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农业论文,农业是人们利用动植物体的生活机能,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转化为人类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现阶段的农业分为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两大类。(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农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篇一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研究及应用实践证明,食品福照技术在提高食品卫生质量和保障食品安全方面,是一种绿色安全、科学有效的方法。食品福照技术是指利用Y射线、X射线和电子束等电离福射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物理效应、化学效应和生物效应,从而达到杀虫灭菌、防止霉变、延缓成熟和抑制发芽的目的,进而使食品的卫生质量得以提高、营养品质及风味得以保持、食品的货架期得以延长。
经福照技术加工过的食品称为福照食品。食品福照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优势:保持食品原有的成分与风味。用传统的加热方法对食物消毒灭菌时,会使食物失去原有的风味。而福照杀菌是一种特殊的“冷加工”技术,它在常温下杀菌,X射线、Y射线或电子束的能量高、穿透力强,在杀菌的同时,不会引起食品内部温度的升高,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持食品特有的风味。
1.1.2辖照食品检测意义
近年来,福照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福照食品的生产、消费和国际贸易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伴随着国际贸易量的增加,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福照食品鉴定检测技术上的优势,对福照食品进入其市场设置技术壁鱼,极大的限制了我国福照食品特别是农产品的出口贸易。由强震和海喊引发的円本核泄漏事件,使得公众关注起各种与“核”相关的问题,福照食品便是其中之一。由于对核应用的畏惧心理,部分消费者对福照食品的安全性仍充满担忧。因此,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开发,突破贸易技术壁全,提高消费信心,进行福照食品鉴定及检测具有重大意义。具体表现在:
(1) 加强福照食品标签法规的落实,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我国的《福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九条规定,福照食品在包装上必须贴有卫生部统一制定的福照食品标识(福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1996)。此外,《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也规定,经电离福射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食品,应在食品名称附近标明“福照食品”,离福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任何配料,应在配料清-中-中标明(B7718-2004)。尽管福照食品已被研究证实是安全的,但不少企业还是担心消货者不接受福照食品,所以没有在食品组装上注明任何福照标识,而且监管方也没有按照法彳标准监管。方便面在经过09年“康师傅调味包事件”后,N产儿家品牌方便而的包装上均标汗了 “采用国际惯用福照杀菌技术处理”字样,似是大部分的食品的标签上站本都没有标明“经福照”。
第二章实验部分
2.1方法原理
含脂福照食品中的2-十二院基环丁酮经适当溶剂提取后,旋转蒸发得脂肪,中性氧化招柱净化,旋转蒸发至干,流动相定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外标法定量。
2.2试剂、材料与仪器
2.2.1试剂与材料
试剂:乙腈、甲酸、iF.己烧为色谱纯;无水乙醚,淋洗用正己烧为分析纯;中性氧化铅,100?200目(650 °C灼烧12h,加5%水去活化,干燥器中放置过夜后)使用;试验用水为高纯水;无水硫酸钠。材料:0.22 ^1111有机微孔滤膜;移液器:100,200aL,1 mL各一支;层析柱(内径10mm,长350mm,上端有内径25mm,长80mm?lOOmm内径漏斗,下端具有活塞):采用湿法装柱,装柱前层析柱底部装入少许玻璃棉,净化待测液时层析柱底部和顶部各装入2 cm无水Na2S04。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4-52
3.1 研究方法的选择.............................. 34-35
3.1.1 仪器分析方法 ..............................34
3.1.2 定量方法的选择 ..............................34-35
3.2 标样稳定性试验.............................. 35
3.3 空白试剂的影响 ..............................35-36
3.4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36-41
3.4.1 提取方式的选择.............................. 36-37
3.4.2 提取济剂的选择.............................. 37
3.4.3 净化条件的选择 ..............................37-41
3.5 仪器条件选择.............................. 41-45
3.5.1 色谱柱的选择.............................. 41
3.5.2 色谱条件选择 ..............................41
3.5.3 质谱条件选择 ..............................41-45
3.6 方法性能指标的研究.............................. 45-49
3.6.1 方法线性范围的研究 ..............................45-46
3.6.2 方法检出限的研究.............................. 46-47
3.6.3 方法精密度的研究.............................. 47-48
3.6.4 加标回收实验 ..............................48-49
3.7 实际样品分析 ..............................49-52
结论
近年来,辐照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辐照食品的生产、消费和国际贸易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伴随着国际贸易量的增加,发达国家凭借其在辐照食品鉴定检测技术上的优势,对辐照食品进入其市场设置技术壁垒,极大的限制了我国辐照食品特别是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因此,.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开发,突破贸易技术壁垒,提高消费信心,对辐照食品丌展检测技术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研究的辐照含脂食品中2-十二烷基环丁酮含量的测定工作沖刚刚丌始,本研究所用的前处理条件及色谱、质谱条件,简单易操作。由于色谱与质谱两种分析技术的结合不仅弥补了质谱无法区分异构体的不足,又弥补了色谱缺少分结构倍的缺点。科学技术的发展,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加上先进的样品甜处押技术超临界萃取等将会在辐照含脂食品中2-十二烷基环丁酮的检测发抨史。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篇二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不仅面临食品安全领域的全球化影响,而且由于转型阶段法律规范体系不协调和政府监管弱化的原因,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且在某些环节特别是生产加工环节趋于严重。依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数字和专家分析,我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例数为 2 万—4 万人,但是该会专家估计这个数字尚不到实际发生数的 1/10,也就是说我国每年食物中毒例数至少在 20 万-40 万人。2008 年 9 月,全国各地又陆续发生了在奶粉中大量添加“三聚氰胺”提高蛋白质含量,导致婴幼儿患肾结石的“三鹿奶粉事件”,全国治疗的患儿达 29 万多人,并导致多名婴幼儿死亡;2009年 5 月 11 日,卫生部就之前杭州市民状告“王老吉”召开新闻发布会,声明该饮料中含有的夏枯草不在卫生部公布的允许食用的 87 种中药材名单中;2010 年 5 月23 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曝光:售价上千元、用于养生保健的“天然紫砂煲”竟然是由普通泥土与化学物质混合而成;2011 年,塑化剂问题愈演愈烈,接着就有毒豆芽等事件的发生,这些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方面出现问题的事件中有很多是一些知名品牌企业,有些甚至被广大消费者认为信用度较高企业,比如双汇、蒙牛等,这些知名企业事件的发生使得人们更加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对食品的安全感越来越低, 等等。事实上,在实践领域,随着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社会公众已从对产品和企业的不满转化为对政府监管能力的信任度的明显下降。
食品是民生之本,民稳之基,民富之源。食品生产是安天下的产业。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2009 年 2 月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这是一部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减少和消除食品有中有害因素造成的危害,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法律。这部法律的颁布,为我国行政机关进行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二、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文在汲取前辈们对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理论研究上,综合政府对其监管的实践经验基础,深入具体研究食品安全的其中一个环节-生产加工环节,对其环节做了比较详细的探讨。涉及到食品安全,其生产加工环节是比较重要的,在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占主导的地位。可以说,生产加工环节是否健康运行,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整个食品安全能否得到保障。一般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也都是从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着手的。因此,本文具体的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进行研究,就是希望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促进我国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国计民生。
第二章 食品安全生产加工环节政府监管的相关理论
一、 食品安全的概念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病从口入”,饮食不卫生,不安全等各种食品问题又是百病之源。人们在选购食品的时候,会更留意“不含添加剂”、“纯天然”等标志的食品,在菜市场,会更留意蔬菜的产地或者是否有污水浇灌,是否用过农药等危险。这都反映了人们已经把食品的安全性作为其在购买食品时的重要原则和取舍依据。
随着我国城市以及乡村经济的发展,食品的数量以及种类日渐丰富,同时,还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农药以及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广泛应用,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逐步渗透,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关系到食品安全的生产加工环节,问题更明显。深入研究食品安全加工环节,建立一个保证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体系,是食品生产者、消费者、管理者等在内的全社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关于食品安全的定义,国内外学者的理解不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食品问题的出现和增多而不断的深入的。在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食品安全在卫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中,定义食品安全为:在生产加工、分配、储存以及制作食品的过程中为了确保食品安全的可靠和安全,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并且适合人消费的各种必要条件和所要采取的必要措施。随后,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发表的《加强国家级食品安全计划指南》中从新定义食品安全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或使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
