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视角下战略预见、战略重点与探索性创新:税收政策支持的调节作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942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围绕大力发展经济和自主创新创业环境下企业“如何整合战略要素的内容结构更有利于驱动企业的探索性创新”这一问题展开研究。主要探讨了企业组织预见与战略重点及探索性创新之间的关系,战略重点在组织预见影响企业探索性创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税收政策支持在战略重点与探索性创新之间以及组织预见与战略重点的关系中发挥的调节作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经济形式迈入转型发展阶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代替传统生产要素驱动发展战略成为经济新常态时期的发展方向。作为创新发展的主体力量,企业不仅需要加快创新投入,更要优化企业创新活动结构。企业应当意识到创新的两种模式,同时注重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即双元创新,坚持利用与探索两手抓才能有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组织绩效。探索性创新通过变化、搜索、冒险、试验和发现打破原有主导搜索逻辑需要新知识或背离现有知识源;利用性创新关注细化、选择、生产、效率、实施和执行(Jansen et al.,2006)[1]基于已有知识加强现有技能。自 March(1991)[2]将探索与利用概念引入战略话语中以来,探索与利用在创新文献中已成为重要的研究主题(Hoang & Rothaermel, 2010)[3]。除此之外,学者们从战略部署视角基于资源基础理论阐述了战略要素的双元性作用,为研究探索性创新的驱动机制提供了新契机。即:企业不同“战略重点”能够调整探索与利用性创新水平,“组织预见”带来对未来的洞悉,使得组织依据未来变化分配创新资源成为可能(Jafari & NiliPourTabataba’i,2017)[4]。

大多数实证研究和内生增长理论都强调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许多国家也正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和保护性规则来促进企业的研发,从而为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由于新知识的不完全适配性和不对称信息导致的融资缺口,私人研发被普遍认为在社会最优水平上投资不足。为了缩小私人和社会回报率之间的差距,促进工业研发活动,政府会利用宏观政策手段推动企业和个人的自主创新活动,以此来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未来生产力的转化。税收激励可以降低创新投资的资本成本,促使私营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因此世界范围内,尤其是 OECD 国家都把税收政策支持的制此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制度与文化的不同,我国学者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又因为税收对创新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将税收和战略重点、双元创新相结合起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采用何种创新模式对企业最优?不同的战略重点对创新模式有怎样的影响?税收政策支持将在这种影响中起什么作用?这些问题仍然是未知的,因此需要通过实证去探究。本研究以我国所处的特殊环境为背景,以西安市科技企业为调查对象,研究我国科技企业与双元创新的关系,着重研究在我国税收政策支持影响下,科技企业战略重点对探索性创新绩效影响,以及组织预见对战略重点的影响,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和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问题
当前,探索性创新缺失或数量不足已成为制约企业双元创新(探索和利用)协同发展的障碍,其中任何一方的缺乏都会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企业发展。基于战略资源基础观理论探究企业组织预见、战略重点及税收政策支持对探索性创新的作用机理,将有助于从战略层面分配协调企业资源以缓解探索性创新不足的问题。为此本文旨在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子问题一:探究各战略要素的内容结构此
部分要解答的科学问题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有哪些战略重点?税收政策支持的影响程度?组织预见能力水平?各要素的内容结构是什么?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在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对科技企业战略重点选择、税收政策支持、组织预见能力以及探索性创新状况进行实地调研,掌握企业在探索性创新方面的战略要素特征,探究各战略要素的内容结构。
子问题二:战略要素对探索性创新的驱动机制研究

此部分要解答的科学问题为:组织预见各要素与探索性创新的关系如何?战略重点两个构念对组织预见与探索性创新之间关系具有中介作用吗?税收政策支持与探索性创新的关系如何?不同的战略重点在影响探索性创新的过程中税收政策支持具有调节作用吗?不同的组织预见在影响战略重点的过程中税收政策支持具有调节作用吗?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依据子问题一的结论,研究怎样整合税收政策支持以及战略要素的内容结构更有利于驱动企业的探索性创新,如:开发并检验有利于探索性创新的战略要素结构模型,验证哪些要素间中介关系或调节效应更有利于探索性创新,获得更好的反映战略要素整合形式的概念构思,验证其对探索性创新的作用效果,揭示其间的驱动机理。


............................

