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我国处于十分紧张而严峻的地区安全形势中,如何维护国家安全这一问题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安全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稳定发展最重要的条件,只有安全问题得到保障,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和平发展。
2014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明确要求,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2015 年 7 月,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明确规定每年 4 月 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要求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将国家安全教育落到实处。2017 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指出:“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国家安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国家安全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中学阶段国家安全教育主要通过地理课程实现,中学地理教科书是未成年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阵地,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到中学地理教学中,有助于增强中学生的国家安全观念。2018 年 1 月新颁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新增加“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作为选择性必修 3 模块,充分体现了维护国家安全,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自清末教科书出现以来,我国的中学地理教科书通过哪些内容进行国家安全教育?每个历史时期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有什么特点?它对今后中学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地理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并没有出现系统研究百年来中学地理教科书中有关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的论著。因此,本文围绕国家安全这一核心,选择清末至今的主流中学地理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线索,结合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将近百年间的社会变革分为清末(1904-1911)、中华民国(1912-1948)、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曲折发展时期(1957-1976)、改革开放以后(1978 至今)五个时期,基于时代背景,总结出各个阶段中学地理教科书中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变迁的核心主题,对比分析初中和高中阶段地理教科书中国家安全教育在内容选择和表达方式中呈现的特点,指出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的选择和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
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通过查阅资料,笔者发现,学界对于国家安全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但是很少涉及国家安全教育的研究,且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对中学生群体的研究很少,与地理学科相结合的国家安全教育研究更是几乎没有。因此,本文以百年为时间尺度,将地理学科与国家安全教育有机结合,从教科书层面研究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的变迁,可以弥补研究范围的不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国家安全教育理论研究,为国家安全教育教科书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为地理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实践价值
当前,我国正面临严峻的地区安全形势,但是我国中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由于中学生的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而出现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行为,因此,有必要在中学阶段加强国家安全教育。与此同时,中学生面临的学业负担较重,专门开设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并不理想。因此,结合地理学科性质,研究中学地理教科书中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逐步渗透国家安全教育理念,既能深化地理教学内容,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国家安全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意识和家国情怀素养。
...............................
2 不同时期地理教科书中国家安全教育的历史背景与核心主题
2.1 清末地理教科书中国家安全教育的历史背景与核心主题
清朝末年,清政府闭关锁国,统治腐朽。西方列强为了开拓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列强入侵我国的同时,也带来了外国先进的科技与文化,清朝发起了一系列的改革与革命,如洋务运动以“师夷长技”、“中体西用”为主导,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维新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外国思想文化的传入,促进了清末传统教育的发展。1901 年张相文编写了《初等地理教科书》,是我国最早自编的新式地理教科书。1904 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并实行的学制。《奏定学堂章程》包含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奏定中学堂章程》三个部分。与中学教学相关的为《奏定中学堂章程》,其中涉及到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见下表。
《奏定中学堂章程》中涉及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的要求为:使学生了解各国的形势,
特别是和我国关系密切的国家形势。这表明清政府一方面重视普及基本的地理知识,重视国内外形势教育、国情教育,有益于学生开阔眼界;另一方面,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养成热爱祖国的心性志气[39]。
清末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闭关锁国,导致内忧外患,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受时代背景的影响,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的核心主题为“开眼看世界,提高国防教育、民族危机感教育”。
...............................
2.2 中华民国地理教科书中国家安全教育的历史背景与核心主题
根据社会发展和教科书的发展特点,将中华民国时期分为民国初期(1912-1927)、民国中期(1928-1937)和民国后期(1938-1948)。
(1)民国初期地理教科书中国家安全教育的历史背景与核心主题
1911 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第二年成立南京临时政府。为适应社会需要,南京政府进行教育改革,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包括《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和《中学校令实施规则》等,实行“壬子癸丑学制”,规定 “地理要旨”、教学内容、学年设置等内容。这一时期编写的地理教科书主要有:张相文的《地文学》、庄俞《共和国教科书新地理》、姚明辉《高等小学新地理教科书》等。
1922 年北洋军阀政府颁布了《学校系统改革令》,效法美国,开始实行“六三三学制”。1923 年公布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这一阶段编写的教科书有张其昀的《人生地理学》、王钟麒的《新学制地理教科书》。在这种形势下,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关于国家安全教育内容有了更详细的规定,见下表。
.............................
3 不同时期地理教科书中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选择 ................................. 18
3.2 中华民国地理教科书中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选择 ........................... 18
4 不同时期地理教科书中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表达 .................................. 25
4.1 清末地理教科书中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表达 .............................. 25
4.2 中华民国地理教科书中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表达 .............................. 28
5 中学地理教科书国家安全教育内容选择与表达建议 ............................... 43
5. 1 国家安全教育内容选择与表达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 43
5.1.1 国家安全教育内容选择的特点 .......................... 43
5.1.2 国家安全教育内容表达的特点 .............................. 43
5 中学地理教科书国家安全教育内容选择与表达建议
5. 1 国家安全教育内容选择与表达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5.1.1 国家安全教育内容选择的特
国家安全教育贯穿于每一个历史时期,由于每个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因此各个时期国家安全教育的核心主题不同,选择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也不同。具体来说,清末时期,清政府内忧外患,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一时期国家安全教育的核心主题表现为“开眼看世界、提高民族危机感教育”,相应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表现为“了解基本的地理知识,特别是我国被割让领土的相关地理知识”。中华民国时期,受到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影响,倡导自由、平等的思想,这一时期国家安全的核心主题表现为“爱护国土、谋求国际地位平等”,相应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为“如何恢复平等的国际地位,以及国防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美国对我国实行孤立、封锁政策,中苏结盟,为了维护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党中央将捍卫主权、保护领土完整、巩固国防的任务放在突出位置,因此,这一时期国家安全的核心主题表现为“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教育、国防教育”,相应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为“地区性安全问题,并通过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反侵略战争,进行国家安全教育”;曲折发展时期,中苏关系破裂,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和中国的关系都处于敌对状态,中国受到严峻的国际形势,维护国家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这一时期国家安全的核心主题表现为“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相应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为“我国被侵略的领土”;改革开放之后,虽然中美关系、中苏关系正常化,但是美苏争霸,苏联解体,国际局势仍然动荡不安,这一时期国家安全的核心主题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相应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为“海洋安全”,表现为“反对超级大国争霸海洋,以及我国的领土完整性教育”。
............................
6 结论与展望
本文围绕国家安全这一核心,选择清末至今的主流中学地理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时代背景,总结出各个阶段中学地理教科书中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变迁的核心主题,对比分析各个时期初中和高中教科书对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的选择和表达,对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选择和表达提出建议。研究结论如下:
(1)一个时期国家安全教育的核心主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因此,当代地理教科书在选择国家安全教育内容时,要按照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培养人才的需要,紧扣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重大问题。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地理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
(2)国家安全教育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丰富,课程标准对于国家安全教育的要求更加明确,但是教科书中国家安全教育所占的份量仍然不足,因此,要加强地理课程标准的引领作用,提高国家安全教育在中学地理教育的目标要求,提高教科书中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的份量。
(3)从清末至今,国家安全教育内容表达方式在不断丰富,教科书的课文系统、图像系统、作业系统都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但在表达方式上需要更加多元化,使教科书中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更具有趣味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