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1-1 政府在高新区组织结构中的地位
MPA论文范文一: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机制创新研究————以委托代理理论为视角
政绩考评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治理工具,是对地方政府及官员治理能力、行政效率和执行政策效果的评定。我国地方政府政绩考评在不断本土化的变迁过程中也呈现出新的变化。随着人们对自然认知能力和对自然规律认识能力的全面提升,逐渐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作为确保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目标、思路与基本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的基本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2章 委托代理理论视阈下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的理论阐释
2.1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的界定
2.1.1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的内涵
2.1.2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的主体及其考评权配置
2.1.3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的特征
2.2 委托代理理论视域下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的理论视维
2.2.1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2.2.2 委托代理理论的理论架构
2.2.3 委托代理理论在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中的适切性分析
2.3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2.3.1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委托代关系的结构
2.3.2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委托代关系的特征
2.3.3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践之惑: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多元利益主体博弈与机制的现状
3.1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多元利益主体
3.1.1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的委托人
3.1.2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的代理人
3.1.3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的监督人
3.2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的理性博弈
3.2.1 考评主体与对象间的信息虚报与目标博弈
3.2.2 考评利益相关者与考评规则间的博弈
3.2.3 本级政府与上级部门规制间的冲突
3.2.4 个体理性与组织集体理性的博弈
3.3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的机制阻滞
3.3.1 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机制流于形式
3.3.2 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代理人”间的共谋
3.3.3 生态治理绩效考评制度创新路径锁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治理之困: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中委托代理问题的前提
4.1.1 经济人假设
4.1.2 有限理性假设
4.1.3 信息不对称假设
4.2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中委托代理问题的突出表现
4.2.1 逆向选择问题
4.2.2 道德风险问题
4.3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中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危害
4.3.1 考评结果失真
4.3.2 考评激励失效
4.3.3 考评约束失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机理分析: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机制委托代理结构失衡的成因
5.1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信息不对称
5.1.1 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信息缺失
5.1.2 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信息失真
5.1.3 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信息垄断
5.2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的委托代理困境
5.2.1 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权力虚化
5.2.2 生态治理绩效考评责任空心化
5.2.3 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代理人市场不健全
5.3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中的激励与约束问题
5.3.1 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正向激励不足
5.3.2 生态治理绩效考评逆向惩罚不力
5.3.3 生态治理绩效考评过程中常态化监督缺位
5.4 传统绩效考评文化与政绩冲动的影响
5.4.1 传统思维方式与习惯的影响
5.4.2 非理性政绩观的误导
5.4.3 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理性缺失
5.4.4 绩效竞争压力下的显性政绩追求
5.5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制度变迁的不利影响
5.5.1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自发性探索缺乏法治规范
5.5.2 国家层面规定与地方实际的偏差
5.5.3 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制度关联与制度衔接梗阻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目标设计: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机制创新的目标框架
6.1 理念更新:科学的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价值取向
6.1.1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理论依据
6.1.2 以美丽中国建设为战略指引
6.1.3 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最高追求
6.2 制度架构:健全的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制度
6.2.1 合理的生态治理绩效考评内部治理结构
6.2.2 健全的生态治理绩效考评外部监督制度
6.2.3 严密的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专业控制体系
6.3 文化支撑:良好的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文化
6.3.1 变革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意识
6.3.2 创新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文化
6.3.3 完善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理性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路径优化: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机制创新的对策
7.1 完善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信息管理机制
7.1.1 完善信息保真机制
7.1.2 完善信息公开机制
7.1.3 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7.2 优化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指标调整机制
7.2.1 优化考评指标调整诊断机制
7.2.2 优化考评指标调整程序机制
7.2.3 优化考评指标调整利益协调机制
7.3 创新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激励与约束机制
7.3.1 完善考评激励相容机制
7.3.2 完善考评专业监督机制
7.3.3 完善考评责任追究机制
7.4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结果运用机制
7.4.1 健全考评结果研判机制