第三章生产加工环节政府监管现状........................... 22-30
一、生产加工环节政府监管主体现状...........................22-24
二、生产加工环节政府监管制度现状...........................24-27
(一)与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相关的法律...........................24-25
(二)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还需要提高 ...........................25
(三)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待理顺 ...........................25-26
(四)食品安全的快速反应机制不够完善........................... 26
(五)行业协会参与不够 ...........................26-27
三、生产加工环节政府监管技术现状...........................27-30
第四章生产加工环节政府监管国际经验........................... 30-36
一、国外生产加工环节政府监管体系........................... 30-32
二、国外生产加工环节政府监管的主要经验 ...........................32-36
第五章 关于提高我国政府监管水平的对策建议 ...........................36-44
一、建立更加分工明确、协调一致的管理体制........................... 36-37
(一)成立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 ...........................36
(二)减少部门重叠监管...........................36-37
(三)加强监管队伍建设...........................37
(四)加强政府与社会主体的沟通机制 ...........................37
二、加快食品安全生产加工环节的法律法规...........................37-38
三、加强食品安全相关制度建设........................... 38-39
四、建立和完善检验检测体系 ...........................39-41
结论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不仅面临食品安全领域的全球化影响,而且由于转型阶段法律规范体系不协调和政府监管弱化的原因,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中国公共健康领域面临的最主要的威胁之一,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问题特别严峻。但是,食品安全除了依靠市场主体建立在维护自身利益基础上的自律来规范外,更需要依靠政府超越经济自律的监管力量以及手段来规范。
对食品安全生产加工环节的理论研究是通过对我国国内最近几年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研究,归纳出食品安全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政府对其的监管措施;通过比较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法规,以及国内外食品监管体系,分析其利弊,得失,从而得出一些分析对我国的食品监管的借鉴价值;在论文完成的时候,又听到了关于老酸奶添加破皮鞋制成工业明胶相关的消息,在我国最近几年总能听到这些骇人听闻的食品安全问题,乳协等协会也就此问题作出声明:老酸奶以及果冻中不含工业明胶。但是消费者明显对此说法表示不信任,各种舆论与专家说法使得老酸奶事件沸沸扬扬,但政府的监管行动以及对此的表态明显滞后。这又进一步表明:加强政府食品安全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任重而道远。
这是直接关系到民众生命安全以及健康、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以及国家尊严的头等大事。当然由于笔者学识所限,本文对一些食品安全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理论和实践只做了原则性的探讨,并未对其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所做分析还只是停留在表面,还缺乏相关数据实证。如果有不可取之处的内容,还请老师批评指正。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篇三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迅速,信息化的发展对世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对各国的企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更为复杂,市场上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信息化也因此呈现信息全球化的趋势。企业也由此更注重创新管理和知识管理,力求更好的面对信息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复杂环境。而信息化对于每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军事的发展都产生着重要的作用。信息化也影响着国家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以及创新能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在未来的林业发展中,信息化已经逐步成为林业产业中重要的一部分,对林业的发展有良性的促进作用。
在吉林省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作为基础建设的一部分,林业信息化建设也被提出来,其中主要强调信息化基础设施、全省林业数据库以及应用系统和支持系统的建设,同时对标准规范以及管理体系进行建设。长春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松辽平原腹地,在所辖的四县(市)十区中,国有林场 22 个,国有苗圃 10 个。长春市林业产业经济主要是以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为主。主要以种植业、森林旅游业、木材加工业、养殖业、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为主。东部地区主要以旅游业、种养植业、花木业、林下经济植物为主,西部地区主要以农田防护林和造林绿化及种植业为主[2]。长春市作为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地市,随着长春市林业产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建立有效的林业信息服务平台对林业产业的管理水平、林业产业的发展监督以及长春市林业产业的推广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1.2 研究意义
针对长春市林业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研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推进长春林业信息服务水平有着重要的意思,有利于长春市林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是为长春市林业局制定林业信息服务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理论依据。在吉林省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林业信息化建设的加强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而目前长春市的林业信息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并需要合理的加以利用,通过林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以及对林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研究,能够更好的支持林业信息化建设,提高林业信息服务水平,从而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在对目前林业信息服务的很多方面尚不完善,通过对林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研究,为针对林业信息服务的政策和法规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方向。
二是通过建立长春市林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现有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促进数据应用和信息增值产品的生成、促进林业管理部门和林业企业的信息协作,为推动长春市林业信息化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促进长春市林业产业的发展。
现在国家有一些林业信息服务的网站,在内容和结构上有很多相似相通的部分。通过对长春市林业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的研究,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可以将同类的网站进行资源整合,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是具有示范作用,即促进长春市其它管理部门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从而促进长春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林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林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未知的挑战,同时也有许多可以利用的机会。林业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有利于为长春市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和方向,为长春市其他行业的管理部门作为一个参考。
第 2 章 林业信息化及信息服务平台理论
2.1 林业信息化的基本理论
在我国对“信息化”概念较为正式的界定,可参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即: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2.1.1 信息化分类
信息化在分类上有多种不同的标准,信息化在分类上有多种不同的标准,如按信息化对象进行分类,按信息化水平分类。这里简单归纳为以下几部分。
(1)政府信息化
数字政府,即电子政府或电子政务,广义上是指政府信息化。包括政府部门业务信息化以及党委人大等机关的业务信息化。
(2)农林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际上和农村信息化是分不开的,和农民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农业”在这里是指大农业,包括农林牧渔养殖及农产品加工工业在内。
第3章 长春市林业信息服务用户分析 ..................................31-51
3.1 长春市林业信息服务现状..................................31-34
3.2 长春市林业平台构建的必要性.................................. 34-35
3.3 长春市林业信息服务影响因素.................................. 35-41
3.3.1 外部环境.................................. 35-37
3.3.2 内部环境.................................. 37-38
3.3.3 技术方面.................................. 38-41
第4章 长春市林业信息服务平台构建方案 ..................................51-73
4.1林业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的目标..................................51-52
4.2林业信息服务平台的结构框架.................................. 52-54
4.3林业信息服务平台总体功能设计.................................. 54-56
4.4林业信息服务平台的系统功能 ..................................56-61
4.4.1 信息发布交互 ..................................56-57
4.4.2 数据处理支持.................................. 57
