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信息生态环境中信息技术压力的前因与后果思考范文——多层次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7547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与以往信息技术压力研究相比,本研究主要关注发生重大信息技术变化的企业新信息生态环境中,员工信息技术压力的前因与后果,提出了适应新信息生态环境和新信息技术特征的信息技术压力概念,并通过分类的方式将其分为挑战性和阻碍性两类,能帮助未来研究者更深刻地理解企业新信息生态环境中信息技术压力的内涵、性质及其特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截至2020 年 9 月底,中国已开通 5G 基站 69 万个,基本实现了地市级 5G网络覆盖,这意味着我国企业运营所依托的外部技术环境和内部信息生态环境正在发生重大的、彻底性变革。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进一步加速了这一变革,疫情期间,各类企业通过广泛应用基于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架构的新信息技术(如远程决策系统、数据资源共享平台、物联网远程监测与数据采集技术等),使其信息治理表现出极强的韧性和灵活性,在危机应对、响应能力和恢复速度等方面要远胜于尚未实现数字化转型或正处于数字化边缘的企业。此外,无人投递、数字健康、大数据追踪等技术也为一大批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并实现疫情中企业业绩的大规模逆增长。
然而,原有技术的更新迭代和新信息技术的引入在带来企业运营模式彻底变革、运营效率大幅提升、决策逻辑发生颠覆的同时,也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且这种影响在信息技术能力低的企业中尤为明显。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企业各类新信息技术的引入、虚拟管理平台的普及以及远程办公新模式的出现给企业员工带来各种挑战:来自多信息源的超载信息导致员工过度刺激和疲劳;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使员工与工作持续连接,延长了工作时间[1];信息技术的频繁更迭使员工必须不断学习和适应工作程序、功能和流程变化[2],增加了员工额外的认知负荷和学习压力;此外信息技术和系统本身的不确定性(如系统奔溃、新信息技术的未知风险、网络接入速度和数据资源共享限制等)均会直接增加员工的信息技术压力,并降低其信息技术使用的满意度与积极性。因此信息技术既是协助员工完成复杂工作的基本工具和资源,又可被视为一种额外的工作要求,能增加员工的工作紧张和信息技术压力[3]。
信息技术压力是员工使用信息技术以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产生的不适应性应激反应。关于信息技术压力的前因,已有研究主要探讨了个人层面因素(如受教育程度[4]、计算机自我效能感[5]、职业角色[6]等)和环境层面因素(如任务复杂性[7]、权利集中和创新倾向[8]等)分别对信息技术压力的影响,尚未将个人信息技术特征和组织信息技术环境因素同时纳入信息技术压力分析框架的实证研究。然而,根据压力交互理论和个人-环境匹配理论的基本观点,压力产生于个人特征、环境特征以及二者的复杂交互[9],单独研究个人层面或环境层面因素无法对信息技术压力的形成提供准确解释。为了对信息技术压力有更深刻的理解,有必要从个人信息技术特征与环境信息技术特征相适应的角度对以下两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1)个人信息技术特征对信息技术压力的影响如何因信息技术环境的不同而不同;(2)信息技术环境对员工信息技术压力的影响如何因个人信息技术特征的不同而不同。
..............................

1.2 研究目的
本研究将影响员工信息技术压力的个人 IT 能力和团队 IT 能力同时纳入研究模型,并基于传统的挑战性-阻碍性压力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两水平的信息技术压力分析模型,通过对企业新信息生态环境中的员工个人 IT 能力、团队 IT 能力、挑战性和阻碍性信息技术压力及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明确新信息生态环境中员工信息技术压力如何形成及其对员工创造力产生何种影响。本研究基于压力交互理论和个人-环境匹配理论,借助问卷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以期达到以下研究目的:
(1)理解企业新信息生态环境中员工信息技术压力的形成。本研究基于“压力产生于个人特征和环境特征的复杂交互”的基本观点,通过将影响信息技术压力的个人层面因素和环境层面因素概念化为个人 IT 能力和团队 IT 能力,构建两水平模型以探讨企业新信息生态环境中个人 IT 能力、团队 IT 能力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员工信息技术压力的影响,并进一步借助响应面分析方法,探讨个人 IT能力和团队 IT 能力二者各自的变化及其共同的变化对信息技术压力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理解信息技术压力的形成,拓展信息技术压力前因的理论研究,并为企业信息技术压力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明确企业新信息生态环境中信息技术压力对员工创造力产生何种影响。关于信息技术压力对员工工作产生何种影响,以往研究结论存在不一致,信息技术压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也缺乏实证检验。因此,本研究将传统的挑战性-阻碍性压力分析框架纳入本研究的研究模型,将信息技术压力按其性质分为挑战性信息技术压力和阻碍性信息技术压力两类,分别检验二者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以更全面地刻画企业新信息生态环境中信息技术压力的特征,并对以往信息技术压力研究结论不一致提供解释。


