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由农民变为市民,从户籍制度上获得了市民的身份,即本文所指的“新市民”。然而,随着现代城市文明建设的发展,这一群体在行为意识上表现出与之不适应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其文明素质的市民化路途异常艰难,远非把户口一转了之那么简单。这种社会现象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学界对“新市民”文明行为教育的研究还不多。因此,本文拟以上海郊区“新市民”这一群体为研究对象,以调查其文明行为状况为基础,揭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文明行为与现代城市文明不相适应的深层次原因,进而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从战略和现实、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深度思考和探究如何不断提升他们的文明行为素养,从而为有效开展新市民文明行为教育活动提供参考。
第一节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需要市民文明素质的同步提升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目前,全球正在经历着一个世界性的城市化潮流。由于数量庞大的人口急剧涌向城市,使得城市的人口在短时间内迅速的膨胀。城市化并不是单纯的指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它更涉及农民身份的市民化、居住和生产活动范围的非农村化、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以及行为意识的文明化。城市地域的扩大,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人口的迅速大量的增加是城市化的重要表现,而人的现代化则是衡量城市化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深层次指标。人的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多方位的现代化过程,涉及人的文明素质的提升,城市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扩散和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一系列的过程,是由保守、封闭的传统人走向开放的现代人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化、非农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下,随着我国波澜壮阔的城市化浪潮的推进,上海已成为中国内地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据2008年12月6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化率现状调查报告》,截至2006年,上海市的城市化率为85.76%,远远高于全国的城市化率(43.90k),而高于北京(75.600k)和天津(60.O90k),居全国之首。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那些昨日农民今天市民的“新市民”在居住和工作环境上发生了顷刻变化,但是在其生活方式、行为意识方面却少有变化,与现代城市文明要求呈现出不相匹配的现象,新市民文明行为素质的提高尚未跟上城市化发展的步伐,这严重影响了城市化的持续发展。
........
第二章新市民文明行为教育的理论基础
关于行为形成和塑造的研究是心理学和教育学中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并形成了诸多有效塑造行为的研究理论和观点。新市民文明行为的形成和重塑是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的,但是在目前提升新市民文明行为的研究中鲜有从相关理论入手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本章主要是通过对人类行为界定及特征描述,从社会认知、社会态度和社会角色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入手,对新市民文明行为教育进行全面的审视和探讨,试图在理论上获得启示,并以此来拓展新市民文明行为教育的理念和途径。
第一节人类行为界定及特征
一、人类行为的界定
人类行为是一个多学科研究概念,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理解。“行为”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概念,包括“一切物体的变化、一切生物和动物的活动,人的一切意识到的和没有意识到的活动,以及人的感情、思维、语言等活动”①。生理学中认为行为是人体器官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反应。哲学范畴则认为行为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表现的一切活动,是“现实中的个人和群体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利益,在动机策动下所产生的行动、动作和操作的总和。”心理学则认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外显活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语言学以及医学、生理学等等都对人类行为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总之,行为即举止行动,是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是“个体面对环境所做的反应”。广义的行为不仅包括能被观察到得外在的活动,还包括内在的心理历程。
根据人的社会属性,我们认为,人类行为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和社会有关的一切行为,是人们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在社会刺激和个体社会认同的影响下,为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实现一定的目标,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所有活动的总和。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认为的,社会行为不是纯粹反射性、偶然性的行为,而是有意识、有意义的行为。受利益所策动和理性支配是人类行为得以发生的基本动因。
二、人类行为的基本特征
(一)行为的环境适应性
当代动机理论认为,“所有的行为都代表对环境的适应倾向”。行为是主体的活动或者对环境的反应。按照行为动力学的观点,一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会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行为,即使在相同的环境和影响,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反应。②个人总是生存在特定历史和文化时期的社会环境当中,其一生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社会、社区、家庭、工作场所等社会环境。...............
...................
第三章新市民文明行为现状及原因分析........................................................30
第一节问卷设计与发放......................................................................................30
一、问卷设计......................................................................................................30
二、问卷发放.......................................................................................................31
第二节新市民文明行为现状调查统计分析.........................................................31
一、总体状况........................................................................................................31
二、文明行为状况................................................................................................32
三、产生不良文明行为原因的自我认识............................................................39
四、对提升文明行为素质的态度及意见.............................................................40
第三节新市民文明行为特点及原因分析..............................................................40
一、新市民文明行为特点......................................................................................40
二、新市民文明行为特点的原因分析...................................................................43
第四章关于新市民文明行为教育的若干思考..........................................................51
第一节长期性与紧迫性关系问题的思考................................................................51
第二节教育性与惩罚性关系问题的思考.................................................................53
第三节自我发展与政府培育关系问题的思考.........................................................57
第四节国际化与本土化关系问题的思....................................................................63
..............
结束语:
提高国民素质,要在全社会持久深入的开展道德宣传教育。大力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明礼诚信”的公共基本道德规范,普及公共文明知识,是国民提高自身文明素质的思想基础和道德基础。为提升市民文明素养,上海早在1995年,便在全市开展的“七不”规范,即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不乱穿公路、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损坏公物、不说粗话脏话、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倡导市民遵守社会公德,成为上海市民的基本行为规范。通过访谈,很多市民听说过“七不”规范,但是在具体所指内容上都含糊不清,较少的人能够完全说出其内容。认知是行为的先导,因此,做好公共文明知识的普及,对新市民文明行为规范的知晓以及文明行为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在新市民文明行为提升的过程中,新市民的自我发展是内因,政府培育是外因。因此,在新市民文明行为提升过程中,既要注重培养新市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又要充分为其自我发展能力和文明行为提升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外部条件,使新市民较快的实现文明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