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构式理论的“除非”句式教学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3131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除非”句在汉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汉语中,“除非”句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句式,不论文化程度高低,人们在日常的口语交流、书面语表达中都会经常使用。因此备受汉语研究者的关注。

“除非”句构式经常被留学生误用或回避,运用传统教学法教学不能改变这种状况的发生。“除非”句在日常交流中的出现不可避免。但经研究发现,留学生无论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都很少或几乎不用“除非”一词,当要表达和“除非”义相关的意思时,就用“除了”代替。究其原因在于,从教研方面来说,学界对“除非”类句式的研究不够重视;从教材编写方面看,由于缺少相关的研究成果,相关知识点往往一带而过。这才导致了留学生理解不到位,进而产生误用或者不用的现象。因此,研究这些特殊的构式,有助于我们了解它们的存在和发展情况,也能更好地把握其语用规律和使用效果。
从构式理论视角对“除非”句构式进行的研究目前还没有。经过对目前掌握的文献材料的梳理,我们认为以往对该构式的研究主要运用的是传统语法研究方法,集中关注其句法结构特点、句法功能、该结构的语义和语用方面,而不是从构式理论入手,对其进行研究。鉴于此,笔者运用构式理论进行分析,对该构式的形成机制、进入该构式的内部压制、外部压制对该构式的影响和相关构式的共性、个性等方面进行研究。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除非”句构式的语义与用法,这是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1.1.2 研究意义
从理论角度来看,以往对“除非”句的研究多集中于句式的句法、语义方面,研究角度较为单一。构式语法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理论于 1999 年引入国内,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注意,围绕该理论的探讨也愈演愈烈。从我们搜集的资料来看,目前还没有学者运用构式理论对“除非”句进行探讨;因此,将“除非”句置于构式理论下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现代汉语中“除非”句是典型的构式,对其进行构式研究,有助于“除非”句式的深入研究,能为汉语习得提供知识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也有助于为现代汉语中的其他语法教学提供思路,推动语言教学的发展,加深人们对汉语语言现象的认识,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除非”句构式研究,这一部分主要运用“构式理论”对“除非”句式进行分析,分别从形式义特征和构式义特征两方面展开说明,并与相近易混结构“除了”和“只有”进行对比;二是教学大纲和教材分析,这部分主要选取了四本教学大纲(《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语法等级大纲》《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和三套常用教材(《成长汉语》《发展汉语》《汉语纵横》)对“除非”句式的等级和教材编排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三是“除非”句偏误分析,这部分是将收集到的“除非”偏误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偏误的成因。
1.2.2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文献的研究,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研究现状。对比分析法:考察留学生对“除非”句式各语义类型的使用情况,并将各种偏误的类型及“除非”句在不同教材中的编排情况进行对比,进而分析出学习的重难点。偏误分析法:检索相关语料,收集偏误,在此基础上根据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对偏误进行分析,并解释其产生原因。
...............................

2 “除非”句构式解析

2.1“除非”句构式的界定及分类
2.1.1“除非”句构式的界定
一般认为,Goldberg 提出的构式语法理论定义是目前最流行的。他认为“当且仅当C 是一个形式——意义的配对<Fi,Si>,且形式 Fi 的某些方面或意义 Si 的某些方面不能从 C 的构成成分或从其他已有的构式中得到严格意义上的预测,C 便是一个构式。”1从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上述三条标准(即“形义相配”、“不可预测性”、“语法意义独特”)同时满足时,才能称之为构式。“除非”句作为一个句式,形式与意义相配,有独特的语法意义,且其含义不能单凭构式成分和语法上的逻辑义推导出来,更不能从其组成的字面含义中直接感知,具有“不可预测性”,因此,“除非”句式满足以上三条标准,可以看作一个构式来研究分析。
“除非”构式形成了整体意义,并不是普通的意义组合,因此“除非”句构式的形与义之间的关系显得相对复杂。就其功能来说,它常常带有一定程度上的感情色彩,表达特定的语气,在语境中也可以体现特定的功能,这与一般的结构是不同的。

2.1.2“除非”句构式的分类

对“除非” 句构式进行分类, 可以使我们的研究更加客观、全面、清晰。 因此,在全面了解“除非”意义的基础上,为“除非”句构式的分类提供充分、合理的依据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汉语权威书籍的两种解释:
1. 吕叔湘的《现代汉语八百词》第 125 页对“除非”的解释:
连词,强调某条件是唯一的先决条件。“除非”使用的不同句式,(1)“除非…才…”,表示一定要这样,才能产生某种结果,比如:你亲自来取,她才会拿出来;(2)“除非…否则/不…”,表示一定要这样,否则就不能产生某种结果,比如:你亲自来,否则他不会去;(3)“除非…[才…],否则…”,表示一定要这样,才会得到某种结果,如果不这样,会得到另一种结果,比如:除非今天下雪,否则我们一定登山;(4)“[如果]…要…,除非…”,表示要想得到某种结果,一定要这样,比如:如果要赢得胜利,除非坚持到底;(5)“除非”后面同一动词一正一反叠用时,“除非…”只表示陪衬,比如:他除非不出去,一出去就是一天。
....................................

