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文学小说中的老人形象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0068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老人形象的呈现及特征

第一节边缘化的老人
贾平凹小说中,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拥有一定的社会声望和权势,但在新旧更替的时代,主动或被动地逐渐失去原先地位与声势。这一过程中,老人或抗争,如在《腊月.正月》《秦腔》《古炉》等中有依恋过去权势的老人,也有矢志维护传统文化的老人;或适应社会政治权力的更替,如《极花》《山本》等中主动脱离社会、家庭权力中心的老人。
一、依恋权势名望的老人
《腊月.正月》中的韩玄子61岁,教了34年书,退休在家,家藏一本《商州方志》,知晓前朝后代之典故和正史野史之趣闻,是村子唯一能欣赏商州风貌之人,以名士自居。虽然退休在家,韩玄子并没打算闲着,他三天两头地与公社大院千部们喝酒,被公社委任为文化站长;凭借着在外做记者的大儿子大贝,和做县委书记、地委干部的学生,成为村里的头面人物,保持对家庭和所在地方的影响力。在家里,他痛斥二儿子二贝不修照壁,认为二儿媳披着头发、穿着塑料拖鞋地来往进出,是败坏家风;在村里,他多次拒绝帮助王才,瞥惕王才在村子里崛起。《妊娠..故里》中七十多岁的赵一仁与韩玄子类似。赵一仁苦心经营与村人的关系,堰长落选后,为了维持自己在村里的风度和德行,勉力与新任堰长交好,甚至违背自身意愿,同意小女儿与新任堰长交往。
..........................

第二节彻底失势的老人
与上一节有着一定社会威望的老人相比,贾平凹小说中有一些老人原先在社会、家庭中占有一席之地,但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他们参与社会和家庭的空间,已经极其狭窄,也极少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关注。这些老人在贾平凹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小说中有着比较集中的展现,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政治狂热时代的落寞者
这一类的老人多出现在贾平凹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文本中。“文革”结束,贾平凹反省自身:“过去多么无知呀,说的那些话,如今想起来,连每根头发都感到害羞。……一切从头开始还不算晚!抛弃之前的颂歌模式,开始关注“文革”中的受害者。
《琴声》中,白胡子老爷爷琴艺高超,在北京参加过汇演,“文革”期间禁止民间艺人拉琴,白胡子老爷爷不听,遭到批斗,唯一的孙女被毒哑了嗓子,从此艰难度日,“文革”结束后,白胡子老爷爷得到平反。除此,在贾平凹笔下,遭到打压的“牛鬼蛇神”“臭老九”还有《“交待书”上的画》中教了二十五年的书,后成了“臭老九”典型的老教师,《“罪犯”》中六十三岁高龄、下放到山区的县委原张书记,以及商业局王局长、县中杨书记等。这些被打压的老人在层摸爬滚打几十年后好不容易升至高位,却因为“文革”一朝被打压到连普通人都不如的境地。即便如此,他们也并未灰心,依然心系人民,勤恳工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在文本中,贾平凹真诚赞扬了这些在“文革”期间身处险境,但依然坚守本心、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扯的公仆。在这一类老人中,需要注意的是《商州再录》里曾为水利厅长的老头。老头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偏僻落后的流峪湾进行改造。老头虽已不再身居高位,但心系百姓,不顾被批斗的危险让流峪湾改种回茬包谷;多次建议将旧河道上的拦水坝建成石坝,且改为三级慢坡,但人微言轻,建议不被采纳,流峪湾还是遭遇了山洪,老头也因救人而去世。在流峪湾人眼中,来改造的老头是窝囊的,不会种庄稼,生活难以自理,即便在老头的帮助下避免了灾荒的发生,也没有任何感激之情;而当得知老头曾是水利厅长,还当过书记后,流峪湾人立刻改变了看法,将老头视为好人,甚至将流峪湾改名为老头村。流略湾人不论事实真相,只以身份高低看人的习惯,体现了贾平凹对中国官本位的思想观念的严厉批判,和对愚昧、盲目的国民性的审视。
.........................

