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2018 年海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及其基本理念
一 《试点方案》出台的背景
(一)高考制度改革发展历程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的高考制度统一建立并得到快速发展,但“文化大革命”事件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产生很大影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制度于在 1978 年得以重新恢复。1985 年国家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对教育体制进行重大改革要求,将高考的改革作为重点对象。
1.标准化考试
1981 年“高考科研规划会”决定以广州作为试点城市从 1985 年开始启动标准化考试,以数学、英语两个科目为先行,后逐步增加其他科目的标准化考试。1995 年标准化考试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标志着我国标准化考试制度的全面确立。该制度的确立,是我国统一高考制度的理论依据,促进了我国高考制度的科学化,高考考试命题也有了参照标准,为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发展了奠定基础。
2.高考毕业会考制度
1990 年国家教委发布《关于在普通高中实行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确立了“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将该制度的实行时间暂定为 2 年。1991 年,湖南、云南、海南三省进行在高中会考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的改革。部分省份实施了一段时间的高考毕业会考制度后,对于高中学生偏科问题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因为制度推行中学校不重视、、“放水严重”、考前集训以及监督不严等问题的出现,因此部分省份陆续取消或者改革毕业会考制度。
3.确立“3+2”模式
1995 年全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实行会考后的高考“3+2”方案,“3”即语、数、英三个科目,“2”是分为文科和理科,文科包括历史、政治,理科包括了物理、化学。在“3+2”高考模式推行 8 年后,1999 年广东省率先探索“3+X”高考改革方案,这里的“X”是高中语数英之外的 6 个学科。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一些省份根据地方教育情况探索高考改革之路,比如海南省推行“3+3+基础会考”模式、广东省推行“3+文/理基础+X”模式,山东省实施“3+X+1”模式(这里的 1 指的是基本能力测试)。
..........................
二 《试点方案》内容分析
(一)考试科目改革
海南省是第二批启动新高考的省份,2018 年颁布《海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决定高考采用“3+3”模式(语、数、英加 3 个选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是 3 门必考科目,第二个 3 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生物、化学中选 3 门作为等级性考试科目。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参加合格性考试,合格性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 8 个科目,合格性考试内容为各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内容。等级性科目考试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和考生自主选择的等级性考试 3个科目成绩组成,考生自主选择的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6 个科目。在《方案》中还提到在 2020 年增加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目,作为等级性考试科目。等级性考试内容为各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
新高考之后,等级性考试科目的选择不是按照文理进行分科,而是由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情况、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组合。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充分挖掘高考生的学科潜能。
(二)考试方式改革
海南省《试点方案》规定,第一,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方面,高一学生进行不超过 3 个科目的合格性考试,高二学生进行其余科目合格性考试,考试时间在每年 7 月7 日、8 日,相应学科的技能操作考试在考生参加合格性考试的学期进行。第二,从在2017 年秋季入学新生开始,高考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学生可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化学、生物、物理等 6 个科目中任选其中 3 个科目,无文理科之分,考试时间为高三下学期 6 月 9-10 日,每天进行 3 个科目的考试。
.............................
第二章 海南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应对新高考
一 改变班级组织方式
(一)实行走班制教学
选课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班级去上课。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高中生在学校除了要学习必修课程,还有总量超过必修课程的国家选修课程和一定数量的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选修课程。选课走班制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它打破了传统的固定行政班教室。
以海南省农垦中学为例,该中学是在海南省实施新高考之后进行全面的班级重组,实施选课走班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是:先搜集和分析学生的选课组合,全部 20 种组合都有学生选择,原有的文科、理科组合模式占比较低,其中“生物、化学、物理”组合占比仅有 15.5%,“历史、政治、地理”组合占比只有 0.8%。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重新建立 10 个行政班,33 个教学班,其中化学 7 个班,物理 6 个班,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均 5 个班。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组合选课需求。
走班制的实施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教学,至于如何走班则根据学生选课的实际情况而定。以海南省为例,目前主要采取“大走班”、“小走班”的模式。
(1)大走班,即全部学生等级考科目全走班。还是以海南省的农垦中学为例,目前采取的是多元化“全分单类两项大走班”模式,三个年级都进行选课走班。主要是对统考科目、等级考试科目采取分层次组班教学活动,根据学生成绩、能力情况划分 10个行政班,在行政班的基础上开展关于语文、数学、外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同时编制 33 个教学班,针对教学班进行等级性考试科目(政治、历史、物理、生物、化学、地理)的相关教学,班级具体的数量是根据学生选课规模而确定。海南省农垦中学目前开设生物、政治、地理、历史班 5 个,物理班 6 个,化学班 7 个。为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将美术课、体育课等相关课程也采取走班教学的模式。
(2)小走班,即部分学生、部分科目走班。这种“小走班”模式是目前海南省多数学校选择的选课走班模式。以海口市华侨中学为例,该学校采取的是“小走班”的模式,为了方便管理减少学生走班过程中的不必要时间浪费,减少教学组织的混乱,采取部分科目、部分学生走班的模式。具体走班方式是:所选科目中有 3 科相同的学生编排在固定班级,选择 2 个科目相同的学生分到一个班级,采取“一走二”的走班教学方式。
..............................
二 历史教师如何应对高考
新高考下的历史学科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挖掘学生历史学科兴趣,促进历史教学目标达成,因此需要调整历史教学内容。
(一)科学处理教学内容
1.寻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不只是对教学内容的罗列,而是将有内在关联的知识进行衔接,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一同理解有关的知识点,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从全局出发,把每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放到整个模块中考虑。如: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课,如果教师就只是讲本单元的内容,就会变成简单的知识罗列,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事实上,本单元的内容与之前所学的中国近代以来社会政治、经济方面发生的变化密切相关。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将本单元的内容与之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学到的会是丰富多彩、整体性强的知识。还有一些内容,如:必修一第三、第四单元与第七、第八单元的先后顺序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让学生对同一时期中外历史发展的特点进行比较,了解各种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把握教科书的关键问题
教科书是按照课程编写的教学用书,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学中最主要,最基础的教材,是历史知识的重要载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主要凭借。教师需进行全面的梳理历史学科教材、学习专题内容,在确定专题涉及范围、重要史事的基础上,提炼关键词与核心内容,将其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衔接起来,围绕关键词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
例 1:在必修一课程“太平天国运动”专题中,其内容是关于 1851 年-1864 年期间的农民起义推翻清王朝的运动,在此专题中只要掌握关键人物、运动性质,以人物作为关键提炼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从人物故事以及人物的经历,衔接整个事件过程。根据这一课程的内容,提炼出关键问题:“洪秀全是谁?他带领谁进行了什么活动?活动的最终结果是什么?”让学生以太平天国主要人物为关键切入点,以人物经历作为线索,带着问题寻找答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让教材内容得以衔接。
例 2:在必修一课程“抗日战争”专题中,教师主要论述抗日战争进程,对其内容进行整合,提炼出关键问题:“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在该题教学过程中,应紧扣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这两个问题,并分析这两个问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唯物史观素养。
..................................
第二章 海南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应对新高考...........................................11
一 改变班级组织方式.......................................11(一)实行走班制教学.................................11
(二)有效提高走班制教学管理......................................12
第三章 结语……...…………………..24
第三章 结语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