2 文献综述

2.1 双元创新
2.1.1 双元创新内涵及分类
1976 年,Ducan[5]首次提出“双元性”一术语来描述组织在动态且复杂的环境下,拥有灵活的本领运用组织资源兼顾现有事业与未来事业,并以此获得持续性成功的组织行动能力。March(1991)[6]认为,企业为了应对一些颠覆性的变化,需要进行探索和利用两种活动,因此他将组织双元定义为一个企业保持探索和利用的能力。利用(exploitation)即提炼、选择、生产、挑选、实施、执行等,其关注点是使用公司已经知道的东西;探索(exploration)即搜索、变化、承担风险、试验、竞赛、发现、革新等,探索的关注点是发现尚未知晓的内容。他们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和能力,以确保短期的成功,同时他们也探寻着新的信息并寻求某种新的可能性,来达到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或提高企业绩效的目的,从而确保企业的立足与发展。自从 March 的开创性文章,双元在各个领域都被广泛应用,如组织学习(James G. & March,1991)[6]、组织创新(Benner & Tushman,2003)[7]、组织理论与行为(Gibson & Birkinshaw,2004)[8]、战略管理(Lubatkin et al. 2006)[9]和运营管理(Adler et al. 2009)10],学者们也从能力、学习、过程等多个视角对其内涵进行研究。Benner和 Tushman(2003)[7]根据创新程度和知识库的差别,提出了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的概念。他们认为组织是一个自适应性系统,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突破性创新是一种突破式的、大跨度的创新行为,目的是为了寻求某些新的可能性,从而获取未来的收益。而利用性创新则是一种小幅度的“为现有市场中现有技术提供新功能、新优势或改进”的创新行为,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现有的收益并且改善组织的现状。

在传统的观念中,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之间存在相互对立性。例如,He&Wong(2004)[11]指出由于时间与文化的差异,两项活动在同一公司内部实现共存和协调是很难实施的。March(2006)[12]认为由于资源和理念等固有差异,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是相互对立、无法共存的。同时,它们可能需要从根本上不同的组织结构、战略和环境,两者之间张力关系难以得到协调(Simsek et al,2009) [13]。 陈赤平等(2013)[14]认为两者存在着冲突与矛盾,如果两者中的任何一个不成比例地追求绩效风险,那么企业会经历更高水平的非结构性控制(Cao et al,2009)[15]。然而另一些学者认为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之间的关系不仅是相互对立那样简单的关系。He 和 Wong(2004)[11]认为利用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有制衡性和互补性两种关系。Cao 和 Zhang(2009)[16]引入了情境因素,认为在资源受限时组织会受益于平衡性;但在资源丰富时应当同时把握两种创新,来达到互补的效果。赵洁和魏泽龙(2012)[17]等总结互斥和互补是双元性的两方面,一方面,企业应平衡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协调流程和时间使两者相互促进发展。郭艳萍和杨治等(2015)[18]提出双元创新的重点是有效地平衡探索性和利用性创新之间的关系,使企业的适应能力与协调效率相一致。陈建勋(2009)[19]在对双元领导的研究中提出企业在利用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之间不能一刀切,它们并非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应该相互协调兼顾,实现协同性技术创新的收益。
...........................

2.2 组织预见
2.2.1 组织预见概念
Hamel 和 Prahalad(1994)[41]认为,只有通过克服危机竞争未来的公司才有高盈利能力,这与通过重组和缩减规模竞争的公司形成对比。组织预见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40年代末。那时许多公司开始投资建设组织预见单(Battistella,2014;Becker,2002;Daheimand Uerz,2008)[42][43][44],包括德意志银行(Rollwagen et al.,2008)[45],百事(Farrington et al.,2012)[46],西门子(Schwair,2001)[47]。组织预见将使他们在竞争对手之前发现变化的趋势以及对组织的影响,并做出最有效的反应来获竞争优势。Rohrbeck 和 Schwarz(2013)[48]分析了 77 家公司的横断面数据样本,认为价值的创造来自于比竞争对手更早采取行动,并且能影响其他竞争者者以有利于本公司的方式行事。企业使用这种面向未来的规划,被称为组织预见,据此应对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处理一些不确定事件(Vecchiato,2014)[49]。Proskuryakova(2015)[50]等认为从组织的角度来看,组织预见被广泛认为是预测事件发生前的能力,能帮助组织应对未来。这意味着组织预见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在一起:它建立在过去,考虑到现在,展望未来。Heger 和 Rohrbeck(2012)[51]研究了 19个案例,得出组织预见是一个重要的转化过程,它导致了新的战略资源的占用,使得分析企业、市场或技术环境中潜在的未来发展成为可能,并能为管理者提供启示。组织预见的目标是及时预测变化,以使公司能够及时并出色地应对挑战和机遇。周辉[52]认为组织预见在于企业通过对未来环境变化的分析和预测,寻找企业竞争优势变化及商业生态模式演变的趋势,设计企业战略定位与商业模式,把握企业战略的重点并转化为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Vishnevskiy 与 Karasev 等(2015)[53]回顾组织预见文献时发现组织预见与组织成果(如创新管理和价值创造)之间的正向关系,它可以促进新产品的开发和组织技术进步。

............................


