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10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833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行政管理论文,笔者认为行政管理主要涵盖了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建设等多个方面,是对行政管理工作的记录与总结。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行政管理范文,供大家参考。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一:地方政府治庸问责及长效机制研究

第 1 章 导论

1.1 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治庸问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讲,治庸问责主要指针对政府部门内部的“庸”的现象进行的问责,主要包括思想平庸、能力平庸、工作平庸;从广义上来说,治庸问责不仅针对狭义的“庸”,而且还涵盖政府部门内的“懒”、“散”、“软”等现象进行的问责,即懒于学习懒于做事、懒于创新、纪律松散、作风涣散、形象懒散、组织瘫软、监督稀软、管理松软等,问责情形更全面,更细致。本文所指的治庸问责是从广义方面进行的问责。

学而优则仕,自古以来,公务员就是我国文人向往的职业,因其特殊的工作属性,只要在任职期间没有重大的错误,即使能力平平也能够衣食无忧。然而,以 2003 年 SARS 事件为标志,国务院秉着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果断地拉开了全国性的“行政问责”的序幕,因 SARS 事件处理不力,两名省部级官员继被免职,这在我国政界引发了极大的反响,被公认为开创了“中国官员问责之先河”。

此后,行政问责制逐渐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首先从党的内部开始问责:2004 年 2 月,党中央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同年 4月出台《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加强对党内的管理,强调党内监督的内容职责,对违反党纪党规的依法追究责任,并明确规定了党政领导干部需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的相关情况等。随后,政府部门也开始实施问责,国务院于 2004年 3 月出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与责任的统一”;2006年开始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从法律高度将全国的公务员都纳入了问责的范畴;2007 年 6 月 1 日,国务院《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正式实施,明确规定了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幅度,进一步推动了行政问责的法治化。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治庸问责制主要指地方政府行政人员在本职的工作范围内,因个人原因未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工作职责,损害了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或者产生了不良影响等,影响了正常的工作,依法追究当事人或者领导责任的行为。其理论意义为:

第一,治庸问责完善了行政问责理论的范围和幅度。行政问责主要是针对政府官员乱作为,不依法办事的情况进行的责任追究,而治庸问责则是对行政问责理论的延伸,不仅乱作为要接受问责,而且不作为、碌碌无为也应当接受惩罚。因此,治庸问责对行政问责理论进行了扩展。

第二,治庸问责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使政府部门减少浪费,提高工作效率,整顿地方政府行政风气,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因此“治庸问责”的研究也对绩效管理理论、廉政建设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1.2.2 实践意义

第一,有利于明确地方政府部门职责、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地方政府治庸问责机制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顺利执行与政府部门的职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建立地方政府治庸问责长效机制,可以倒逼政府部门明确各行政主体的职责,理顺各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达到权责一致,进而达到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第二,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证党的纯洁性。地方官员的“庸懒散软”和“吃拿卡要”行为一直被人民所深恶痛绝,通过对地方行政人员治庸问责,加强对其监督和管理,规范其行为,能够有效减少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精神状态等问题,扭转党内的贪污腐败之风,保持党的队伍的廉洁性和纯洁性。

第三,有利于优化公务员结构。治庸问责机制是一种事前提醒、事后评价的体制,可以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约束地方政府公务员行为;增强公务员的岗位责任意识,树立无功、无为就是过,以工作实绩为标准衡量业绩;同时,有助于科学地完善公务员选拔标准,即秉承任人唯贤唯才、惟岗位需求的用人原则,实行“能上庸下”的竞争性选拔用人制度,更加重视选拔和培养既有基层经验又有工作能力的干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选才氛围,为党和政府提供源源不断的实干人才。

第 2 章 行政问责的相关理论依据

行政问责是责任政府、效能政府和法治政府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对民主政治的创新。本章将从政府绩效管理理论、人民主权理论、权责统一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对行政问责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分析。

2.1 人民主权与权责统一理论

2.1.1 人民主权理论

人民主权理论是在法国思想家卢梭倡导下提出的,又可以称作国民主权说。该理论建立在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的理论基础之上,主张国家主权归全体人民所有,政府应由人民产生并服从人民的意志,人们的“共同意志”具体体现属于全体人民。美国思想家潘恩指出“一切授予的权力都是委托,一切僭取的权力都是篡夺,政府权力来自人民,必须对人民负责”。

与之相对应,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此外,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代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无不蕴含着丰富的人民主权思想: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指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明确提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习近平总书记也说“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

