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欺负(bullying)是儿童间习惯性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行为,频繁发生于中小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具有跨文化普遍性的特征。现有诸多研究表明,在儿童时段卷入欺负行为将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诸多的消极影响。欺负者由于经常性欺负他人导致自己没那么受欢迎,甚至遭受排斥。被欺负的儿童则容易产生如忧郁、孤僻等问题,害怕与他人交往,问题严重者可能导致自杀。影响儿童欺负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家庭。家庭作为儿童降世伊始就首先接触的环境,在儿童早起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启蒙者的角色。虽然孩子能够在很小的时候就能通过电视和互联网接触社会化的相关内容,但是这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学习水平之上的,孩子早期则对父母的言行举止进行早期的模仿。早期行为主义学派和精神分析学派对此观点进行了长期的探讨,并得出家长对儿童的控制,会使儿童早期时就需形成条件反射,并衍生到其自身后期的发展之上。在后来临床实验中,也论证了这一观点:家庭是孩子人格形成和适应社会的关键因素。学校和社会同样对儿童欺负行为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孩子早期行为特点和家庭各自的教养方式紧密相关。家庭教养的温和和暴虐,会使孩子性格产生外向和内向的明显区别。因此,探索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欺负行为的形成影响有重要的意义。江西省作为中国内陆大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人口外出务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留守儿童和城乡结合部教育特点,但是目前此类研究还十分匮乏。本文拟对江西省九江市下属县级市瑞昌市某小学(城乡结合部小学)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目前江西省内小学生欺负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家庭教养的关系。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欺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特殊类型的攻击行为。由于城镇化和父母在外务工,欺负行为也已成为中部地区的常见现象,造成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培养与家庭教养缺失的矛盾十分突出。本研究通过对瑞昌市某城乡结合部小学在校学生发放相关问卷,结合一定的访谈,总结欺负行为在该校学生中的发生情况,再从家庭入手,了解其相应的家庭教养方式,得出结论,尝试提出干预并解决小学生欺负行为的方法及策略。理论意义:家庭作为儿童行为发展以及社会化的重要载体,从启蒙教育起就引导着儿童的心理发展。本论文尝试通过纵向剖析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小学生欺负行为关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积极引导家长更多的采取有利的教养方式,使学生较少的卷入到欺负行为当中。实践意义:留守儿童问题在当前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中逐渐凸显。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欺负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关系的探讨,帮助家长和学校引导孩子正确的社会化行为。同时,对于部分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和访问,帮助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实现社会化,培养健康和谐的心理世界。本文针对小学生的欺负行为发生特点,做出调查,提出问题,希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管齐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减少欺负行为的发生。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2.1 关于儿童欺负行为的理论综述
关于儿童欺负行为的研究方法,目前运用最广泛的是匿名问卷调查法,也是到目前为止公认的一种最有效的、确切可行的方式⑧。目前使用的有和 Olewus编订的自我报告的欺负问卷(1982 年)包括其后来修改的英译版(Smith&Sharp,1994)和学校生活量表(Arora, 1987),另外自我报告问卷也是一个被广泛的应用的方法,即同伴关系量表(Rigby&Slee,1993),此中,被认为是较好的测量工具是 Olewus 编制的儿童自我报告问卷。同伴提名法,是被普遍运用的方式之一,该方法即对调查对象归类为欺负类、受害类、无关类三种。可以通过照片进行分类,也可以通过班级的名单,将同学做出明确的区分后,将其分类,同时还可以通过老师来进行提名。访谈法,即是召集学生并对其进行个体谈话了解来收集信息。但是很多人认为这种方法并不能很好的得到有效信息,因为接受访谈者如果是攻击者,他们会因为害怕受到责怪,而隐瞒自己的攻击行为,接受访谈者如果是受害者,他们也会因为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而选择隐藏自己被攻击的信息。因此,访谈法通常作为一种后续方法对被调查者进行追踪调查,单独使用效果不大。研究表明⑨,对欺负行为的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该研究运用的则是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比单纯使用一种方法的调查结果更有信服力,有研究者为了能更直接地找到隐藏在欺负行为背后的真正原由,把实验测验与叙事研究方法相结合(Smith 和 Brain,2006),效果尤为显著。
..........