3 假设检验与模型构建........................................... 17
3.1 组织预见对探索性创新的影响分析........................... 17
3.2 战略重点的中介作用....................................... 17
4 预试问卷设计与分析........................................... 23
4.1 预试问卷设计与施测......................................... 23
4.1.1 预试问卷设计思路................................. 23
4.1.2 预试问卷基本结构....................... 23
5 企业调研及实证分析................................................... 39
5.1 研究样本及相关分析.............................. 39
5.1.1 样本与调研对象的选择...................................... 39
5.1.2 调研方法.................................... 39

5 企业调研及实证分析

5.1 研究样本及相关分析
5.1.1 样本与调研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在选择样本时,主要根据研究目的以及对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选取了西安高新区、西咸新区及经开区的多家科技企业作为调研样本,据此来尽可能满足研究对象选择要求;最后,出于对研究结论普遍性的考虑,样本对象选择涵盖了西安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科技企业。在问卷实际发放过程中,虽然调研问卷的发放区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回收可能性问题的限制,但是涉及的企业与本研究拟定的研究对象吻合程度高。
由于企业关键的中高层管理者、基层主要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对组织开展的各项交易和创新活动最为熟悉,同时他们也能直接感知到企业的创新成果,因此,将其确定为被调研者有助于保证问卷中各项信息被理解并提高调研数据的可靠性。
5.1.2 调研方法
为保证本研究所收集数据的真实有效性,本次调研均采取以调查问卷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调研方法。主要采取的问卷调研方法有:
1.访问调查。通过与被调查者进行当面交流来取得所需信息。笔者用提前设计好的有固定格式的标准化问卷有序地依次提问,由受访者做出回答。这种调查方法使得调查过程能够得以控制,从而获得比较可靠的数据信息。
2.电话调查。对于一些不方便走访面谈的企业,笔者采用电话调查同被调查者进行语言交流并按照正式问卷提问,从而获得被调查企业发展现状。这种方法具有时效快、费用低等特点,因而对开展调研十分有利。
3.网络调查。本次调研除采用面对面访谈及电话访问的方式,还借助现有问卷制作应用软件进行网络问卷收集。但由于此种方式问卷收集范围广而出现调查对象偏差,所以后续数据处理时进行了筛选保证问卷有效性。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自从 Benner 和 Tushman(2003)将探索和利用的双元概念引入创新当中,双元创新的研究逐渐成为备受国外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在我国决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经济建设并提倡万众创新。西安科技企业为长久生存发展应如何发挥其组织预见能力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从而实现探索性创新水平的提升?这一议题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主要以组织预见及战略要点作为研究对象,以税收政策支持为背景,从战略双元角度切入,围绕大力发展经济和自主创新创业环境下企业“如何整合战略要素的内容结构更有利于驱动企业的探索性创新”这一问题展开研究。主要探讨了企业组织预见与战略重点及探索性创新之间的关系,战略重点在组织预见影响企业探索性创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税收政策支持在战略重点与探索性创新之间以及组织预见与战略重点的关系中发挥的调节作用。
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研究了各战略要素对探索性创新的作用机理:(1)组织预见及其子维度环境扫描、战略分析及整合能力对探索性创新的影响;(2)组织预见及其子维度对战略重点两个构念——财务导向和突破性导向战略重点的影响;(3)战略重点两个构念对探索性创新的影响;(4)税收政策支持对探索性创新的影响;(5)税收政策支持对战略重点的影响。基于以上五方面,本研究提出了共 21 个假设并构建了概念模型。在实证检验部分,利用统计软件 SPSS19.0 和 AMOS24.0 对正式数据进行 Pearson 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对本研究所提出的 21 个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最终检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提 21 条假设除假设 H5、H8、H10、H13、H16、H19、H21 等 7 个假设未获得支持外,其余 14 个假设均获得支持。
参考文献 (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