国内外对人民主权的阐述虽然有所差异,但其内涵却有一致性:人民才是政府权力的拥有者,政府手中的一切权力都来源于人民群众授予,因此,政府在行使手中的权力时必须对人民负责。如果人民的意愿受到政府的违背或者利益受到损害时,人民有权对政府手中的权力予以收回,政府不仅会因此失去权力,而且也必须因此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只有让人民主权理论成为日常政治生活中重要的基本准则,让政府在行使国家权力的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迫使他们在行使职权过程中既不违背人民意志,又能够保障人民的利益,才能落实人民民主,保障国家的权力属于全体人民。推行治庸问责,本质就是在人民主权理论的指导下落实人民民主权力,促使地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做好服务。

2.2 绩效管理与公共选择理论

2.2.1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

政府绩效管理理念是从十九世纪 90 年代引入到我国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已成为持续推动公共管理改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作为一个系统过程和行为体系,政府绩效管理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绩效计划与实施、考核、反馈与改进等流程。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通过绩效管理的实施来检验、评价政府部门的工作现状,另一方面通过绩效管理的反馈来改善、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

政府绩效管理是对企业绩效管理的借鉴和重要创新,主要通过强调沟通和程序的重要性来增强管理的系统性和目标性,提高政府的行政执行力、增强政府公信力,改善政府绩效,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建设高效率的政府。将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引入地方政府的治庸问责实践,一方面可以为治庸问责提供必要的依据,增强问责的说服力,另一方面可以起到预防作用,督促地方行政人员依法行政。

综上,人民主权理论、权责统一理论、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地方政府的治庸问责提供了理论基础。人民主权理论分析了人民作为政府权力的授予者,有权要求政府在行政过程中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客观上要求实施治庸问责以促使政府对人民负责;权责统一理论从权力和责任方面分析了政府在行使职权时承担相应的职责,要求实施治庸问责,为地方政府承担应有责任进行监督;政府绩效管理理论从政府绩效方面衡量政府工作效率和效益,为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增加产出,客观要求实施治庸问责;公共选择理论则从“经济人”角度分析了政府存在自私自利性质的,为最大可能克服政府工作人的利己性,实现公众利益最大化客观上要求进行治庸问责。

第3章 地方政府部门“庸懒散软”现象及其危害 ........... 12

3.1 地方政府部门“庸懒散软”的表现及成因 ................ 12

3.1.1 地方政府部门“庸懒散软”的表现 .................. 12

第4章 地方政府“治庸问责”现状分析 ....................... 16

4.1 地方政府治庸问责的成效 ........................... 16

第5章 构建地方政府治庸问责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 24

5.1 加强异体问责,推动治庸问责主体多元化 .............. 24

第 5 章 构建地方政府治庸问责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异体问责,推动治庸问责主体多元化

与同体问责互相对应、互相补充,异体问责作为来自于系统外部的一种问责方式,显然更具公信力和有效性。诚如有学者所言,“离开异体问责的问责制是苍白无力的、缺乏持续性的问责。”因此,为了保证治庸问责机制应有功能的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亟待加强异体问责,并重点完善以权力机关、社会公众、民主党派、司法机关以及媒体为主体、多方共同参与、相互协调、合作共进的多元化问责体系。

一是加强权力机关问责。李克强总理指出,“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最有权力开展问责的机关、问责作用也最有效,应进一步发挥其监督作用,同时在不违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对地方人大已有的质询权、调查权和罢免权作更详细的规定,确保监督范围明确、途径清晰、可操作性强。

结论与展望

地方政府治庸问责是行政问责的延续和发展,是服务型、责任型政府建设进程中的关键环节。能否在地方政府中建立起一套长效的治庸问责机制,更关系到我国政府法治化的进程。地方政府治庸问责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治庸问责实践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针对治庸问责主体不完整,提出加强异体问责,实现治庸问责主体多元化;针对治庸问责客体缺乏细化规定,提出制定全国统一的《治庸问责法》,从法律上规定实施治庸问责,达到有法可依;针对绩效评估机制缺失,提出健全绩效评估机制,确保治庸问责有理有据,为问责启动与否提供科学的评判标准;针对治庸问责程序不完备,问责启动、调查取证、责任认定不规范以及救济途径缺失问题,提出完善治庸问责程序机制,力使治庸问责程序科学合理;针对被问责官员复出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正当的法律程序,提出健全外部配套机制,完善治庸问责后续保障;针对治庸问责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完整,提出修订《信息公开法》从法律的高度保证信息公开,促进政务透明。此外,本文还提出加强理论研究,丰富治庸问责相关理论依据。

