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变动、金融稳定及货币制度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8433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1导论

1.1研究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在这一不可逆转的潮流中,尽管许多国家可以享受这一趋势带来的丰厚经济利益,但是同样也承受着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痛苦。根据世界银行的相关统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已有93个国家先后爆发了113起系统性银行业危机(定义为大部分或者所有的银行资本被耗尽),还有45个国家发生了50起局部性以及非系统性银行业危机。正如Bordo等(2001)所陈述的事实:自1971年以后,各国出现金融危机的频率比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传统金本位时期高出了1倍。显然,自牙买加体系形成以后,金融危机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特有的“地方病”。

汇率不仅是一国货币与其他国货斥联系的桥梁,并且还是沟通两国间物价的重要纽带,它的变动可能会给本国和其他国家带来迥然不同的影响。自从牙买加体系形成以来,伴随着国际资本在全世界大规模的流动,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巳经成为常态,导致汇率波动不仅成为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重要来源,也成为国内政策调整的根源。而合理的汇率水平以及灵活、弹性的汇率制度对于宏观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并且有助于本国的金融稳定和法观经济稳定。许多事实巳经证明:一国汇率越稳定,资本流动就会越平稳,该国金融体系也会越安全,而安全的金融体系反过来有助于本国汇率稳定和金融稳定。

汇率和金融稳定之间存在一种十分紧密的联系,诸多历史事件都可以证明这个事实。比如1980年爆发的阿根廷银行业危机以及1981年发生的智利金融危机,都发生在汇率不稳定的国家。到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芬兰、挪威和瑞典在盯住欧洲货币单位或者一篮子货币的时候,都曾经历过银行业危机。曾经实行盯住汇率制度(尽管墨西哥很快被迫放弃爬行盯住汇率制度)的墨西哥和阿根廷,也分别在1994和1995年爆发银行业危机。而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泰国、韩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都爆发了银行业和金融危机,并且都发生在汇率有限浮动的背景下(尽管在金融危机爆发之时,韩国和印度尼西亚已经或刚刚进行汇率改革,汇率浮动范围变大)。从历史事实来看,实行固定或者严格盯住汇率的国家尤其容易出现银行业危机或者金融危机,导致金融体系不稳定。但是相反案例也存在,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发生过信贷危机,日本也曾出现过银行业危机,但是美国和日本当时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因此,这些情况说明一个事实,汇率和金融稳定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联系。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维持本国宏观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以及有效防范金融危机背景下探讨汇率波动、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之间关系问题是一项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重大课题。基于此,本文研究目的在于:(1)分析影响金融稳定的汇率传导机制,探讨汇率波动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影响一国金融稳定以及影响大小。(2)分析汇率波动与金融不稳定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后果。(3)探寻汇率波动的来源,并将金融稳定、货币政策与汇率波动来源有效联系起来。(4)在一个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一一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下,分析一国货币政策是否需要对金融稳定做出反应?如何对金融稳定做出反应?中夹银行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下是否可以有效地维护金融稳定?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1)理论意义:将汇率波动、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整合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为一国在维护金融稳定的前提条件下,实施适当的货币政策维持人民币汇率合理波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框架下分析汇率波动来源下的货币政策操作,进一步丰富了汇率决定理论;为在金融不稳定背景下进行货币政策操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2)实践意义:完善既有研究,增加了关于金融稳定的汇率传导机制的可信度,为中央银行抑制汇率波动维护金融稳定提供了政策参考;增加了对货币政策偏离和宏观政策不确定性的研究,为中国人民银行有效防范金融失衡,维护金融稳定提供了决策依据;了解人民币:率波动来源,为人民币汇率波动来源进行最优货市政策操作提供了政策含义;考虑在全新的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下,中央银行对金融不稳定做出反应提供政策依据。

2文献综述

内容简介:当前国内外文献对于汇率波动、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了相当系统的研究,理论和实证结果也相对比较丰富。本章遵循前人研究,分别从汇率波动影响金融稳定的传导机制、汇率波动的来源以及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责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总体而言,现有国内外文献对于汇率波动与金融稳定的研究主要基于两条主线而展开:一条主线是从汇率波动的传导渠道入手进行研究,汇率波动可以通过国际收支、直接投资以及资产价格等渠道对金融稳定产生影响;而另一条主线则是从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责入手展开研究。无论是中央银行采取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把金融稳定作为自己的操作目标,还是中央银行针对汇率波动来源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来“凝平”汇率无规律波动,维持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实际上,本文的研究综述遵循前人研究,分别从汇率波动影响金融稳定的传导机制、汇率波动的来源以及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责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2.1汇率波动影响金融稳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

2.1.1金融稳定的定义与内涵

自从金融稳定作为中央银行一个重要的公共政策目标,导致国内外诸多学者花费大量的精力对它进行全释或者定义。但是迄今为止,金融稳定的定义依旧难以捉摸,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都没有给出准确、严格的定义。金融稳定定义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稳定和没有波动性相联系,但是波动性并无必然有害于金融市场。因此,许多西方学者通过金融不稳定、金融脆弱性等形式对金融稳定进行界定。关于此类金融稳定的定义拥有三个有用的因素:首先,他们专注于整体金融体系,与单个体系形成鲜明对照;第二,他们不孤立考虑金融体系,但是最终度量经济收益和成本则以实体经济的形式;第三,他们明确提及金融稳定的反方向金融不稳定,其更具体且更容易观察。

