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 市场营销论文,笔者从社会效益角度考虑,发展网络金融业务是推进“普惠式金融”的重要内容,是令普通民众分享金融创新收益的重要形式;从经济稳定角度出发,良好的网络金融发展策略有助于保持银行业金融中介的固有职能、稳固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市场地位,有利于保持宏观经济稳定、避免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的过分背离。
第 1 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业银行的金融业务日益受到互联网金融的直接冲击。互联网以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正迅猛发展,深刻变革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互联网+”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其发展趋势不可阻挡,且互联网的渗透率与颠覆力都很强。近几年来,互联网金融模式特别是第三方支付、P2P 网络信贷平台、众筹等模式的发展,引起了较高的社会关注。
互联网金融已经产生了出巨大的社会价值。在近几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金融模式有效的提高了资本配置效率,不但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还大幅降低了双方交易成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新的模式中,它淡化了传统银行业的分工和专业化;市场参与者遍及社会各个阶层,普惠金融的理念伴随着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其经济效益的日渐深入到所有人的心中。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更为民主化的模式。因为普通百姓和企业家、官员们都一样,都可以利用互联网随心所欲的进行金融交易,它使得风险定价、期限匹配等一系列复杂的交易程序大大简化,操作也更为友好。它已经不再是由少数专业精英所控制的传统模式。
1.1.2 研究意义
对于传统商业银行建设银行 QD 分行而言,互联网金融业务一方面有助于提升金融服务技术,另一方面有助于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发展。银行业互联网战略制定的过程与方法,将会对其他商业机构互联网业务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反过来进一步推动自身的发展。近几年建设银行 QD 分行虽然业务发展迅猛,但是来自各方面的竞争与压力也日趋激烈。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革命冲击之下,建设银行 QD 分行在电子商务领域,发展较为滞后。除了起步晚,发展慢,在技术、管理、产品创新和功能及安全等各个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
.........................
1.2 文献综述
通过对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进行分析发现,该方面的研究热点包括三个方面:(1)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带来的影响;(2)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的研究;(3)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互联网金融安全性的措施。众多学者一直致力于相关领域的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断的得到丰富。
1.2.1 国外研究综述
信息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因而国外互联网金融发展比我国要早,因而理论也更为丰富,通过对国外相关学者的研究资料进行收集,现将目前国外的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PanlA. Pavtou (2004)研究了互联网金融中交易环境和制度对交易双方的影响方式和程度。
Dan J. Kim (2005)研究了互联网金融中第三方支付业务,详细介绍了第三方契约公司与 eBay 公司间的合作。
Steelman(2006)认为网络借贷的匿名交易特征使得借贷双方无法了解对方真实信息,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最终可能导致较大的信用风险。
Hauswald 和 Agarwal(2008)认为网络金融领域的网络借贷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便利,主要是由于网络金融可以提供更为宽松的信用等级。
Sheng Zhou 等(2011)认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中国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支付中介地位影响较大。
Wang Ya-ling(2011)从功能视角分析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认为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创新功能将逐步丰富,涉及领域将更广。
Stijn Claessens(2002)认为互联网金融在全球多多少少的影响着金融服务的架构与属性,此些影响不但出现在工业国家与同盟体之间,也出现在初步尝试运用互联网金融的一些金融机制正在构建中的国家,也会出现在巴西等有着应当尽早把互联网引入的意识的国家,虽然这些国家的金融设备有些缺乏甚至完全没有。
Franklin Allen 与 Philip Strahan(2002) 指出互联网金融在金融服务行业的运用具有推动金融机构的兼并、金融脱媒、推动信贷的获得等优势。
JCGAP(2008)则以网上银行为案例进行研究,介绍其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监管方式等。
........................
第 2 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
2.1.1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指资金供需双方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型技术手段直接实现资金融通,从而实现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交易成本的全新金融模式。狭义上讲,互联网金融是指通过计算机连接终端和网络服务平台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所形成的虚拟金融市场。广义上讲,互联网金融还包括相关的实体组织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的金融业在“公开,平等,合作,共享”精神基础上结合互联网产生的新兴领域。对于这样一个新概念,大多数人都欣喜若狂,所以只要与金融相关,同时以互联网为传媒,与之相关的任何事物,都可以被当做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当然目前对于互联网金融在网上有诸多讨论,但很少有人做一个系统分类。为了给互联网金融做出明确定义,我国相关机构早在 2012 年已经着手开始研究,他们选取互联网领域与金融相关的典型公司进行跟踪研究,对行业特性和公司经营范围,经营特点,经营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经营中客户情况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通过研究相关互联网金融的现象,逐渐理清了脉络,最终对现有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进行了一个分类,主要是包含: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六种模式。
......................
