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公司EVA基础下的业绩评价体系改进之会计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408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会计论文,本文以 EVA 指标为核心,基于 S 公司杜邦财务分析法的指标反映的经营结果,为 S 公司的业绩评价体系改进提出新的思路。首先,对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于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以及本文研究所涉及的理论进行分析,为本文奠定理论基础;其次,从现行杜邦分析法下财务指标角度入手,分析其对于 S 公司的业绩的解释能力;接着,运用 EVA 对相同会计年度的财务业绩做出分析,找到 EVA对公司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价相较于现行财务指标的优越性所在,论证引入 EVA 的必要性。最后,在财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综合选取 EVA 与现行财务指标之中对公司报表数据,以及对所处的零售行业实际运营结果反映最为贴切的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辅以供应商、客户、员工等适宜于展现零售行业业绩情况的非财务指标,强化公司组织管理能力。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14 年 10 月 27 日,财政部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十三五”时期管理会计要得到深入发展[1]。然而当前的管理会计业绩评价体系脱离了公司的实际管理情况,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足以支撑公司的投资决策。由于财务指标的数据容易获取、定量化的特点,大多公司选择传统财务指标来评价公司的业绩结果。但随着价值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入,公司的经营目标由利润最大化逐步转为股东财富最大化,传统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仍然是多数公司业绩管理的根基,已不能适应公司发展的新需求。杜邦分析的财务指标不能完全提供公司成长需要的信息,属于事后评价,不能准确对公司未来做出预期。财务指标是对过去经营状况的反映,并不能够揭示未来走向,其所反馈的信息使得投资者局限于公司产生的利润,有益于短时间内获取利润,但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却不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公司还是并未克服传统评价方法的弊端,容易过度使用留存收益,造成对股东利益的侵害,显然不能顺应当前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其次,由于传统的财务指标对长期的预测能力较差,反而会限制公司的管理创新和经营的改善,不能反映出公司的竞争力。传统财务指标在衡量公司价值时,缺少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反映,根据投资收益率的完成程度来选择投资项目,这种决策方式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时代进步所造成的局限性在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财务分析方法在一定时期内也具有局限性,随时代的发展而逐渐呈现。公司业绩评价是为了立足于现实的经营成果,有针对性地根据本公司存在的经营弱势之处制定后续的战略目标,弥补不足,达到增强公司竞争实力的目的。但是,当前使用范围广泛的财务指标是财务人员依据会计准则对日常业务进行记录、加工所得,而数据容易受人为操控,由此来判断公司的业绩情况也具备了主观性,难以客观对公司业绩做出评价。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公司只有在客户、供应商、员工、技术和创新等方面均衡投入才能保持竞争力,但对这一过程的运用在财务指标体系中相对被弱化,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不能通过业绩评价准确找到公司的优势,辅之以稳固长期的计划,则面临逐渐失去竞争力的困境,严重时甚至会使公司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策。另外,国内资本市场不够完善、行业内发展阶段各不相同、政策法规的日益改进等因素,都会对管理层业绩评价的准确性、客观性造成极大的不确定性,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也是公司在确定评价方案之初最难以预计的;就公司内部而言,公司战略目标的可行性,计划的可实行性,业绩评价体系的合理性等都对管理者业绩评价产生重要影响[2]。经济增加值(EVA)评价指标,鼓励公司管理者去做出利于公司长久发展的经营规划,以长远的眼光关注公司的发展,是顺应时代特征的产物。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Maja Ilic(2010)通过对定性信息在业务流程中的进一步发展发现,公司使用的许多传统财务指标无法提供此类支持。作为衡量财务业绩创新方法的经济增加值,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公司目前状况的更实际的概述。该学者运用实例展示公司传统评估在多大程度上可能与从经济增加值角度出发的业务有所不同,得出在考虑到公平的成本和执行的因素,许多会计调整提供的是与其他概念有关的重大创新[6]。
A. Shishkin, O. Tyugai(2014)运用实证分析证实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加值指数对经营结果的说明性,它对创造股东财富仍保持着量化的重要影响,但仍然停留在公司业绩的静态评价中。通过研究表明了从静态转变的必要性,提出要以复杂的标准模型来评估价值管理和公司治理的效率,并且模型指标的选取要结合与市场联系紧密的行业特征。

Salaga Jakub , Bartosova Viera , Kicova Eva(2015)在关于 EVA 的概念和其他标准的应用方面,找到了新的论据支持或反对。指出了在考虑经济利润的问题及其计量时,必须首先明晰概念的理论基础、应用形式和可能性。基于公司的价值,EVA 在实际计算时以及在公司各种活动的应用中,不能仅考虑单一参考率,要融入会计和税收立法、市场状况和具体的经济背景,这些过程对 EVA 的精准计算起着关键的作用[8]。

Viera Berzakova , Viera Bartosovab, Eva Kicovac(2015)讨论了基于价值的管理和它所使用的度量方法,批评传统的指标如 ROA、ROI、PAT、EPS 等在价值方面具有较弱的解释力,而通过 EVA 进行公司估值是确定公司信誉的一个合适的手段。 任何公司的存在都应以创造财富为基础,这是必要的。EVA 的相关价值指标若要在许多公司中进行计算,并在实践中使用,选择正确的公式是很重要的,该指标将在公司中进行监测和控制,以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9]。
........................

