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银行上市与资本结构多元化。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可分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与其他类金融机构(注:农村金融机构含农村商业银行,其他类金融机构含邮政储蓄银行)。截止 2017 年 1月末,我国共有 34 家商业银行与邮政储蓄银行已在 A 股或 H 股上市,包含 5 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9 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4 家城市商业银行,6 家农村商业银行与 1 家邮政储蓄银行。伴随着银行上市而来的是银行资本结构的多元化(巴曙松 2018),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金融资本领域。有别于银行业金融领域开放程度的较快提升,目前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改革落后于银行业市场化进程,这种监管能力与市场化进程不匹配的状况,一方面不利于国内银行业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也削弱了监管当局对民营资本关联交易风险的管控。学者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研究表明,商业银行放松授信条件,对关联企业过度贷款所导致的不良资产风险累积是此轮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之一。在我国,商业银行股东关联贷款同样产生了严重的经济后果,例如海南发展银行倒闭事件、北京银行向股东华远地产违规放贷、齐鲁银行骗贷事件等。当前金融体制改革加速推进,银行业准入门槛进一步放低,社会资本通过多种渠道入股商业银行,对关联贷款这一高危风险区域的常态化监管亟待加强。
金融去杠杆与企业机会主义行为。伴随着 2008 年政府在金融危机时期采取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正向效应衰竭,产能过剩、经济泡沫等问题突显,宏观经济发展减速,金融系统内新旧风险叠加。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爆发,当前政府采取的严监管、去杠杆政策使得资本市场流动性日益趋紧,利率中枢上移。在此背景下社会融资成本进一步抬升,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将继续加深。受制于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对融资企业资产规模与盈利状况所制定的高门槛以及高昂的发行成本与后续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当前我国企业的融资方式仍然是以银行中长期借贷的间接融资方式为主。在此情况下,企业寻求通过参股银行等方式获得银行贷款便利性,成为了一项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现有对商业银行关联贷款及其潜在经济风险的研究,集中于关联贷款概念的界定与监管制度的设计,缺乏对商业银行关联贷款产生的制度因素、经济后果、监管体制的系统梳理。此外,国内学者的研究多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例,而对于占据我国银行主体地位的大中型商业银行存在明显的研究不足。因此,结合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实际对关联贷款进行全面研究,有利于深化对商业银行关联贷款的认识。本文的研究基于商业银行主体类别的划分,有助于阐明关联贷款经济影响的“信息观”、“掠夺观”、“中性观”在大中型商业银行不同类别主体间表现出的差异性,厘清了学术观点的适用对象,弥补了当前研究由于主体对象细化不足导致的研究结论粗糙,甚至矛盾的缺憾,同时本文也为今后商业银行关联贷款经济影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多样化的路径选择。
二、现实意义
我国作为典型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国家,商业银行通过累积的资金优势、专业的人才优势以及广泛的经营网络,全面深入地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通过资产与负债业务连接了居民、企业与政府。因此,银行业的稳健经营与风险管控,对我国经济平稳运行与健康发展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当前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止经济风险因素叠加,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我国金融体系核心的银行业一旦对民营资本全面放开,对资本市场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本文将全方位、多层次地揭示关联贷款产生的原因、可能的经济后果以及关联贷款对不同类别商业银行的差异化影响,提升对关联贷款风险的认知程度,提醒监管当局和投资者对相关领域加强监督,促进商业银行改善关联贷款的治理,积极管控金融风险,规范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力争使信贷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联贷款产生原因
股权结构的不完善性:基于 Jensen & Meckling(1976)的委托代理理论和Grossman & Hart(1986)的不完全契约理论,由于现代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以及监督激励机制的不完善性,企业股东和管理层以及大小股东之间会存在目标收益函数的差别,由此产生了三类主体的利益分化:包括管理层、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李增泉、孙铮和王志伟(2004)通过对企业所有权结构特征与控股股东掠夺的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对关联企业的控制方式与资金占用行为之间具有重要的关联性。宋敏(2004)则提出控股股东监督和隧道效应是同时存在的,企业内部非控股大股东对控股股东与管理层的掠夺行为有显著的监督与制衡作用。刘建民(2005)认为股权的过度集中会使得控股股东产生通过非公平关联交易从上市公司转移利益的动机,而绝对控股又让这一动机得以较为便捷的实现,樊纲(2003)、萧灼基(2003)也主张股权的分散有利于减少关联贷款的产生。管辉(2011)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得出:大股东基于股权控制地位对银行经理产生的可置性解雇威胁是关联贷款产生的重要原因。于此观点相反,林毅夫(2003)认为高度的股权集中有助于迫使控股股东更加关注于银行的整体风险,对负面的关联贷款会保持谨慎态度。由此可见,对于股权结构与关联贷款之间的关系,学者们提出了针锋相对的观点。
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不同于上述学者从股权结构角度解释关联贷款产生的原因,王征雁和黄贤福(2005)认为由于不同股东间存在利益目标函数的非一致性,即使可以建立完善且恰当的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也无法真正化解商业银行关联贷款问题,他们通过“利益冲突”范式对关联贷款进行研究,得出商业银行关联贷款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
...........................
