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思维训练实践策略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3723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引论

笔者以为,虽然思维训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我们的思想史上也出现过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墨子一派。但由于传统主流思想的思维模式的影响,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还是欠缺的,学生语文思维训练过多地强调了感悟,使得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缺少抓手,变成了看不见、摸不着,无指标可衡量的东西,导致现在教学中真正关心思维训练的人并不多,思考也不够深入。20 世纪以来,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蓬勃发展,使思维训练在语言教学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杰罗姆 布鲁纳提出的“发现法”,在美国引起了一场课程改革运动。发现法主要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求知识,摆脱被动接受的固有学习方式,这一方法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对新学的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总是会把正在学习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进行结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发明、发现的思维能力。马赫穆托夫的问题教学法以“问题性思维”为心理学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教材上的知识点通过问题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提升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对发展学生思维力的探索都有力地推动了语文思维训练的开展。
............

第一章 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思维训练的依据

1.1 在语文学科开展思维训练的可行性
人类的语言能力在不断地完善,它的记忆和信息处理功能使思维变得更加成熟、复杂,而在思维的日益成熟、复杂的过程中,语言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得以形成和完善。语言的水平应以思维的发展水平为前提,当然思维的发展水平高并不意味着语言水平就高。然而一般来说,思维的内容越丰富,可进行语言表达的内容就越丰富;思维越周密,语言就越准确。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语言与思维正是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起来的。从思维和语言的亲密关系中我们完全可以说,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完全是可行的。随着我国思维科学研究的发展。语文学科教学也开始关注个体智力的开发和思维品质的培育。许多教育家从理论层面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很多一线的语文教师从实践层面大胆探索,取得了大量的实践经验。理论和经验均表明,通过语文学科教育,培育出相应的思维特性和思维方式是完全可行的,“语文思维”是有实践和理论基础保证的。

1.2 语文学科在开展思维训练方面的优势
人脑就好像一个加工厂,它会根据你所输送的材料生产产品,你送什么材料它就出什么产品。如果你输送的材料是感性的,那么它生产的产品也就是感性的。如果你输送的材料是理性的,那么它生产的产品也就是理性的。理性材料不同于感性材料的地方是它的规范性和可参照性,它已然经过了分析、综合、分类、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无需再一次的加工,可以直接作为我们思维培育的样本,为我们的理性思维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语文学科在思维训练中使用的物质材料——课文——是一篇篇由杰出的大脑创造、经过历史的淘漉的优秀的文章作品,是经过思维过滤后的人类精神文化的再现,是去粗取精后的精华,是理性的材料,是有利于我们进行思维训练的。思维对象的主观性特征是语文学科在思维训练中的另一优势。科学学科的客观性较强,它是以直接构成外部世界的事物为直接的思维物质对象的,是以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实验证明来完成思维培育的。比如数学学科,它以数字或符号构成的“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为直接的思维物质对象,凭借主观猜想和客观推演完成思维训练的任务。语文学科则与其他学科不一样,它的直接物质对象是文字及由此构成的语言片段及文章等,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语文学科主要是通过对客观世界和内心世界的主观感受与表达来进行思维训练的。

第二章当下语文教学思维训练的有利条件………9
2.1 思维素材的丰富性………9
第三章 高中语文教学思维训练的基本策略…………14
3.1 整体性思维训练………14
3.2 因果联系思维训练…………17
结语…………26

第三章 高中语文教学思维训练的基本策略

3.1 整体性思维训练
整体思维就是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用系统的观点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式。所谓整体,就是由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或要素,以一定的结构组成的具有某种整体状态和整体功能的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它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眼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综合地、精确地分析和研究对象,以便正确地认识事物规律,获得处理问题的最佳方案。整体思维这种思维方法不仅要分析单个因素,而且还要分析复杂的整体;不仅要搞清楚要素之间的纵向联系,而且要揭示要素之间的横向联系;同时,既要从整体上研究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还要探究其发展的规律性。整体思维应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整体和要素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没有其组成部分的存在,整体也不复存在。其次,要素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作为一个整体,其组成要素之间并非是毫不相干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是彼此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必须将整体贯穿于认识的各个阶段。在认识过程中,把整体作为出发点。必须把研究对象作为整体来认识,认识对象看成是密切联系着的统一体,即从各种联系中综合地考察事物,从而从整体上正确地揭示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规律。

3.2 因果联系思维训练
因果联系是客观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的一种方式。如果一个现象的存在必然引起另一种现象的发生,那么这两个现象之间就有因果联系。简言之,因果联系就是指一个现象引起另一个现象的必然性联系方式。具有因果联系的两个现象,首先具有时间上先后相继的特性。原因总是在前,结果总是在后。因此,人们在探求现象间的因果联系时,总是在一个现象之前的若干现象中寻找原因,或在一个现象之后的若干现象中寻找这一现象所带来的结果。现象间的因果联系还具有必然性。作为原因的现象必然引起结果,作为结果的现象必由原因引起。正所谓“无因必无果,有果必有因”。时间上的先后相继、联系上的必然性,是因果联系的两个基本特征,二者不可或缺。仅有先后相继或虽然具有必然性联系,但不一定就是因果联系。因此,我们在探求事物现象间的因果联系时,一定要把握因果联系的基本特征。因果思维就是根据事物因果联系的必然性来寻求创新突破的一种思维方法。
...........

结语

虽然近几十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语文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并不断地进行理论和实践,可是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语文思维训练的开展大多还是无意识,即使有些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语文思维训练,也大多是缺少理论的指导,缺乏整体性和有序性。这导致语文教学始终围绕着一张试卷展开,枯燥低效,丧失了它的活力,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让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都不能很好的实现。作为工具的语文,要求学生有很好的分析语言,使用语言的能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其它各门功课,更好的与他人交流。作为人文学科,它本应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深刻的思想、非凡的想象力,以便学生学生更好的生活。可是当下的语文教学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对付一张试卷都捉襟见肘,哪里还管得了这些。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认识语文思维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持续的开展语文思维训练,让学生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得到共同发展,让学生思维更加广阔、深刻、灵活、敏捷、新颖,更富有创造性。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