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层政府执行力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基层政府执行力的概念及构成
1.基层政府执行力的概
“执行力”一词,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执行能力。执行就是“做”,就是动手落实,“力”则是落实的效率和程度。执行力在现实中的有效实现并不轻而易举,执行是一套完整的流程,它贯穿于工作的整个过程之中,包括了对实现整个目标的方式方法的讨论与落实。执行能力体现在企业中,就是指企业因职选人,为合适的岗位选择合适的人才,将人才的执行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执行力体现在政府组织中,就是指政府在进行治理工作的过程中,对于各项政策方针的贯彻落实力度,是政府部门在为实现为人民服务目标所做的战略决策、部署的过程,是政府部门进行系统化工作的过程;执行力体现在本文研究的基层政府中,就是指作为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组织,其落实政策的能力,以及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取得的效果,基层政府组织执行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一项方针的落实程度。
政府执行力,即政府工作部门的贯彻落实能力,在我国,这一名词由温家宝总理在 2007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并强调了执行力在政府工作中的重要性。政府执行力,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从宏观方面看,它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群体、一个组织的执行力,即一个政府组织,在实现某种目标,获得某种利益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影响因素,只有影响因素明晰,才能找到实现路径和提升执行能力的途径;另一方面,政府执行力可以被狭义的理解为,在一个政府组织中,组织个体成员的执行力,个体的执行能力对于整个组织执行力的提升意义重大,因此在提升政府执行力的过程中,要考虑组织中个体执行力的重要性。
...........................
(二)基层政府执行力提升的理论基础
1.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坎南提出的,公共选择理论主要以公共选择方面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公共选择,顾名思义就是指通过一种或几种民主决策的政治方式来了解公共物品的供需情况,重视集体选择,利用政治决策的方式做好资源的配置工作,提高政府配置资源的执行力,从本质上说,公共选择的过程也是一种政治过程。
用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来分析基层政府执行力的提升问题,首先,必须要注意的就是要将“经济人”假设理论应用到基层治理的过程中,把握好主客体之间利益的均衡,避免利益冲突的发生,让政府执行力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在执行过程中,执行的最终结果就是要实现某一方的利益,因此政治执行的过程可以被理解为保证利益均衡的过程;其次,基层政府要重视决策的重要地位,一项工作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决策的有效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一项决策是错误的,执行结果必然错误,影响基层政府的公信力;相反,决策方向正确且明晰,基层政府执行起来更加方便快速,利于基层政府执行力的提升;最后,基层政府要懂得运用管理方法中的“个人主义”,此处的个人主义指的是通过了解构成个体需求,以及个体行为对于整体的影响,分析个体对于整体的重要性,取得正常有序的基层治理秩序。
在公共选择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明确基层政府的行为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获得幸福,在完善公民偏好现实机制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基层民众的各方面需求,制定出让人民满意的政策机制,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让人民的意志体现在决策结果上,使决策结果体现出科学性和民主性,从而推进基层政府治理工作顺利进行,让基层政府的执行力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稳步提升。
............................
二、基层政府执行力的影响因素与提升意义
(一)基层政府执行力的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基层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人民的需求逐渐多样化,这得益于我国政府政策的制定与有效落实,也证明了我国基层政府对中央政府政策的落实到位,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影响基层政府执行效果的因素。
1.政策质量
任何政策的实施都是建立在政策制定的基础之上的,政府部门可以说既是政策的制定者也是政策的执行者,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贯穿于政府政治活动的始终。因此,政策质量对政府行政活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基层政府对政策的执行效果,影响着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上级政府制定的政策,如果缺乏质量、缺乏创新性和可行性,那么执行的过程将会出现很多问题,执行的效果也会不如预想中的那么理想;反之,如果上级政府在制定政策之前,深入各地进行实际考察,制定出符合当地发展的高质量政策,便会让执行的过程更加顺畅,取得令人满意的执行效果。对于执行者来说,高质量的政策,要比执行者去分析政策如何执行的能力更重要,因为高质量的政策能够提供给执行者正确的执行方向,提高基层政府的执行力。
2.相关制度
完善健全的制度是基层政府有效执行的基础和保证,但在当前执行力不够的诸多原因中,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是影响执行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制度因素主要包括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等。在一个组织中,完善的组织制度对于执行者来说是一种约束,是将个人行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枷锁”,让执行者依法执行;完善的激励机制,能够保证组织的工作活力,推动组织向前发展,完善的监督机制,能够将个人行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相反,如果基层政府缺乏完善健全的机制,会让执行者钻制度的空子,如果激励机制不到位,组织成员原有的期望值降低,直接影响系统内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监督机制不健全,会影响行政监督的效果,导致懒政、暴政行为产生,政府执行力提升的美好愿望也就难以实现。
............................
