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一1966《人民文学》当代文学研究与借鉴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1208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一、文学秩序的重构

(一)主流意识形态下的“人民文学”

1949年10月,共产党人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这一世界性的宣言,标志着多灾多难的中国人结束了自1848年以来,一百多年的内外压迫和国家战乱频发的状况,结束了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打破国人心中亡国灭种的忧虑,实现了国人所期盼的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中国从此也以崭新的姿态回到世界的大舞台,开始了新纪元。举国上下欢欣鼓舞,正如胡风在建国后长诗《时间开始了》中写到:“祖国伟大的祖国呵在你忍受灾难的怀抱里我所分得的微小的屈辱和微小的悲痛也是永世难忘的但是终于到了今天今天为了你的新生我奉上这欢喜的眼泪为了你的母爱我奉上这感激的眼泪”“祖国,我的祖国今天在你新生的神圣的时间全地球都在向你敬礼全宇宙都在向你祝贺”①“祖国呵为了你全宇宙都在欢唱这大自然的交响乐”②面对全国人民的澎湃激情,共产党人则冷静地意识到,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满目疮痰、百废待兴”的中国。长期的内忧外患使得一切都需要重新规划和建设。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整合也迫在眉睫。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在建设新文化的构想下,文艺毫不迟疑地成为了变革的排头兵。
作为一直与政治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文学,③它的整合走在前列并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共产党人,素来就十分重视文艺在革命事业中的重要作用。1905年,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提出:“写作事业应当成为社会民主党有组织、有计划的、统一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④毛泽东更是将文学艺术的作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赋予更深的内容。他认为“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①。也正是在这样的意识下,才会有第一次文代会在新中国还未宣布成立、新政权还在筹备中便率先召开的先例。而这次大会的召开也预示了新中国文学区别于前“别拓新境地”的未来。.................
.....................

二、新形势下《人民文学》对“人民文学”范型的规范与传播

作为全国作协的机关刊物,《人民文学》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代表新中国新文艺的最高使命。如何传播并扩大“人民文学”的影响,这也成为《人民文学》杂志的头等任务。翻看“十七年”时期的《人民文学》,我们发现期刊的格局和整体的面貌基本上是保持不变。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一是对于当年的文艺政策与文艺方向的政治性宣传(包括一些社论或者专论);二是知名作家或者评论家的一般性文艺批评;三是具有一定政治动机的专辑或特辑;四是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包括具有明显政治倾向的政治抒情诗等等)。五是插图和图片:这些栏目的设置都是为了配合“新的人民的文艺”而展开的,它们从各个方面入手,密集而又有效地传递着“人民”的文学。

(一)隐晦政治取向下的政策宣传与理论强化隐晦的取向:作为政治的风向标

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中,施拉姆认为现今的世界各国新闻工具制度,按照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新闻工具的极权主义理论;二是新闻工具的自由主义理论;三是新闻工具的社会责任理论;四是新闻工具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其中的第四种理论,即新闻工具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是由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的哲学在大众传播上的应用而发展出来的。贯彻并实践此种理论的“报刊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政府长远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政策和拥护党的当前决策。新闻工具是国家的政治武器,由党的正统的领导成员主持。报刊只能讨论如何达到特定目标,而绝不许批评这一目标。新闻工具属于国家所有。党控制新闻工具就能保证它为公众利益服务,公众就不会受到损害。党内持不同政见者以及党外人士无权利用新闻工具。”①从今天的角度看,作者囿于意识形态的限制,使其对共产主义新闻理论的论述未免有些偏激。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条理论也相应地揭示了新闻工具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所扮演的角色—国家政治的武器;以及党控制新闻工具的目的—为公众利益服务。....................
.....................

一、文学秩序的重构......................................................................3
(一)主流意识形态下的“人民文学”..........................................3
(二)为人民服务—《人民文学》创刊................................................9
二、新形势下《人民文学》对“人民文学”范型的规范与传播........13
(一)隐晦政治取向下的政策宣传与理论强化.....................................13
1.隐晦的取向:作为政治的风向标................................................13
2.不间断的政策宣传与理论强化..............................................15
(二)读者批评的保驾护航.....................................................18
(三)文学创作的引导与主旋律作品的大量涌现................22
三、《人民文学》对“人民文学”内涵的丰富................28
(一)“人民文学”范型下的“人性”书写.......................28
(二)批评与暴露下的文学独立表达......................................30
(三)文学编辑与“人民文学”内涵的扩展.........................36
四、《人民文学》对“人民文学”的突破与扩展............43
(一)历史题材创作:借古喻今的新突破...............................43
(二)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当代文学边界的扩展.................47

结语

特殊的历史时期产生特定的文学,而特定的文学又在特殊的《人民文学》身上打下特别的烙印。
作为机关刊物的《人民文学》,它的创刊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它的身上集中了国家的意志、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与现实的需求。作为国家体制内的产物,它又为新中国文学推广与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它还在国家文艺管理与文艺政策推行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它是横架于文学与国家之间的一座桥梁,与国家和文学形成了拉力与应力的关系。一方面它不遗余力地传播着国家的意志,指引文学达到国家的要求。而另一方面作为一本文学刊物,其内在的文学诉求以及刊物内部编辑、作家、读者的思想都让它在政治的缝隙中不断地寻找真正属于文学的曙光。就在这拉力与应力之间,《人民文学》艰难地维持着平稳,在配合与紧张中大力地推进了对主流文学范型—“人民文学”的建构。在它的推动下,产生了一批主旋律作品,一批展示“人性、反映现实缺陷的作品,产生了在特定时期借古喻今的历史小说,以及翻身做主地位大大提高的少数民族文学。它们共同在《人民文学》这片舞台为十七年文学留下了不少光辉的身影,最终成为新中国文学发展历程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随着政治环境的日趋变幻,最终让《人民文学》不得不以停刊来应对,而它不断传播的“人民文学”也因为其“人民”的本质已经不能适应政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人民文学》[J].1949年一1966年
[2]胡风.胡风的诗[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
[3]李迅译.外国电影理论文选[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4]列宁.列宁论文学与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5]毛泽东.毛泽东文艺论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6]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
[8]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M].北京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9]成仿吾,成仿吾文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1985
[10]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C].北京:新华书店,195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