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分析结果来看,移民搬迁之后所拥有的生计资本的数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生计策略也发生了变化。从搬迁前的以务农为主的单一模式向多元化,包括外出打工或自主创业等。根据搬迁前后生计问题的研究来看,主要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是搬迁后能否顺利脱贫致富,才是生态移民的关键,也是保证可持续生计的最终目标。保证搬迁后移民有可持续利用的资本、获得劳动技能,就有助于生计的可持续性发展。二是搬迁前后移民的生计资本拥有量与理想的生计资本模型有较大差距,且五种资本相互之间差距也较大。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深度贫困地区
我国在上世纪 80 年代开展扶贫工作时,首先针对的地区就是当时最贫困的地区,也就是今天所谓的深度贫困地区。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深度贫困地区的概念最初应该是来源于一个优先展开扶贫工作的区域单元,该区域单元应对全国各地经济社会状况进行比较所形成。后来随着扶贫工作在全国范围的展开,这一概念被明确界定。各地通过数据融合的手段,将其管辖范围内的贫困地区纳入到已确定的扶贫区域单元中,逐渐造成相似区域数量的持续扩张。出现了所谓的泛贫困化状况。本可以将资源集中在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也变得更加普遍化,导致“撒胡椒面”“大水漫灌”等现象出现。无论在表述中还是在客观实际方面,深度贫困地区的概念都为在扶贫中合理有效地使用公共资源提供了一个边界,和在使用公共资源扶贫中提供了合法依据。
根据 2017 年 11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三区三州”和贫困发生率超过标准的地区,被确定为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想要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就是先攻克这些地区,而且越往后,脱贫工作越艰难。目前全国共有 110 个深度贫困县,16000 个深度贫困村,334 个省级深度贫困县。这种划分不同于早期在全国范围内确定的贫困县和贫困村以及贫困片区,首先,深度贫困地区不是根据新的标准重新划定的,而属于现有贫困地域概念的一部分,只是参照贫困发生的程度大小做了比较排序;其次,由于深度贫困地区的划定范围大幅缩小,相比其他贫困地区而言,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特征更加凸显,从而使得潜在挤入和漏出的风险有所降低,比如当前深度贫困县的数量远比全国贫困县的总数量要少。鉴于区域发展存在显著差异,缓解贫困的相应措施就需要有针对性。本文所研究的深度贫困地区是指在脱贫攻坚任务中一直处于艰难境地的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致贫原因复杂,脱贫任务重、难度大的甘肃临夏地区。
......................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人口迁移理论
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人口迁移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各国学者们对人口迁移的研究主要从人口学和社会学着手。本文着重从人口迁移的原因方面进行了整理,主要介绍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和“投资 - 利润”理论。
推拉理论主要从迁移的原因着手,该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在推理和拉力的作用下引起的,认为迁移的行为是由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共同导致的,由人们自己决定是否迁移。从迁移者的个体行为来看,可以将推拉理论假设为两种:一种是劳动者在理性思考后进行人口迁移的活动,第二种是迁移者充分考量了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实际情况,然后做出迁移行为。而现代推拉理论认为,推拉因素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变化为多种形式,其中的任何一种都有可能形成推力或拉力。
“投资-利润”理论将投资和利润与迁移行为相关联,该理论认为迁移的过程就是在投资,而迁移以后会有一些改善,这些得到的好处就是收益。还引入了“流动成本”这个概念,认为迁移距离和成本、体力的消耗等因素都会影响迁移者的迁移行为。流动成本是指:“由直接损失组成的显性成本(会计成本),和由间接损失组成的隐性成本(机会成本);转移后的利润包括可能得到更广泛的工作机会、更可观的收入、更全面的教育、更完善的基础设施等。当前流动成本或投资的目的主要是获得流动利润,只有当流动利润高于投资时,才会发生当前行为。”①除以上几种迁移理论外,还有学者进行了迁移动机、迁移决策等微观方面和对迁移选择性和迁移后果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分析当前我国深度贫困地区生态移民的现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永靖县生态移民生计现状调查