2.2汇率波动来源与货币政策的研究综述

2.2.1汇率决定理论与经验研究

实际上,伴随国际货币制度的变迁以及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汇率始终是不断波动的,而汇率的稳定始终是各国政府和学者研究的目标。汇率水平由很多“来源”因素决定,这些“来源”因素的变动会相应的改变汇率水平,导致汇率波动。如果汇率的“来源”因素不变,那么均衡汇率水平就不会改变,也就不会出现汇率波动。因此,研究引致汇率波动的来源成为各国央行和学者关心的主要问题,各种有关汇率决定的理论也就应运而生了。

综合起来,汇率决定理论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传统汇率决定理论、现代汇率决定理论以及最新汇率决定理论(徐恒蓋,。传统汇率决定理论包括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以及国际收支说。:年,瑞典经济学家提出了购买力平价理论,他认为汇率波动来源于各国物价水平存在差异。之后提出了利率平价理论。他认为汇率波动源于国内外利率差异,即一国货币的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的差异近似等于该国的利率和外国利率的差异。利率平价包括非抵补利率平价⑴抵补利率平价和实际汇率平价三种形式。1981年,美国经济学家提出国际收支说,他认为汇率波动的因素主要源于:国内外国民收入、国内外价格水平、国内外利息率以及对未来汇率的预期。综合以上三种情况,在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中,货币供给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是导致汇率波动的主要来源,这两个因素的变化导致了均衡汇率水平的变化。

3汇率波动影响金融稳定的理论机制.......35

3.1汇率波动影响金融稳定的作用机理.......35

3.2货币危机理论.......38

4汇率波动与金融稳定:传导机制及其宏观经济后果........57

4.1汇率波动与金融稳定——基于汇率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57

4.1.1引言.......57

5汇率波动来源与货币政策反应......99

5.1问题提出.........99

5.2汇率波动来源与货币政策反应的理论模型........100

6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一货币政策维护金敲稳定的作用机理

内容简介:本章首先分析了一种新兴的货币政策框架——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探讨在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下实现金融稳定目标的作用机制。其后构建了一个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下的拓展型泰勒规则模型。最后,利用时变系数模型实证检验了包含金融稳定指标的泰勒规则模型实现金融稳定目标的效果。

6.1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实现金融稳定的机制分析

在过去10或者15年时间里,许多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都把稳定通货膨胀率作为自己的主要政策目标。自从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许多学者建议中央银行在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情况下重新考虑传统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有利条件。作为常规实践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实际上增加了产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尽管传统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依旧存在其他政策目标,但是只占据很小的比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要求各国中央银行拥有维持金融稳定的责任。

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个健全的、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到2009年已演变成危及全球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官方机构和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是旨在维护物价稳定的货币政策框架,通过定义低且正值的通货膨胀率(典型为1-3%,或者在较窄的范围)。自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较长和变动的滞后,政策目标作为一个中期目标是可行的(例如目标水平的实现)。因此,它有时候被称为通货膨胀预期目标制。

7结论

7.1本文主要结论

本文在有效防范金融危机背景下探讨汇率波动、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之间关系。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于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本文需要解决汇率波动通过哪些渠道影响金融稳定?汇率波动与金融不稳定对宏观经济产生怎样的不利影响?其次,我们需要探究引起汇率波动的来源,并且将金融稳定、货币政策与汇率波动来源有效联系起来,寻求货政策抑制汇率剧烈波动的具体措施。最后,在一个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下一一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分析一国货币政策是否需要对金融稳定做出反应?如何对金融稳定做出反应?基于这些问题,本文的主要结论有如下几点:

(1)汇率波动与金融稳定之间存在不十分明显的互动关系。如果仅仅从两者的直接关系来看,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强有力的联系,但是加入其他参与变量之后,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变得明晰起来。显然,汇率波动需要通过贸易渠道、资本流动渠道以及资产价格渠道传导冲击各国的金融稳定,所产生的影响均大于它们的直接联系。无论是从脉冲响应函数,还是通过方差分解来看,汇率波动通过资本流动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传导冲击各国金融稳定的机制更加强烈;相对而言,通过贸易渠道传导冲击各国金融稳定的机制相对较弱。

(2)金融不稳定、热钱流入以及汇率波动都可以导致货币政策偏离,极大地削弱央行货布政策的有效性。我国货币政策偏离主要是因为汇率波动的变化引致的,金融不稳定和热钱流入对于货币政策偏离的影响相对较小。而货币政策偏离与金融不稳定会误导公众的预期,导致政策不确定性出现,政策不确定性冲击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向影响(即导致GDP、投资、消费和出口下滑),而对重要价格变量(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汇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取决于冲击的力度和持续时间,总体来看是负向的。政策不确定性反过来会导致汇率波动与金融不稳定。

(3)我们发现汇率变动主要源自两个方面:来自贸易变化的冲击以及来自金融市场的冲击。其中来自贸易变化的冲击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初级产品出口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变化以及净出口变化;而来自金融市场冲击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外商直接投资变化、其他国家对东道国金融资产的需求以及东道国对其他国家金融资产的需求。通过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货币政策对两种类型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冲击的最优反应。经验结果表明:货币政策最优反应取决于汇率波动来源;当第一类汇率波动来源冲击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最优货币政策反应是提高利率;当第二类汇率波动来源冲击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最优货币政策反应是降低利率。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