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旅游拉动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以湖北黄冈市大别山乡村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9079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农业论文,本文首先研究黄冈市大别山乡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研究,然后分析农村旅游发展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行性与机制,然后探讨农村旅游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及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独特的风土人情,这些为发展旅游行业带来了先天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农村旅游受到越来越多的游客青睐,成为农村地区的一种新兴产业,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还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我国很多都存在人口众多、人地矛盾突出、经济滞后、人民贫困程度深、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调等问题,这导致很多农村地区劳动力剩余情况严重,所以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我国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面临一些困境,主要体现在:乡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所需的劳动力要求;农民无法得到准确的劳务需求信息,使得一些农民盲目流入城市找工作,徒劳往返的现象经常存在等。

发展农村旅游,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农村旅游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因为在农村开展,可以首先吸引农民积极参与;同时,农村旅游相关工作的技术容易掌握,就业门槛低,可以很好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此外,农村旅游产业关联度高,带动面广,与旅游相关的配套产业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可持续转移。
综上所述,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具有发展旅游的先天优势,同时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问题严重,而农村旅游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研究农村旅游以及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技术、方法均较多,并且有一些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关于两者之间作用关系的研究较少,并且主要集中在某区域以及定性层面上。所以本文结合目前研究热点以及研究空白,对全国农村旅游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做定性定量分析。

研究农村旅游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为通过发展农村旅游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理论依据;其次,通过科学的分析,为科学开展农村旅游提出建议;再次,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出建议;最后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为农村旅游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减小城乡贫富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据 Genoveva 等人的研究,农村旅游是发达国家重要的旅游方法之一。19 世纪中期,受工业化程度加深、城市化进程加快、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影响,人们压力感不断上升,开始萌发对农村宁静生活的向往,且农村田园风光以及自然美景与城市相比别具一格。[6]在这种环境下,欧洲农村旅游兴起。1865 年,意大利成立“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农村旅游诞生并开始发展。Vikneswaran 等人对农村旅游概念在研究后进行了界定。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的定义,农村旅游是发生在农村地域上的旅游活动。[7]农村特色、乡土风俗、田园风光是乡村旅游产品的核心和独一无二的卖点。其他一些学者机构也对农村旅游下了定义。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关于农村旅游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这些定义的共同点是与城市相区别,以农村环境为基础的旅游。

目前,国外农村旅游拉动剩余劳动力的研究几乎没有,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也相对较少,但关于对农村旅游的研究较多。例如,

Marta 等人以Zb?szyń公社为例研究了农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9]Stefan 等人对农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10]Mato 等人以欧洲大陆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的研究,发现农村环境的重要性;[11]Jana 等人以尼特拉自治地区为例,研究了农村旅游发展的财政支持工具;[12]Ana 等人以西班牙农村旅游为例,通过分析旅游忠诚度研究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可持续提升;[13]S. Mostafa 等人通过分析居民的感知、社区参与以及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分别研究了城市旅游与农村旅游;[14]Damir 等人研究了旅游产品和服务分配功能对农村度假胜地的贡献;[15]Jonna 等人研究了阿塞拜疆可持续农村旅游服务设计发展的需要;[16]Vincentia 等人以 Kalibiru 和 Lopati 村为例,研究了当地农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智慧;[17]Ikechukwu 等人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为例,研究了农村旅游发展的战略型事件;[18]Magdalena 等人研究发现农村旅游对农村生活质量提高具有决定性影响;[19]Limpho 等人研究发现,农村社区参与管理对农村旅游管理具有重要意义;[20]Ivana 等人以塞尔维亚德拉科沃农村旅游为例,研究了当地居民对农村旅游发展的态度和感知;[21]António 等人研究了马德拉农村旅游的案例中的利益分隔问题;[22]Celeste 等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葡萄牙农村旅游市场细分活动进行了研究;[23]Cornelia 等人对农场的农村教育旅游进行了研究。[24]我们发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农村旅游都较为重视,相关研究较多。
.............................

2、当前国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趋势

2.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与转移现状
2.1.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

上世纪 50 年代,刘易斯在其论文《无限劳动力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首次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81],费景汉和拉尼斯等人继承发扬其观点。在发展中国家存在人口数量较多,土地面积较少的情况,根据劳动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其他要素不变,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会降低。当边际生产率很小接近于零或者等于零时,产量最大化,此时,再投入劳动力要素,产量不会增加。当劳动力投入量能够达到产量最大化时,其他剩余的劳动力就属于剩余劳动力,此时可以将他们从农村劳动中撤出。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必须由劳动者提供劳动力来完成。在理论情况下,当边际生产率为零时,产量达到最大值。此时,即使再增加劳动力,产量也不会增加。其假设前提是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力质量相同。

根据刘易斯等人的研究,当农业生产产量达到最大化时,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要量是一定的,当劳动供给量恰好满足生产对能动力的需求量时,产量达到最大化,此时,如果再增加劳动供给量,就会产生多余劳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没有从事农业生产也没有从事其他生产或服务活动,他们没有任何实质性工作,以一定的国家历史条件和生产力水平为基础,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农村劳动力供给超过需求的那部分人。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边际收益为零时,剩余的那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即使不增减投入也不至于影响哪个农业产品的总量。国内有些学者认为,由于目前在我国,农村中二三产业的剩余劳动力较少,最终他们很大程度也会回归第一产业农业中,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业剩余劳动力几乎一致,所谓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以当前生产力水平为基准,超过农业生产需求量的那部分劳动力。