4.4.3 林业产业核心服务 ..................................57-58
4.5 长春市林业信息服务平台实施.................................. 61-64
4.6 长春市林业信息服务平台维护.................................. 64-69
4.7 长春市林业信息服务平台保障体系.................................. 69-73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3-77
5.1 研究结论 ..................................73-74
结论
本文通过对信息服务平台在林业产业中的应用进行调查,结合长春市林业产业发展情况,提出长春市林业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方案和保障措施。通过对长春市林业信息服务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总结长春市林业信息服务特点和存在问题,从而提出影响长春市林业信息服务的几方面因素,通过对用户需求的分析整理,得出相应的长春市林业信息服务策略。并以此提出长春市林业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方案,同时针对方案的保障措施进行研究。全文观点如下:
长春市的林业信息服务目前主要基于一些林业相关的政府机关网站,其中林业信息服务只是整个网站的一小部分内容,缺少专门从事林业信息服务的平台。目前这些提供林业信息服务的网站存在问题如下:林业政府网站主要集中于对林业机构职责的界定,相关内容比较宽泛,但是内容杂乱缺少结构化处理。林业局的网站在发布信息上受到网站本身的限制,很多板块更新缓慢。另外,针对于林业信息服务的网站在省内不只一个,而这些网站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不明显,这些差异主要集中在对自身职责的相关说明上。其他林业基本信息同质化比较明显,信息集成化也不高。同时,林业信息服务所面向的受众人群有限,很多林农等普通用户由于对计算机技术缺少了解,无法很好的利用当下的林业信息服务。
本文根据长春林业信息服务相关用户的不同需求,对林业信息数据的情况进行整合,从而提出相应的信息服务策略。在对用户进行需求研究的时候,将用户分为林业产品的采购商、供应商,林业相关的科研机构,林农等普通用户等外部用户以及林业政府部门为代表的内部用户。其中各部分用户群体在需求上主要集中在于:对林业产业当下发展情况的整体把握,对林业产品的相关商务活动缺少便捷安全的沟通交流平台,对林业产业相关政策法规的了解不够深入,对林业相关技术以及对科研成果的需求。针对上述不同需求,按照长春市林业信息服务的对应策略,将信息服务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几点:林业行业动态和政策法规的检索和相关性分析,对于林业相关技术知识和科研成果的展示,对与林业产业的发展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及提供林业的相关办公系统。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篇四
1引言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对教育发展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像林业经济管理这种由传统林学与经济学和管理学交叉融合而产生的具有一定行业特性的学科,其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特征更是为人们所忽视。现在,中国的林业经济管理教育正处于历史最好的发展阶段,但表面繁荣的背后是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所面临的潜在危机和挑战:一方面,综合性院校依托其强大的管理学和经济学优势强势介入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高端领域,如研究生教育和重大科学研究项目,使学科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本科教育的通识化趋势以及人才需求的变化也在压缩林业经济管理本科教育的发展空间,使得林业经济管理本学科教育面临包括理论体系、人才培养、实践应用等方面的危机。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能不能解决好这些危机和挑战,能不能突破发展瓶颈,走向新的发展阶段,是广大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工作者极为关心的问题。专业性教育大发展都有其特定的轨迹和脉络,林业经济管理教育也不例外。
本文以中国高等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发展脉络为切入点,在研究中国高等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起源及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努力去揭示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发展中显示的特殊性,并从中探寻教育发展、学科发展与行业发展的宏观联系,进而针对中国林业的变革对林业经济管理教育提出的挑战和带来的机遇,来探寻推动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发展的科学对策和合理建议。提高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水平,解决中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所面临的挑战,促进中国林业的发展,必须把握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发展的脉络及其特征。我们也只有站在对历史深入研究、认真思考、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思考未来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定位,为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理论创新及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
1. 2硏究现状
1.2.1关于林业经济管理教育起源的研究
在这个问题上,熊大同等(1989)则认为,晚清兴新学,曾仿照欧洲与日本开设了新式学堂,并正式设立了近代林业教育机关,可以说林业教育的系统讲学开始于此。胡孔发等(2010)则指出,民国时期林业教育有不可忽视的发展,很多高等院校已经设置了森林或林学两种系别,这都属于林科,而且还进行了教学实践,他认为这应算是中国高等林业教育的正式开端。
国内学者把高等林业教育中林政学等与林业经济相关课程的开设作为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起源。张建国(1991)认为,20世纪初期就有人在大学里开始讲授《林政学》和《林业经济学》这两门课程,但由于当时我国林业尚未形成产业,国家又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授课内容大体都是外国的内容。张建国虽然提出了林业经济管理教育起源的判断标准,即以林政学或林业经济学课程的开设为标准,但没有提及具体的开课时间和主讲教师。温亚利(2011)的研究认为,20世纪40年代,前辈学人朱江户与王长富等林学家曾在一些农林学校讲授林政学及林业经济等课程,以此作为林业经济管理教育最早的起源。
2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概念界定
2.1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涵义与相关范畴辨析
《辞海》(2009年版)对"教育"这个词有两种释义,一种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另一种是用道理说服人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本文研究中的教育主要是第一种。教育包括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个主要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人才培养又包括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等类别,科学研究包括研究团队、研究内容等方面。在具体细节上还包括课程设置、授课教材、专业方向等研究内容。
研究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一般包括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主要方面,人才培养又包括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等类别,科学研究包括研究团队、研究内容等方面。在具体细节上还包括课程设置、授课教材、专业方向等研究内容。由于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发展和变革的核心是高等林业经济管理教育,为了研究更具有针对性,本文以高等林业经济管理教育为研究对象,中等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问题暂不涉及。
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组织形式包括林业经济管理"学系"和学科。所谓"学系"指高等教育中按学科所划分的教学与行政单位,是教育组织化的具体形式,一般还有一定的行政功能,是为了教育机构的业务工作能得到分工协作高效实施这一目标而设置的。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学系"是高等院校按照学科性质设置的教学基层单位,是实施科研、教学以及社会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科整体研究任务与规划的实际执行者。学系主要由"专业"构成。按照《教育大辞典》(1998年版)的定义:"专业译自俄文,指中国苏联等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大体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课程计划或美国高等学校的主修课程。"《辞海》(2009年版)中对专业的解释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
3. 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起源.................................16-37
3.1 晚清时期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起源............................16-25
3.1.1 晚清时期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萌芽............................ 17-19
3.1.2 民国时期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发展............................19-25
3.2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发展............................ 25-29
3.3建国后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发展............................29-37
4. 当前中国林业教育现状及面临的挑战............................37-42
4.1 当前中国林业教育的现状............................ 37-40
4.2 中国林业教育面临的挑战............................40-42
5. 国外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发展的趋势............................42-49
结论
如前文所述,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晚清到民国的萌芽与形成阶段、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的确立与发展阶段、改革开放至今的完善与成长阶段。通过对这三个阶段的研究,笔者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关于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起源根据本文研究,晚清时期的京师大学堂的《奏定大学堂章程》虽然规划了林科及林业经济管理的教学内容,但没有真正的办学实践。到了民国时期,1915年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开设了林政学,根据史料推断授课老师是程鸿书,这可以确定为我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起源。
(2) 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及特征在晚清到民国的萌芽与形成阶段,清政府模仿日本开始了中国的农林教育,但大学里的林业教育没有付诸实施。
民国建立后,林业经济管理的课程才以1915年开设的林政学为起源逐步形成。这一阶段总体特征是我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课程体系的形成。在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的确立与发展阶段。