最后,由于时间的有限性和笔者能力有待提高,本文着重从总体上对治庸问责实践进行初步探讨,在具体方面缺乏细化分析,此外,随着治庸问责实际的发展,必定会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以上几个方面将作为本文以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居民满意度调查研究——以淄博市为例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迅速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也不断优化其服务模式。然而,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是服务提供方与需求方的互动过程,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的评价,最终应该由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者——居民做出判断。

满意度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能够反映患者感受和的预期信息,并据此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通过进行城市卫生服务居民满意度调查,首先可以明晰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活动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另一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影响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有助于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此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极不平衡,在社区卫生服务居民满意度评价方面尚缺乏公认的评价指标体系,很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起步较晚,发展迅速,但总体上仍不完善。由于我国各地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能定位以及具体的服务内容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形成一致且权威的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我国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指标评价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一些专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提倡的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框架对社区卫生服务内容的评价与指标的选取进行了初步研究。评价模式大体上分为两种3:①“支持-过程-效果”模式,②“投入-服务-效益”模式。两种模式各有特定的评价指标。

鲍勇(2003年)首次解释了社区卫生服务现代化的含义和内容,详细地阐明了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周长强等则将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估指标分为①投入指标、②服务内容指标、③服务满意度指标、④效果-效益指标以及⑤服务费用指标4。而梁万年等则利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DM ,Delphi Method)建立了一套适用于中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选用克朗巴赫α系数(内部一致性系数)和主成分因素分析法对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进行了检验和评价,该评价指标体系共 126项指标,并在一些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进行了试点与应用。2005年郭清、汪胜等人在原卫生部的指导下,举行专家咨询会,利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广泛征求意见,确定了中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吴云娣的“城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满意度研究”;孙树学的“社区卫生服务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仇育彬的“员工工作满意度、居民满意度及其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关系”;于长海等人的“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研究现状探讨”以及郭继志等人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患者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从不同角度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进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调研资料来源

2.1.1 调研地区

以淄博市作为调查地区,淄博市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0 家,社区卫生服务站 65 家,具有较完善的城市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淄博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模式以政府为主导、体现公益性,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在95%以上,同时为了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的准确性和实效性,积极开展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目前淄博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档率也已达到75%以上,并全部落实了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的 12 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 8 项基本医疗服务。(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服务内容主要有以下 12 个方面:1.卫生信息管理;2.健康教育;3.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预防控制;4.慢性病预防控制;5.精神卫生服务;6.妇女保健;7.儿童保健;8.老年保健;9.残疾康复指导和康复训练;10.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发放避孕药具;11.协助处置辖区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主要有以下 8 个方面:1.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护理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2.社区现场应急救护;3.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医疗服务;4.转诊服务;5.康复医疗服务;6.定期体检和疾病筛检服务;7.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8.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其他适宜医疗服务。)在调查过程中,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将淄博市的张店区、博山区和临淄区纳入抽样调查范围,分层随机抽取 9个有代表性的城市社区进行调查。

2.1.2 调查对象

选择抽样地区(张店区、博山区、临淄区)的社区常住居民(常住居民是指近 3 个月内接受过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共 450 人进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450 份,回收有效问卷 421 份,有效率 93.56%。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2.1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调查、社区卫生服务指标评价体系居民满意度调查、健康教育问题调查以及社区卫生服务内容评价四个部分。

2.2.2 调查方法

2.2.2.1 抽样调查问卷方法

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淄博市的张店区、博山区和临淄区纳入抽样调查范围,分层随机抽取9个有代表性的城市社区进行调查。并根据文献数据和调查研究的需要,从淄博市的张店区、临淄区以及博山区 3 个区中按照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现状),分为好、中、差3种类型(其中:张店区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情况较好的类型,临淄区为一般的类型,博山区为较差的类型)。每个区随机抽取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辖区内随机抽取50名近3个月内接受过社区卫生服务的 18-75 岁居民进行调查,选择成年人作为调查对象目的是能够客观判断情况, 调查对象兼顾职业、性别、年龄等因素。

在运用调查问卷法时,主要是为了了解社区卫生服务居民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在研究过程中,调查小组为了提高问卷的回收率,增加问卷可靠性和有效率,可以向调查对象解释问卷调查中关于调查方法和问卷题目要求中不明确的地方。但同时,为不妨碍调查对象的选择意向, 调查员不对相关调查要素做出回应。

3 研究设计 ....................... 11

3.1 筛选社区卫生服务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 .................... 11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 12