2.2 关于家庭教养方式的理论综述
纵观家庭教育的早期研究,学者们更多关注的是父母的作用,采取维度取向和类型取向研究考察父母教育观念、行为对子女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西蒙兹(1939)对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是开始的最早的,他按接受一拒绝,支配一服从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两个基本维度。他认为,相比于支配孩子,如果家长接受孩子,孩子的社会化会更顺利。鲍德温(1955)则按情感温暖一敌意和依恋一干涉把维度划分维度,认为民主宽容的家庭比限制而不宽容的家庭教养出的子女更容易形成爱憎分明的亲社会行为,这类孩子更有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富有创造力。另外,西尔斯、沙弗、伯克则按温暖一敌意和宽容一严格、爱一敌意和自主一控制、接受(温暖)一拒绝(敌对)划分父母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我国学者桑标13(1993)主要将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两个层次即父亲教养方式和母亲教养方式。其中,父亲教养方式划为肯定—否定维度,母亲教养方式划分为两个维度:宽容—严格和接受—拒绝。此外,陶沙等学者14(1994)从专制、民主、溺爱、忽视、惩罚、成就要求和教育的不一致等七个维度来划分父母教养方式。综上所述,在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基本维度方面,各国研究者具有着十分相似的认识。不难发现,以上的单向研究局限于从父母影响子女的角度出发,忽视了与子女的相互沟通,A. Bell(1968)则进一步对这种单向研究做了再解释,认为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是双向的,因此开创性地提出了“双向模式说”。
........
第三章 研究过程..... 9
3.1 研究假设.............. 9
3.2 研究对象和方法............. 9
3.2.1 研究对象.... 9
3.2.2 研究方法.............10
3.3 研究工具............ 10
3.3.1 儿童欺负问卷......10
3.3.2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11
3.3.3 统计工具.............11
第四章 调查结果.............. 12
4.1 欺负行为总体情况....... 12
4.2 家庭教养方式总体情况..........14
4.3 欺负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16
4.4 留守儿童问题分析....... 19
第 5 章 分析与讨论.......... 23
5.1 欺负行为结果讨论....... 23
5.2 家庭教养方式结果讨论..........24
5.3 留守儿童欺负行为与家庭教养的结果讨论...........27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5.1 欺负行为结果讨论
在我国于 2001 年已经进行过的一次大规模的中小学生欺负行为的调查中,有 2.5%的学生表示经常会欺负他人,而 14.9%的学生则受到他人的欺负,总体看来,有将近 19%中小学生卷入到了欺负行为当中。在本研究中,欺负群体的比例仅为 2.06% ,被欺负群体的比例为 9.16%,被卷入欺负行为的总体比例为11.22%,低于已有调查,但是比例仍旧很高,并没有预想中的大幅降低。调查中也有可能学生隐藏了自己的行为,所以数据并不完整。这提醒我们要杜绝欺负行为的发生依旧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不加以改善,那么到了初高中阶段再进行干预难度更大。从性别上看,男生比女生更加容易卷入到欺负行为中,无论是欺负者还是被欺负者。从社会学观点来看,是由于社会对男女在社会角色方面有不同的期望值。戴维·波普曼认为社会对男性社会角色的期望高于女性,男性被期望作为社会主要工作的劳动力,而女性社会角色则被定位为照顾家庭。传统观念源自农业社会和前工业社会的社会分工,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女性越来越多的进入职场,并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观念逐渐开始淡化。不过在目前中国家庭和学校的定位中,期望男孩应该更具活力,女孩需要更加文静。因此,社会对女生的行为习惯总是严于男生,有更多的要求和约束。
...........
结语
由于笔者的研究深度有限,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还不够丰富,加之时间比较仓促,因此还存在很多思考不够周密、分析不够合理的问题。一是调查范围小。本研究的调查样本仅仅为瑞昌市某一城乡结合部小学的五个年级,而且未将城乡差异等因素进行量化考量。二是调查对象不全面,本研究主要针对小学生这一群体的欺负行为和家庭教养方式进行观察研究,对于初中学生的欺负行为未做具体区分。三是干预研究仅限于策略的提出。以上是我在下一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我国在学生欺负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欺负干预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的成果,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等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学校欺负行为虽然具有普遍存在性,而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五千年文明,相当多的地方值得借鉴。我们应批判性的吸收西方文化,去其糟粕,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用于知道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方式。欺负作为一种社会生态现象,应立足实际,充分考虑个体因素与中小学环境系统的关系,构建欺负干预的社会生态理论框架,引导欺负行为更生态化、人性化。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