我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总体特征是在林学教育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林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已经初步形成,但科研队伍相对较少,且没有硕士点和博士点。在改革开放至今的完善与全面调整阶段。这一时期林业经济管理教育总体特征是学科建设日益完善和成熟,培养研究生(硕士、博士生)等高层次人才的教学体系已经形成,科研能力也日趋成熟。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篇五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生态环境在不断地恶化,作为一个中部省份,近几年来,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安徽省的生态环境破坏堪忧,据《2010年安徽省环境状况公布》显示,安徽省部分城市空气污染仍较重,在对17个城市开展的空气质量检测中,发现出现酸雨的城市有9个,主要出现在沿江和皖南地区,黄山市为中酸雨区,重酸雨区的有池州和铜陵市;除了空气污染较重之外,全省自然灾害也不断发生,就2010年而言,全省气象灾害时有发生,讯期西南部出现了强暴雨过程,盛夏期间江淮大地持续高温,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07.09万公顷,泥石流、滑坡、地面塌陷、崩塌等地质灾害达338起,直接经济损失约2536.3万元。
人们的生存环境面临这样威胁越来越多,如何权衡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作为生态与环境的主导,林业能够满足公众的这一需求,且外部效应明显,能够产生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林业的发展引起了政府的广泛关注,在公共财政理论的指导下,近几年我国各级政府在林业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来支持其发展。
安徽省是一个林业比重较大的省份,全省林业用地有440.35万公顷,接近安徽省国土总面积的31.7%,政府每年安排大量资金支持林业发展,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安徽省财政收支矛盾突出,2011年全省财政支出同比增长27.8%,全年支出达到3305.7亿元,这与2632.8亿元财政收入相比,财政收支紧张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支出压力不断增加,因此需要提高林业财政投入效率,以达到用最少的财政投入来满足人们对林产品和森林生态最大需求的目的。
第二节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本文在公共财政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选取一系列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省林业财政投入的效率进行评价,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利用2000-2010年安徽省林业财政投入的面板数据,分析安徽省林业财政投入的规模、增长趋势及结构,从总体上对安徽省林业财政投入现状进行分析;
通过DEA非参数模型对2000-2010年安徽省林业财政投入效率进行测算,对各个年份相对效率值进行比较,分析安徽省林业财政投入效率存在的问题;
分析安徽省林业财政投入效率的制约因素,同时借鉴国内华东四省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相关经验,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提高安徽省林业财政投入效率的政策建议。
第二章林业财政投入效率的理论分析
本文主要以公共财政理论、林业的公共产品属性理论和财政投入效率理论三个方面为理论基础进行阐述,随着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相应的公共财政模式逐渐取代了生产型财政模式,在公共财政理论的指导下,林业财政投入划为公共财政的一个分支,因此,本文的理论基础之一必然为公共财政理论;再者,由于林业涉及到公共产品的不同类别,需要以公共产品理论为支撑,对林业进行产品属性界定;最后,政府财力有限,政府应该投入多大规模及各个结构之间如何分配,才能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满足人们对林业的多样性需求是财政投入效率理论研究的重点,本文就在这三大理论的基础之上来展开研究的。
第一节公共财政理论
一、 公共财政的概念界定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为基础,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政府分配活动的行为。从这一概念可见,公共财政与市场经济相对应,政府支出限于弥补市场的缺陷,也即市场失效的范围,通过非市场机制来纠正市场机制的弱点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关于公共财政的概念,另一些学者还做了如下几方面的理解:公共财政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己任、公共财政界定规范了政府职能、公共财政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和规范。
二、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关于公共财政的特征,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阐述,许正中认为公共财政具有以下特征:以克服市场失灵为范围、非盈利性、法治性和民主性;贺忠厚将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公共性、非盈利性和规范性三个方面;于海峰等则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分别为:弥补市场失效、为市场活动提供公平服务、非市场营利性和法治化,该学者认为这四大基本特征从不同的侧面共同的表现了公共财政的"公共性";邓子基和张馨两个学者一致认为公共财政具有弥补市场失灵、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非市场营利性和法治化四个基本特征。
结合学者们的观点,无论是三性说还是四性说,从中可以总结出,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弥补市场失灵、消除垄断以维护市场竞争、消除外部性影响和对非价值性物品进行社会规制。
第三章 安徽省林业财政投入的现状.............................27-38
第一节 安徽省林业财政投入的规模.............................27-31
第二节 安徽省林业财政投入的结构.............................31-36
第三节 小结 .............................36-38
第四章 安徽省林业财政投入的效率测度............................. 38-45
第一节 DEA方法介绍.............................38-41
第二节 安徽省林业财政投入效率测度............................. 41-43
第三节 小结 .............................43-45
第五章 安徽省林业财政投入效率的制约因素.............................45-52
第一节 林业财政投入规模不足 .............................45-47
第二节 林业财政投入不稳定............................. 47
第三节 林业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 47-49
一、林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47-48
二、林业科技教育投入低下............................. 48-49
第四节 缺乏对林业财政资金的有效监管............................. 49-50
第五节 生态建设重视不足 .............................50-52
一、 生态环境意识薄弱 .............................50
结论
随着生态环境破坏程度不断加深,作为生态主导一林业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近几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林业的投入,安徽省在林业方面的发展成就颇多,产生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显,为安徽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当前林业财政投入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会阻碍安徽省林业的进一步发展。
本研究以安徽省林业财政投入效率为中心,首先,运用财政学相关理论对林业公共产品属性进行界定;然后,运用一般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安徽省林业财政投入的现状,并进一步运用DEA模型对安徽省林业财政投入的效率进行测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最后,在借鉴华东四省和国外发达、发展中国家经验,针对安徽省的实际,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 政府预算是安徽省林业资金来源的主体,其中国家预算资金有下降的趋势,地方配套资金有上升的趋势,为了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安徽省应该通过各种渠道拓宽资金来源。
(2) 林业投入结构不合理,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林业专项补助投入太少,特别是林业科技教育投入很少,因此,安徽省林业财政应该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
(3) 安徽省林业财政投入总效率不高,在对2000-2010年安徽省林业财政投入效率进行测度时,发现相对有效的年份只有三个,其他八个年份均存在效率低下问题,在这八个年份里,有六个年份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趋势,可见,加大林业财政投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这八个年份均存在投入要素配置不合理问题。
(4) 为了提高安徽省林业财政投入的效率,可以通过加大政府宣传力度、财政金融政策协调搭配、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和建章立规手段,实现安徽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篇六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 2/3,约 650 万 km2,约 1/3 的人口居住在山地。人类历史的发展与山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对山地的依赖程度将比过去更加强烈。由于当今社会的深刻变革,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更加紧密。人类在对物质、经济、技术等改造过程中的副产品,如人口的快速增长,能源的过度消耗,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对大自然产生了严重的负担,生态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人类需要认真反思如何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使得人类与自然的发展相平衡。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地形地貌丰富,自然条件复杂的区域,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较为恶劣。
黄土高原山地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决定了山地开发利用的重要性。为了改善黄土高原地区人们的生活环境,如何利用好山地资源,满足人们新的游憩活动需求,山地公园的建设就成为了该地区创造新的城市生活空间的重要途径。在山地公园建设过程中,植物景观无疑成为其中重要的因素。因为植物景观建设不但担负着改善生态环境的各种责任,同时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提供了重要的绿色城市空间。
笔者在 2009 年、2010 年跟随导师参与了“石膏山风景名胜区规划”、“子长龙虎山景区规划设计”项目,并先后随导师及个人对山西灵石县石膏山、陕西子长县龙虎山、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白塔山、甘肃省天水市南郭寺等地进行了实地勘察调研,掌握了部分相关的基础资料及规划设计资料,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渐渐的意识到在黄土高原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及人文历史的影响下,山地公园植物景观的建设与国内其他地区有着巨大的差别及困难,因此,如何更好的做到在黄土高原地区山地公园植物景观建设的合理性,创造出更好的城市绿色空间成为笔者思考的重点。理论与项目相结合,调研对象与项目相比较,使论文的最终完成得到良好的现实依据。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我国是一个地貌形态复杂的多山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使得城市居民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的景观建设需要更多更有效地利用山地,以创造出更加具有活力的城市新景观。课题从黄土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入手,分析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因素对黄土高原山地的影响,从而找出黄土高原山地自然植物群落的习性特征以及当地特有树种。对黄土高原地区现有及在建的山地公园进行统计和研究,整理出有关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特点及不足,分析不同地域环境的自然空间格局和其形成的文化特征,通过实践案例总结出针对黄土高原山地型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方法及原则,寻找出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目的的理论指导。