7.4.2 健全考评结果执行机制
7.4.3 健全考评结果反馈机制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MPA论文范文二: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价值研究
近代以来的工业文明形态为经济全球化浪潮和技术创新性革命供给了空前动力,也为生态危机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它意味着,人与自然关系内蕴的张力不断强化了生态环境治理意识提升、治理内容丰富、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技术能力进步,而且其中的伦理反思或批判实际地担负着这种强化的内在理想尺度的功能。于是,生态伦理的思维逻辑和行动规程就在新的时代变革发展中具备了社会价值寻索的本体论意蕴,而现代管理所应呈现的生态伦理价值自是其题中之义。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基本思路与主要创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本质
第一节 生态伦理的阐释
一、西方生态伦理的思想流变
二、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内涵及特征
第二节 多学科视角的生态伦理属性
一、政治学视角:基于政治权力的生态伦理属性
二、经济学视角:共生和绿色的可持续性经济管理
三、社会学视角:社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
第三节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基本规定
一、生态伦理的价值理念
二、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
三、生态伦理的理论基础
四、生态伦理的维护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现代管理视域下的生态伦理历史演进
第一节 古典管理理论的价值定位——效率至上
一、古典管理理论的“经济人”人性假设基础
二、科学管理的管理模式:控制自然的祛魅化设计
三、理性逻辑的科学化功利价值取向
四、“经济人”假设的反生态伦理省思
第二节 行为科学管理的价值转换——情感依托
一、行为科学管理的“社会人”人性假设基础
二、行为科学理论模式:人际关系的社会化凸显
三、情感激励的生态化行政伦理扩展
四、行为科学理论的生态伦理缺失
第三节 系统权变管理的价值探索——因境制宜
一、系统权变管理的“复杂人”人性假设基础
二、系统权变管理的管理模式:人境关系的动态化调适
三、动态持衡的多元化政府伦理关系
四、系统权变时期的方法论评价
第四节 知识与文化管理的价值创造——互生共存
一、知识与文化管理的“文化人”人性假设基础
二、知识与文化管理模式:人智关系的持续化建设
三、生态和谐的人本化行政文化结构
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人”的内在限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价值向度
第一节 现代社会管理的生态意识理念
一、生态健康意识——推动社会协调发展
二、生态优先意识——保证社会持续发展
三、生态环境意识——引领社会绿色发展
第二节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的价值体系
一、生态公正:政府生态伦理管理的核心价值
二、生态自由:公共管理秩序建构的目标价值
三、生态平等:道德主体利益协调的价值根基
四、生态和谐:和谐社会伦理调和的价值趋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价值实现困境与出路
第一节 生态伦理在现代管理中的实现困境
一、现代管理的主体性困境:主体价值的公平失允
二、现代管理的目标困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受阻
三、现代管理的秩序困境:生态安全的秩序失衡
四、现代管理的文化困境:中西生态伦理的融突
第二节 公共社会治理实现生态伦理的出路
一、构建生态伦理观念以践行协调共生的价值理念
二、实施生态伦理战略以推动生态化的社会经济发展
三、加强生态法治建设以维护生态安全的稳定秩序
四、创新生态文化理念以促进生态文明的理论建设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价值建构之维
第一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伦理价值阐释
一、基于命运共同体的生态伦理价值构建
二、生态善治对美丽中国愿景的实现
第二节 中国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决策模式
一、生态管理及其决策理念建构
二、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决策运行模式
第三节 生态伦理视域下生命安全健康的价值阐释
一、生命安全健康的理性制衡内蕴
二、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健康的生态行政价值观建构
三、中国政府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实现路径
本章小结
结论
MPA论文范文三: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
图 1-2 克里斯托夫·弗里曼的国家创新系统
作为国家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的科技特区,高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其管理体制。作为新旧体制碰撞与改革创新之结果的现行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探索和实践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着高新区功能日益丰富完善,实现了承载的功能作用,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了—种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共生的经济、社会现象。但高新区现行管理体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困境,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新区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新区已逐渐进入由“政策驱动”向“体制驱动”的转型期,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个案价值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成果评述
第三节 研究视角、创新及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创新
四、研究不足
第一章 本研究基本分析框架
第一节 概念解读
一、新时代
二、高新区
三、管理体制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第二节 理论工具
一、整体性政府理论
二、政府职能理论
三、治理理论
第三节 逻辑建构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动因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目标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策略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重点
第二章 基本概况
第一节 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
一、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二、高新区设立背景分析
三、我国高新区的特点分析
第二节 我国高新区沿革
一、探索初创期(1988-2000)
二、巩固提升期(2001-2012)
三、转型发展期(2013年至今)
第三节 比照
一、国外高新区管理体制及特点
二、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三、研究启示
第三章 个案研究: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第一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及现行管理体制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现状及特点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下取得的成就
第二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异同分析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共同点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高新区的差异性
第三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探索及其价值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的转型之路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方式创新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价值
第四章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第一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比较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的启示
