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会计信息是企业经济活动成果的直接展示,其质量水平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全球各国的会计协会,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都进行了相应的规范。但研究当前会计信息整体质量水平后,发现国内外企业整体会计信息质量都比较堪忧。安妮股份、万福生科、洪良国际、默克制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会计信息造假案件层出不穷。大量企业会计造假丑闻的不断曝光,对企业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证券市场、金融市场、经济市场的运作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对投资人员的投资决策造成了一定的误导,使其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有甚者,因为投资人员合法权益被严重侵害,导致大量的投资人员,对证券市场、金融市场,彻底失去信心,直接破坏了金融市场、证券市场的稳定、和谐,加剧了企业融资、筹资的难度,最终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会计信息失真,是全球各国政府、学术界官方关注的重要问题。
当前,学术界已基本达成这样一种共识: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节点,其对企业发展、运营有着重大影响。虽然,在不同研究阶段,关于内部控制有着不同定义,但作为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就本质而言,内部控制是企业自我调节、自我规范和自我检查的动态管理系统。就其结构而言,内部控制由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两部分组成。内部管理控制是企业各项经营目标能够获得实现的重要基础和保证,而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作用,是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财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就目标而言,内部控制的目标,
是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财务会计信息安全可靠等。综合以上所述,创建完善、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而内部环境又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和前提,是研究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文选取内部环境这一角度,对其对会计信息失真影响,进行相应的研究。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内部环境的国外研究综述
1)概念界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审计准则公告第 55 号》对内部环境进行了这样的定义:影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和法规政策执行效率的各类因素总和。包括企业内部机构、岗位设置,董事会职权设置,公司管理风格,公司风险管理,专业人员专业素养等。
1994 年,美国 COSO 委员颁布《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对内部控制定义进行了完善和健全,对内部环境有关的五个指标进行了总结,即员工的职业道德与能力、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和风格、管理层职权划分、员工积极性的提升、董事会的作用。而这五个指标组成了控制环境。
2004 年,在萨班斯法案基础上,美国 COSO 委员会,颁布《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控制环境具体被定义为内部环境。内控五要素也演化为风险框架的八要素。内部环境的定义,指的是强化或弱化公司的各项政策、工作流程及办事效率等各种要素。包括治理层结构、管理层经营理念与模式、权限和职责分配。员工的道德和胜任能力、培训等。
2006 年,美国 COSO 委员会确认内部控制包括:会计报表、责权划分、经理人管理、董事会、职业道德等。
2013 年,美国 COSO 委员会颁布《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针对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细化确定了十七项原则,这中间有五项和控制环境有关。对控制环境的定义也更加进一步明确:控制环境,是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基础要求,和企业内部控制的准则、程序、内部结构也有着直接关系。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包括企业职业道理念、知识体系等,便于公司管理人员行使其监督权,便于员工的招聘、录用,并创建完善的人才薪酬激励体制和业绩考核体制。
2014 年,美国的 COSO 报告中进一步定义企业内部控制,并将经营模式和内控程序相结合,提出了新的内部环境五要素。
由此可以看出,国际学术界关于内部环境的定义,一般指的是影响公司运行的各种内部环境因素和工作氛围。内部环境和公司的文化氛围、公司绩效等有着直接关系。内部环境是一项和员工职业道德、企业文化、风险管理学等有着直接关系的重要环节,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和前提,内部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到到企业内控制度能否有效顺利执行。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内部环境与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界定
2.1.1 内部环境的涵义及要素
(1)内部环境的涵义
就内部因素来讲,对公司内部控制造成影响的环境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环境,是公司自身可控的,可以通过适当方法进行完善和改进的一些因素。内部环境又被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指的是企业文化、风险意识、人员的素质等与人有关的因素,而硬环境则指的是治理体系、组织结构等因素。
美国审计委员会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将内部环境定义为:对建立、削弱或加强企业制定的政策、程序及对这些政策的效率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
我国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定义内部环境是能够影响、约束内控系统建立与实施的各种内部因素综合,将内部环境划分为:企业治理结构、企业内部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公司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以及企业内部审计。
(2)内部环境要素
在本文中,根据《基本规范》,结合可能影响公司内部控制运行的各个条件,将内部环境要素划分为: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公司战略、企业社会责任。
1)公司的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企业治理层面上的结构性制度安排,以运营收益最大化为目的、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所有权与经营权形成的能够相互制衡。内部治理结构包含企业股东会、企业董事会、企业监事会以及高层经理等,是一种制度安排和组织结构,能够起到约束、牵制和管理经营者行为的作用。这些组织的构建及有效运行关系到会计信息失真。通俗来讲,企业所有的投资者组成股东会,形成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企业内部权力来源,是实质上的公司控制机构,直接影响内部环境。然后股东会将经营管理权、决策权分配给董事会,财务报告必须经由董事会批准才能对外披露,董事会对其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负责。同时将监管监督权分配给监事会,履行纪律监督职能,防范舞弊行为发生。
..........................