2 黄土高原山地环境的基本属性
2.1 黄土高原山地自然环境特征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为一起伏不平的破碎高原。黄土高原几乎全境都被黄土所覆盖,地势总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大部分地区海拔在 1000~2000m 之间,约占黄土高原总面积的 70%,地形多为黄土丘陵和黄土塬;海拔在 2000m 以上的地区占 10%左右,主要分布在六盘山—陇山以西的地区,多为石质山地,也有一部分黄土丘陵;海拔在 1000m 以下的面积不到 20%,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如汾渭平原等。黄土高原地貌类型多样,土壤侵蚀强烈,沟壑纵横,梁、峁、塬等黄土地貌极为发育,主要地貌类型有黄土丘陵、黄土塬、风沙丘陵、土石山地、河谷平原等,其主要特征如下。
2.1.2 气候特征
黄土高原属欧亚大陆东部温带、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类型由东南半湿润气候逐渐向西北半干旱、干旱气候过渡。气候特征表现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春温高于秋温、秋雨多于春雨。雨热同期、雨量少而变率大,冷热季节明显,日温差大,光照充足,日照时数多,热量条件比较优越。冬春季节多大风,春早现象比较严重。全区年平均气温 3.6~14.3℃,≥10℃积温 2500~4500℃,无霜期 150~250 天,年降水量 200~700mm,年蒸发量 1400~2000mm,年辐射总量 502~669J/cm2,全年日照时数为 2100~3100h,年大风日数 10~20 天。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最南部的洛阳地区年平均气温在 14℃以上,至内蒙包头、呼和浩特和集宁一带则降低至 5℃以下。降水亦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由秦岭、伏牛山北麓与中条山南麓的 700mm,至河套西部则逐渐降至 150mm。 6~9 月降水占全年的 70%~80%,愈向北夏季降水的变率越大,并且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最大年降水量通常为最小年降水量的 3 倍,有时甚至高达 7.5 倍。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降水少,而蒸发强,干旱问题较普遍。以干燥度划分,半湿润半干旱区各占一半,二者的分界线大致是阳泉—离石—延安—固原—天水,此线东南(个别例外)为半湿润区,此线西北为半干旱区,且越向西北干燥度越高,干旱问题越突出。
3 黄土高原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要素分析................................. 36-42
3.1 黄土高原植物景观基本特点 .................................36
3.2 植物景观类型 .................................36-37
3.2.1 自然植物景观................................. 36-37
3.2.2 人工植物景观................................. 37
3.3 黄土高原山地公园植物的景观功能................................. 37-42
3.3.1 建造功能 .................................38-40
3.3.2 环境功能................................. 40-41
3.3.3 观赏功能 .................................41-42
4 黄土高原山地型公园植物景观构建研究 .................................42-50
4.1空间类型的植物景观设计................................. 42-46
4.2 植物景观与其他景观要素的结合................................. 46-48
4.2.1 道路 .................................47
4.2.2 建筑及构筑物 .................................47-48
4.2.3 水体................................. 48
4.2.4 其他人工设施................................. 48
4.3 植物的季相景观营造 .................................48-49
4.4 植物景观的意境营造 .................................49-50
5 黄土高原山地型公园植物景观研究 .................................50-82
5.1 兰州五泉山公园植物研究 .................................50-57
5.2 天水南郭寺植物景观研究 .................................57-60
5.3 山西石膏山风景区植物研究................................. 60-67
结论
本论文以黄土高原地区的山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对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研究。首先,对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诸如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资源和植被进行了归纳总结,对黄土高原山地的地形进行分类,对各种地形在山地公园中的造景功能进行了分析。
其次,对黄土高原山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要素进行了分析。其中以黄土高原山地公园植物景观的基本特点为基础,对山地公园中植物景观的类型:自然植物景观和人工植物景观,进行了分析。又根据植物景观的建造功能、环境功能和观赏功能对山地公园中指植物景观功能进行了探讨。
再次,根据前面对黄土高原山地自然环境和植物景观要素的分析,从利用山地不同地貌空间类型、与山地公园其他要素结合、植物的季相景观和意境营造四个方面详细的阐述了黄土高原山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法。
最后,通过案例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阐述了理论研究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篇七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人类社会逐渐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环境问题也不断显现。臭氧层的破坏,海平面的升高,全球气温的不断攀升,资源过渡消耗,以至于近期的核辐射等,全人类不得不正视环境危机问题。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居住的城市拥有舒适而健康的生态环境,人类目前最现实最迫切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生态平衡的城市居住环境。而保护和种植绿色植物便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之一。众所周知,绿色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而对生态环境优化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同时也是改善居住环境小气候的基本条件之一。正因为如此,才使得近年来绿色植物的景观建设已经成为了居民住宅区环境景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植物景观效益的研究是最贴近居民生活的研究。因为城市的建设和居民住宅的优劣直接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现状、城市发展现状、文化习俗和经济的发展等。例如西方国家对于居民植物景观的设计则注重植物景观和居民建筑的协调感,通过对植被的修剪来体现其人类征服自然的理念,通常采用规则式的造园手法来体现。而我们国家对于植物的配置则是重视“天人合一,,的思想,注重植物本身所处的环境条件,如水域、公园等周围的生态环境的配合。与西方国家注重后天人工修饰成规则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或者各种动植物造型的植物设计手法不同,东方国家更加侧重于体现大自然植物群落的个性美和群体美以及所体现出的自然美。
在这个物欲横流,欲壑难填的商业社会里,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和满足也越来越多。居住区的环境美化则体现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在社会发展初期,人类对于植物的欣赏主要是从植物的外在形态,颜色和不同层次之间的搭配效果等直观的角度去欣赏。其中个人的喜好、学历背景和从事行业等决定了个体的欣赏趣味。然而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于适宜的居住环境追求不断提高,人类与对植物的欣赏角度不再仅仅是个体的植物上出发,而是更多的注重植物群路之间的配合,讲究的是一种整体美和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居民小区中植物景观配置的优劣,反映了一个小区不仅仅反映的是植物配置本身所体现的景观的好坏,同时也是居民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操的体现。
2、南昌市居住区植物景观配置概况
2.1南昌市地域特征
南昌市位于东经115027至116035、北纬28009至2901,地处江西省中偏北部,赣江、抚河下游,都阳湖之滨。“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阮越”,历史上素称“冲要之地”。市域辖东湖、西湖、青山湖、青云谱、青山湖、湾里五区和南昌、新建、进贤、安义四县。东西宽IO7.6klll,南北长112.1,总面积为7402.3km2,占全省总面积4.4。
2.1.1地形地貌
南昌市西接九岭山脉,东南属赣中南山地丘陵,全境山、丘、岗、平原相间,东南地势平坦,西北丘陵起伏,其中岗地低丘占34.4%,水面占29.8%,平原占35.8%。为亚热带与温带交汇地区。境内江河纵横,湖泊众多,赣江穿越而过,城内四湖,城外四湖,形成了“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江南水乡自然景观特色。境内江河湖塘星罗棋布,以都阳湖为中心散布着军山湖、金溪湖、青岚湖、瑶湖等大小数百个湖泊,市区东北有艾溪湖、青山湖和贤士湖;城东有东、南、西、北四个风景湖。
2.1.2气候
南昌气候湿润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冰冻期短,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一年中,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冬冷夏热、秋爽春寒,春夏多雨、秋冬干燥。平均气温悬殊,春季平均气温17.5’C,夏季平均气温28.2℃,秋季平均气温20.9℃,冬季平均气温6.3℃。极端最高气温40.9℃,极端最低气温.2℃。年降雨量1600一1700mm,降水日为147一157天,年平均暴雨日5.6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5%。年日照时间为1723一1820小时,日照率为40%。年平均风速为2.3m/S。年无霜期251一272天。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非常适合植物的生长和新物种的引进。
2.1.3水文现状
南昌市水域广阔,市内水网密布,江河港汉纵横交错,湖泊库塘星罗棋布。流经南昌市的主要水系为赣江,河流最终汇集到都阳湖。境内湖泊众多,有军山湖、金溪湖、青岚湖、瑶湖等数百个大小湖泊,市区湖泊主要有城外四湖:青山湖、艾溪湖、象湖、黄家湖(含礼步湖、蝶子湖),城内四湖:东湖、西湖、南湖、北湖。城在湖中,湖在城中,形成得天独厚的河湖环绕的美丽景象。
3、结果与分析 ...............................26-43
3.1 恒茂国际华城区植物配置现状..............................26-28
3.1.1 园林植物调查结果.............................. 26
3.1.2 植物配置现状分析 ..............................26-27
3.1.3 主要植物配置模式.............................. 27-28
3.2 水榭花都植物配置现状分析 ..............................28-29
3.2.1 园林植物调查结果 ..............................28
3.2.2 植物配置现状分析.............................. 28-29