4 社区卫生服务居民满意度统计分析 ............ 26

4.1 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 .............. 26

5 讨论 .............. 35

5.1 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功效分析 .............. 35

5 讨论

5.1 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功效分析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行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服务理念。为此,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健康“守门人”(goal keeper)的职责,以居民健康为中心、需求为导向,通过上门随访、健康干预以及电话与网络咨询等行之有效的形式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并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方式提高居民防病、治病意识,减少致病因素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与积极参加健康教育活动的自觉性与主动性,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居民基本掌握了正确的灭蚊、灭蟑、灭鼠知识,各社区也通过定期消毒的方式来保持社区卫生。具体的健康促进的措施主要有:健康教育、自我保健、保护环境、优生优育、卫生监督等。

目前淄博市各社区广泛开展了各种类型的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宣传海报、专家讲座、健康知识传单发放以及电子屏显示等多种形式,效果显著。

从本次居民健康知识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居民对健康知识了解程度较为理想。在食盐过多与高血压的发病是否相关、食用油使用过多与高血压的发病是否相关、吸烟与肺癌是否相关的问题作答中,正确知晓率分别为95.7%、80.8%、91.7%。调查人群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普及率较高,对慢性非传染病的致病因素、常见病、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而对日常交谈是否会传播肺结核等其几个相对专业的卫生问题的知晓率较低,说明社区卫生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对人均易感染的社会病加强随访干预和宣传教育。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该研究将淄博市城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居民满意度调查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检测了所研制的居民满意度评估指标体系,为今后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评价等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并根据调查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本量表应用于淄博市社区卫生服务居民满意度调查研究显示出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从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影响社区居民满意度的因素来自于多个层面。主要因素有环境与设施、服务的可及性与连续性、服务质量(理念与技术)、医护人员服务态度、诊疗价值等五个方面。

3.本次研究通过单因素 X2分析得出:淄博市城区居民人口学特征因素中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总体满意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满意度评价指标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五个主要影响因素:内部环境、药物价格、个人关注、病情解释和诊疗效果。反映出居民对诊疗机构环境、药品价格负担、医生的人文关注、疾病结果解释和医疗服务质量与效果的需求。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优化和提高服务质量。

5. 从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来看,居民对社会病防治知识了解不够,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对居民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6.从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内容的评价来看,整体满意度较高,但应进一步加强对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力度。

综之,目前淄博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还存在一系列的弊端,医务人员诊疗技术仍有提升的空间,而多角度的政府政策以及社会团体支持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改革措施能够促进居民满意水平的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该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理念、同时强化政府卫生政策倾斜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与技术支持,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真正成为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综合”的“守门人”。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三:高校教师教学风格与教学绩效的关系研究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教学风格的研究始于国外。上世纪四十年代,苏联学者 EH.麦丁斯基的《讲课风格》中,首次阐释了教学风格。五十至六十年代,教学效果和作用成为学者们研究教学风格的新方向。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对教学风格问题探讨更加系统,探析了影响教学风格因素、风格特征类型,并关注教学风格的有效性问题及其对教学对象的影响。九十年代,教学风格又有了新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更加深入而系统。我国关于教学风格的探讨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其发展阶段主要有三个:关注总结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学者们开始总结一些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并撰写了教学风格相关论著。专题探讨阶段。在八十年代中期,教学风格被学术界认为是有意义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论证形成阶段。此阶段发生在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我国学者基于国外研究现状,结合本土特征,论证并确立教学风格为新的研究领域。

“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教育的智力支撑。”因此,各国纷纷步入改革教育的大潮。我国也不例外,推行了素质教育改革和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旨在张扬学生个性及培养其创造力。教育改革和新时期大学生特点为教师的特色教学和教学风格形成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人本主义社会思潮,为高校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需要打破以往“教科书传声筒”的角色,从权威者、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教学重心从课本转向学生,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要求。这都是教师形成特色教学的契机。同时,市场经济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的飞速发展,各国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而竞争的根本在于创新型人才,这为我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校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力,促进教师个体发展是高校建设的核心任务。而注重并培养高校教师的教学风格,成为学校引导和帮助教师发展成长的关键。一方面,教学风格是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教师的教学风格类型将会对学生的学业及个性发展有重要意义。教学风格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媒介,会影响教学的有效性。教学风格强调创造性和个性,有特色的教学会直接影响学生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教师教学风格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技巧提升,个人教学技能不断成熟的产物,它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教育满足感的一种途径,也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尽管教学风格更多的是教师的个人特质,但鉴于“教学是一种师生互动活动,教学风格的形成与其教育对象密切相关,方可保证教师专业化和学生满意度的两者的共赢。”何种教学风格较好不取决于教师本人的评价,而取决于它是否为学生所接纳和欢迎,取决于该风格是否为学生所认同,并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借鉴教学风格和教学绩效已有研究成果,对教学风格与教学绩效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目的在于: 首先,本文从三个维度:教学方式、教师个性、师生关系三个维度划分的教学风格类型,定义各风格类型风格定义并设计教师自测问卷,从教师角度调查分析大学教学风格类型情况。

