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职能之行政管理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590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论文,本研究的突出特点是把黑龙江省在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职能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而不是泛泛地研究城镇化问题。本文将在充分借鉴前人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黑龙江省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和职能定位,探讨黑龙江省在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职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原因,并提出黑龙江省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中完善政府职能的对策。其学术价值在于:一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职能的相关理论,二是进一步深化了户籍人口城镇化和政府职能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研究。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必须坚定不移的推动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再次提到了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并指出 2016 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 2012 年相比提高 4.78 个百分点,年均提高 1.2 个百分点,而 2016 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 41.2%,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差 16.15 个百分点,比 2012 年的时候缩小 1.1 个百分点。从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对于城镇化的重视,除此之外,我们也发现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的差距尽管有所缩小,但是想要有质的发展仍需我们继续努力。为此,需要我们在保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的同时还要更加注重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发展。
加快黑龙江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发展,一方面是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号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加快户籍人口城镇化对于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意义,有利于缓解黑龙江经济整体下滑的趋势。
政府作为城镇化的主导者,对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需要政府发挥相应的政府职能,转变城镇化过程中不适应的政府行为,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外部环境和必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不是运用行政手段强行干预城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更好地推动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根据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地调整政府职能,避免出现“土地城镇化”和“被城镇化”现象,以此来不断的提高人口城镇化的质量,做到人的城镇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发展关系到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关系到黑龙江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本文将在对国家颁布出台的有关城镇化的政策以及国内外与此相关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城镇化与政府职能之间的关系,找出黑龙江省在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和职能定位,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在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过程中政府职能产生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总结出在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过程中黑龙江省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和对策。
1.2.2 研究意义
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推进黑龙江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是解决本省“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本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于加快本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自 18 世纪工业革命兴起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学者一直在研究探索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目的是找到一条合理的城镇化发展途径。研究黑龙江省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职能问题,同样是为我省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因此,研究黑龙江省在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职能,既有一定学术价值,又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理论意义。本研究的突出特点是把黑龙江省在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职能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而不是泛泛地研究城镇化问题。本文将在充分借鉴前人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黑龙江省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和职能定位,探讨黑龙江省在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职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原因,并提出黑龙江省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中完善政府职能的对策。其学术价值在于:一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职能的相关理论,二是进一步深化了户籍人口城镇化和政府职能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研究。
(2)实践意义。未来五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更为艰巨。这其中能否实现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直接关系到全省经济的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本研究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为黑龙江省在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职能的完善提供具体对策。其应用价值在于:一是为黑龙江省制定户籍人口城镇化发展战略提供必要的指导;二是为黑龙江省更好地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具体的实施对策;三是对其他省份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镇化
说到城镇化,人们就会想到城市化,那么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发现,城市化的英文单词是 urbanization,urban 在英文中的意思不仅仅包括城市也包括城镇,所以城市化既可以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也可以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两者皆属于城市化的范围,在本质上都是强调经济社会活动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只是前者转移到城市后者转移到城镇,地理位置的侧重点不同。

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西方国家更多的采用城市化而国内则更多地采用城镇化,这与各自的国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西方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之初由于工业化所积累的庞大的经济基础以及国土资源的限制,强调人口向大城市转移,而中国在城市化发展之初由于经济实力薄弱,没有能力去发展大城市只能从小城镇入手,大力发展小城镇[36]。然而无论是城市化还是城镇化,其本质都是农村人口的转移,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过度,从这方面看,城市化与城镇化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以及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政府的话语体系里只剩下“城镇化”一个名词,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本文全篇采用“城镇化”一词,并将城镇化的内涵概括如下: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口空间上的转移,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镇;二是社会经济活动的转换,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1.2 新型城镇化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城镇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多个学科,其中包括政治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37]。我们可以简单的将城镇化理解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城镇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其次,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最后,城镇的社会化,集约化和现代化[38]。而对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则是近几年在国内兴起的,尽管学者们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趋势,但是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39]。通过对国内新型城镇化成果的研究,我们可以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概括如下: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本质,坚持以人为核心,以城乡统筹发展为原则,以实现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生态环保,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并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40]。
............................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口迁移理论
人口迁移,可以说是自人类产生以来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所谓人口迁移,就是指人口分布在空间上的变动。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人们对于人口迁移的概念界定也不同。联合国《多种语言人口学辞典》给人口迁移的概念做出了如下的界定,即人口迁移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地理或者空间上的流动[51]。除此之外,许多学者还提出了“推力—拉力”理论来解释人口迁移,认为人口迁移是由一系列的“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为推力,二为拉力。该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由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52]。
人口城镇化作为人口迁移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受到推拉理论的影响,乡村落后的基础设施,不发达的工业作为一种推力,与此正相反的是城镇完善的基础设施服务,发达的工业作为一种拉力,在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条件下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因此,要想推动黑龙江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发展,必须让这种拉力变得更加强大。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概括如下: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53]。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在整个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整个系统中起基础作用,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系统的前提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则是整个系统的目的。

在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理念也应是必须遵循的根本发展理念。它强调城镇化的推进应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坚持节约资源,以求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尊重固有的自然规律,以更加科学的发展方式,促进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54]。可以说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
3 黑龙江省户籍人口城镇化发展进程及特征分析 .......................... 17
3.1 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特征 ................................. 17
3.1.1 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发展小城镇 .......................... 17
3.1.2 城镇人口增长缓慢 ...................... 17
4 黑龙江省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与职能定位 ....................... 21
4.1 黑龙江省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能 ....................... 21
4.1.1 调控职能 ............................ 21
4.1.2 监管职能 ............................. 21
5 黑龙江省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职能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27
5.1 黑龙江省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职能出现的问题 ............................. 27
5.1.1 政府职能的越位 ................... 27
5.1.2 政府职能的缺位 ............................ 28

6 黑龙江省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与对策

6.1 黑龙江省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为了加快黑龙江省户籍人口城镇化步伐,转变政府职能势在必行,而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到底是什么,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三点。
6.1.1 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综合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和市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只是单纯的依靠其中一方来发展城镇化,都会产生一定的问题,因为政府和市场都不是万能的,都各自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西方发达国家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过分依赖市场,城镇化过程中的一切都由市场来进行自由调配,政府不作为,势必会引起严重的城镇化问题,因为市场在提供公共物品,维持社会治安以及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方面无能为力。而反观我国城镇化的历程,则呈现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反的情况,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更多的依靠政府来主导,政府全方位的来控制城镇化的发展规模、速度,完全忽视了社会发展规律和城镇化本身的发展规律。不能否认的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在短期内可以让城镇化的进程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弊大于利[75]。因此要想稳步推进黑龙江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发展就必须要改变过去那种政府全权主导城镇化发展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在未来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确政府和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发展。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保证户籍人口城镇化过程中各种资源的合理流动,增强户籍人口城镇化活力[76]。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政府在户籍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政府应在宏观上把握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方向,避免户籍人口城镇化发展的大方向出现偏差,将政府职能的重点放在弥补市场失灵,为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经济环境。

........................

7 结论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