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1)国内对报网融合的研究综述
在中国知网一新闻与传媒分类中,对篇名中含有"报网融合"的文献进行捜索,共获得266条结果。其中士论文共24篇,会议论文5篇,报纸20篇,期刊论文最多,共194篇。
笔者通过在对搜索到的关于报网融合的文献进行整合后发现,目前学界内对报网融合的研究大体上主要有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两个方面的研究。
从宏观角度对报网融合进行的研究:
蔡委在《资源整合:媒介融合进程中的一道难题》一文中,论述了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带来的很大威胁,并指出资源整合是媒体在融合阶段的主要运行特征,分析了资源整合如何趋利避害,实现共赢。
宫礼在他的文章《老话题也能玩出新花样一新式"报网融合"助力报纸网站运营》中,论述了传统报网融合模式亟待提升,新式下报网融合应该有新的形式,并分析了新式报网互动的特点。
孙晓在《报网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探索》一文中谈到,面对新媒体,新技术的冲击和挑战,报纸媒体走向了报网互动、报网融合的发展道路,并介绍了报网报纸内容生产流程中报网融合的具体体现。
邢长勇在《新媒体环境下报网融合创新路径》一文中,阐述了现今纸媒受到数字化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报纸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转变思路,加大纸媒与数字化的衔接,以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思路来吸引读者,拓展与新媒体的融合渠道。
...................
第二节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本文二维码在《人民日报》中的应用情况为研究对象,探讨二维码上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对策。
2.研究方法
在本文创作过程中,拟采用以下两种形式为本文所主要依托的研究方法。
(1)抽样调查法
通过抽取《人民日报》应用二维码的部分样本,对其在二维码新闻,广告业务拓展,报纸退订等方面进行分析,将《人民日报》对手机二维码的应用现状直观地呈现出来,此来研究二维码对《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作用,及在利用二维码报道新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个案研究法
以《人民日报》为个案展开研究,分析《人民日报》与二维码该一新技术结合,寻求自身创新发展之路上所取得的效果和出现的问题,并将研究结果推广到一般情况。
.........................
第二章相关概念及发展概述
第一节报网融合发展概述
1.报网融合的疋乂
我国的喻国明教授在其著作《传媒经济学》一书中,将媒介融合定义为: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象和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和成本,各种信息在同一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报网融合是媒介融合的分支,是媒介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结合以上两位学者的观点将报网融合简单定义为报纸和网络的融汇整合,即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在信息的采集,编辑,制作,及传播过程中的全方位立体化的交叉和渗透。
2.报网融合的发展
互联网的出现,对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文化结构,及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不断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地位,迫使传统媒体开始寻求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1)有报无网阶段(20世纪90年代之前)
20世纪90年代之前,互联网还未真正走进公众视野,在这一时期,互联网尚未普及,传统媒体还没有走上融合之路,整个传媒行业并无融合相交么势,报纸,广播,电视这三大传统媒体各自为营,互不触电,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传媒行业的典型特征。
.......................
第二节二维码在纸媒中的应用
1.二维码的定义
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是在一维码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型条码。是指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来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一种条码。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使用浅色模块表示二进制"0",深色模块表示二进制"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用户可以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者光电扫描设备对特定的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几何图形进行自动识读,用以实现储存信息的自动化处理,从而解决物品自身信息,身份确认等问题。
2.二维码自身优势分析
(1)信息容量大
相较于传统一维码来说,二维码信息密度高,储存信息容量大,它能够将文字,图片,声音等进行进行编码,其储存量是普通条码容量的几十倍。
(2)纠错能力强
二维码具有很强的纠错能力,在形成二维码的过程中加入了错位,污损情况的替代运算,因此,即使是在被损坏了了50%的情况下,二维码依然能够还原出正确全面的信息,不会受其损坏程度的影响,这一优势特点也使得二维码成为译码可靠度最高的条形码之一,其发展潜力无限。
(3)成本低廉,制作简单
二维码制作成本低廉,且制作程序简单,在二维码定制网站上就可以免费生成二维码,用户也可以自己下载二维码生成软件来制作二维码。同时二维码的识别设备操作起来也较为简单,只需要通过有扫码功能的手机,或者其它移动设备的扫码,就可以实现信息的获取和传输。
....................
第三章《人民日报》融合发展态势..........13
第一节《人民日报》新媒体融合发展方式............13
1.《人民日报》网络版............13
2.《人民日报》法人微博.............13
第四章《人民日报》二维码创新发展意义分析...........33
第一节作为党报的引领意义..............33
1.提升党报的公信力............33
2.提高党报的舆论影响力.............34
第五章《人民日报》二维码融合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43
第一节发展中的问题............43
第五章《人民日报》二维码融合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一节发展中的问题
1.信息发布上的无序性
在本文第云章中,笔者抽取了《人民日报》2013年8月到12月,2015年1月到5月两个时间段期间二维码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统计,从统计的数据来看,《人民日报》在应用二维码的过程中,二维码信息的发布较为杂乱,尚未形成统一的风格和稳定的发布周期。
在发布周期上,无论是二维码新闻还是二维码广告,在发布时间上都没有稳定的周期,呈现出一种无规律状态,信息数量时多是少,时有时无,二维码信息在每一期上的分布处于完全不平衡的状态。
在内容分类上,科教文娱类的新闻报道数量是其他类型新闻报道的一倍甚至是两倍多,政治经济类新闻和社会民生类新闻报道所占比重非常少,各种新闻类型之间分布极其不均衡。
《人民日报》在与二维码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还处于对二维码技术应用的初期阶段,在利用二维码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因为各项工作的不完善,导致在内容上出现杂乱的状态,这种杂乱且不稳定的状态不利于读者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及时进行完善。
.......................
结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作为传统媒体的觉报,更应该常怀求新求变之心,来应对新媒体的冲击,积极利用新的传播技术,实现新旧媒体之间的深度融合,变压力为动为,变挑战为机遏。《人民日报》对手机二维码这一新的媒体技术的应用,是中央党报紧跟时代潮流,推陈出新的重要表现,也标志着其向全媒体业态发展道路上又向前麽进了一步。二维码与《人民日报》的结合,拓宽了报纸本身的经营思路,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为报纸与网络的深度融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人民日报》对二维码的应用仍然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二维码技术的利用上还不甚成熟,更多的功能也并未开发出来,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如何自如应用二维码,进一步升级内容生产,宣传方式和盈利模式,这也许将是《人民日报》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只有不断地审视自身,创新完善发展模式,才能构建党报的传播高地,使党报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信赖的报纸,从而使得报纸获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