3.2.3 主要植物配置模式..............................29
3.3 紫金城植物配置现状分析.............................. 29-31
3.3.1 园林植物调查结果 ..............................30
3.3.2 植物配置现状分析.............................. 30-31
3.3.3 主要植物配置模式景观 ..............................31
3.4 蓝水假期植物配置现状分析.............................. 31-33
3.4.1 园林植物调查结果.............................. 32
3.4.2 植物配置现状分析 ..............................32
3.4.3 主要植物配置模式景观.............................. 32-33
3.5 天骥俊园植物配置现状分析 ..............................33-35
3.5.1 园林植物调查结果.............................. 34
3.5.2 植物配置现状分析 ..............................34
3.5.3 主要植物配置模式景观.............................. 34-35
4、小结与讨论.............................. 43-46
4.1 存在的问题 ..............................43
4.2 解决的对策 ..............................43-46
结论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生存空间的环境和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水平。伴随着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剧,出现的各式各样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在我国很多居民住宅区的设计者,对于植物景观的设计由于缺乏其专业知识而显示出了一定的随意性。从而导致缺少完整的、周密的规划方案,集中体现在无法发挥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和造景功能,或者顾此失彼。要想实现居民住宅区绿色植物景观的各种效益,一定的经济基础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因为任何居民住宅区的植物景观都必须再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才能完成。同时,作为一个综合整体的居民住宅景观,在设计时一定要尊重植物本身的生长规律,将自然生态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居住区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其受牵制的因素包括多方面的,影响植物景观效果的因素同样很广泛。
居民住宅区植物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力图为居民提供一个优良的居住环境,包括有审美价值的植物景观和有气候调节功能的植物景观,从而满足人们对于高质量的生活水平的追求,让人拥有亲近大自然的机会。但是,在评价一个居民主住宅区的植物景观好坏优劣的同时,我们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去衡量。而是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优良、水源质量等综合的去评价。
本文对南昌市五个典型的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进行了调查和评估,分析南昌市居住区中植物配置模式中存在不足之处并加以分析,从调查分析的数据分析来看,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与原则并不是撇开宗地的环境特征和周边环境而独立存在的,它会因为居住地点、气候、环境、建筑密度、绿化用地面积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必定会对植物景观的设计和后期景观的成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而言,南昌居住区多为单一型,低层、多层和高层建筑形式不会同时分布于同一个住区中。但是各个不同的居住区整体植物景观并没有因为条件的改变而产生很大的变化,_且不同类型住宅前后植物景观没有明显区别,导致居住区植物配置没有发挥到最大的效益。希望本文对于日后关于居民景观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同时,不足之处也希望能得到指证。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篇八
第一章 绪 论
1.1 防伪纸
近几十年来,随着假钞票、假证明和假商品的泛滥,伪造与防伪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因此,新型、高效的防伪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防伪纸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作为防伪技术和纸张制造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呈现多学科交叉的技术性,而且具有可鉴别性和保密性,是一个备受世界关注的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防伪技术的进步,防伪纸的应用领域已经从最早的金融领域的印制钞票不断扩展,逐渐涉及到证明、证件、证券、商标、产品包装以及公安、国防安全等相关领域。
1.1.1 防伪纸的介绍
防伪纸张是指表面含有标记或内层隐藏暗记,不易仿造或作假使用的特种纸张的总称。随着经济的发展,伪造与防伪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开发新型高效的防伪技术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纸张不仅使用方便、安全环保、用途广泛,而且具有技术、材料双重防伪等特点,因而纸张防伪及其防伪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越来越广泛,更多种类的防伪纸也应运而生,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防伪纸分为以下几类:1、按照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对纸张本身的防伪,即将防伪方法应用在纸张抄造过程中;另一种是对纸张附加的防伪,即在纸张载体上进行印刷或计算机激光信息图标等而形成的防伪纸。2、按照应用对象可分为产品包装防伪、商标防伪、票证和证券防伪、文件防伪和钞票防伪等。3、按照学科可分为物理防伪、化学防伪、生物防伪以及多学科综合防伪等。4、按照防伪效果和表现形式可分为:水印纸、添加安全线防伪纸、磁性防伪纸、水致变色防伪纸、压敏变色防伪纸、光(温)致变色防伪纸、防复印纸、生物技术防伪纸、防化学涂改防伪纸、核技术防伪纸以及综合防伪纸等。
1.1.2 防伪纸的特点
1.1.2.1 超前性
防伪有两种,一种是事前防伪,例如防伪纸张在一出厂时就具有防伪功能,这属于事前防伪。纸张中的水印、安全线、纤维丝等防伪技术已经与纸张融于一体,易于鉴别真伪,一旦伪造,就很容易破坏纸张的原有结构;另一种是一般防伪技术,属于事后防伪,防伪性不强,伪造者可以通过材料代替,或者使用高新技术加以复制伪造出与真品极其相似的复印件,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1.1.2.2 易识别性
纸张防伪技术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方便大众识别,因而其鉴别方法简单,易行。在货币防伪中,纸张防伪技术就是要通过直观的认识便可辨明真伪,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需要。具体到出入境证件领域,护照的防伪鉴别必须快速、准确,纸张防伪技术在兼顾二者的问题上,发挥了它的优势,检查员凭借简单的对光、测光观察,凭手感、经验等便可迅速识别,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章 纤维的预处理及偶联改性处理
2.1 前言
随着石油和煤炭能源储量的下降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植物纤维以其生物可降解性和可再生性,作为环境友好型原料脱颖而出,加之价格低廉、可回收利用和特有的结构特性等优点,植物纤维广泛应用于制浆造纸、复合材料等多个领域。但是,原纤维(未经改性的植物纤维)固有的复杂结构、热降解性和吸附性,无法适应抄造各种类型纸张的要求,满足人们对纸张功能多样化的需求;原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粘接力弱,使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差,进而影响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因此改性纤维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原纤维的改性研究势在必行。所谓纤维改性就是通过对纤维进行各种物理或化学处理,改善纤维的结构和表面性能,从而赋予纤维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的方法。
近年来,植物纤维应用中性能改善的需求和国内外研究者在纤维表面改性方面的致力研究,多种改性方法应运而生。然而植物纤维的化学组成是以纤维素为主,其次为半纤维素、木素、抽出物、矿物质,在不同的植物纤维中,这些组成有较大的变化,纤维的力学性能因纤维素大分子的聚合度、结晶度、原纤与纤维轴的夹角等的不同也有差异,因而针对不同的植物纤维只有选择合适的表面改性方法,才能达到改性的目的。纤维改性的方法很多,从广义上来说,制浆和漂白都属于对纤维改性的范畴,狭义上讲,改性纤维的处理方法主要是指通过纤维素上的羟基,特别是具有乙二醇结构的羟基的交联与接枝共聚反应,使纤维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方面都有很大改善的方法,如常规化学改性纤维(空间基化纤维,阳离子改性纤维等)、浸渍处理改性纤维(硅烷浸渍改性纤维,水溶性含硅化合物浸渍改性纤维等)、酶改性纤维等等。因其能够改善纤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近几十年来改性纤维受到国内外造纸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章主要研究了在硅烷浸渍改性处理方式下,通过研究纤维吸附率、吸湿率和保油率等的变化,探讨不同处理条件对纤维素纤维改性的影响,以及该改性处理方法对纤维的亲水性和亲油性的影响,从而为制备荧光纤维提供基础。
第三章 硅烷偶联剂改性纤维的性能表征................................ 36-46
3.1 前言 ................................36
3.2 实验原料 ................................36
3.3 实验仪器 ................................36
3.4 实验方法 ................................36-38
3.5 结果与讨论 ................................38-45
3.6 本章小结 ................................45-46
第四章 荧光纤维的制备及表征 ................................46-66
4.1 前言................................ 46
4.2 实验原料 ................................46-47
4.3 实验仪器................................ 47
4.4 实验方法 ................................47-49
4.4.1 荧光纤维的制备方法 ................................47-48
4.4.2 荧光纤维的荧光强度测试................................ 48
4.4.3 荧光纤维的分散性分析................................ 48
4.5 结果与讨论 ................................49-55
4.6 荧光纤维的性能表征 ................................55-65
4.6.1 荧光纤维的观察 ................................55-60
4.6.2 荧光纤维的形态分析................................ 60
4.6.3 荧光纤维的荧光强度分析................................ 60-61
4.7 本章小结 ................................65-66
第五章 荧光纤维在纸张抄造中的应用 ................................66-74
5.1 前言 ................................66
5.2 实验原料 ................................66
5.3 实验仪器 ................................66-67
5.4 实验方法 ................................67-68
5.5 结果与讨论................................ 68-72
5.6 本章小结 ................................72-74
结论