第二章文本与现实:老人形象的意义

第一节以民间的视角审视时代主流
民间的视角是指摆脱主流意识形态的制约,以社会底层与平民的价值立场和文化观念进行审视。贾平凹小说中的老人大多是乡间百姓,而非时代英雄;他们在底层社会生活,了解风俗民情、节日庆典和巫术活动,有着民间社会认可的仁义美德,与社会主潮、历史事件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这些为贾平凹反思时代主流(暴力化的政治革命、现代经济、商业文化)提供了相对独立的审视空间。
一、对革命神圣性的消解
贾平凹小说中,如《商州再录》中的老头被下放改造,《古炉》中支书爷朱大柜被批斗、暴打,善人爷和蚕婆被视为“封建社会残渣余孽”,蚕婆还是“黑五类”,很多老人是暴力革命的受害者,彰显着革命中的暴力因素和疯狂成分。但这些并没有吓倒老人。当红大刀与榔头队的斗争白热化,古炉村要出人命时,朱大柜不顾自身安危,称:“古炉村从来没打过群架的,谁见过,谁见过?让他们批斗我吧,只要不出人命就批斗我吧!”欲以自身为祭品免除一场祸患;善人爷在中山坡放出蜜蜂阻止红大刀和榔头队的械斗;蚕婆不顾自身安危,为重伤的磨子找来救命的南瓜,收留本应在外逃亡的天布、灶火。老人以朴素的人道主义情怀力图在行为上阻止同村乡亲互相倾乳、残杀,并在一定程度上以自身的传统文化观念和对现实的个人化思考,瓦解着革命的神圣性和合理性。如《商州再录》中被改造的老头准确地把握水坝的修建,改造人的流峪湾人却是那么愚昧、无知,这本身就构成对“文革”合理性的质疑;朱大柜以宗族观念理解霸槽等人的行为,将“文革”背景下古炉村的争斗视作朱、夜两大家族之间的械斗;唱师反对曲解事实,拒绝为幸运生存至今的匡三书写只属于匡三一人的游击革命史,并以个人化的民间视角讲述了所经历的战争年代。
...........................

第二节以自然的立场关切人类生存
贾平凹小说中,大部分老人靠土地生活,了解四时,通人情、晓兽语,乐天而知命,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正是借由小说中一部分老人日常生活和精神上的健全完满状态,贾平凹看到了现代化进程中人类的生存困境,从而以自然的立场关切人类生存。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生态恶化的揭示
生态恶化,是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全球性问题,其中一个环节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怀念狼》中,狼是自然、野性生命力的象征,但只有红岩寺的老道士处理好了与狼的关系。“我”是现代文明的代表,在枯燥压抑的生活中逐渐失去生命活力,是寻狼行动的发起者,需要狼,但间接导致狼灭绝;受狼侵害的村民和傅山难以放弃对狼的仇恨,终于将狼杀尽。无论是村民和傅山所代表的传统观念中对狼的仇恨,还是“我”所代表的现代观念中表面上救狼、实际上杀狼,都说明了人一味对抗自然产生的恶性影响不可逆转。狼的消失所导致的结果,正如贾平凹所说:“人是在与狼的斗争中成为人的,狼的消失使人陷入了慌恐、孤独、衰弱和卑鄙,乃至于死亡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老道士与狼互帮互助,前者是后者的医生,后者投桃报李,以金香玉回报,就显得尤为可贵。老道士受老庄哲学的“齐物论”影响,认为物与人同一,人无法彻底征服自然,但可与自然在竞争中合作,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也就是说,他并不认为人们杀狼是错误的;而且狼不断生疮、奄奄一息,认为这与人不再猎杀狼有关。如舅舅、雄耳川人与狼群在追与逃中皆表现出不同于平常病态的矫健,也说明只有当人与狼处于相对平衡的竞争状态中,双方的生命力才会更好地释放。竞争平衡、对立统一的自然观可以说是贾平凹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考所得。
........................
第三章写“有中国气派”的小说:老人形象塑造的动因..............29
第一节传统与现代并重..............29
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吸收..............29
二、对现代意识的追求..............29

第三章写“有中国气派”的小说:老人形象塑造的动因

第一节传统与现代并重
贾平凹曾着重表示要将现代与传统结合起来,说:“我的写作是着力抓两头的,—头是追逐现代思想,一头是挖掘传统民间的东西。”老人的守旧性和对当下社会问题的审视,一定程度上源于贾平凹传统与现代并重的创作观念。着重表现为以下两点。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贾平凹一方面注意吸收懦释道文化资源,另一方面注意接受地域民间文化资源,尤其是商州地区的民间文化。他认为:“道是讲天人合一,释是讲心的转化,儒是讲自身的修养与处事的中庸。”吸收儒释道文化资源不仅是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伦理秩序等,也要更深切理解这些文化资源所体现的多元而丰富的人生境界。如他曾阐述对佛法的理解:“在佛法之中,问题不是如何建立教条,而是如何运用心的科学,透过修行,完成个人的转化和对事物究竟本性的认识。”而商州,既是贾平凹的出生地,也是他的心灵家园、文化根据地。商州属陕西,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之间过渡的交错地带,属于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交汇地带。商州地区的民间文化因而兼具浪漫、诡秘的巫楚文化,平和、中正的中原文化。多种文化的交汇促成贾平凹笔下老人多元的文化传承和性格特征,因而如夏天智、善人爷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老老爷既受儒道思想影响,也受民间巫文化影响,老人具有儒道佛文化背景,又有着民间巫文化背景,多元而不相龃龉;既有如老老爷、云林爷、唱师等平和、大度的老人,也有库老太太、麻子婶等神秘而稍狡黠的老人。
........................

结语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