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教育理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3155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高中生物是高中基础教育中重要的科目之一,生物教学质量好坏能直接影响学生的生物成绩和生物核心素养。近几年来,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出为一线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新观念和观念。感官教育理论是新课改以来提出的教学理念,也是生物教学的新模式,感官教育利用教具,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乃至鼻、舌等身体感官参与学习。其设计以不同的多种多样的信息形式展现相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利用身体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各个器官都充分调动起来,将抽象化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生物教学由难到易,使学生学习生物的过程变的越来越简单,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教学模式对现有教学模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提升高中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以及提高生物成绩。在现有高考的制度和现代的教育背景之下,加强高中感官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将其融入高中课堂生物教学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众多学科中,生物课由于其抽象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应用这样的方法。生物教学本身是一种抽象性思维较强的课程,单单凭借老师在黑板上的传授,并不能完全让学生系统的、具体的、全面的、准确的学会知识点。相反,生物教学本身是具有灵活性的,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凸显出生物教学的特点,只是传授单一死板的知识。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了观察、模仿等这些基本的环节和学习手段,所以这样的教学方法在生物课堂上的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感官教育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生物教学方法的一部分缺点,大大增强了生物课堂的趣味性,并且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感官教育的理念是针对视、听、嗅、触等的感觉器官进行综合性的训练,能在生物课堂中更好地刺激学生,集中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将感官教育引入生物课堂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首个系统提出多感官训练观点的是蒙台梭利,立足于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将感官教育和训练与幼儿早期教育相结合,初步形成了多重感官性的教育教学方法,为西方国家教育理论学界感官教育的研究提供了基础。Fernld, G.M. & Keller, H.B. 在对大量语言学习障碍者的学习过程观察研宄之后指出,当学员们边看着老师书写的单词,边用手指描绘,一个音节地描并读出声音来,一遍一遍直到可以默写出来为止。Fernld 没有形成具体的教育法,但他们指出动觉在联合了视觉、听觉、触觉之后可以更好地实现学习效果;对于这一点,

Gillingham & Stillman (1956) 、Byadley (1981) 在之后的研宄中都有相似的发现;在感官教育方面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应当属俄国教育家康德乌申斯基,他将唯物主义哲学应用到感官教学层面上,认为感觉和运动都是生命所具有的特殊方式,而感觉和运动所借以实现的神经系统则是活动的或动物性的有机体所特有的器官,并对人体的感觉进行了一定的论述,明确了视觉、听觉对教育知识的教授;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知识的开端永远是感官;至此,国外的感官教育的概念和思路日渐明晰,即通过教具、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以刺激学生的眼、耳、口、鼻、舌等身体感官部位,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动觉等各种感官的联动与整合,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教学策略。随后国外学术界研究范围不断扩展,研究视角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一是心理学视域下多种感官教育研究。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般只会对学生强调在语文和逻辑数学这两方面的发展,但人类智能远远不只有这两种,对于不同的人,智能组合会存在不同的可能性(黄雪梅,刘勇,吴炜,李菊华,2011)。多元智能理论是由霍华德·加德纳提出,提出个体的智能主要分为八种不同类型,分别包括语言、音乐、人际、动觉、空间、逻辑、自治和自然观察等八方面,而不同智能的调动可通过多元化的方法。Hulme C(2011)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对感官教育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对于教育个体而言,由于个体具体的智能有八种,而感官教育能够充分调动多种感官,使得个体得到感官训练,使得个体能够通过多种感官对所学知识得到感悟和体验,进而为学习过程奠定基础;

二是课程论视域下感官教育研究。Sarama,J(2015)提出将感官教育与课程论相结合,即教材和课程的设置与编排应当以感官教育作为理论基础,使得教师在课程教学之中,可以在课程安排的思想之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多重感官获得所学知识和内容;但该方面研究的推广性程度并不高,仍主要在幼儿教育阶段的应用为主;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具体内容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围绕研究主题感官教育理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论述了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综述等;
第二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三部分阐释研究主题的相关理论,重点论述感官教育的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观点,包括有认知发展理论、信息加工理论、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理论;
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感官教育指导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实施策略,从感官的调动方法、应用方法以及案例展示等三方面内容;
第五部分论述感官教育理论指导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验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高中生生物学习态度、能力、成绩三方面作出前后测对比分析,以检验感官教育理论指导下感官教学方法指导高中生物的实际情况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
第六部分对本课题研究内容作出总结和分析,指明以后努力的方向和角度。
.............................

