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论文,本文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以丽水J县山区基础教育现状、实施“撤点并校”的原因以及“撤点并校”实施的政策依据对“撤点并校”在丽水J县山区实施至今的成效进行了概括,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明确了丽水J县山区“撤点并校”实施的现状及问题。
1绪论
1.1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而下一阶段的基本任务则是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化调整,避免因义务教育非均衡问题而导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现状,从而减少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但是,由于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现象依然存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都存在着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生源素质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育的公平发展。基于此,政府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以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乡镇地区由于经济、文化、基础设施水平等方面较为落后,这就导致了其在教育力量与教育资源相对薄弱,与城市地区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不但制约了乡镇地区人才建设,同时也会弱化乡镇居民对教育的信心,从而在社会层面上引发一定的负向影响。
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农村地区开始面临中小学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难以满足当时农村居民对义务教育的基本需求,尽管当时在农村地区已经建立起了数量众多的中小学校,但是这些学校、教学点受地理、经济、交通等条件的制约而相对分散,既不方便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同时也加大了学生的上学风险,如果不能针对这一现状进行改善,那么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则会进一步加大,不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而“撤点并校”政策是我国在21世纪开始之初所推行的与我国当时国情及教育实际相适应的一项教育改革措施,针对过去农村地区中小学多、乱、散问题而对相关学校、教学点进行重新布局与规划,使教学资源、生源等集中起来,从而实现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重组与优化,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新教育背景下义务教育的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的是,“撤点并校”的推行也造成了一定的问题,例如教师资源不足、家庭教育支出增加、上学交通不便、群众矛盾加剧等,新时期义务教育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要解决这些遗留问题。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源平衡问题的研究
岳金辉,芦津华,杨龙飞在《基于DEA的省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一文中,在数据包络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义务教育资源的调节与优化进行了研究,认为教育资源建设分配效率较低、教育机制问题、规模非经济问题这三个方面是制约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他提到要改善这一问题,不仅仅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还要强调教育的效率问题。周兴国在《无教育均衡发展:从资源配置到资源激活》一文中,以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分析了资源配置到资源激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进一步探讨了农村学校存量资源激活以促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分配的途径,认为应当从农村办学条件、办学设施设备的改善出发。段晓芳,慕彦瑾《教育公平视域下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一文中,针对生均教育经费、师资力量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在教育资源建设上面临着一系列的不足,并据此制定了几点具有可行性的改善策略。张盛仁在《农村人口变化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基于湖北省农村的调查分析》一文中认为,现阶段致使我国义务教育资源浪费的关键问题在于农村、乡镇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年龄儿童人数的降低。朱朴义、朱致远在《西部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资源配置的思考》一文中,首先对“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含意进行了科学的解释,再从生产要素分配的角度阐述了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意义与途径,最后提出了“积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观点,认为应当打破教育的时空限制,通过学校与学校间的教育资源置换来实现教育资源的最高效利用。陈秀河在《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主力线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文中,从政府工作的角度出发,以德州市委、市政府为例,将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的优化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前提与保障,重点分析了机构编制优化对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郭文婷在《义务交易均衡发展中择校问题及解决途径》一文中,主要探讨了义务教育中学校资源平衡这一主体,认为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导致了学校资源的不平衡,不同学校在师资力量、基础设施、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就导致了一系列的择校问题,而择校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及教育资源优化的进程,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择校问题。
.........................
2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概念介绍
2.1.1“撤点并校”
“撤点并校”是主要针对乡村中小学实施的学校布局"教育改革",作为优化学校布局的可靠手段,通过大量撤销乡村原有的、陈旧的学校,让学生生源和教学资源的投放可以更加集中均匀的分布。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性教学规划的框架下,“撤点并校”实现了维护教育平等、协调发展,提高学校规模效益与办学质量的各项要求。“撤点并校”在全国得到展开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实施、统筹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基于此,在义务教育的背景下对地区教育资源进行“撤点并校”的优化整合,才能在保障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彰显教育的公平。“撤点并校”是基于我国城乡实际情况与办学需要所做出的决定,因而具有科学性和有益性的特征。关于“撤点并校”的实施,一方面要结合地区人口、经济发展、地理环境、地方文化等因素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设置办学规模、学校数量与质量以及短长期发展目标等也应成为科学布局学校的内在要求,只有综合考虑各项条件,均衡保障教育的效益性,才能让“撤点并校’’取得正面、良好的效果。
实施“撤点并校”是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在我国的农村地区一般沿用“县、乡、村”三级办学的模式,义务教育作为硬性要求在农村地区的推行方式主要为以县级为主,乡、县两级管理的制度,但是这样的局面也给办学带来不少挑战,一方面,城乡经济的发展差异性较大,农村的教育水平同城市相比要明显落后,这种城乡间的二元结构性矛盾的日益突出使得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学校环境以及师资力量在办学上不具备完善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缺乏政策制度的支撑,教育均衡的目标还较多停留在理论方面,所以教育事业的同步发展也面临绩效不够理想的情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教育作为民族振兴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努力让教育事业符合人民的期待,仍然要将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培育全面社会主义建设者、继承者的重要手段。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持续深化我国教育事业的综合改革,那么则还需着力促进教育事业的公平性和均衡性,力求通过对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向乡村贫困、边远地区倾斜投入等方式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综合来说,要让城乡之间的义务教育工作得到稳步推进,关注发展城乡教育中的均衡化要求也成为“撤点并校”的题中之义。
..........................