克里希纳根据劳动供给调整包括时间和质量调整,提出了判断农村是否存在剩余劳动力的方法,他认为,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可以从劳动者劳动时间,劳动意愿,收入以及农业产量四个方面进行判断,如果存在一个方面的情况,就说明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现象。第一,劳动者劳动时间,将劳动者在农业上的劳动时间与规定的充分就业的时间进行对比,如果在农业上的劳动时间较低,就说明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二,劳动意愿,如果劳动力实际从事农业的时间较少,要少于劳动力想要从事农业的时间,也就是说,存在劳动力想做农活却无活可做的情况,就说明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收入,劳动者农业的收入较低,要低于最低生活保障,就说明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第四,农业产量,当由劳动者较少从事或不从事农业生产时,农业产量不变,就说明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该种方法,在生产力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判断是否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参考。
........................

2.2 当前国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
过去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员外出务工;但是近年来,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就地实现转移趋势增强。[82]如图 2-1 所示。跨省转移人员占比和人数增速逐年下降,由于每年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多,所以跨省转移的人数还有在增加,但是跨省转移人数占全部转移人数的比例已经逐年下降,说明,就地转移趋势增强。

.........................

3、当前黄冈市大别山农村旅游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27
3.1 黄冈市大别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27
3.1.1 黄冈市大别山农村劳动力情况..........................27
3.1.2 黄冈市大别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30
4、当前黄冈市大别山乡村农村旅游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40
4.1 农村旅游产业结构存在诸多不合理......................40
4.2 缺乏农村旅游及拉动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40
5、黄冈市大别山农村旅游移动的对策建议........................43
5.1 优化农村旅游产业,提供优质乡村旅游产品................43
5.2 实施“融合”“产销”“全域旅游”战略..........................44

5、黄冈市大别山农村旅游移动的对策建议

5.1 优化农村旅游产业,提供优质乡村旅游产品
发展农村旅游,除了要注重带来的经济效益、带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外,还要注意要因地制宜,发展要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旅游业带动其他农村产业的发展。
首先,优化农村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旅游农业。农村旅游是根植于农村风景、历史文化、风俗人情以及产品等中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保证农村原有生活基础之上,将土特产、经济作物等进行产业化发展。例如,在海拔高的地方发展茶叶种植产业、中药材种植产业、干果种植产业以及食草动物养殖产业等,在海拔低的平原及低山地带,发展粮食、棉花以及水果等种植产业,以及家禽、生猪等养殖产业;在景区及城郊发展蔬菜种植产业、花卉产业、蛋奶制品以及景观产业等。虽然旅游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但是农业生产对农村经济水平的影响仍然十分重要,所以科学发展农业十分重要,将农业与旅游相结合,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才能更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其次,以发展旅游为导向,优化第二产业结构。农村旅游能够带动工业发展,由旅游带动的工业主要包括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果汁饮料食品加工业、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等加工业、手工制品加工业及健康医药工业等。在发展优化工业产业时,应注意两点,第一是农村旅游是劳动力密集产业,而且要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人口数量较多,所以在发展工业时,也应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工业,而不应该过分追求发展精密高科技产业。第二是农村工业是以发展旅游为导向,就需要注意环保,避免发展重工业以及需要锅炉的工业等,应发展无污染且与旅游相关的产业,既可以保护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旅游产业,又可以实现产业就地销售。

.......................

6、总结与讨论

6.1 总结
本文主要以黄冈市大别山农村地区为例,研究了农村旅游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以当前生产力水平为基准,超过农业生产需求量的那部分劳动力。随着农村生产水平的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较为严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主要有:去向区域相对集中,主要为东部以及城市;转移人员以兼业型为主,专业型为辅;转移年龄呈上升趋势,主要转移对象仍是青壮年;就地转移趋势增强;从事第二产业的比例下降等。而农民工进城务工以及跨省流动所带来的如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严重,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整体素质较低,真正能够在城市扎根的情况较少,流动性较大,跨地区转移过程中还存在组织化程度较低以及对劳动力的合法权益保障力度不够等问题,所以应该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就地转移。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深化发展,农村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喜欢,广大农村地区具有各自的风俗人文,并且农村的风景、宁静令很多城市居民向往,发展农村旅游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且对劳动力的要求并不高,所以发展农村旅游,以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还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农村旅游主要是通过影响和改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来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内部因素主要是指人口经济压力和人口资源压力,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水平、收入、市场需求以及政策导向等。据统计表明,除了麻城市和浠水县之外,黄冈市其他县市的农村地区都具有一定人口经济压力和人口资源压力,就是说这些农村地区的经济和资源都不足以承载该地区的人口数量,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而农村旅游可以发展当地经济,提供就业岗位等,能够改善内部因素,缓解人口经济压力和资源压力,拉动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从外部因素来看,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城市提供就业岗位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在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的政策导向下,农村旅游的开展会为农民提供当地就业岗位以及丰厚的收入,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