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平台发展迅速,凭借互联网传播性强,时效性高的优势特点,越来越多的网民可以在新媒体中自由发声,新媒体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其全新的媒介语境而产生新的社会问题。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所营造的传媒环境下信息爆炸所带来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激荡,既广泛深刻地推动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也折射出新的思想冲突、道德问题和社会心理危机。
(1)大学生群体是中国网络用户的“主力军”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8 年 8 月发布的第 4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8 年 6 月,我国网民以 10-39 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网民的 70.8%,其中 20-29 岁年龄段网民占比最高,达 27.90%,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 24.8%,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 20%以上。①网民结构年轻化特征依然明显,用户规模总体较 2017 年有所增长,年轻化的网络用户群体为互联网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自恢复高考以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猛,大学生群体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对象,其文化程度高,接收新鲜事物能力强,在不断变化的网络虚拟世界中占尽先机,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网络用户的“主力军”。
(2)大学生群体易成为网络语言暴力的主要参与人群
2014 年,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一项民意调查中发现 40%的成年互联网用户曾遭到网络暴力,而 18—24 岁的青少年用户群体中约 70%的人遭受过网络暴力。①这说明相比其他年龄阶段的网络群体,青少年网络群体遭受网络语言暴力的几率更大,从另一层面反映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网民占比高,人群基数大,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时,缺乏对信源真实性的甄别能力,对网络言论过度信任,在逐层扩散的传播中触犯法律和道德底线。他们其中或是“被暴力”的对象,或是充当着“暴力者”的身份,抑或是无动于衷的“旁观者”。无论在哪一种境遇之下,他们的网络价值观都或多或少受到一定的影响,亟待被重塑。只有正确引导、合理教育大学生网民群体学会理性上网,学会科学地利用网络,才能从根源上尽可能减少网络语言暴力对大学生网民的伤害。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将网络语言暴力的群体锁定在大学网民是因为一方面大学生接收新鲜事物能力强但在网络中情绪波动明显,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另一方面大学生尚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且具备独立理性思考的能力。对这一人群进行网络语言暴力的相关研究符合当下使用网络人群的基本特征,更具针对性,从制造源头把控网络语言暴力的发生更有意义和价值。
1.2.1 研究目的
作为一种网络失范行为,网络语言暴力给受害者带来身心伤害的同时也逐渐引发现实社会的暴力。消除网络语言暴力、打造清新的网络空间,是广大网民的期待和全社会的心声。本研究致力于将理论与实证结合,从现实入手,着眼于大学生对网络语言暴力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分析,进一步确定网络语言暴力对大学生的危害,以及导致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蔓延的根本性诱因,最终从高校思政教育的角度探讨大学生面对网络语言暴力的具体应对之道。
1.2.2 研究意义
研究当下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现象和问题并且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找寻改善网络语言暴力的办法,这不仅是对网络语言暴力研究的一次崭新尝试,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一次创新性突破,具有强烈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在研究网络语言暴力的学者、专家中,多是从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来进行系统宏观地分析,从思想政治教育层面且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语言暴力研究相对缺乏,本研究试图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角度来寻求解决网络语言暴力的有效途径,希冀凭借学科优势,使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现象滋生出的一系列问题得到改善和缓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监督并引导青年学生的思想与实践,大学生作为网络语言暴力的主要参与人群之一,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应对网络语言暴力是必然趋势:有利于为网络语言暴力现象的解决打开新局面,开拓新思路,引领新方向;有利于进一步创新并优化大学思政教育的理论体系;有利于为大学思政教育的课堂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而进一步推动大学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
第二章 网络语言暴力的理论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网络暴力与网络语言暴力
网络暴力包含网络语言暴力,他们都对网络行为人带来伤害。目前,学术界基本认为网络语言暴力是一种网络失范行为,但不同的学科领域对网络语言暴力存在不同的界定。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发现,学者们通常从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犯罪学的角度来剖析网络语言暴力,当然,也有学者从广义以及狭义的角度来解读网络语言暴力,其内涵基本一致,即一种虚拟社会的非理性表达。相对而言,主张网络暴力是网络舆论暴力(语言暴力)的人占据多数。但本研究认为网络暴力与不能与网络语言暴力同日而语,网络暴力的辐射面更加广泛,涉及的层面包含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笔者认为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恶意的黑客攻击等都可以称之为网络暴力,而网络语言暴力是网络舆论暴力的一种,是通过对他人进行道德审判和语言攻击、辱骂,对当事人的现实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行为。本文认为要想界定网络语言暴力,首先要明确网络语言暴力的参与主体与其实施暴力行为本身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对此,本文将网络语言暴力理解为网络行为人缺乏网络行为控制能力的表现,简单地说可以认为是网民对某一网络事件的参与人带有攻击性、侮辱性的言论评价,或者带有目的性的暴露其隐私信息,使得被评价人的人格受辱、基本权利受侵、身心健康受损等一系列违反道德和法律地行为。总而言之,网络暴力是超出网络语言暴力更加广泛化的定义,网络语言暴力的定义范围更加局限或者说仅仅局限于言论范畴,本文也仅从网络语言暴力方向深入研究和探索。
..........................
