问题的研究.............................19
3.就业的多元化影响师范生专业思想的巩固.....................20
四、关于高师院校历史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对接的思考......................................24
1.建立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是关键..........................................24
2.多方的共同努力是实现有效对接的基础.......................24
五、高师院校历史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对接的教学案例——以《鸦片战争》为例(节选)..................26

五、高师院校历史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对接的教学案例——以《鸦片战争》为例(节选)
高师院校要实现与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对接,需要回归中学历史课堂本身。这里以《鸦片战争》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来讨论高师院校历史专业与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对接问题。为了更好地凸显“对接”的意义,邀请高师院校历史专业教师和中学历史教师参与《鸦片战争》观摩课,并在主课结束后参与讨论,以此来尝试双方在历史教学方面的有效对接。笔者将观摩课《鸦片战争》教学过程呈现如下:

师:同学们,展示在大家面前的图片美吗?漫山遍野开满了美丽的红色花朵,知道这是什么花吗?第二幅图片有同学能告诉老师这丑陋的东西是什么吗?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没错,这丑陋的臭名昭著的鸦片膏是由前面的这么美丽的罂粟花的汁熬制成的,说明了有些美丽的东西背后隐藏着罪恶。而今天我们要上的这课就这看似“美丽”却又无比“罪恶”的鸦片膏开始讲起。

.........................

结语
近年来,教育不同阶段的脱节现状越发明显。面对建设高素质教师人才队伍的要求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作为基础教育师资主要培养地的高师院校,通过师范生的培养来维系与中学间紧密联系的同时,也使两者之间的脱节问题尤为突出。中学“常识教育”与大学“反常识教育”的教育特征,使得高师院校与中学在历史教学上又存在一定的偏差,也为二者的对接研究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因此,笔者在对接的研究时,发现从理论层面进行的策略研究,在实际教学操作中落实较难。无论是中学还是高师院校,不能将对接研究理解为一味的去适应和迎合对方,要从“双向互动”着手,通过二者的相互借鉴来实现。
由于前人对接研究成果和笔者教学经验的相对有限,在具体教学案例落实对接的研究中,是以组织活动的形式来呈现,没有细化至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因此,也为对接的教学研究留有一定的空间。希望在以后有更多的研究者和广大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落实二者的有效对接提供宝贵建议。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