2.2 研究方法
其一,文献研究法,为明确感官教育的概念要素奠定基础 查阅与感官教育以及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国内外文献和资料,梳理和分析国内外感官教育方面代表性的观念,把握学术界现阶段的研究动态和现状,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和观点;
其二,实验法,验证感官教育理论下感官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实验对象:为了探索出感官教育理论指导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基本范式和模式,本次运用了实验法。研究对象确定为东莞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中)选取六个平行的高二班级,该学校为省级一级重点高中。将三个班级设置为实验班,另外三个班级设置为为对照班,采用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实验对比内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高中生物考试成绩三方面做出比较。实验方法:具体在实验方法和步骤中做出论述;
其三,案例分析法,展示教学过程和模式
本研究依据于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理论,构建出感官理论下适用于高中生物的教学方法,本次在实验班级中选取了生物课堂教学作为案例,将教学方法运用到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之中,以更为清晰地展示感官理论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模式与方法;
其四,访谈法
访谈主题围绕感官教育理论在高中生物中应用情况,访谈对象为高中生物教师,访谈内容分为两方面,一是感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中应用情况;二是感官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区别。
...........................
第三章 感官教育理论指导下高中生物教学理论阐述 ............................................9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9
3.1.1 感官与教学中的感官 .................................... 10
3.1.2 感官教学 .............................................. 10
第四章 感官教育理论指导教学现状调查及实施策略 ..........................................15
4.1 关于生物课堂的教学情况的现状调查............................ 15
4.1.1 生物学科学习的态度 .................................... 15
4.1.2 生物学科学习的方法 .................................... 16
第五章 感官教育理论指导下高中生物教学实验研究 ..........................................45
5.1 实验设计.................................................... 45
5.1.1 实验对象的选定 ........................................ 45
5.1.2 实验方法和设计 ........................................ 45

第五章 感官教育理论指导下高中生物教学实验研究

5.1 实验设计
5.1.1 实验对象的选定
实验对象的选取:东莞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中)高二的六个平行班级,该学校为省一级重点高中。通过运用高中生物检验测试题作为检验学生生物学系基础水平的依据,将六个平行高二班级进行划分,高二(一)、(二)(三)三个班级作为实验班,以上三个班级高中生物教学方法采用的是感官教育理论下感官教学模式;高二(四)、(五)(六)三个班级作为对照班。每个班级参与实验人数均约为 50 人,六个班级共同参与本次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并未告知本次实验方面的任何信息。
5.1.2 实验方法和设计
实验方法:采用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
实验步骤:
其一,实验前测是对东莞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中)六个平行班进行前测,前测使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态度和能力的调查问卷表》(见附录 2),六个班所有学生均填写,本次运用的学习态度和能力量表借鉴了山东师范大学原媛(2014)与南京师范大学曹峰丽(2011)构建的量表内容,已正面研究量表的可信度。

其二,在使用感官教学法授课的实验过程中,三个实验班的课程设计和授课安排按照感官教学法进行;对照班的课程设计和授课安排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教法进行(郭丽敏,2015)。参与实验的六个班级的课任教师为两人,为了避免无关因素的影响,选取了两名教学水平相近(对比了两位教师前两年的教学成绩,求取平均成绩)、教龄基本相同的教师。
其三,实验后测内容包括三方面,即通过分别使用多感官教育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之后,比较学生在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生物学科的成绩等情况的对比和分析。
其四,使用 SPSS17.0 软件对本次实验数据处理,比较学生学习态度、能力和态度,主要运用的方法包括有 T 经验、频率分析法等。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首先,高中生物学科采用感官教学方法对高中生学习生物学科的态度、学习能力等都有较大的作用。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相比,更适合于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同时,该模式对高中生生物学科成绩的提高有一定作用,尤其对高中生生物学科学习水平处于中等及以上的学生所产生的作用较大。由此来看,在感官教育理论指导之下构建的感官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科中应用有较高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对高中生物教学的重新认知和定位。通过本次实验过程的设计与开展,对高中生物教学过程有了全新的认知。关于高中生物学科的认知,生物学科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科学。虽然我国各地学校选用的教材版本不同,但该门学科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动手和操作以挖掘、发现并总结出来,而非由教师将现成的现象和规律灌输于学生;关于高中生物教学过程方面,教师应转变传统以自我为中心的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才能够将教学过程与大纲要求保持一致;关于教学资源方面,教材虽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和根本,但教材中提供的教学资源有限,大多为间接性的规律和知识点,学生机械性的记忆虽然牢记了知识点,但对知识点的理解并不够深刻。因此,教师应突破教材的束缚,引导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生物素材,将生活中的素材带入课堂之中,激发学生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开展各项实验和活动,在实验和活动中全面性地认知生物知识;关于学生成长发展方面,传统传授式教学方法仅注重学生成绩的提升,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能力等各方面。通过本次实验设计能够看出,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学习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