2.2 理论基础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方兴未艾的新型金融服务方式。它有效的解决了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了交易成本且扩大了服务对象,从而加速了金融的去中介化进程,使虚拟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对传统金融的变革与宏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效应。因此,本文中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主要建立在声誉理论、长尾理论、互联网经济学理论基础上。
2.2.1 声誉模型
声誉模型是在 1982 年,由戴维·克瑞普斯教授、保罗·米尔格罗姆教授、约翰·罗伯茨教授和罗伯特·威尔逊教授四个人建立,也称为 KMRW 模型。他们证明,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参与人之间的支付函数有重要影响。只要存在博弈,那么合作行为在有限次重复博弈中就会出现。这个理论解释了当进行多阶段博弈时,声誉机制能起到并发挥很大作用,上一阶段的声誉也会往往影响到下一阶段及以后阶段的收益情况,现阶段良好的声誉也就意味着未来阶段会获得较高的收益。
刘峰(2015)认为,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人们可以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对从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平台所获得的海量数据。虽然在开始阶段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较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博弈次数的增多,互联网金融的参与各方会为了长远利益而各自约束自己的行为,达成长期合作关系,从而减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这种信誉效应保证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持续稳定发展。
2.2.2 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最先由克里斯·安德森(Anderson,2004)提出,其指的是随着技术进步以及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上升,人们可以足够便捷的进行存储商品、流通商品、展示商品,并且这样的成本极低时,即需求很少的产品所形成的众多小市场汇聚在一起可以产生与需求量很大的产品一样的大市场。银行金融业务同样适用于长尾理论。
传统商业银行因为追求规模经济,所以对利润贡献大的客户群体和业务领域,倾注了所有的重点资源。而对于成本高、风险高、收益低的“尾部”业务,银行只能舍弃。这部分“尾部”业务包含个人贷款、小微企业融资、小额理财等业务。互联网金融则充分利用传统银行服务空白,满足这些“尾部”企业和个人的金融需求,对传统金融业务服务外延进行了有效扩展。中国广大的中小微企业由于抵押担保不足、信用信息的缺乏以及因融资金额过小而导致的单位融资成本过高等原因被排斥在传统的信贷市场之外,无法获得企业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融资金额。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实现了对传统商业银行融资类业务的分流。但正是广大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构成了金融市场的潜在"长尾",虽然他们单个企业的融资金额较小,但是积少成多,其融资总量不容小觑。
..........................
第 3 章 互联网金融对建设银行 QD 分行的影响与分析 ………………15
3.1 对建设银行 QD 分行资产业务的影响 …………… 15
3.1.1 瓜分银行信贷市场 ………………15
3.1.2 对银行信贷效率提出挑战 ………………15
第 4 章 利用互联网金融建设银行 QD 分行发展的策略 …………………22
4.1 建设银行 QD 分行资产业务的应对策略 ……………22
4.1.1 促进信贷业务的转型与创新 ……………22
4.1.2 提升信贷业务的效率 …………23
第 5 章 总结与发展展望 ………………29
5.1 影响建设银行 QD 分行未来发展的因素及措施 ……………29
5.2 建设银行 QD 分行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展望 ……………29
第 4 章 建设银行 QD 分行的应对策略
4.1 建设银行 QD 分行资产业务的应对策略
4.1.1 促进信贷业务的转型与创新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使得建设银行 QD 分行的传统贷款业务受到了冲击,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互联网金融传统商业银行创新自身业务带来启示。建设银行QD 分行在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同时要借鉴互联网金融信贷模式的先进经验,优化自身的信贷业务模式:
首先,加强信贷产品创新力度,推出多元化信贷产品。商业银行信贷产品的创新是基于客户需求和市场调研的创新,而不是盲目的创新。在产品创新方面,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的应用极大的缩小了各级机构部门、广大员工、客户以及市场的距离。通过互联网的应用,运用大数据分析,银行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客户的信贷需求,进而设计满足客户需求的信贷产品。
其次,要搭建完善的网络信贷平台。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其网络金融平台的搭建,建设银行 QD 分行要想提升自身信贷业务的效率和质量,就需要搭建一个集贷前信用信息分析、贷中资金流控制、贷后不良贷款预警等为一体的网络信贷平台。然后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客户管理。在社交网络信息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实现实时交互网络平台,实现与客户、商户实时交流、友好互动,以得到的客户反馈来改进产品设计和信贷运作。
.....................
第 5 章 总结与发展展望
5.1 影响建设银行 QD 分行未来发展的因素及措施
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建设银行 QD 分行虽然业务发展迅速,但仍面临来自各方面竞争与压力,特别是建设银行 QD 分行在互联网领域由于重视不足和起步较晚,在产品创新、技术、管理和功能安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单纯靠传统业务和盈利模式,已无法应对。这就要求建设银行 QD 分行必须正视问题所在,抓住趋势,寻找新的突破口,尽快全面实现互联网化战略和战术转型升级。因此制定和实施合理的网上银行发展战略在,在信息技术快速变革、互联网金融模式被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就显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我国大型商业银行来说尤为重要。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优质安全的网银服务,有助于吸引和黏住消费者,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有效提升银行的利润水平,推动传统银行业务的升级转型,提升在业界的核心竞争力,推动银行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建设银行 QD 分行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转变经营理念,特别是银行管理层应迅速调整和转变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和态度;二是调整商业银行经营战略,重新调整战略规划和战略定位;三是,切实做到一切以客户为中心,创新业务流程,拓展业务渠道;第四是预防和应对互联网金融过程中的风险控制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然而传统银行被互联网金融颠覆存在困难。对建设银行 QD 分行来说,互联网金融是在抓住传统金融业务发展放弃的市场部分,并以此为基础逐渐蚕食传统银行的主营业务,所以传统金融放弃的部分越多,互联网金融生存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就越大。从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商业银行在体制和产品上的良好补充,但是要想完全替代银行业,仍然有很大差距。
参考文献(略)
互联网金融对建设银行QD分行的市场营销影响及对策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市场营销文章
- 市场营销论文(2018)优秀范文十篇
- 吉林联通Y市智能手机农村市场营销项目实施
- 船舶配套SCL公司联合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
- 市场营销硕士毕业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十篇
- 市场营销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10篇
- 基于绩效视角的森马服饰品牌组合市场营销策
- 市场营销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十篇
- 市场营销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十篇
- 市场营销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推荐11篇
- 太原新缘公司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 互联网广告企业J精准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 陕煤海长安旅游房地产项目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 赊店老酒公司白酒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 克明面业公司产品包装形式市场营销策略优化
- 南京地区雨水回用工程绩效评价市场营销研究
- 市场营销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