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现实”之“根”
第一节 介入现实,关注苦难
虽然社会干预、关注现实的诗歌在沈苇诗中所占比例不多,但无论是诗集《在瞬间逗留》《沈苇诗选》,或是沈苇自己在博客上发表的一些诗歌,其中不乏他对现实生活中苦难的书写、对社会黑暗面的揭露与讽刺。诗歌《眺望》表明了他愿意以人民之苦为苦,时刻关注人民的生活状况为主要创作内容,“苍生啊,在我躯体的辽远国土上/众多嘴巴发出咆哮和呻吟……如果我只专注于个人的痛苦/那是一件多么羞耻的事”②。
沈苇诗歌中对苦难关注体首先现在对社会事件,包括人为灾难及时的记录、对个体命运的关注。《哀歌》是为悼念 1994 年 12 月 8 日在新疆克拉玛依火灾中去世的人们而作,此次火灾的受害者中小学生有 288 人,占受难者的大多数。诗的第一节,诗人从外部自然景物以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方式描写了当时的凄惨场景,漫天而降的大雪“无法覆盖大地的悲恸”,“人们骨头里的震颤”不是因为凛冽的寒风,而是事故太过于残酷,“失血的天空布满冒烟的亡魂/和因恐惧而瞪大的眼睛”①。第二段概述了事故发生的缘由,“灾难,从一朵小小的火花开始”②,经笔者查阅资料,火灾是由于演出舞台的光柱灯突然烤燃了附近的纱幕而引发的。此处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就像,时常由于某一闪念/改变方向,
踏上另一条道路”,突出了灾害的突发性、不可预料性,巧妙地将火灾的发生比作思考突然转变了方向,相对弱化了灾害的残酷性,甚至还有点唯美。第三节描写了火灾发生的场面,诗人意不重在突出灾害的凄惨,而是将其美化了,更能唤起读者的同情,更令人痛心疾首,“三百童男童女,灾难中的兄弟姐妹/手拉手,火光照亮最后的纯真/火光将生的盛开推向死的绝密”③,边读此诗,脑海中边浮现出孩子们在火焰中苦苦寻求生的希望的双手,怎能不令人流泪。第四节描写的是火灾发生后,人们为受难者送行:“孩子,当你们在火中安息/小小身躯由歌声和灰烬护送”④。诗人接着提出一个事实同时也是他的担忧,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便会将曾经的灾难淡忘,“怀念、哀悼、落泪,被遗忘笼罩”,诗人或许认为时间不应成为人们忘记苦难的理由,苦难应时刻被牢记,悲剧才不会重演。诗的末尾诗人提出质疑:“请问,死者是否宽恕了生者?”⑤,笔者查阅资料,此次火灾事故酿成的严重后果是因为有些管理者没有及时的疏散学生而导致的,任由孩子们小小的身躯被火舌吞噬。那些活下来的人是否该被原谅?这是诗人自己要思考的,同时也是留给读者们思考的。
.................................
第二节 向卑微致敬
沈苇诗歌中有上文提及的对现实社会事件干预的大叙事,但也有一部分作品集中于对生活中平凡的人以及自然界中的微小生物的微观叙述,表现出诗人对个体、自然万物的一视同仁,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和哲思,以及在诗人眼中,人生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
沈苇诗歌中对卑微的致敬首先集中于对生活中平凡的人、平凡事件的描写与记录。《无名修女传》讲述了瑞典女传教士洛维莎·恩娃尔的传奇故事,这位女传教士曾在新疆地区生活了二十二年,她原本想在此处传播基督教,未果,后成为一名“赤脚医生”,救治他人,最终死在回家的路上。整首诗诗人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这位女传教士的一生。她的内心深深地信仰着基督,“你有一座悬浮的基督教堂”①,她在各地游走传教,见到了人民所受的各种苦难,她想用信仰来拯救他们,化解他们精神上的痛苦,“但没有一个人愿意追随你心中的圣灵/人们在自暴自弃中与世隔绝,远离福音”②。作为一位传教者,她是失败的,但作为一位医生,她是成功的。她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医学知识为身患疾病的人们治病,既然人们暂时无法接受基督教的信条,无法从精神上拯救他们,那么就只能拯救他们的肉体。诗歌的第三节写道,常年奔波在治病救人的路途中,她无暇意识到自己的衰老,正因为这样她才最值得人们的敬佩,作者是这样赞美她的:“你献出自己,提炼自己,浓缩自己/将自己变成一粒小小的药丸”③,医者总是被比喻为白衣天使,而沈苇却将其比作“一粒小小的药丸”,比喻新颖又贴切,突出了这位修女无私奉献的精神。诗的第四节写道:“七十岁,你孤零零的慈航就要结束了/一次又一次,夕阳将灰烬倒入熄灭的库车河”④,夕阳西下之时应是人们归家之时,而她却远离家乡,又怎能不思念家乡?身处此地二十年,仍让人感到陌生、凄冷、遥远,她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回到自己的故乡,纵使是死去,也要在那片熟悉的土地上。从诗的四、五节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她深深地同情和怜悯,身在异乡直到死去都未能回去;但她又是令人敬佩的,将自己的终生都奉献在传教(治病救人)上,孜孜不倦、未曾动摇。诗人做这一首《无名修女传》的目的是想让人们知道有这样一位默默无闻劳动者的存在,想让她的事迹流传下去。沈苇曾在演讲稿《亚洲腹地:我们的精神地理》中提到想为这位修女写个电影剧本,再将剧本拍成电影。但在演讲稿中诗人道出了另一个目的:这位修女身处异乡,正如此时的沈苇一样,一方面自己已经融入到新疆,“变成了他乡的本土主义者”,另一方面人会有这种潜意识:生活再久的地方也不如自己的故乡,陌生感会长期存在并挥之不去的。因此,这引得笔者的思考:诗人为这位无名修女写诗的同时是否联想到了自己当下的情状?