第二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模式比较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特点解读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的启示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效、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面临的困境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困境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目标及内容
第一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因素分析
二、影响管理体制转型的变量提取
第二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目标确立
一、动力: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二、方向:高新区行政区管理体制二合一
三、目标: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内容落定
一、功能优化
二、职能转变
三、权力重构
四、机构改革
第六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研究
第一节 转型目标
一、紧扣为民宗旨,实现终极目标
二、瞄准时代战略,提升功能定位
三、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兼收并蓄
第二节 转型策略
一、上下结合的“渐进式”转型
二、政社合作的“包容性”放权
三、社会治理的“开放型”共建
第三节 转型保障
一、“法治型”高新区建设的有效实施
二、“大部制”高新区改革的有序推进
三、“合作式”府际关系的有力构建
结论
MPA论文范文四: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研究————基于目标和行动的维度
在组织活动中,通过合作能够提升组织效率、服务质量,而合作缺失,则会带来服务质效的下降。政府组织亦如此,即政府部门间合作与否会对其服务质量和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间合作是其发展的内在要求。首先,社会转型带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提升治理能力加以解决;其次,发展经济的压力,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提高办事效率;再次,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满足公众需求;最后,信息化的推进,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打破传统的“碎片化”运行模式。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述评
(一)政府部门间合作相关研究
(二)并联审批相关研究
(三)既有研究的启示与可供拓展的空间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概念界定
(二)并联审批的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
(二)无缝隙政府理论
(三)协同学
三、分析框架
本章小节
第二章 政府部门间合作需求、困境及其生成逻辑
一、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发生场域、需求与困境
(一)合作的发生场域: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
(二)合作需求的形成
(三)合作困境的外在表现
二、合作困境的生成机理:基于目标和行动的解释
(一)目标不一致
(二)行动不一致
三、合作困境的深层诱因:分化的组织结构
(一)纵向关系:瓦解政府部门间合作意愿
(二)横向关系:削弱政府部门间合作动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及其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与效果
一、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
(一)并联审批的萌芽阶段(2001年以前)
(二)并联审批的发展阶段(2001-2012)
(三)并联审批的相对成熟阶段(2013年以来)
二、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
(一)形成过程:有利于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
(二)执行过程:有利于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
三、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效果
(一)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有效性
(二)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有限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并联审批: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实现
一、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
(一)政治维度
(二)经济维度
(三)社会维度
二、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
(一)组织载体
(二)运行前提
(三)技术支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案例分析:以J省不动产登记改革为例
一、不动产登记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需求、困境及生成逻辑
(一)合作需求
(二)合作困境
(三)生成逻辑
二、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及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与效果
(一)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
(二)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
(三)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效果
三、并联审批促进不动产登记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实现
(一)目标一致的形成
(二)行动一致的生成
本章小结
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MPA论文范文五:行政责任伦理困境研究
行政责任是行政伦理学的核心概念,既包含制度维度,也包含伦理维度。传统公共行政主要强调对制度性客观责任负责,对伦理责任的关注相对较弱。随着公共行政的发展,科学化、技术化、法制化主导的工具理性弊端显现,行政发展范式从统治行政、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行政责任的伦理研究成为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行政责任履行过程中存在行政责任公共性与行政主体自利性冲突、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冲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冲突等伦理问题,引导我们对行政责任伦理困境进行研究。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2章 行政责任及其伦理困境界说
2.1 行政责任界定
2.1.1 行政责任概念、特点及内容
2.1.2 行政责任的伦理基础
2.1.3 行政责任的本质规定性
2.2 行政责任伦理困境的内涵与实质
2.2.1 行政责任伦理困境的内涵
2.2.2 行政责任伦理困境的实质
第3章 行政责任伦理困境的表现
3.1 行政人员的责任冲突困境
3.1.1 行政人员角色冲突
3.1.2 行政人员利益冲突
3.1.3 行政人员权力冲突
3.2 行政组织的责任归因困境
3.2.1 责任与服从的两难
3.2.2 集体责任与个体责任困境
3.2.3 组织责任遮蔽下个体责任的消解
3.3 行政责任制度的“问责”困境
3.3.1 “情理”与“法理”冲突
3.3.2 客观责任与主观责任冲突
3.3.3 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二分
3.4 我国行政责任的特殊伦理困境
3.4.1 宏观公共行政环境困境
3.4.2 微观组织亚文化困境
第4章 行政责任伦理困境的根源
4.1 行政人员个体的有限理性
4.1.1 自然人角色与主观道德风险
4.1.2 职业角色与自由裁量权风险
4.1.3 行政领导角色与行政自主权风险
4.2 行政组织的伦理异化
4.2.1 行政组织“去道德”倾向
4.2.2 行政组织结构限制个体伦理选择
4.2.3 行政人员对组织权威的盲从
4.3 行政责任制度的限度
4.3.1 工具理性的制度缺陷
4.3.2 行政责任制度的内在有限性
4.3.3 规则至上的形式化问题
第5章 行政责任伦理困境的出路
5.1 优化行政责任伦理原则
5.1.1 重塑公共性价值
5.1.2 达成责任共识
5.1.3 慎用伦理妥协
5.2 行政人员责任伦理路径
5.2.1 “为他”的责任思维
5.2.2 主体性的责任能力
5.2.3 实践性的责任行为
5.3 负责任的行政组织路径
5.3.1 整合组织内外部控制因素
5.3.2 鼓励负责任行为的组织制度
5.3.3 保持组织中的伦理自主性
5.4 行政责任制度伦理路径
5.4.1 制度的伦理化设计
5.4.2 制度的伦理化运行
结语
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涉及到的论文选题、标题、摘要、提纲、开题报告、答辩等方面,本网都有为大家提供相关的写作素材,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