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教师需要的训练模式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707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研究的目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本文的构思,正值《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出台将近五年,“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启动四年之时,并得力于“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的良好平台,使我能在实践中有章可循地思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的相关问题。

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随着各种先进技术大批涌入教育领域,也引起了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所以我们说,教育技术就是教学领域的第一生产力。当代教师只有掌握了教育技术能力,才能多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其学习的动机,增强学习的兴趣,从而大幅度的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渗透,教师学习教育技术,掌握教育技术能力己成为不可逆转之势,同时,教育技术也在教学中处处彰显着其独特的魅力。目前各国都在积极推行各类建设项目,致力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发展,并以此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作为建国以来“我们国家颁布的第一个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研究的背景

(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本研究开展的时代背景

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出现,使人类知识呈几何级数迅猛增长。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科技的发展,催生出先进的教学媒体,各种多媒体教室、数字硬件电教设备,资源库,网络平台等早己敲开了学校的大门;与之相应的教学理论的创新和构建,也在不断充实和完善之中。可以说,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更为关键的是它的出现,使存在几千年的传统教学面貌焕然一新。正因为如此,它也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将教育技术看作实现本国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对铺天盖地信息资源去伪留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怎样才能让自己在信息时代立于不败之地?答案是,现代教师必须掌握教育技术能力!早在1996年,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就明确提出,教师在专业实践中要运用新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因此,教师如何教育技术能力的获取和发展,是信息时代必须面临和接受的挑战。

(二)几项中小学建设重大项目为研究提供了契机

近几年来,教育部连续出台了几项方针政策,对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信息化带动各地区各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研究的意义
(一)现阶段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体系的有益补充能

教育技术能生的学习成绩。力是当代教师力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能能该研究不仅丰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力培训形式,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也为教师参与科研,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平台。

与教育部启动的自上而下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不同的是,本文所研究的培训形式立足于学校,针对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带有极大的灵活性。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由政府组织的培训的不足,从而成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体系的有益补充。

长期深入到教学一线,与中小学教师直接面对面,便于了解其教学过程,生存状态,教学风格,收集第一手资料。由于教师学习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和情境性[f}l,本研究可以直接针对教师需求,搭建贴近教师的情景,再加上熟悉培训对象,很容易在培训中产生默契、相互理解和信任。这些都为培训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调。

(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获取和发展的有力保障

校本培训有如下特点:}1}长期连续性。校本培训以教师任职地学校为受训场所,可进行比较持续而长久地培训,甚至可以从参加工作直到退休。(2)实践性。校本培训的前提是教师没有脱离工作岗位,将培训工作与教学工作紧密联系,能及时的学以致用。(3)灵活性。能根据实际条件灵活机动地安排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并能针对学校的自身特点和每位教师的个体特点加以安排,做到继续教育个性化。(4)经济性。校本培训免除了教师脱产培训的差旅费、学习费,减轻了教师和学校的负担,在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紧张,教师收入不高的情况下,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如果以学校为载体,教师不但能从真实的生活中获取和体验教育技术能力,从而真正将其内化到自身知能结构中,而且还有利于学习的连续性和终身性。

(三)对校本培训内容体系的扩充

  校本培训立足学校,面向教师,是一种成本较低、因地制宜、短小精悍的培训形式。然而,经过查阅文献发现,尽管国内校本培训的提出己有10年之久,大量文章论述其重要性和优越性,但大多徘徊在理论架构的层面,具体开展实施的个案为数并不多,涉及校本培训的评价机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校本培训的最终效果究竟如何,令人不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理论的建构者很难有机会把自己的理念付诸于实践;另一方面,尽管有些学校教师经常参与校本培训,但由于自身理论素养有所欠缺,再加上工作任务繁重,也很难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向同行展示。因此,校本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第二章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理论基础 27-38

第一节 学习理论 27-32

一、成人学............... 27-28

二、情境学习理论 28-30

三、马扎诺行.............. 30-32

第二节 培训过程 32-35

一、杜威实............. 32-34

二、行动学习理论 34-35

第三节 培训效果 35-38

第三章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38-54

第一节 教师需求解析 38-46

一、需求 38

二、教师需求 38-41

三、中小学教师教育技................ 41-46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46-54

一、以学校为........... 46-49

二、以大中小学合作......... 49-51

三、以教师需求为培训突破口 51

四、以及时解决问题........... 51-52

五、现场培训和................. 52

六、以能力发展................. 52-54

第四章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 54-57

................................

第七章研究总结

第一节主要结论

通过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JiTT校本培训模型的论证,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

1.通过对国内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状分析发现,尽管有关的培训文献数量众多,但绝大多数是以大规模的集中培训作为研究平台。这种培训的知识体系明确,步调整齐划一,对于提高教师教育技术的意识和整体能力具有重大作用,但也存在着忽视个性需求的弊端。

2.提出了教育技术能力专家视角与教师需求相结合的观点。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对教师能力缺失的解读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但不一定与教师的培训需求完全契合。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教师学习动机不强,培训效果不理想。教师需求虽然具有主观性,但是激发教师培训热情的重要方式。培训者作为培训理论的践行者和培训活动的实施者,应该架起专家与教师之间的桥梁,把专家的观点转化为教师的需求,不仅告诉教师学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学,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这样就把专家的观点间接的转化为教师的需求。

3.提出了面向教师需求的教育技术能力及时培训模型,可以依据教师的反应及时对培训内容进行调整。此模式分为双结构五部分:教学实践一一分析需求、课后交流一一确定主题、微格教学一一案例培训、反思升华一一培训反思、评价。每一部分都是培训者与教师共同参与的结果,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热情。

4.总结了JiTT校本培训的6大优点:情境性强,贴近生活;及时调整,机动灵活;多维诊断,对症下药;因地制宜,照顾差异;长期合作,相互信任;着眼未来,共同发展。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