2.2理论基础
2.2.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论
发展义务教育事业的关键,在于确保教育系统配置的均衡。“均衡”一词原常见于物理学解释中,指的是在复杂的环境中相对于不断变化的力量来说,能够处于相对静止、稳定的平衡状态,将此概念引入到教育学领域中'则表现为教育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必须坚持公正、客观的态度,并在合理利用政策法规、科学手段等有效措施的背景下确保公民的权责义务得到落实与维护。而从现阶段的实践情况来看,城乡义务教育的实施却仍旧存在非均衡性的现象发生,例如,教育资源供需要求间失去平衡,教育主体对象间的不对等,教育机构和教育者之间的待遇差异等等,这些都可成为打破均衡性的重要条件。由此可知,外部环境的不同所能给义务教育实施效果带来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从主客观条件来看,政府的物质投入、政策制定、配置资源以及学校的文化特色、办学理念、管理水平、办学质量等均是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重要影响要素,对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要促使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体化进程加快,提升教育的均衡性,关键还需对影响义务教育均衡性的重要因素展开分析,概括来说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其一,倾向性政策的制定。由于义务教育有着公共服务的特性,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大业,教育事业的资金花费也主要由中央及各地政府拨付财政款项予以支持,但是由于教育事业的公益性较强,教育带来的经济效益则不甚明显,所以一些地方政府在财产投入计划中往往会更因为追求效益和政绩而大力投资其他领域而忽视对教育事业的建设,尤其是对相对贫困地区的学校来说,政府在引资较为困难的前提下就会更加忽略对于当地教育事业的投入。其二,教育的背景也有着显著的差异性。家庭成分和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程度也会给义务教育的均衡性带来重要影响,家庭的文化和资本具有较强的传承性,这也让不同学生的教育背景差异更加明显。其三,经济实力的差别也是造成义务教育均衡程度有所不同的重要原因。
..............................
3丽水市J县山区小学“撤点并校”的背景..............18
3.1丽水市J县山区小学基础教育现状...............18
3.2丽水市J县山区基础教育“撤点并校”的原因...........21
4丽水市J县山区小学“撤点并校”的实施效果与存在的问題............26
4.1“撤点并校”对丽水J县山区实施效果的调查................26
4.2“撤点并校”对丽水市J县山区基础教育的影响.................31
5丽水市J县山区小学“撤点并校”的优化对策.............36
5.1统筹相关政策,重新规划布局................36
5.2加大投资力度,增加教育经费投入..............37
5丽水市J县山区小学“撤点并校”的优化对策
5.1统筹相关政策,重新规划布局
在执行“撤点并校”政策过程中,需要确保落实过程与国家、地方政策的方向一致性,出台的相关政策对于“撤点并校”的实施效果有着导向性作用,所以当地政府和教育局应当发挥牵头导向的作用,并且制定出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从丽水J县山区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与周边相比裁并工作的实施力度更小,所以在前期当地裁并过程中规划不够全面,工作也盲目化、简单化,“撤点并校”也并未达到根本性、整体化改善的效果。对于农村地区的“撤点并校”来说,所具有的情况更是纷繁复杂,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对当地经济、交通、社会、教育等情况的调研,并就当地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人口分布、家庭经济实力、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地方财政实力、师资力量等因素展开分析,以此为依据因地制宜调整布局,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裁并工作出现因盲目、随意而带来的不良后果。
........................
结论
参考文献(略)
“撤点并校”对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以J县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行政管理文章
- 海上交通执法改革之行政管理研究--以宁波海
- 合同制治理逻辑下的公益创投过程之行政管理
- 云南省禄丰县“村改居”官场社区协同治理之
- 辽宁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及影
- 城郊结合部社区网格化管理与建设之行政管理
- 都市圈府际协同治理之行政管理研究--以济莱
- 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促进就业了吗?之行
- 工作福利视角下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救助对策之
- 我国“看病贵”问题的根源及解决措施之行政
- 强镇改革缘起与进程之行政管理研究:一个制度
- “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性领导职业发展困境之
- 开封市共享单车政府规制之行政管理研究
- 新电改下电力监管能力提升研究
- 整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之行政管理研
- 三亚市“区直管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之行政管
- 行政决策追责中领导人行政责任认定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