(二)基层政府执行力提升的意义
提升执行力是对基层政府的基本要求,执行力关系着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执行结果的成败,能够直接体现政府工作能力的高低,证明政府工作的认真程度,表现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落实力度。现阶段,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群众需求的变化,对我国基层政府的执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基层政府执行力的提升意义非凡。
1.有利于提升政府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政府形象
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政府在各项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提高工作效率已经不仅仅是上级政府机关的责任,而是各级政府都必须重视的。高效率的基层政府能够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需求,从而更好的投入基层建设,让基层建设工作在既定的轨道上行驶。基层政府执行力在政府工作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如果基层政府执行力差,党和国家所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无法得到有效落实,政府的工作效果就会从根本上减弱,基层政府的服务意识就很难得到充分地展现。我国基层政府作为建立高效政府的基础环节,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其执行能力,提升对政府政策的正确解读能力,为未来工作的高效开展和基层政府形象的维护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有利于党和国家政策落到实处
上级各项政策的制定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人民的要求能否实现,人民的生活条件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改善,始终是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提高执行力是确保我国社会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必要保证,而基层政府作为我国政策执行的最基础组织,必须保证其具有较强的执行能力,因为基层政府及其政府机构内部的工作人员的执行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政策落实情况,直接决定着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因此,基层政府必须使其执行力得到提升,认真有效的落实各项方针政策,对党和人民负责,始终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考虑,努力打造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为以后取得好的工作效果,探索适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打好基础。
图 4-6 收入情况统计
三、我国基层政府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分析………………………16
(一)我国基层政府执行力自身建设有待提高……………………………17
1.执行主体素质欠缺……………………17
2.执行主体单一……………………………18
四、我国基层政府执行力提升的对策…………………………24
(一)加强政府自身建设…………………………24
1.提升执行主体人员的素质………………………………24
2.加强基层政府人员构成的多样性………………………………25
结语…………………………39
三、我国基层政府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我国基层政府自身建设有待提高
1.执行主体素质欠
“执行主体的素质和能力是提高政府执行理论的重要保证,执行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强弱。”[1]基层政府执行力的强弱对国家的整体发展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加强基层治理,重视基层建设,做让人民满意的政府。当前,基层政府内部构成人员年龄结构严重失衡,基层干部老龄化现象严重,很多基层干部没有经过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培养,思想观念还停留在传统时期,指导工作主要靠的是个人的经验和主观愿望,创新意识薄弱,创造能力有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根据时代要求做出相应的判断与变化,导致基层政府执行主体人员在执行政策和对政策的落实过程中缺少能力,这严重阻碍了基层治理的效果以及基层的发展速度。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基层政府工作人员面对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因自身素质较低,能力不足,使问题得不到良好的解决。通过查阅相关数据资料显示,我国个别省市人民群众采用上访的形式反映问题的趋势显著,数量也在上升,而 70%-80%的上访问题都是由基层人民群众反映的,基层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模糊,导致基层人民群众对政府印象的改变,阻碍了我国信访工作的顺利进行。
现阶段,我国一直强调基层治理,重视基层发展,优惠政策也多偏向于基层,这种发展倾斜,对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但是在当前的基层政府部门中,政府工作人员素质提升的趋势并不明显,由于自身素质的欠缺,致使工作积极性无法提高,工作态度无法端正,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和需求能拖则拖,能推则推,影响了问题解决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素质的不足,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在执行过程中,不考虑客观需要,事事以自己为中心,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完成任务,责任心缺失,制度意识缺失,效率意识缺失,在工作中只求稳定,不求创新。
图 5-1 村民对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态度(单位:%)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各项社会治理工作的进步,基层的执行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要让基层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望得以实现,要让基层经济得到稳定快速的发展,我国基层政府执行力的提升是其中的关键。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基层政府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基层政府执行力的有效措施。
第一,要重视基层政府的自身建设工作。基层政府的自身建设工作不会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长期努力。本文中所分析的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工作,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作为执行主体,自身素质要过硬。要提升执行主体人员的自身素质,则需要从思想、专业以及带头人三个层面进行,执行主体素质的提升,是保证基层执行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其次,要注重基层政府工作人员构成的多样化建设。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学历层次都趋于单一化,因此就需要注意结构化调整,提高入门门槛、严抓考核环节、引进高层人才。再次,执行环境必须要优越。执行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因此,需要从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和改善人文环境等方面进行。再次,要重视整合执行资源的工作。政府需要整合的资源主要包括政策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以及财力资源等,这些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基层政府执行力提升的有效保证。最后,基层政府组织结构要完整。建立一个完整的组织结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保证各部门的权责分明,从而使执行工作稳步进行。
第二,要重视相关机制的完善与建立。相关政策机制的完善,就是要将个人和组织的行为划定在一个可行的范围之内,在这个范围之内,使基层政府执行力发挥出最满意的效果。对于基层政府的相关政策机制的完善和建立,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基层政府存在的问题,提出需要建立和完善的机制,这些机制主要包括利益均衡机制,能够有效调节利益冲突;绩效考核机制,能够促进工作的科学高效;监督机制,能够提升监管的质量;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建立一个完整系统的政策机制,让基层政府在执行工作中有动力,有依据,方能保证执行工作的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