本论文主要研究制备了一种以植物纤维为基体、具有荧光效果且制备简单的功能纤维。首先采用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植物纤维,讨论了制备过程中偶联剂浓度、浆浓、浸渍时间和温度、干燥时间和温度等因素的控制,以及改性处理对纤维表面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然后将改性纤维与荧光油溶液复合制备荧光纤维,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并对其表面元素和形态、荧光强度、荧光牢度、在水中的分散性等进行分析表征;最后研究了制备的荧光纤维的应用性能,混抄荧光纤维和植物纤维得到荧光纤维纸,探讨了不同荧光纤维用量、助剂用量、抄造纸页定量以及抽滤次数对荧光纤维分布密度的影响以确定最佳条件,并对荧光纤维的抄造性能进行了研究。
1、以漂白浆棉纤维为实验材料,以纤维改性后的吸附率、吸湿率、吸油率和保油率为评价标准的条件下,硅烷偶联剂改性处理纤维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硅烷偶联剂 K 浓度为2%,浆料浓度为 1.5%,浸渍温度为 60℃,浸渍时间为 24h,鼓风干燥温度为 100℃,干燥时间为 3h。
2、经硅烷偶联剂改性处理后,纤维表面覆盖了一层柔软致密的有机硅薄膜,纤维粗度和宽度增大,结晶度有所降低但是仍存在两相结构。改性处理中,偶联剂与纤维的羟基间产生 C-O-Si 化学键,使纤维亲水性降低,亲油性能提升,其吸油率和保油率与原纤维相比都有所升高,分别增加了 98.44%,27.22%。
3、以制备荧光纤维的相对荧光强度值为衡量标准设计正交试验表,结果显示荧光粉油液浓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最大,为主要因素,浆料浓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次之,反应温度的影响最小,几乎可以忽略。与原纤维相比,改性纤维能制备的荧光性能更好的功能纤维,而且在冷冻干燥和鼓风干燥两种方式下均可。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篇九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20 世纪 90 年代初,农业产业化开始在中国出现,作为带动产业化的主要力量——龙头企业也随之诞生。诞生初期,龙头企业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中国加入 WTO 以及经济的全球化,国外农产品和农业跨国集团纷纷涌入中国,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内涉农企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涉农企业依靠人力成本取得竞争优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企业需要对各种资源进行综合衡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资源的优势,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资源是战略制定的基础和依据,是战略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战略的重要内容。按照性质,资源可分为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信息资源和制度资源等类型。在这些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是资源的竞争,而资源中最重要的,能起决定性作用、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源。企业竞争的焦点开始转移到对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的竞争。跨国公司开始高薪聘用中国本土员工,许多高素质人才也纷纷涌向国际市场,国内人才竞争更加激烈,人力资源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这种环境下,国内龙头企业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人才匮乏,创新能力弱,员工流动率高等,许多龙头企业纷纷倒闭。究其主要原因,笔者发现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是导致上述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劣已经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人力资源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人力资源具有“稀缺性、难以模仿性、不可替代性等战略资产的特性,因此,已经成为企业的战略资源。因此,对人力资源这一战略资源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Strategic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简称 SHRM),是企业为了实现目标所进行和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行为。目的是为获取和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从而形成企业的战略能力。尽管我国企业在 21 世纪越来越重视人才,许多企业也开始跟上世界形势的发展,更加强调“以人为本”,但是,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依然很大,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一些刚刚起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虽然打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旗号,但依然按照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如果不尽快转变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企业发展将会受阻,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运转和经营。
1.1.2 理论背景战略
人力资源管理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新生事物,自身的发展并不完善,而且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起步较晚,在理论界对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研究也还处于摸索阶段。大部分集中于个别企业和组织的人力资源战略研究,而对于区域和行业性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关注较少,特别是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关注更少。因此,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产业化经营组织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研究湖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湖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 2 章 理论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关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综述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从产生以来,经历了两次变革,第一次变革是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第二次是从人力资源管理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
2.1.1 人事管理阶段
人事管理的实践自古以来就有,然而现代意义上的人事管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而产生的。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人事管理开始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20 世纪前期,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形成。在科学管理理论影响下,企业成立了专门的人事管理部门,对员工进行科学地甄选、培训、晋升以及发放工资奖金等,但这一理论最明显的局限性是视工人为“经济人”,认为工人只看重经济利益,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必须采用严格的管理制度。这种严格的管理制度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使工人的工作变得异常紧张、单调和劳累,引发了工人的强烈不满,导致怠工、罢工等劳资关系紧张事件频频发生,于是引起了许多企业管理学者的重视。
以梅奥为代表管理学家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试验发现,工人的生产效率受工人自身因素以及企业中存在的“非正式组织”影响非常大。梅奥据此创立了“以社会人”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学说。这一学说认为人们的行为并不仅仅出于追求金钱的目的,还有社会方面的、心理方面的需要,人际关系、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敬等因素更能影响生产效率。后来,人际关系理论逐渐发展为组织行为里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行为理论基本形成人事管理的基本框架。在这一时期,人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人与事进行专业化管理,以及运用激励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但这一时期的人事管理主要作为辅助性、事务性的活动被限制在行政事务方面。
第3章 湖北农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22-39
3.1 湖北农业企业发展概况........................... 22-23
3.2 湖北农业产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23-35
3.3 湖北农业产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问题 ...........................35-39
3.3.1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 35
3.3.2 机构设置不到位........................... 35-36
3.3.3 缺乏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 36
3.3.4 薪酬制度不合理 ...........................36-37
3.3.5 忽视员工的培训开发........................... 37
第4章 湖北农业人力资源问题的成因........................... 39-42
4.1 人才观念落后 ...........................39
4.2 缺乏战略人力资源规划 ...........................39-40
4.3 激励机制不完善........................... 40
4.4 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环节相互独立...........................40-42
第5章 构建湖北农业人力资源体系的构想........................... 42-57
5.1 龙头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系统 ...........................42-46
5.2 龙头企业战略人力资源招聘...........................46-48
5.3 基于绩效指标的龙头企业系统 ...........................48-49
5.4 战略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系统........................... 49-51
5.4.1 培训系统 ...........................50-51
5.4.2 职业开发系统........................... 51
5.5 战略性员工激励系统........................... 51-54
5.5.1 货币薪酬激励........................... 52
5.5.2 尊重与信任激励........................... 52-53
5.5.3 竞争激励........................... 53
5.5.4 培训与开发激励........................... 53-54
5.5.5 情感激励........................... 54
5.6 战略导向的企业文化与员工关系系统 ...........................54-57
5.6.1 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55
5.6.2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55-56
5.6.3 将企业与人才视为一体........................... 56-57
结论