图 3.1 包含直接效应、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研究模型图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信息生态视角
生态学主要关注生物因环境变化而做出的适应性行为,以及为达到与环境动态均衡和互惠而使用的手段和方法。信息生态学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将生态理念引入信息系统领域而形成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信息、人、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如何以和谐的方式共同发展的问题,即研究如何促进信息生态系统达到平衡的问题。其中,人是整个系统的主体,信息是客体,信息环境是信息生态系统及内部各要素赖以运作和相互作用的载体,而信息技术则是信息传递的工具和手段,是生态系统运作效率和效果的保障[17]。信息生态的观点特别关注人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例如 Davenport 在信息生态学一书中提出,计算机技术很适合帮助管理数据,但并不适合管理信息,更不适合管理知识,这与“技术至上”的信息管理理念有本质的区别。信息生态观点正是从数据管理到信息管理再到知识管理的转变中,将信息生态系统的主体——人重新置于信息世界的中心[18],更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其焦点在于由技术支持的人们的行为,而不是技术本身[19]。
信息生态理论能为信息环境中信息技术环境和信息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框架[19]。具体地,在构建企业内部信息生态系统时应该更多地关注人、信息技术、信息环境以及其他各要素之间的适应性关系,以实现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保证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持续创新和发展。总之,信息生态的系统观点强调信息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以及要素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关系,是信息管理思想发展的新趋势。
2.1.2 个人-环境匹配理论
最早的个人-环境匹配理论可追溯到 Parsons 等 1909 年的相关研究。该理论认为个人的特征与所对应的环境特征共同预测人的行为要比各自单独预测的效果更好;当同一内容维度上的个人特征和环境特征匹配时,无论这些特征水平高低,结果都是最佳的;而当个人特征与环境特征不匹配时,无论是何种不匹配(个人特征大于环境特征,或个人特征小于环境特征),其都将产生消极影响[20]。随后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情境发展了个人-环境匹配理论的不同类型:如个人-组织匹配、个人-主管匹配、个人-技术匹配和个人-工作匹配等。个人-工作匹配研究包括了个人需要-环境供给匹配(N–S fit)和环境需求-个人能力匹配(D–A fit)两种类型,通常侧重于工作特征,如工作量、工作不安全感、晋升机会、角色模糊性、主管支持和自主性等。根据个人-工作匹配理论,需要-供给和需求-能力的不匹配会导致紧张和压力[21, 22]。
.................................

2.2 文献综述
2.2.1 信息技术压力
(1)概念发展
信息技术压力的概念最早由 Brod 于 1984 年提出:“由于无法健康地应对新计算机技术而产生的现代适应性疾病”,英文术语为 technostress 或 techno-stress,国内学者普遍将其翻译为信息技术压力或技术压力。信息技术压力的早期研究出现在最早接受技术革命的图书馆领域[30],研究表明技术变化的速度、培训和技术标准的缺乏、工作量的增加、角色的转变以及技术本身的可靠性问题(如频繁崩溃和连接缓慢等)均会导致图书管理员的抵触情绪,经常表现出无力或不愿意接受培训以及不愿学习新信息系统[31, 32]。随后的研究基于早期的信息技术压力定义和实证研究结论对其可能的影响进行了大量实证检验,研究结论显示,信息技术压力不仅会对员工的心理[33]和身体上造成伤害[34],还会阻碍员工工作方面的行为[33]和绩效[35, 36]。
然而随着实证研究的逐渐增多和研究范围的逐渐广泛,信息技术压力的影响表现出现多元化特征。有研究结果显示,信息技术压力的负向影响存在不显著,甚至还会对结果变量(如组织承诺、员工技术创新、工作效率等)产生显著的积极作用。基于此,研究者才逐渐意识到与 IT 相关的压力源或破坏性事件的多方面影响,如 Chun 等认为信息技术压力本身是中性的,其对个人工作结果产生消极或积极影响取决于个人对信息技术压力的评估[10, 12]。基于此,这一阶段的研究根据信息技术压力产生的不同影响,提出了中性的信息技术压力定义:基于工作目的的信息技术使用而引起的精神或生理刺激状态,通常归因于信息技术使用导致的工作负荷的增加、节奏的加快和个人时间的减少[12]。


表 5.2 多层次验证性因子分析(N=223)

...........................

第三章 研究假设 ........................................ 18
3.1 个人 IT 能力与信息技术压力 .................................. 18
3.2 信息技术压力与员工创造力 ................................... 18
3.3 信息技术压力的中介作用 ..................................... 19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23
4.1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 23
4.2 问卷设计及变量测量 ......................................... 24
第五章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28
5.1 信效度分析 ................................................. 28
5.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30
5.3 多重共线性检验 ............................................. 32

