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分析与构建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486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1绪论

1. 1问题提出
2001年开始试行的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新课程改革给学校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学校生活发生了新的改变,作为学校中基本人际关系的师生关系也接受着挑战。新课程理念要求对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革新,而教学观念和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师生关系也要与时俱进。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那么目前师生关系的状况如何?是否已经达到或者接近新课改所要求的标准?如果还没有达到,那么与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标准还有多大差距?目前师生关系中有没有出现一些新问题?教师和学生对于新课改的看法如何?出现的问题又该如何来解决?而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建立在对师生关系现状可靠了解的基础上,因此,要对目前初中学生师生关系现状作出客观调查,进行访谈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现实意义。

1. 2研究现状
无论是在教育理论领域还是实践领域,师生关系问题一直都是教育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关于师生关系研究的文献资料可谓是纷繁复杂,本文主要就围绕在研究师生关系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整理,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

1.2.1师生关系主客体问题的研究
师生关系中的主客体问题主要探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地位和作用,在世界近代教育史上,对于师生关系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教师与学生谁为主体这一问题展开的。
在国外,提倡“传统教育”的赫尔巴特在师生关系上的基本主张是“教师中心说”,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绝对的主导作用,强调教师权威。教育的主动性完全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要对教师的命令或要求做到完全服从,学生的发展完全要依赖于教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在学生中拥有非常高的威信。这一思想在很长时间里影响着西方教育,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师中心说”遭到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流派的反对,杜威提出“儿童中心论”,主张重视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认为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发展为最终目的,要由儿童来决定学校的一切,主张要把教育重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在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传统教育在持有“传统教育”基本主张的同时,吸收了实用主义流派的一些合理主张,在师生关系上重申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权在教师,而不在学生。在两种中心说的基础上,为了在 “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有人提出了“双主体说”,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教学内容是客体,可以看出,这些派别关于师生关系的讨论还是停留在教师与学生谁为主体的问题上。而事实上,不同流派对于这一问题还有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的,如存在主义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我”与“你”的关系而不是我与物的关系,强调的是人格上的相互尊重。而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流派则更强调开发人的潜能和价值。前苏联“合作教育学派”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合作的关系。从国外各教育流派对于师生关系主客体问题的探讨可以看出极端的教师中心或者学生中心论已经不受推崇,而更多得倾向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1.2.2师生关系层次问题的研究
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在教学中建立的正式关系,也可以是在课后或校外建立的非正式关系,既可以是直接关系,又可以是间接关系,不仅可以是在工作中建立的工作关系,也可以是一般的人际关系,每一种关系都不是绝对对立的,它们可能会随着所处情境的不同或需求的不同而相互转化,所以师生关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有着不同的层次和类型,所以对师生关系层次的整理对于认识师生关系的本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于师生关系层次的分类主要有三种,主要是根据师生关系所包含的关系的数量来分类的:

1.2.3对于师生关系的多角度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对于师生关系的研究颇多,学界对师生关系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内容涉及到教学过程中师生主客体关系,师生角色及相互关系,师生之间的相互态度以及对学生成长的影响等,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了探究:
从哲学认识论角度开展的研究,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已有了,主要是关于师生主客体问题的讨论,在哲学认识论领域,关于这一问题的主要观点有“单主体说”,“双主体说”,“复合主体论”,“滑动论”或“转换位移论”,从本质上来说,这些论述都没有超越“主体一客体“认识范畴,是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产物,而师生关系能否被纳入认识论范畴来探讨其主客体关系,则是值得商榷的,如南师大教科院吕航就认为师不宜将师生关系纳入主客体范畴进行探讨。而从交往行动哲学角度,论文网是专业论文网站, 提供自考毕业论文致谢词,专科毕业论文致谢词,硕士毕业论文致谢词,职称论文致谢词。联系方式:QQ 1847080343,电话13795489978。有学者提出了“交往关系说”,认为师生关系不是简单地界定谁为主体谁为客体的问题,而应该是一种“我”与“你”的关系,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师生双方并不仅仅把对方作为一个单纯的对象,而是看作与自己探讨共同“话题”的对话的“你”,学生和教师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能够在教育活动中真实地面对彼此,沟通交流,通过这种交往,教师的个人魅力以及教师所讲的知识和阐释的意义都生动地呈现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理解和吸收,获得了新的人生体验,汲取了丰富的生活智慧,开启了新的精神境界。在交往过程中,师生双方都获得自己对世界与人生的理解,精神世界得到丰富,人格趋渐成熟。总之,这些观点见仁见智,师生关系的主客体问题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1.2.4有关师生交往的研究
师生交往对于师生关系的建立和改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师生通过频繁的交往,传递信息,增进了解,交流感情,逐步形成一定的师生关系。师生间友好的交往和真诚的沟通有助于师生间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出尊师爱生的良好氛围,这样不但能够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热情,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热爱,提高学习积极性,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同时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会起着无声的感化作用,这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反之,师生间的无效沟通或是沟通方式失当,则会引起或是加深师生间的矛盾,阻碍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不利于教师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身心的发展。所以师生交往是建立和完善师生关系的途径,师生关系是师生交往的结果,同时又会影响师生后续的交往。因此研究师生交往对于师生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3研究价值

1.3.1理论价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为素质教育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如何切实有效调整现实师生关系,更新教师的形象,转变教师角色是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本研究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都十分重要的师生关系为研究对象,为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以及师生主体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提供了理论研讨。

1. 3. 2实践价值
师生关系问题作为一个贴近实际,具体而又多变的现实问题,一直是教育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现实教育中的师生关系问题往往极为复杂,而且也比较难以处理。在新课程深入的基础上,整理归纳,得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策略,能为师生关系的实践提供可执行性的行动指南。

1. 4研究方法

1.4.1文献法
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有关师生关系的研究资料,包括书籍和论文资料,并借鉴了有关学者对于师生关系的概念,产生师生关系问题的原因分析,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加以重新思考和整合后确定了本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方式和研究侧重点等。

1.4.2问卷法
笔者根据研究问题的特点设计了相关问卷,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数据中认真思考,发现问题,总结原因。

1. 4. 3访谈法
  通过与数位教师和十几位学生进行访谈,对教师和学生在师生关系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解并询问他们对于师生关系方面的建议,在访谈过程中,搜集到了一些有关师生方面的典型事例,得到了第一手资料。

2 概念界定及理.............................23-41
2.1 概念界定..............................23-34
2.1.1 师生关系...............................23-31
2.1.2 初中生的...........................31-34
2.2 理论视角.....................................34-41
2.2.1 交往理论.............................34-36
2.2.2 现代和谐.................................36-41
3 初中师生关系现状的................................41-75
3.1 问卷设计及对..............................41-42
3.1.1 调查问卷的..............................41
3.1.2 研究对象的...............................41-42
3.2 师生关系现状.................................42-58
3.2.1 师生关系总体............................42-47
3.2.2 师生关系中仍...................................47-58
3.3 初中师生关系现状..............................58-75
3.3.1 教师方面.............................58-67
3.3.2 学生方面........................67-69
3.3.3 学校方面............................69-71
3.3.4 家庭方面...........................71-73
3.3.5 社会方面......................................73-75
4 改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75-94
.....................................................................................................  

结语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个体差异、学生的发展;新课程赋予教师职业以新的角色,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不再是课程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建设者。这些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而且体现了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那就是尊重人、关爱人、培育人、发展人。
师生关系不是一种永久结构,而是一个“生成性”过程,依赖于师生之间己经发生和正在继续发生的相互影响与改变。师生关系应该是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为基础,同时对学生正确的指导、严格的要求和谐的民主型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最终让学生自己健康、和谐地发展。这需要教师、学生、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由于受到本人能力和眼界的局限,本研究还显得较为粗浅,但是通过论文的写作过程令我对师生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能在今后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更多地来关注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得与学生的关系变得融洽和美好。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