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国际交流现状与对策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006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2014年6月23至24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幵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责,…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要加人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加快转型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目标早日实现,为加速我国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铺垫扎实的基石,从而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战略需要。蔡防在《2009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一提升人力资本的教育改革》提到,“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转变、教育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等因素,与经济发展阶段和教育发展阶段紧密联系在一起”。2经济发展带来家庭收入的增加,但同时跟日本等发达国家一样带来“少子化”现象,年轻夫妇更愿意成为“丁克族”或者“延缓生育”。2013年上海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0.8%。,上海“丁克家庭”已超过百万,近5年初中毕业生逐年减少,上海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等社会现状,佐证了上海也正经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困扰。因此,人口出生率未升反降现象,使得学龄儿童的数量和人口比重会下降(图1-1)。
.........


第二节文献综述
作者借助网络、期刊搜集、查阅文献等途径来获得文献资料,通过查阅、搜集、整理、研究,全面、系统地了解"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国际交流”等关键词相关的20篇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依据,从而有效地推进课题研究,提高研究效率,证明中职校开展国际交流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2010年11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第十六章明确国家要扩人教育开放,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创新和完善公派出国留学机制、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加强与UNESCO等国际组织和民间友好团体的合作。中国要借鉴国际优秀领先的教育理念和经验措施,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话语权和美誉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已于2003年9月1日起施行,并根据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进行了修订。其中,第三条明确“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扩大幵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国家鼓励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外合作办学,国家鼓励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鼓励中国高等教育机构与外国知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办学。”
........


第二章中职学校学生国际交流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问卷调查设计及实施情况
本次问卷共设15个问题,涉及巾外合作办学、国际标准引进、海外姐妹校、因公出访审批、2010-2012年学生国际交流情况、2013年交流计划、成功经验和实际困难等方面(附1:问卷文木),侧重于事实型数据的汇总,没有设置认识、理解、态度等方面的主观性题目,争取问卷的量化、客观、全面。6月11日-25日期间,笔者向60所中职学校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0份(附2:名单)。考虑到中职招生尚难、国际交流尚未普遍等因素,本次参与反馈的学校数量还是相当高(注:在未问卷反馈的20所学校中,8所中职校在电话联系中明确其还没开展学生国际交流,其他12所未能及时联系上),各校反映的事实具有普遍性,可作为典型问题和困难来加以研究和分析,并找到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

........


第二节问卷调查结果
从总体情况来看,上海的中等职业学校认真贯彻政府的有关要求,科学落实“2013年上海市职业教育工作要点”,积极探索以专业学习为主、能够获取学分、证书(互免学费)的中长期校际合作项目,和扩大人文交流,增进国际友谊,提高师生的国际视野。不同类型的国际交流项目,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反馈表明,中职生以出访或来访形式参与了中外合作项目、国际通行职业标准、海外友好学校活动等相关内容的国际交流。在2012年上海市教育国际化工程“十二五”行动计划巾提到的中职22个项H当中,有11所反馈了本次问卷调查,学生的参与广度和深度都比较明显。中职校的境外合作方来自澳大利亚、德国、英国、法国、美国、韩国、澳门等6个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输入借鉴为主,学生从中外教师团队中学习、参与校园活动和出访项目,相关的交流形式和内容也是综合性、全方位、全过程的。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及项目的国际交流,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国外一个国家的相关国情、相关专业的内容与标准。从项目数量来看,主要集中在英语语言国家,因此有关学生的英语水平较高,学生一般通过夏令营或冬令营前往海外学习。只有舞蹈学校一所在境外(澳门)开设教学点,还没有一项输出到国外的合作办学项目。这与国际化人都市、中国四大中心的上海城市地位不相符,也为中职校学生出访交流提出新的方向。随着上海城市的知晓率提高、综合能力的提高,上海特色中职理念和专业标准,能否成为学生国际交流的有力后盾?纵观全球,中国拥有不少世界领先水准的专业。能否先易后难,鼓励部分专业标准走出国门,为中资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服务?
.......


第三章上海中职学校学生国际交流的案例分析........28
第一节学生来访交流分析.......28
第二节学生出访交流分析.......29
第三节学生双向交流分析.......31
第四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33
第五节成功经验分析.......37
第四章上海中职学校学生国际交流的对策与建议.......41
第一节上海中职学校学生国际交流的优化模式建议.......41
第二节上海中职学校学生国际交流长效机制的建立.......44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47


第四章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国际交流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笔者发现上海中职校学生国际交流的主要困难集中在出访费用高、交流平台少、业务操作烦、外事审批难、语言沟通难、学生年龄小等六个方面。之后通过数据分析和研究,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中职生的家庭经济一般、中职校的上级外事管理部门分散、中职校学生国际交流刚刚起步以及中职生的文化基础及外语能力比较薄弱等4个方面。笔者进一步对学生国际交流比较成功的三所中职校进行案例分析,分别采用来访交流、出访交流以及双向交流的具体经验和做法,发现学生国际交流是“牵一发动全身”的整体性交流,是需要学校整体规划和组织才能取得预期的目的。因此,试图在操作层面上为准备开展学生国际交流的兄弟学校提供优化模式建议,如人文元素、课程与标准、中外学历衔接等。然而,真正有效全面开展上海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国际交流则需要机制层面上的推进,如政府协调、平台创建、保障与培训、项目引领等。
.......


结论


教育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化事业,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本土性。那么,巾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教育国际交流是否会带来不同利益之间的博弈或者不同文化的融合?是否会成为具有国际性的本土文化的传承?在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在中国现代职教体系的建立之际,总结经验、展望未来,本身就是很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事情。有关上海中职生国际交流的调研历时近一年,除了问卷调查以外,还组织座谈会、学校访谈和可行性方案研讨会等,尽可能地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在诸多学校的特色工作中找到共性部分。笔者认为,在教育国际化方面,上海中职广泛尝试了各种类型、多种层次的学生国际交流,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了国际化目标和发展路径。笔者也相信,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专家的理论指导以及中职学校的积极进取,上海中职学生的国际交流前途更加光明,能为国际化大都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学校的深化发展以及学生的多元成才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