2.2 网络语言暴力的结构性特征
网络语言暴力的呈现有一些基本特征,对这些特征进行结构性分析,有助于对网络语言暴力产生的根源进行条分缕析。
从参与者类型上看,网络语言暴力的参与者包括实施者、受害者、目击者。网络语言暴力的实施者是在有意或无意的情况下对网络舆论事件的中心人物或一般网民进行语言暴力的人。网络语言暴力的受害者通常是风暴中心事件的人物,他们在事件中多是不符合网络语言暴力实施者的价值判断抑或者站在普遍言论的对立面从而遭到语言攻击的人。网络语言暴力的目击者有d三类:第一类是网络语言暴力的支持者,他们虽然不是网络语言暴力的发起者,但在过程中为暴力实施者提供协助,甚至加入网络语言暴力行为中,或者进行间接暴力,比如进行点赞支持、应声附和;第二类人是彻底的局外人,他们既不帮助网络语言暴力实施者,也不帮助受害者,在暴力行为发生时,他们浏览关注,但是不表明任何态度,来显示自己不站在任何一边,但实质上,看客角色本身就是对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纵容;第三类人是保护者,他们会安慰受害者,或者直接和霸凌者进行言论上的对抗和反击。
从参与者动机上看,他们之中分为有意涉暴与无意涉暴两种类型,有意涉暴者通常以意见领袖的身份活跃于各方自媒体平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他人往往相信其舆论导向而加入网络语言暴力“施暴者”的行列;无意涉暴者除了一部分从众行为者外,还有一部分是对于事件及所涉及对象缺乏深入了解就草草下结论,以恶意言行伤害他人。
.............................
第三章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实证分析 .................................. 20
3.1 样本选择与方法 ..................................... 20
3.1.1 问卷设计 .................................... 20
3.1.2 样本情况分析 .................................. 20
第四章 网络语言暴力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应对策略 ................................ 48
4.1 大学生正确网络价值观的形塑 ..................................... 48
4.1.1 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 48
4.1.2 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 ................................. 49
第四章 网络语言暴力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应对策略
4.1 大学生正确网络价值观的形塑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发生的极大一部分原因是其对网络价值观的认识有。基于此,对大学生网络价值观的形塑可以着重从媒介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网络文化认同三个方面展开。
4.1.1 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介已经成为公民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渠道,“媒介素养”一词最初由英国学者李维斯和汤普森在《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一书中提及。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①媒介素养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大学生认识并了解不同形态的媒体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信息,从而能够正确识别并判断这些信息的意义和价值,知道怎样才算合理有效地运用,最重要的是辨别这些信息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但目前来说我国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明显不足,缺乏系统化、理论化的课程体系,虽有个别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受众面较窄且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另外,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尚停留在自发状态,对自身媒介素养的培育停留在自我经验和直觉感悟上。因此,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应该提上日程。例如,有针对性地设置有关媒介素养方面的系统化课程,将媒介素养当作高校的常态化培养任务,有的放矢地引导大学生在日常的网络生活中凭借自身所具备的媒介素养来应对网络语言暴力事件的发生。还可以在高校中建立媒介素养的载体平台例如活动平台、分享平台等。在活动平台中可组织大学生网民开展以提升媒介素养为主题的活动,邀请教师、专家、学者等针对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举办专题讲座;在分享平台中,利用人才优势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分享媒介素养教育的知识和成果,在与校内学生分享的同时也能辐射社会网民群体。
..........................
结语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生成,既与大学生失常的心态和迷失的心智有关,又与网络平台经营者异化的义利观有关;既与旁观者缺乏同理心相关,又与受害者不会正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关;既与大学生不能正确行使网络话语权有关,又与高校、家庭能否引导正确的价值观有关。同时,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缺失和后知后觉也是网络语言暴力生成的重要外资因素。网络空间内外多重因素导致了网络语言暴力这种非理性的表达冲动,给大学生和社会造成了潜在和现实的危害。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当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帮助大学生重塑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培育健康的网络心理、适时拓展思政教育的现存模式,让大学生更有获得感。与此同时,仅靠高校方面的努力还远远不够,还应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从法律整改、网络监管、社会监督等各方面对网络语言暴力做出强有力的规制,最后,育人的本质在于“慎独”,只有让大学生真正实现了自我教育,其言论责任感等必要素质才能被积极调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