本文以湖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人力资源的特点及管理现状分析,发现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为湖北龙头企业提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建议,从而达到提升湖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目的。
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有:
(1)湖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及其管理存在的问题。湖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人力资源呈现出一线生产员工和领导者管理素质较差,员工本土化现象严重以及员工流动率较高等特点,同时,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存在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停留在人事管理阶段,与企业战略脱节的问题。
(2)建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议。针对上述湖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特点,提出了包括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系统、招聘与配置系统、绩效管理系统、能力建设系统、激励系统与企业文化与员工关系管理系统在内六大系统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人力资源管理与农业产业化组织结合,从战略人力资源的角度研究如何提升农业产业化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为湖北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一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建议。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篇十
第一章绪论
1.1论文研究背景
农业地质工作是我国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土壤、浅层地下水及水体中元素为研究对象,以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为主要手段,以农、林、牧、副、渔业等广义农业地质环境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性地质调查与评价工作。
农业地质调查是一项服务于农业、环境和资源环境评价的综合性研究工作,其以服务农业为主要目标,以地质科学、农业科学和环境科学等理论为指导,以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为重要手段,采用多部门协作、多学科攻关的合作形式,通过开展农业地质专项调查,建立基础农业地质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地貌、土壤、地质环境和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等进行评价,进而为各级政府制定农业环境保护规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科学指导。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一方面工业上“三废”排放总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农业上农药、化肥、杀虫剂等农用化学品过量及不合理使用,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严重,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此背景下,开展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研究实际与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紧密相关,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与重视。国土资源部于2001年启动了全国农业地质调查项目,调查采取我国在国际上具有领先水平的地球化学方法,通过地质、农业、水文等方面采样、样品分析和数据处理,取得土壤中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地球化学资料,查明土壤中有益、有害元素分布、富集、贫化以及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等特征,并利用其研究成果进行地球化学分区,为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优质安全农业体系等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目前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合作开展的农业地质调查项目主要为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山东省东部和山东省中南部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内容包括l: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调查手段以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为主,辅以地质学、地球化学、地貌学、土壤学、环境学、农学、生态学有关地球科学的方法和理论为指导:目的在于通过开展生态地球化学填图和实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查清山东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为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农业重大战略调整提供依据。
1.2论文研究意义
地理信息系统(Gls)作为一门介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理学、几何学、测绘遥感学和管理科学之间新兴边缘学科,把各种信息同地理位置和有关的视图结合起来提供给用户。其最大特点在于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信息与反映地理位置的图形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可根据用户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把结果提供给有关领导和部门作为决策的参考和依据。因此建立基于GIS以实现存储、管理、显示、分析和应用的农业地质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方便获取各种农业地质信息,并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价,从而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即时、客观和准确的信息技术支持,为相关部门提供辅助决策。同时,通过信息可视化,可以为相关政府部门和科研单位提供辅助决策,为农业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准确、快速的依据。
1.3农业地质工作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在国外,农业地质则通常被定义为“服务于农业的地质学”,逐渐由过去只注意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展到现在更重视地质环境和地质生态工作,着重于研究农业地质背景、农业地质环境、土壤地球化学、土壤的化学污染与防治以及农业中的微量营养元素等。目前,“农业地质”的概念己基本发展成熟,即被定义为研究农业地质背景、农业土壤地质以及促进农业发展的农用矿物岩石的应用科学。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不同学科的工作者都在不同侧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农业地质研究,利用勘查地球化学方法技术和资料进行环境监测与评价、区域地质研究和农业规划等已经成为一些匡家的农业地质学家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些西方国家和东欧国家从六十年代初开始就先后在本土和国外一些地区开展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并在农业、环境、矿产普查与防疫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第二章系统开发相关技术和开发方法
2.1数据库数据库
(Database)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管理不仅仅是存储和管理数据,而是转变成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管理的方式。数据库有很多种类型,从最简单的存储各种数据的表格到能够进行海量数据存储的大型数据库系统等,都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J.Martin给数据库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无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余,并为多种应用服务;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对数据库插入新数据,修改和检索原有数据均能按一种公用的和可控制的方式进行。当某个系统中存在结构上完全分开的若干个数据库时,则该系统包含一个“数据库集合”。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26-30
3.1 用户分析 .............................26
3.2 数据分析............................. 26
3.3 功能性需求分析 .............................26-28
3.4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28-30
第四章 农业地质调查数据库的设计............................. 30-44
4.1 农业地质调查成果数据 .............................30-36
4.2 数据库引用标准............................. 36
4.3 数据库内容............................. 36
4.4 数据存储格式 .............................36-37
4.5 建库平台 .............................37
4.6 数据库命名和编码规则............................. 37-39
4.7 数据入库流程 .............................39-44
第五章 系统的总体与详细设计............................. 44-50
5.1 设计目标 .............................44
5.2 用户界面设计............................. 44-45
5.3 系统开发环境............................. 45-46
5.4 系统开发路线............................. 46-47
5.5 系统的功能详细设计............................. 47-50
5.5.1 系统管理 .............................47
5.5.2 数据管理............................. 47-48
5.5.3 图件管理 .............................48-49
5.5.4 文档管理............................. 49-50
结论
农业地质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将土壤地质数据、水文地质数据等归入农业地质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GIS等对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并最终实现与农业地质相关信息的采集、存储、查询、分析和应用等功能。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农业地质项目的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对山东省农业地质数据库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全面规划与设计。本文结合现有技术条件与工作实际,针对软件平台进行比较,对农业地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技术与功能都进行了详细设计,使得将来的山东省农业地质信息管理系统能真正切合实际,符合工作需要,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时间的关系,该系统程序开发还有待于具体实现,系统的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完善。比如可以利用采样数据和分析测试结果和其它图件等资料,设计开发一个农业地质调查评价模块,并将可以公开的成果进行网上发布,让农业地质调查的成果为广大社会公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