第五章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1 信效度分析
在检验假设之前,本研究首先对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以确保研究结论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首先,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 ɑ 系数和组合信度(CR)两个指标进行问卷的信度检验。表 5.1 的检验结果显示,本研究所有变量的总量表和分量表的 ɑ 系数均介于 0.821-0.895 之间,所有分量表的 CR 值也均在 0.824-0.895 之间,说明本研究的测量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本研究从内容效度、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三个方面进行测量的效度检验。内容效度方面,本研究的测量量表均是在国内外成熟量表的基础上修订形成,且根据多名在职人员对量表的建议进行了反复修改,最终形成问卷,能够保证测量问卷良好的内容效度。其次本研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和平均变易数提取量(AVE)对聚合效度进行判断。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绝大部分题项在其对应因子上的载荷大于 0.6,只有一个题项的因子载荷为 0.592,略小于 0.6,但在 0.001显著水平上显著,说明在题项和所测变量之间存在统计显著性。此外所有因子的AVE 均大于 0.5,说明本研究的测量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具体如表 5.1 所示。
最后,区分效度方面,本研究通过构建竞争性模型进行多层次验证性因子分子(MCFA),通过八个步骤以评估本研究的数据结构,共包含七个组成因子(创造力、个人 IT 能力、团队 IT 能力(IT 知识、IT 运营、IT 对象)、挑战性信息技术压力和阻碍性信息技术压力),具体如表 5.2 所示。首先,本研究将所有题项构建为一个因子来测试单因子模型(表 5.2 中的模型 1)。其次,测试由因变量(创造力)作为单独的因子以及其他变量及维度组成一个共同因子构成的两因子模型(模型 2)。第三种替代模型(模型 3)是三因子模型,该模型将挑战性信息技术压力和阻碍性信息技术压力整合为一个信息技术压力因子,并将个人 IT 能力和团队 IT 能力整合为一个 IT 能力因子,同时因变量员工创造力作为一个单独因子。此外,四因子模型(模型 4 和模型 5)中分别将挑战性和阻碍性信息技术压力整合为一个因子、将个人 IT 能力和团队 IT 能力整合为一个因子。模型 6 是一个五因子模型,其中团队 IT 能力的三个维度整合为一个团队 IT 能力因子。接着,使用创造力、个人 IT 能力、IT 知识、IT 运营、IT 对象、挑战性信息技术压力和阻碍性信息技术压力这七个因子构建了一个七因子模型(模型 7),此时,模型拟合指数是所有模型中最佳的。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本研究从信息生态视角出发,基于压力交互理论和个人-环境匹配理论,借助多水平路径分析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建立了对企业新信息生态环境中信息技术压力的研究模型,以解释新信息生态环境中信息技术压力的形成及其对员工创造力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具体地,将影响信息技术压力的个人信息技术因素和环境信息技术因素概念化为个人 IT 能力和团队 IT 能力并将其同时纳入研究模型,对企业新信息生态环境中员工信息技术压力的形成进行深入探讨;并将传统的挑战性-阻碍性压力分析框架引入信息技术压力研究,以更细致地刻画信息技术压力的性质,以期对以往实证研究不一致的研究结论提供解释。实证结果表明:
(1)个人 IT 能力显著正向影响挑战性信息技术压力,而与阻碍性信息技术压力的负向关系不显著。个人 IT 能力与挑战性信息技术压力显著正相关,即具有高 IT 能力的员工在受到工作环境信息技术相关的刺激时,能够以更积极地心态予以应对,并有利于提高自身创造力。而个人 IT 能力与阻碍性信息技术压力负向关系不显著,主要原因是,根据本研究所基于的压力交互理论和个人-环境匹配理论,员工信息技术压力是由个人信息技术特征和环境信息技术特征之间的复杂交互所产生,而非单独的个人或环境变量所导致。本研究的实证分析结果支撑了这一理论基础:尽管个人 IT 能力与阻碍性信息技术压力之间的负向关系不显著,但个人 IT 能力与团队 IT 能力的跨层交互项对阻碍性信息技术压力的影响显著。因此,个人 IT 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显著提高员工挑战性信息技术压力,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阻碍技术压力,然而从个人信息技术特征与技术环境相适应的角度出发管理员工信息技术压力将取得更好的效果。
(2)挑战性信息技术压力与员工创造力显著正相关,阻碍性信息技术压力与员工创造力显著负相关。这一研究结论与工作场所中两种不同性质的工作压力对员工态度、行为和绩效有不同影响的研究结论保持一致,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企业新信息生态环境中信息技术压力的性质和不同影响。以往研究主要从五类信息技术压力源出发研究信息技术压力的影响,并强调信息技术压力的负面作用[10],本研究将挑战性-阻碍性压力分析框架引入信息技术压力研究,探讨挑战性和阻碍性信息技术压力分别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新信息生态环境中信息技术压力可能对员工创造力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具体而言,挑战性信息技术压力往往能够在个人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成就感和创造力;而阻碍性信息技术压力将抑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员工额外的认知负荷,最终干扰或阻碍个人的创造性思考。此外,总结以往研究和上述的研究结论,本研究认为以往信息技术压力对员工工作结果的影响存在不一致的原因是:早期的信息技术压力研究主要关注刚刚接受技术变革的领域中员工信息技术压力问题。在这种情境中,员工个人信息素养低,很难接受和适应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员工更容易产生负面的情绪,并容易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使用视为消极因素,因此早期研究的研究结论主要以信息技术压力的负面影响为主。而随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在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本身的性质、特征及其充当的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员工个人的信息素养也在不断提升。在此情况下员工受到外部信息技术刺激时能够进行理性的评估和判断,更容易产生挑战性信息技术压力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因此信息技术压力的积极效应逐渐显现。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