一、生态移民进程
(一)生态移民的分布
近半个世纪以来,永靖县部分移民生活在深山、高寒、地方病多发的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的干旱山区,这些地方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生产生活非常困难,脱贫攻坚也较困难。东西山区 12 个乡(镇)因为环境气候等因素受限,“苦甲陇上”,这些地方自然条件艰苦,面朝黄土背朝天,群众居住比较分散,基础设施很难与基本生活需要相匹配,扶贫成本非常大,生存条件十分严酷,全县 80%以上的贫困人口都居住在这些乡镇,“旱、苦、少、缺、穷”是这里最基本的特征。为了解决这部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永靖县举全县之力,对这12 个乡镇 15 个移民村的 1121 户 4598 人进行整体迁移。
(二)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的措施
从 2005 年开始,永靖县陆续启动了 13 个新的扶贫安置点,并计划从 2046户家庭中安置 9046 人。本文所调查的城北新村安置点,利用荒芜的山坡开发和重组 2850 亩的土地,采用“挖山填沟”“削山造地”等办法,打造一个基础好、环境美、服务全、产业兴、群众富的美丽乡村,支持高标准水利电力、饮水住宅工程,城北小学,刘镇卫生院,综合服务中心,绿化和照明等的建设。在住宅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地基进行挤密桩处理,并根据移民的实际人口、经济能力和住房需求,设计了大中小型三种户型,分别为 75 平方米,105 平方米和 145 平方米。城北新村的开发始于 2016 年 5 月,总投资 5.6 亿元,面积 2.98 平方公里。2018 年 5 月,批准成立城北新村,辖下 10 个社区,共有 1,120 户家庭 4,203 人,其中 604 户建档并登记 2,416 人,涉及 15 个乡镇和 15 个移民村庄。 包括土地开发,住房,防洪,自来水,污水,灌溉,电力,天然气,学校,医院,道路,综合服务中心等十多个子项目,总投资已达 5.6 亿元。截至目前,上述项目已全部完工。按照“占新腾旧,一户一宅”的要求,群众的原宅基地应及时复垦为符合标准的耕地;如果没有达到开垦的条件,就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进行生态修护。为使移民家庭逐步适应搬迁后的生产生活,在搬迁后一年内拆除原住宅。目前已搬迁入住 1121 户。
.........................
二、调查设计
本次问卷调查及入户访谈涉及了五种生计资本的相关指标和移民生计策略相关因素,调查主要采用发放问卷和实地访谈两种形式,与移民户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得出的信息真实有效。对于移民生计现状的反映主要通过移民前后生计资本的变化和生计策略的变化来体现。先查阅大量的文献,分析论述本文最佳方法,然后制定相关的问卷和访谈表。后期主要是实地调查移民点安置区,并与移民点的村干部和移民户进行了交流,了解移民户的基本生计情况,填写问卷和访谈信息,完成相应数据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移民移民家庭的五种生计资本现状及生计策略的变化,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获取数据,根据数据和测算的数值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影响移民可持续生计的因素,并结合永靖县的实际情况分析出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保障移民可持续生计的对策建议。
(二)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的内容包括移民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等信息和移民家庭生计资本存量等相关数据。根据这些数据信息,分析移民搬迁前后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变化情况,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研究如何使永靖县移民实现可持续生计。此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移民的各项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的现状和变化情况,找出具体影响移民可持续生计的因素,同时明确移民对自身生计资本的认知,以及对如何实现可持续生计的建议。
..........................
