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转型推动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下,我国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领域对应用型人才需求快速增长,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据 2017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7 年我国在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环保、系统集成、微电子、IT、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缺口达到 1220 万人①,“至 2025 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达 950 万人,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人才缺口达 450 万人,航天航空装备领域缺口达 47.5 万人,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领域缺口达 26.6 万人”②,“要把‘中国创造’发扬光大,需要大批应用型人才”③。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家及地方政府、社会及行业、企业及社会性组织、学生及家庭等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注度和参与的积极性迅速提高,政府以公共服务的新角色出现,各种社会力量及个体也摩拳擦掌参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不再被认为仅仅培养精英人才的金字塔,它需满足社会、经济和个体发展需求,积极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近些年来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热点问题。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公共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充分引入现代私营企业和经济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倡导政府转变职能,提供优质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强调公共管理应引入先进企业管理经验,应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源,并实施目标为导向的绩效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现代公共管理学的新发展,为我们分析公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笔者本人也在高职院校工作,在学习研究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后,对新公共管理有理论了感性的认识。并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了部分高校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当前国内学者对于高校应用型人才的研究多从高等教育学、管理学等视角来研究,少有人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角度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研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角度来分析研究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为此,笔者将“新公共管理理论视野下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作为课题选题的内容。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应用型人才是目前我国急需的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相比,其独特性十分明显,这就决定了其培养方式或模式的特殊性。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受“计划”思想的束缚,政府行政干预过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僵化,社会资源游离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制之外,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诸多弊端促使人们积极寻找相关理论指导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以打破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僵局”。新公共管理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势必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以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视角研究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将进一步明确政府、高校、社会组织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引进先进的企业制度和管理经验,有助于高校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高校服务能力。本文的相关研究为改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
1.2.2 实践意义
以新公共管理视角研究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深化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将有利于政府在管理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转变职能;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改变学科、专业和课程设计,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有利于社会组织和社会资源参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集聚更多的社会资源以及提供多方参与的平台;有利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成长成才;有利于为社会发展提供大量应用型人才等。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通过职能明确、需求清晰、多方参与才能营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
............................
第二章 应用型人才的概述
2.1 应用型人才及应用型高校概述
2.1.1 应用型人才的概念
在公元 10 世纪,欧洲大陆出现了以法律、神学、文理、修辞等为主修内容的专门学校,这些学习是现代应用型高校的雏形。这些大学以应用性学科为主,课程和教学内容都具备很强的实用性,为当时社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到公元 15 世纪,在教会的严格控制之下,大学人才培养以神学和经院哲学为中心,远离了社会实践。18 世纪以来,工业革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促进了当时教育改革,政府加强了干预,宗教控制减弱,大学学科从哲学、文科扩展到自然科学。虽然少数传统老牌大学仍以学术为主,但大多数新创办的大学和地方学院则基本上都以应用学科为主。 二战后以后,应用型教育类型的大学在科技进步和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西方国家在大众化进程中,高等学校的办学层次与结构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各类科学技术、实用性的职业技能进入大学讲堂。应用型人才培养或的重大进步。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教育分类标准,高校培养的人才可以分为: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在中国,应用型人才更多地被理解为有别于学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人才类型。学术型人才具有系统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偏重于理论研究,旨在发现和研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领域的客观规律。技能型人才的理论知识不要求系统性和完整性,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即可,围绕工作岗位,熟练掌握实用技术和熟悉相关规范,直接参与生产一线工作。应用型人才居于二者之间,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是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具体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应用于社会实践领域,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和物质财富。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用”,其本质是“学用”,基础是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核心是具备理论转化到实践的创造力和创新力,直接产出为指导具体实践的成果。
............................
2.2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义
2.2.1 应用型人才培养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才培养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其发展也反映和决定于经济基础的发展。高等教育是以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主要任务,而开展的一些列教育教学活动。在我国建国初期,由于资源匮乏加之帝国主义的封锁,我国实行时计划经济体制,一切生产和消费均按照计划定量生产和使用。在教育领域,由于战后教育资源缺乏和各领域人才需求迫切,我国在人才培养包括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招生人数等等都是按照国家发展需求计划而来,就业岗位在进入高等学府以前基本已经规划好的,高等教育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一元教育。此时的人才具有的实践能力往往大于理论知识,人才培养也大都是理论“补课”为主。1978 年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生产力和生产技术快速发展,“一元教育体制”培养的理论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尤其是技能型人才偏少。于是,我国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办好传统高等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办了一大批旨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形成了传统精英式高等教育与职工式职业教育相“搭配”的“二元重点发展目标”①。
自 1999 年开始,国家出台《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不断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入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即新的信息革命导致知识共亨以高效率产生的新知识时代。经济增长对物质资源的依赖程度大幅降低,而对科学技术等知识的倚重大幅增加,进而需要大量的既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在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创新出新产品或新方案的人才。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级人才队伍建设”①。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实用人才培养”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人才培养,“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④。一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应运而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层次也大幅提高,有些院校专门设置了相关研究方向,专门培养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
.............................
第三章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 123.1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 .......................... 12
3.1.1 公共选择理论 ............................ 12
3.1.2 委托代理理论 ................................. 13
第四章 中外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比较分析 .............................. 19
4.1 西方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概述 ......................... 19
4.1.1 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概述 ............................ 19
4.1.2 美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概述 .......................... 20
第五章 新公共管理理论视野下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 ............................. 26
5.1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 ........................................ 26
5.1.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政府对应用型人才培养顶层规划 .......................... 26
5.1.2 以培养目标为引导,推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快速发展 .......................... 27
第五章 新公共管理理论视野下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
5.1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之一就是要积极转变政府的职能,政府应该掌舵。在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总书记习近平也明确指出,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从本质上讲,我们需要解决政府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重点是政府、市场、社会关系,即市场、社会和政府应共享的关系,以及三者应共享的关系。
5.1.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政府对应用型人才培养顶层规划
从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可以得出,一国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该国政府的统筹规划、大力推动和政策保障分不开,具体而言,需要政府转变职能,在学校和社会之间发挥好“协调者”的积极作用,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政策,是政府发挥“协调者”作用的有效手段。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应用型人才供给不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需要从经济发展基础、发展机遇以及未来面临的挑战出发,在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的前提下,通过理性化、规范化、科学化地统计和分析各领域应用型人才需求数据,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人才总量目标、人才结构目标以及为实现以上目标所需的政策环境目标。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工作体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统筹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同时,以“顾客为导向”(即以经济社会和学生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上,根据不同领域和行业需要,强化“共同治理”,成立和充分发挥各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为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解决方案。
.............................
结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