..................................
第二章 “理想”之“翅”
第一节 想象过去,追思西域文明
沈苇对楼兰、乌孙、尼雅、丹丹乌里克等诸多西域地区的古国、古城有着特殊的情感,诗人热爱它们、向往它们、敬畏它们,他把它们称作“死去的城”。他甚至认为活着的人是无法接近它们的,因为“人被‘生’局限着,其想象力扶不起一根枯朽的木桩,修补不了残墙上最小的缺口”,这些神秘、包含无限智慧的城是西域文明象征,是世界历史谱写出的美妙篇章。诗人站在距离它们较近的新疆,尽可能的用心去贴近它们,用自己的想象力与匮乏的言语去描述、记录它们。诗人将“死去的城”称为废墟,在《废墟》中诗人提及人要懂得欣赏废墟之美,一座废墟曾经也是金碧辉煌的宫殿、是繁华文明的象征,那些发生在废墟中的传奇故事,如“一千零一夜”,将会被永远、广泛地流传下去。在沙漠中,风呼啸而过,听起来仿佛是废墟中亡灵的呼喊声,他们的存在将会提醒着人们楼兰、乌孙国、尼雅等国家不仅是存于竹简纸张上,他们确实真真实实地存在于西域这片土地上,并且永远不会消失。
诗人从江南北上来到新疆,对于楼兰、乌孙等古国文化早有耳闻,但百闻不如一见,然而事实往往不随人愿,望着滚滚黄沙,或者古国的部分残骸,无法一览它的全景,无法体会当年它的繁盛,诗人心中难免会难过、失望,但是正因为如此,才更突出这些古国的神秘、可爱,才更值得诗人去尊敬、去赞美。诗人创作有关西域文明主题的诗歌,一方面出于个人的情感(诗人本人对古国的喜爱与尊敬,对西域伟大文明的赞颂),另一方面出于“新疆人”的身份,沈苇曾在采访中提到,他不想人们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新疆,不想人们提到新疆,想到的就是“民族性”的歧义,想到的便是“莫高窟”、“飞天壁画”等表层的东西,他想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新疆、了解骨子里的新疆究竟是什么样的,因而他创作了散文集《新疆词典》诗集《新疆诗章》旅行手册《新疆盛宴》。由此可见,诗人沈苇拥有着一颗宽容、广阔、平等的胸怀,怀以这种心境创作出的诗歌,带着真实的情感,也更加发人深思。
楼兰古国是各种探索发现类节目、诸多考古学家和科学家都向往一探的地方,沈苇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扎实的语言功底向读者们描写了他心目中的“楼兰”。《楼兰》的前两节写诗人身处丝绸之路,映入眼帘的虽是漫漫黄沙海,但诗人凭着“思念与想象之花”联想到了楼兰——这个古老又神秘的国度,那些记录昔日繁荣景象的楼兰文字在布片和断木上“苟延残喘”,曾存于宴席上的器皿和酒杯被风沙掩埋,在星光与月光的照射下诗人在盐湖中仿佛又见到那美丽的楼兰。诗的第三节以规律的排比句和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楼兰的喜爱。在诗人眼中,楼兰是一位身姿妙然的女子,她有着黑长的发、明亮的眸、身着兽裘、沐浴着晨间露水、她是如此的纯洁,与天鹅为友。同时她还向往着自由,在广袤的沙漠和荒原,时而策马奔腾,时而以翼飞翔。
................................