第三章 永靖县生态移民生计面临的困境............................... 44
一、移民家庭自身发展能力不足 ....................... 44
(一)移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 44
(二)移民缺乏专业技能 ....................................... 44
第四章 永靖县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生计的对策......................... 50
一、加大对人力资本的开发 ....................................... 50
(一)加大对移民点相关政策倾斜力度............................ 50
(二)政府应组织更加专业和多样化的技能培训.................... 50
第四章 永靖县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生计的对策
一、加大对人力资本的开发
(一)加大对移民点相关政策倾斜力度
移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导致人力资本数值也不高。主要原因是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首先要从移民的思想认识入手,加强宣传和引导,从根本上转变其读书无用的思想,不仅要让少年努力读书,也要鼓励有条件的青年接收继续教育,逐步提高安置区的整体文化水平。要在政策方面有所倾斜,使得移民子女都有学上、上得起学、坚持上学。按照具体情况,给安置区的部分人群增加一些职业教育的内容,这样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能学到谋生的技能,将来更容易适应社会;除了受教育对象之外,还有教育主体,这就需要引进更多的教师团队,优化教育资源,增加更多的资金到教育中来;还要不断优化学校硬件设施让学生在更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二)政府应组织更加专业和多样化的技能培训
政府在对移民家庭的帮扶中,既要输血更要造血,要建立造血机制,增强致富内生动力,首先要提升移民的整体素质,对移民进行专业和多样化的培训,使移民获得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技能。政府要积极组织和委托企业,或者由政府主导、市场共同参与,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培养,为移民提供专业性强、市场需要的技能培训,培养储备劳动力;其次要进行思想转变,让移民了解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能积极主动的参加培训,学习技能;对于培训的内容,要符合当地需要的条件,对某些岗位的需求进行定性培训,尽可能让移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实现劳动力本地就业。
...........................
结语
生态移民不仅促进当地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也对当前我国的脱贫攻坚战略任务起到了助力作用。移民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是新生活的起点让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家庭告别穷山僻壤,住上城里新居既促进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又为移民家庭的后续发展给予了物质保障。本文的研究对象处于永靖县的城北新村移民点,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教育程度低、贫困程度深,全面推进生态移民工程使更多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是必然的。搬迁以后,也带来了一些积极的成果,移民的生活环境改善了,生活条件有所提高,但还没有解决可持续性的问题。
本文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着手进行研究,对永靖县城北新村移民点进行研究分析,分别从移民的五种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分析了影响移民可持续生计的因素,对移民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对于迁入地的适应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当前移民生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对应的建议。从分析结果来看,移民搬迁之后所拥有的生计资本的数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生计策略也发生了变化。从搬迁前的以务农为主的单一模式向多元化,包括外出打工或自主创业等。根据搬迁前后生计问题的研究来看,主要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是搬迁后能否顺利脱贫致富,才是生态移民的关键,也是保证可持续生计的最终目标。保证搬迁后移民有可持续利用的资本、获得劳动技能,就有助于生计的可持续性发展。二是搬迁前后移民的生计资本拥有量与理想的生计资本模型有较大差距,且五种资本相互之间差距也较大。搬迁后,政府要从多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帮助移民尽快适应新的居住地,尽快掌握劳动技能,提高家庭收入,增加生计策略的多样性,尽快使移民获得归属感。因本人学术研究水平尚浅,理论积累不足,论文创新度不够,所以本文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数据的整理分析中可能存在部分偏差,在描述中可能不够细致,不够全面,对于论文的整体分析还不够深入,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多关注这方面的研究,能发现更多存在的问题以及更适宜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略)
深度贫困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生计范文研究——以甘肃省永靖县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行政管理论文,深度贫困地区,生态移民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行政管理文章
- 县级监察委员会治理基层“微腐败”的路径优
- 政府支持下的延安红色旅游发展研究
- 基于政策执行视角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对策
- 新时期晋中市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作用研究——以甘
- 陕西省C县农村小学青年教师工作稳定性影响
- Y市政府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方案优化范文
- 三源流影响东北地区公共部门人才流动范文研
- 城市贫困流动人口的致贫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范
- 数字政府引领公共服务变革的广东实践范文—
- 青岛市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路径范文
- 心理契约视角下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与组织沉
- 目标—工具—产业链三维框架下各省市人工智
- 推动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地方公共政
- 呼和浩特市优化小微工业企业营商环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