第二节 关联贷款的经济影响
对于关联贷款与银行绩效间的关系,学术界分为三类观点:信息观、掠夺观与中性观。学者们对于关联贷款的经济影响不仅给出了理论上的阐述论证,而且也都给出了各自的实证结果加以支持。
一、信息观
现代信息经济学指出,交易双方间的交易信息分布是不对称的,又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产生了交易前的“逆向选择”问题以及交易后的“道德风险”问题。
针对“逆向选择”问题,Aoki, Patrick & Sheard (1994)认为,相比于非关联企业贷款,由于银行和关联企业之间具有更为紧密的联系,双方对于信息的沟通更为充分与及时,因此银行在向关联企业发放贷款时可以对其财务状况做出更为全面准确的判断,此时关联贷款减少了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缓解了贷款业务发生前的“逆向选择”问题。
Stiglitz & Weiss(1981)、Rajan(1992)的“声誉理论”也认为关联贷款通过促进信息的均匀分布提高了信贷效率。对此观点 Maurer & Haver ( 2005 )使用1888-1913 年间墨西哥关联贷款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关联贷款对贷款风险的减轻起到了积极作用。
针对“道德风险”问题,Jaffee & Russell(1976)指出关联贷款业务发生后,
银行会对关联企业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否决激进的投资项目。Vittoria Cerasi & Sonja Daltung(1998)的研究发现关联贷款显著的降低了银行对关联企业授信的监督成本。Longhofer & Santos (2000)的研究也表明,关联贷款的发放,会使得银行获得事实上的优先索偿权,这样即使在关联企业破产清算的情况下,银行的贷款仍有很大机率收回,因而降低了关联贷款风险。
...........................
第一节 关联交易与关联贷款的认定 ........................... 11
第二节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 ..................... 12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 ................................... 17
第一节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 17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 .................................................... 18
第五章 民生银行关联贷款案例分析 ............................. 27
第一节 案例选择依据 ................... 27
第二节 民生银行简介 ........................ 27
第五章 民生银行关联贷款案例分析
第一节 案例选择依据
民生银行作为中国大陆首家由民间资本出资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自成立初期开始就因分散的股权结构导致股东之间长期就控制权展开争夺,相伴而生的关联贷款问题更是其一直挥之不去的梦魇。早在 2003 年,银监会就曾要求民生银行股东之一的“泛海系”清退其从民生银行获得的三十亿元关联贷款。2009 年民生银行对“泛海系”集团的关联贷款比率达到了 19.57%,突破了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一个关联方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商业银行资本净额的 10%。商业银行对一个关联法人或其他组织所在的集团客户的授信余额总数不得超过商业银行资本净额的 15%的要求。2016 年末,民生银行关联贷款余额已从 2015 年末的 79.55亿元增长到 112.48 亿元,突破百亿大关。因此本文以民生银行关联贷款进行案例分析具备典型代表意义。
.........................
第六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文本的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