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文学”观念史变迁
(一)“世界文学”观念的变迁
学界对“世界文学”概念的探讨历来没有一个准确的界说,从其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起便被赋予了多重性解释,对“世界文学”概念的探讨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趋于多元化。通过探究“世界文学”的起源及其在全球化语境中的形态,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世界文学”的内涵。
1.“世界文学”探源
学界每当论及“世界文学”,往往会认为是歌德首创。歌德虽未对“世界文学”这个概念做过详细的论说,但在他的日记、书信、文章及书评中常常会提到“世界文学”一词。1827 年 1 月 15 日,歌德在其日记中首次使用“世界文学”一词。之后也有散见于书信中对“世界文学”的提及。同年初,歌德在《艺术与古代》(Art and Antiquity)杂志上发表的书评中,首次公开使用“世界文学”一词:“人们处处都可以听到和读到,人类在阔步前进,世界关系以及人的关系前景更为广阔……但我仍然愿意从我这方面提醒我的朋友们注意,一种世界文学正在形成,我们德国人在其中可以扮演光荣的角色”[11]。1827 年 1 月 31 日,歌德在与艾克曼的谈话中,发表了著名的关于“世界文学”的观点:“现在,民族文学已经不是十分重要,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开始,每个人都必须为加速这一时代而努力”[12]。歌德并没有对“世界文学”作出具体的界定,他对世界文学的理解在于他看到了不同民族文学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一方面,他期望文学的未来是建立在民族文学的综合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他却偏爱古希腊文学,将欧洲文学作为重心,以充分发展德意志民族文学为目的。这也是歌德所在的时代给他带来的局限性。
新近的研究发现,歌德并不是“世界文学”概念的首创者。早在 1773 年,德国历史学家施勒策尔(Schnitzler)在其著作《论冰岛文学与历史》(On IcelandicLiterature and History)中提到,“对于整个世界文学(Weltlitteratur)来说,中世纪的冰岛文学同样重要,可是其大部分内容除了北方以外还鲜为人知……”[13]。1790 年,魏茨(Weitz)发现了维兰德有关贺拉斯书中的翻译修订手稿,其中提及“世界见识和世界文学之着色”[14]。在这里,“世界文学”一词指既博览群书又具有文化修养的一流作家所创作的世界性的高雅文学。维兰德的“世界文学”思想在其文章《民族文学》(National Literature)(1773 年)中作出了阐述,他将“世界文学”界定为“本国和外国文学的‘典范作品’的总和”[15]。
..............................
(二)“世界文学”观念的新发展
美国学者大卫·丹穆若什在他的著作《什么是世界文学》中,详细地阐述了他的世界文学思想,并试图为世界文学作出定义。提出了“以世界、文本和读者为中心的世界文学三重定义”[24]:
A.世界文学是民族文学间的椭圆形折射。
B.世界文学是从翻译中获益的文学。
C.世界文学不是指一套经典文本,而是指一种阅读模式——一种以超然的态度进入与我们自身时空不同的世界的形式。
在丹穆若什看来,“世界文学不是一个无边无际、让人无从把握的经典系列,而是一种流通和阅读的模式”[25]。丹穆若什从文本的流通、翻译和阅读的角度探究了“世界文学”的意义,在世界、文本和读者三者之间建构了新的理解视角,并深入探究了世界文学阅读与世界文学教学的策略。他的世界文学观念在当今学界提倡跨文明研究的语境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为丰富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理念参考。
1.作为一种流通模式的“世界文学”
丹穆若什将那些借助翻译或者依靠自己的原语言在源语文化之外流通的作品都包含进“世界文学”这个概念之中。也就是说,那些在本土语境之外流通的文学作品都可包揽进世界文学。文学作品离开源语境流通向不同的地域,在被解读的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变异”。文本在跨越时代和文化流通的同时,在不同的语境中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同时,文本的内容与思想也得到了更新。但也有作品在被发现和解读的过程中经历了误读、挪用及滥用的情况。世界文学作品在流通中会受到翻译、文化变更等多种动态因素的影响,从而逐渐改变文本自身的形态,故在流通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有所受益。正是文本的跨文化流通不断建构着世界文学空间的生成。
................................