2.2 依存性“除非”句构式分析
构式简单的说就是形式和意义(功能)的结合,所以下文中我将按照依次研究分析“形式——构式义”的思路进行。
由上一章得知:一般来说,除非 a,才 b、若要 b,除非 a 这两类表示依存关系,是依存性“除非句”构式。
2.2.1 构式的形式特征
通过上文我们知道,依存性“除非”句反映的是条件和结果的依存性关系,“若要”只出现在前分句,“除非”只出现在后分句,也不可互换。在了解了总体特征后,下面我将具体介绍这两类依存性“除非”句构式的形式特征。
“除非 a,才 b”构式,a 为前分句,b 为后分句,“除非”与“才”构成框架结构。“若要 b,除非 a”构式,前分句为 b,后分句为 a,“若要”与“除非”构成框架结构。这两个构式中,构成框架结构的关联词是不可变的,体现了分句 a 与分句 b 的关系,而a 与 b 是可变的,反映不同的语言内容。其中“除非”所在的 a 分句为条件句,“才”、“若要”所在的 b 分句为结果句。
一、“除非 a,才 b”构式的前项和后项
(一)前项“除非”在条件句中的位置分布

“除非”在条件句中一般位于句首或句中,句首位置更为常见。下面具体分析:1.“除非”位于句首“除非”一般位于条件句的句首,这种情况下条件句中主语可有可无,若有主语,一般前后主语所指不同,放在“除非”之后。上面提到的例句(1)是无主语的情况,例句(3)中主语“他”和例句(6)中主语“三房”就放在关联词“除非”的后面。
2.“除非”放在句中
当“除非”放在条件句的中间位置时,“除非”的前面可以是主语,这时前后主语相同,这种情况比较常见,比如上文例(7)就是如此;也可以是其它成分,如下所示:
(16)仔细一想除非严丽华练成罡气,才有可能不被自己击毙,否则万无不死或是不伤的道理。(《金菊四绝》曹若冰)
(17)大概除非咽下最后一口气,才能挣脱他加诸我身上的桎桔可悲啊!(《致命游戏》梵羽)
(18)既然我为阿尔弗雷德牺牲了一切,那么除非我疯了,才会禁止自己享受看见他的幸福。(《米娜·德·旺格尔》司汤达)

...................................

3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教材关于“除非”句构式教学的考察..............................35
3.1 教学大纲分析.........................35
3.2 教材分析—以《成长汉语》《发展汉语》和《汉语纵横》为例............36
4 “除非”句构式的偏误分析.............................47
4.1 进行偏误分析的原因、目的及采用的方法..........................47
4.2 留学生使用“除非”句构式造成的偏误..............................47
5 关于对外汉语“除非”句构式的教学建议...............................55
5.1 基于构式理论的教学建议............................55
5.2 基于教材编写不足的教学建议..........................55

5 关于对外汉语“除非”句构式的教学建议

5.1 基于构式理论的教学建议
研究分析语言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服务于教师的语言教学和学生的语言习得。本文把“构式”理论运用于“除非”句句式中也是另辟蹊径为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下面我们就基于构式理论为“除非”句提出建议。
根据第一、二章对构式理论的阐述,可以发现构式理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理论,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它强调整体性。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除非”构式只有当其作为一个整体时才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功能,这种意义和功能并不是其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1+1﹥2”的功效。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构式观。另一方面,构式的整体性指的是句法、语义和语用的统一,教师在进行“除非”句教学时,不能单单掌握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而要把三者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使学生全方面掌握。
因此,在对“除非”句进行教学时,首先,教师要把“除非”分为两类构式:依存性“除非”句构式和排除性“除非”句构式,让学生在一开始就有整体性观念;其次,可以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逐个讲解,(1)讲解“除非”构式的句法结构,包括“除非”的分类及其不同的意义。(2)讲清“除非”构式的使用环境,即在什么场合、什么语境中使用,使学生在运用“除非”构式进行表达时能与合适的语境相切合。(3)讲解“除非”构式的焦点和预设功能。焦点可以表示说话人强调的重点所在,能在无形中反映出说话者的语气;预设是说话者为保证句子的合适性而必须满足的条件,也能帮助留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除非”构式。

.................................


6 结语

6.1 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