第2章 业绩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2.1 剩余收益理论
剩余收益的相关理论是美国管理学家奥尔森于 1995 年提出的,揭示了该理论去除必要的资本投入后剩余盈余的本质,为财务报告的改革和公司财务会计的发展带来了创新。奥尔森提出:公司创造的价值在对债务成本和股东投入的资本成本都进行了权衡之后才真正得以体现,如此得到的结果才能正确衡量公司的价值增量。

1982 年,思腾思特公司提出了基于剩余收益理论的 EVA 理论,是对剩余收益理论的延伸[24]。第一,EVA 指标计算过程中运用到了资本成本定价模型,该模型能够对股东投入的资本进行衡量,最终实现对公司价值的估计。第二,EVA 计算时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对会计事项做出了相关调整,在某种程度上对剩余收益理论做出了更新。剩余收益理论能够揭示传统财务指标在评估公司价值时的弊端,创新的业绩评价体系以 EVA 为核心,就是由于 EVA 来源于剩余收益理论,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一致,能够考察公司真正的价值创造。

......................

2.2 杜邦分析法
杜邦分析法是用来评价公司的盈利能力的,是在我国使用范围广泛的一种对公司业绩进行评价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础是各项财务指标,在财务视角下对各项指标进行分解。选取几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其变化趋势,从中了解变化的原因,分析制定公司下一阶段的经营计划,采用相对的措施进行修正。最终展现净资产收益率,并通过关系框架揭示与之相关的财务指标,明确反应公司在投资、融资、资产运营方面的效率[25]。
杜邦分析法的优点是具有清晰地层次结构,对其的应用能够展现逻辑性,使公司的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直观的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盈利情况。但是,该方法的数据来源于报表中的财务信息,自然受限于财务数据的一些不足之处。第一,财务数据本身已是对公司一定时期的经营的事后反应,过于重视公司短期的经营成果,潜在的影响就是公司的经营资产和收益不匹配,盲目追求高效益而导致错误决策,忽视公司的成长性[26]。并且财务数据是杜邦分析的主要依据,但是财务数据极易被人为操纵,就存在着使用杜邦分析法无法准确评价公司业绩的风险。 第二,杜邦分析法是基于财务数据所获得的信息展开的分析评价,并没有考虑非财务指标的影响,这样的业绩评价是片面的。因此,公司并不能单独地使用杜邦分析法来评价公司的业绩结果,还应结合其他的方法对公司的价值进行综合完整的评估分析。
.........................

第 3 章 S 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 ............................... 13
3.1 S 公司背景介绍及零售业发展现状 .................................... 13
3.1.1 S 公司背景介绍 .............................. 13
3.1.2 零售业发展现状 ............................ 14
第 4 章 S 公司应用 EVA 的必要性 ........................... 24
4.1 EVA 的界定 ....................................... 24
4.1.1 EVA 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 24
4.1.2 EVA 的会计调整事项 ............................. 24
第 5 章 S 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的改进设计 ................................... 36
5.1 基于 EVA 的业绩评价体系设计原则 .................................. 36
5.1.1 以 EVA 为导向原则 ............................... 363
5.1.2 重要性原则 ................................ 36

第5章 S 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的改进设计

5.1 基于 EVA 的业绩评价体系设计原则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催生了对管理层监督的需要,因而每个公司都有其自身的业绩评价体系。在对 S 公司的业绩评价体系进行研究时,上文已经对其引入EVA 的相关指标与传统的财务指标对业绩的结果分别做出了分析。对 S 公司业绩评价体系进行改进研究时,要切合公司自身情况,将设计原则作为核心,并考虑当前经济发展情况随时调整,才能够使业绩评价体系与公司不断变化的经营计划相符。具体设计原则如下。
5.1.1 以 EVA 为导向原则

在激烈的零售业竞争环境中,公司只有不断顺应时代要求,变革管理方式才能在国际竞争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出发,构建基于 EVA 的业绩评价体系,提升业绩评价的参考价值和科学性。并且 EVA 在计算时考虑了对股东投入的资本成本的利用问题,已是对传统的追求利润的观念的变革,站在了为股东创造财富的立场,开始关注公司的价值创造。当前 S 公司 EVA 值刚出现正数,表明公司的价值创造水平低下,必须融入价值管理的思路,通过分解公司的价值驱动因素与经营管理活动建立纽带,使得公司内外围绕着一致的目标开展工作,提升业绩评价的有效性。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