2.2 内部环境与会计信息失真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论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市场的发展,所有者很难像原来的个体户那样对所有的公司进行亲自管理,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相应的管理能力,职业经理人开始出现。所以现代化企业主要特征是经营权、所有权分离。企业股东将管理业务委托给管理人,由职业经理人对企业日常运营进行管理并对股东负责,从而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股东作为企业实际拥有者和委托人,其主要追求是公司利益也即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管理人员作为代理人,作为经济活动参与者,也希望自身利益最大化。委托人和代理人的自身利益很难达成一致,从而导致委托双方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利益纠纷,从委托代理这一形式也就产生了问题。
内部控制对企业解决委托代理产生的问题,有着极大意义和作用。有效的监督体制,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要求。内部控制是和企业各项管理工作都有着直接关系的控制行为,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要求通过加强监督控制,保证有关利益方的合法权益,使委托方能够掌控管理者。代理人向委托人提供财务会计信息,使委托方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运作情况和经营情况,同时委托方通过内部控制等手段来约束代理人的行为,提升其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代理人在内部控制等制度下进行对外披露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表明自己已经完成了受托业务。因此,会计信息在委托方和代理人之间建起了一道桥梁,能够极大减少委托代理产生的问题。
总和前文所述,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是解决代理问题,并减少代理成本的主要途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的手段,而会计信息质量是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环境作为内控制度的前提和基础,也为会计信息的形成提供了土壤。
.............................
3.1 内部环境角度下会计信息失真现状概述.............................. 19
3.2 内部环境要素对会计信息失真影响理论分析........................ 24
4 案例研究——以雅百特公司为例 ............................... 31
4.1 雅百特公司简介................................. 31
4.2 雅百特财务造假案介绍............................... 31
5 内部环境角度下减少会计信息失真对策 ............................... 48
5.1 完善和健全企业治理架构.................................... 48
5.2 构建合理的内部机构和权责分配体系........................ 49
5 内部环境角度下减少会计信息失真对策
5.1 完善和健全企业治理架构
5.1.1 优化股权结构
在雅百特公司治理结构中,陆永处于绝对控股地位,一权独大,其他股东不能对其实现制衡。所以雅百特公司要实现股权制衡,让大股东对于企业的控制不能随心所欲,在其他股东制约下行使其权力。
第一,降低大股东持股比例,应当促使大股东适当减持一部分股份,增加其他法人和个人的持股比例,让控股方式变为相对控股而不是绝对控股,改变“一股独大”的现象,让其他股东能够对其产生制约。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减持、集中竞价交易减持等方式。
第二,引进机构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在国外资本市场中十分成熟且且发挥重要的监管机制,他们的经验和监管能力比一般的个人投资者高得多,雅百特公司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引进机构投资者,利用其在资本市场上的优势参与到雅百特监管中。同时保证其持股比重,让机构投资者有能力来制约股东的行为。通过机构投资者的介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第三,建立员工持股制度,将员工个人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捆绑到一起,实现股权多元化,使得员工个人目标和企业经营目标达成一致,员工也能在企业日常运行中发挥主人翁的作用,激励员工对企业运行监督,从而减少舞弊行为和违规行为的发生。
..............................
6.1 论文结论
良好的内控制度,是在内部环境基础上产生的,而会计信息的产生、传递以及披露,和企业内部环境有着直接关系。良好的内部环境,对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报告等有着直接关系,是保证会计信息科学、有效的基础要求。所以,健全的内控制度,良好内部环境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关键。
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一股独大,其他股东话语权缺失,董事会职能缺失导致公司内部缺乏对大股东的监管,由于对赌协议压力,大股东也借此实施财务舞弊行为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内部机构设置导致某些部门独立性缺失,加上企业内部信息反馈不通畅,导致对于违规行为不能及时制止并纠正,从而导致财务舞弊行为顺畅进行,由此形成的会计信息质量得不到保障。
企业文化缺乏职工诚信道德教育,员工缺乏职业道德操守,对于违规行为视若无睹,导致违规操作得不到遏制,引发财务信息失真。 公司缺乏明确系统的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导致某些岗位员工能力不符合要求,对于新业务无法合规处理,导致出现会计信息与实际不符。
公司内审部门受制于大股东操控,独立性缺失,在公司运行中无法履行其职责,导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得不到保障。
公司海外发展战略导致公司缺乏相关监管经验,给舞弊行为提供了可能,使得财务舞弊后的会计信息失真。
公司社会责任感缺失导致内部员工对公司期望降低,对于工作投入度和责任感降低,特别是财务人员的影响导致其工作质量下降,其工作成果——会计信息质量也会下降。
总体来说,公司内部环境的漏洞会给财务舞弊行为创造机会,同时也通过影响公司监管、员工责任感等方式来影响财务工作的工作质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对公司,对利益相关方造成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