第二节 在站立的地方建筑那理想的乌托邦
沈苇在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谈及自己写诗的动机(写诗的使命感)时,他认为诗人要拥有一颗祝福之心,要能够把好的东西传递给读者,而不仅仅是负能量,“诗歌在不祝福的时刻祝福,在反祝福的地方发出祝福之音”①。即诗歌创作不能只是写实,反映现实中的社会问题,诗人不仅要有居安思危的前瞻性的忧虑,也要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人们构建出“未来美好、前程锦绣”的理想蓝图。这就要求诗歌要超越现实,建筑人们心中理想的乌托邦,在人们疲惫之时,在人们失去信念之时,在人们绝望之前,给予他们以坚持不懈的勇气与力量。
《菜地》一诗鲜明地写出了诗人向往的生活,和两三友人一同辛勤播种一块菜地,同时,诗人将这块菜地看作“一件艺术品”,精心照料、细心爱护,使得它能够“在阳光和月光下翠绿地闪耀”②,待到蔬菜成熟之日,诗人愿邀请自己的朋友们看看这人与自然合作的杰作,这神奇的植物带给我们的惊喜,这几句诗颇有陶渊明《桃花源记》桃花源中人“往来种做”、“怡然自乐”之感。田园生活就是这样,饮食自给自足,定期邀约俩三好友,把酒对诗,整首诗显得简朴、亲切、动情,凸显出诗人对自然之爱、对自然的田园生活的憧憬。
谈及“桃花源”,其实就是“乌托邦”,乌托邦一般被认定为地理上遥远的国度或地区,而新疆是中国的西北边疆,恰恰符合这一点。诗人沈苇已在新疆生活了有三十年之久,对于新疆的情感也越来越浓烈,他曾经在采访中说到:“爱新疆是必然的。爱新疆如爱自己的命运、亲人的命运。情感上,无疑对这片土地爱得更深了。……爱她表面上的荒凉、骨子里的灿烂,爱这个‘美的自治区’和她‘启示录式的背景’”③。拥有着广袤无垠、荒凉无际的大片土地的新疆,她有着宽大的胸怀和气魄,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有着如火的热情、豪放质朴的性格。虽然她不及桃花源那样宁静、悠然自得;但她有她的优点,玫瑰色的太阳、金黄色的沙粒、湛蓝的天空、一览无余的奶白色云朵、偶然飞过天空的鸟,亦给人一种静谧、悠扬之感。诗人初到新疆之时,新疆便以她独特的魅力将诗人征服,写下了十分有名的诗《一个地区》。..........................
第三章 “现实”何来,“理想”何在...............................25 第一节 立足边缘,疏离“主流”.................................27
第二节 穿越现实的“我的尘土”...................................31
第三节 相互诱发,融合的“现实”与“理想”..................34
第三章 “现实”何来,“理想”何在
第一节 立足边缘,疏离“主流”
西部诗歌多以“边缘者”的身份出现于当代诗坛,此处并不指其地理位置,指的是西部诗歌不媚俗、不追随主流诗坛,拥有自己的个性化发展,在同时期的诗坛大放异彩。50、60 年代,政治界对诗歌的创作提出了“文学为工农兵服务”、“文学为人民服务”等口号,使得“去个人化”、为时代代言成为了此时诗歌新的创作目标,诗歌不再是诗人抒发个人情感的工具,而应该表达人民群众的情感,书写人民群众的生活。郭小川、贺敬之、闻捷、李季、张志民、公刘、严阵、邵燕祥等解放区诗人以及一部分工农兵出身的诗人,他们成为此时诗坛的“领头羊”,其作品内容多为歌颂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主义的民主、党的伟大,或者劳动人民的生活等,诗歌情感充沛、充满激情。比如:张志民的《社里的人物》《公社一家亲》均是歌颂人民公社生活的作品;李瑛的诗歌中塑造了诸多军人的形象,他们英勇善战、有责任有担当;邵燕祥的 50 年代的诗中,工人、农民、祖国建设者们成为他主要的书写对象;严阵诗歌中充满了江南水乡的风物与人民们劳动的工具等。同时,这些诗歌通常使用红日、红旗、天安门、矿山、钢铁、汽笛、大海、山川、螺丝钉、大厦、战士、雷电、狂风等作为意象,使得诗歌的创作呈现出积极向上、正能量、宏大崇高的效果。比如:蔡其矫 50 年代创作的诗歌中多有“大海”的意象;张志民《载杨柳》一诗中有诸多农民劳动工具的意象;艾青 50 年代诗歌中红日的意象等。而且,这些诗歌的表达方式较为直接奔放,情感热烈、大胆地流露出来,比如:何其芳在其诗歌《最伟大的节日》中直接赞美“我的祖国,地大物博”、“我的祖国,人民勤劳”;郭沫若的《新华颂》中直接地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人民中国,屹立亚东,/光芒万丈,辐射寰空,艰难缔造庆成功,五星红旗遍地红。”;艾青的《迎接一个迷人的春天》中写到春天是“万物滋生的季节”、是“播种与孕育的季节”,而此时的新中国正处于万物复苏、万物需更新的春天,春天也给人们带来了希望、温暖和幸福;此外,田间的长篇叙事诗《天安门赞歌》《赶车传》等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
结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