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为了实施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国务院发布的法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从2016 年 5 月起实施。《纲要》提出的创新战略目标:到 2020 年我国要加入创新型国家队伍;到 2030 年我国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 2050 年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随着世界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发展模式动力不足,粗放型的增长模式难以继续,竞争的关键是依靠研发创新作为引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研发创新是活跃社会生产力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是引发国际产业分工的关键因素。在能依靠研发创新活动实现“弯道超车”“换道超车”的历史机遇面前,我国要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必须要为研发创新提供根本保障。
而保障企业研发创新活动持续进行的关键在于保证研发创新资金的持续投入。在内源融资、股权融资、负债融资等众多研发创新资金的来源中,以往学者们普遍认为负债融资因其税盾利益和边际财务困境成本往往成为企业的研发创新资金的重要来源途径。然而,负债是否能匹配上市制造业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的资金需求特征,进而是抑制还是促进制造业企业的研发创新投资呢?
学者们围绕着负债对企业的研发创新的影响做了大量的研究。在优序融资理论中,Meyers 引入代理成本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对融资顺序进行分析,形成了完整的优序融资理论框架。并通过实证验证了其对融资顺序的分析,企业会优先考虑内源融资,再考虑负债融资,最后才考虑股权融资。出现这样的融资选择顺序是因为受到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导致不同的融资方式有不同的融资成本,企业根据融资成本的大小对融资方式进行排序。而研发创新活动为免竞争对手模仿超越不能对外披露过多信息,且研发活动有周期长、风险大等特征,导致外源融资中的信息成本和代理成本更高,作为外源融资方式之一的负债融资成本也更高,因此研发创新活动与债权融资有消极关系。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论文的研究内容结构如图 1-1 所示。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负债
本文要探讨的负债是指企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发行债券、商业信用等方式筹集的资本,如图 2-1 所示。考虑到负债的非同质性,分别就总负债水平和负债来源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
刘玉平(2015)在《资产评估原理》一书中指出,资产负债率是指企业的举债经营比率,用于衡量企业利用负债进行企业运营的能力,同时可用于衡量债权人债务的安全程度,通过企业的总负债/总资产算出,反映负债在总资产中的占比[2]。当企业的负债率较低时,债权人的债务在企业破产清算时得到偿还的比率较高,当企业的负债率较高时,债权人的债务在企业破产清算时得到偿还的比率较低。
...........................
2.2 负债相关理论
2.2.1 代理成本理论
随着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变化迅速,竞争激烈,企业的所有人需要集中精力在企业的战略决策上,把自己从琐碎的经营管理中抽身出来,邀请善于日常经营管理的职业经理人进行企业管理。这种社会分工有助于效率的提升,让双方都集中精力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事务上,双方都实现了双赢。但分工会带来一定的代价,就是代理成本。
Jensen 和 Meckling(1976)研究指出代理成本是委托人为防止代理人损害自己的利益,需要签订严厉的合约和严格监督代理人是否有依照合约办事,而严格监督代理人是需要付出成本的[9]。代理成本有:(1)监督成本:委托人激励和监督代理人站在委托人的利益立场上办事成本;(2)约束成本:约束代理人不损害委托人的成本;(3)剩余损失:在相同信息和才能情况下,代理人所作的决策和委托人所作的决策之间的差异成本。债权人为了防止股东和经理人损害债权人的利益,保护债权人的债务,需要签订严厉的合约和严格监督代理人是否又依照合约办事,因此会产生代理成本。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指在市场经济中,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程度不同,从而导致承担的风险不同、收益不同。掌握充分信息的一方,处于优势地位;而信息不充分的另一方,则处于劣势地位。在市场上进行贸易的双方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交易的不公,影响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
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使得在研发项目的投资中,债务人掌握更丰富的研发状况信息,债权人会因为研发信息的获取不完整而对研发投资缺乏信心。双方对于研发项目情况掌握的信息是严重不对称的,信息不对称越严重,被收取的成本越高,对于研发投资来说,这个成本是昂贵的。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18
3.1 负债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研究假设 ...................................... 18
3.1.1 负债水平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关系 .................................... 18
3.1.2 负债来源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关系 .............................. 18
第四章. 实证检验及分析 ..................................... 23
4.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23
4.2 变量说明及模型构建 ...................................... 23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46
5.1 研究结论 ........................................... 46
5.2 政策建议 .......................................... 47
第四章. 实证检验及分析
4.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 2009 年至 2015 年共 7 年 A 股沪、深两市的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并剔除以下这些公司数据:(1)剔除 ST 公司 、(2)剔除终止上市、暂停上市、停牌的公司、(3)剔除各变量数据缺失的企业。
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CSMAR),对于部分缺失值再从巨潮资讯网下载上市公司年报手工整理取得。本文所有数据利用 matlab7.0、stata13.1 软件完成统计及回归分析过程。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文以 2009 年至 2015 年沪深两市 A 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作为社会创新活动的主体,企业研发投资决策跟负债的来源、研发的投资模式、研发的绩效有关,本文构建了企业负债对研发投资的模型,实证检验了各个因素对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
在负债与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部分,总负债、商业信用及银行借款对总样本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都呈显著负相关。分组后:不管是总负债、商业信用或是银行借款,负债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约束大小顺序是一致的:非国企-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国企-高新技术产业企业>非国企-非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国企-非高新技术产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负债对研发投入强度的约束作用比非高新企业受到的约束大。是否国企对研发投入强度没有显著的影响。
在负债与企业的研发投入模式部分,由于探索式研发投资比常规式研发投资风险大,导致负债对探索式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呈显著负相关,负债对常规式研发没有显著的约束。由于非高新企业主要依靠低的制造成本取胜,低收益造成对成本的高敏感,使得有政府背景的国企-非高新企业有挪用低资金成本的商业信用于研发项目,且挪用于常规式研发项目的比例高于探索式研发项目。高新企业主要依靠给市场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取胜,注重信用的维护,所以高新企业的商业信用与研发投入强度呈显著负相关。银行借款严重约束探索式研发项目的研发投入强度,对常规式研发投入强度约束较小。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