二、大卫·丹穆若什关于“世界文学”的经典论述
(一)大卫·丹穆若什的经典文学观
1.对经典的重构
伴随着世界文学进程的发展,学者们将研究视角逐步转向了西方即欧洲文学大国之外的文学杰作之上,开始更多地关注新的文学领域。文学选集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经典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范围内的流通情况,虽然一开始大多数文学选集侧重于收录欧洲文学大国的经典作品,但随着文化多样性观念的渗透和世界文学领域的开拓,文学选集逐渐跨越出欧洲中心主义的窠臼,进入新的文学世界。为此,有人认为,对新文学领域的关注和投入会不断抛弃传统的文学经典名作,也就是说传统的欧洲文学经典会逐渐被忽视和摒弃。而丹穆若什则指出,事实上,大国经典并未真正的消解,而是随着时代变化其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他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后经典时代,而经典作家和作品就像后工业时代的富人更富的道理一样,其在世界文学中的位置不仅没有动摇,反而变得越来越高。学者们对这些经典作家的关注和研究也并未有减弱的趋势。于是,“世界文学经典从过去的两层体系变成了三层体系”[30]。即从之前的“大作家”和“小作家”这种二分法转变为“超经典”、“反经典”和“影子经典”的三层体系。“超经典”是指过去二十年里在世界文学体系中位置相对稳固,且被关注度和自身地位越来越高并处于主流文学传统中的经典“大”作家;“反经典”则指的是隶属于非主流文学传统的作家,他们利用小国语言进行创作或为了获得文学声誉而采用大国语言进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引起争议的作家;“影子经典”作为文学经典系统中最不受人关注的一方,其代表的是旧的“小”作家。他们为过去老一辈的学者所熟知,但越来越少的新一代年轻读者和学者能读到他们。“影子经典”作家就像“影子”一般逐渐退到背影中去了,他们或许只成为了老一代学者回忆中的经典文本。
...................................
(二)大卫·丹穆若什与帕斯卡尔·卡萨诺瓦世界文学观之比较
“世界文学”的观念从来都不是固定的,随着文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世界文学”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卡萨诺瓦的《文学世界文学共和国》是近些年来学界探讨热度较高的有关世界文学理论的著作,将其与丹穆若什的世界文学观念进行对比,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层面上认识世界文学的运作机制,并帮助我们理解本民族文学如何进入世界文学。丹穆若什与卡萨诺瓦在对“世界文学”的探讨中,有其不同的研究视角,在对世界文学理论及其实际运用的解读中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中,丹穆若什试图发掘出更多被“埋葬”的文学作品,为其进入“世界文学”世界打开空间,进而丰富世界文学宝库;而卡萨诺瓦深刻分析了世界文学空间的不平等因素,探讨了强权视角的温和存在形式。二人都注意到了世界文学内部发展的不平等性。丹穆若什更为注重对文学的离心研究模式,而卡萨诺瓦则较为注重文学的向心回归研究,并为处于被忽略位置的作家提供理论的批评“武器”。研究他们的世界文学观念,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当代“世界文学”的特征,并为深入理解丹穆若什的世界文学观念提供理论借鉴。
1.“世界文学”与“文学世界”
帕斯卡尔·卡萨诺瓦在她的《文学世界共和国》中,将对“世界文学”的探究转换为对“文学世界”的考察,构建了以巴黎为历史文化中心的世界文学版图——世界文学空间。这个空间有“中心”和“边缘”,即“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分。它相对独立于政治和经济,并不完全与世界政治版图相吻合,有其内在的运行机制。“美学距离”、文学“制造”和被文学中心“认可”是构成世界文学空间的三种重要机制。世界文学空间内部存在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也有文学的竞争和反叛,它可以被看作一个整体的、动态的,并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的文学空间。
..................................
三、大卫·丹穆若什世界文学观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启示.................................40
1.作为民族文学间“椭圆形折射”的世界文学...............................40
2.从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41
(二)大卫·丹穆若什的世界文学教学方法论启示..................................42
1.大卫·丹穆若什的世界文学教学理念与方法..................................42
2.中国世界文学教学方法论的启发......................................... 44
三、大卫·丹穆若什世界文学观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启示
(一)重构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观念
“世界文学”的学科内在要求便是倡导不同民族文学间的相互交流,丹穆若什在对“世界文学”的思考中重新建构了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其理论观点对学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作为民族文学间“椭圆形折射”的世界文学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世界文学以民族文学为基础而存在,但各自的研究者之间却缺乏互动和交流。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虽各自保持着独有的差异性,但在世界文学发展进程中,民族文学的传统和差异性在多元文化视域中则变得越来越凸显,学者们应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
美国理论家弗朗哥·莫莱蒂用“树”和“波浪”的比喻形象地描述了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分化的基础和特征。“树”的比喻得益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它所形成的树状结构会衍生出许多分支,就像语言谱系在空间与族群中的不断分化一样,“树”所展现的是从统一性到多样性的发展规律,它代表着地理意义上的断裂。“波浪”的比喻来源于历史语言学中语言的重叠特征,莫莱蒂用它来描述多样性被统一性所吞噬的发展过程,如英语以“波浪”的形式吞噬了不同的语言。它展现出地理意义上的连续性特征。“树”的结构和分支代表的是民族国家,而“波浪”则表现出市场的特征。“民族文学是对那些看到树的人而言的;世界文学是对那些看到波浪的人而言的”[43]。“树”和“波浪”的比喻组成了文化史的发展特质,二者之间有交叉的部分。莫莱蒂将现代小说的发展比作“波浪”,认为小说是“分化成地方传统分支的波浪”[44],而且会被地方传统所改变和影响。莫莱蒂指出,作为合成机制中的产物的文化史,其合成中的主导机制与次要机制,内在的与外在的,民族与世界等的划分都是处于矛盾运动中的。对比较文学学者同的视角来看待,尽力解决“矛盾”。
...............................
结语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