其次,通过J 校学校教务系统搜集被测教师的学生评价数据和课程成绩,以教师教学评价为评定核心,以学生为评估主体,借鉴已有指标体系自编教学绩效问卷,以获取其他高校任课教学风格类型及教学绩效评价数据,分析影响教学风格的因素以及教学风格对教学绩效影响。以使教师更深入认识到教学风格对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发展的作用,改进个人教学不足,并为教师改进自己教学不足,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提供建设性意见。

其三,以学生评价教师为切入点,探讨高校教师的教学风格,可弥补以往“仅就教师而研究教师,仅就教学风格而研究教学风格”的不足,更全面、更深刻的探讨教学风格的本质,从而达到完善教学风格理论和教学绩效理论的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1)完善教学风格理论。通过实证研究法从教师自测个人教学风格类型,并结合教学讥笑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完善教学风格理论体系,同时,能为相关研究者提供理论支撑。

(2)深化教学绩效研究。在任课教学风格类型基础上,梳理教学风格与教学绩效二者之间关系,分析教学绩效现状与特点,有助于丰富教师绩效理论和学生评价理论,深化其研究。

2 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教学风格

我国古代,对人的品质和品格的品评最早是使用“风格”。《世说新语.德行》中评价李元礼为“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梁代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中最早把风格一词引用到文艺品评中,实现了用风格品人到品文的过渡。”现代文艺界用“风格”来表示作品达到成功程度时所具有的标识。随着时代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风格”被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者所关注,“风格”一词的外延也被进一步延伸。近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风格”被用来表示教师教学成熟的标志,是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学才能展现出的一种艺术美。关于教学风格概念问题,笔者基于国内外教学风格领域研究结果和文献梳理,主要有以下7种观点。

(1)方法特点论:认为“教学风格是在达到相同的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教师根据自身特长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此观点代表人物有邵瑞珍(1983)、贺雯(2011)等。

(2)教学风貌论:认为“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适合自己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反复实践,而最终形成的一种独具个性魅力又具有稳定性的教学风貌。”代表人物为程少堂、张松德等。

(3)艺术技巧论:教学风格是指在教师知识基础和专业化水平基础上,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处理教材,组织教学,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独特的艺术技巧,是教师的知识水平与教学艺术的完美的统一标志,李林生、于德令(2003)。”

(4)稳定表现论:教师教学艺术风格,就是“教师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和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偏爱的,习惯化的,独具个性的教学思想、教学技能技巧、教学风度的稳定性表现。”此说将教学风格认为教学艺术家精神风貌的个性和教学技能技巧的特色相结合的产物。代表人物有卢真金、关甦霞、王北生、林丽萍等。

(5)要素组合论:认为教学风格是有个别化差异的教学要素(如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管理、评价技术和教育思想等)在教师身上不同的组合而构成的。其主要代表人物为邓恩(Dunn)夫妇。

(6)行为互动论:将教学风格定义为教师在“特定的教育价值系统影响下在课堂教学,教师、学生与课程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行为的总称。且三者之中任何两者之间关系的改变,都会影响到教学活动,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学风格总是在此过程中变化。”代表人物有康蒂(Cary Conti)、瑞恩(Ryan)、达西(Dacy)。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教学风格界定为:教师受其个性、观念、经验影响,在教学内容、教学技巧、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教学元素中表现出的具有稳定的个性化的行为。

2.2 基础理论

2.2.1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它始于20世纪20年代,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经历了由古典行为心理学向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华生、斯金纳是行为主义理论两个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而斯金纳在巴甫洛夫和桑代克研究结果基础上,发展并揭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此发现对现代教育意义重大。行为主义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两方面。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者所处的外在环境刺激其所作出的行为反应,即学习者的知识获得不仅是学习者个体决定,也取决于所处的学习环境。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师教学只有教学操做和结果操作两个过程因素。教学操纵决定教学结果操作。因此,教师的教学手段是教学结果的外部刺激,会直接控制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且能有效预测其学习成果。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包含程序教学、掌握学习、教学个别化体系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教师的教学风格类型是教学的刺激过程而教学绩效则是反应过程。教学风格类型的差异性体现在教学的手段、策略及内容处理方式。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是行为改变的途径,因而行为教学的目标就是刺激学生的反应。教师教学中的“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设计、教师的提问与反馈方式、讲解的清晰性、课堂管理行为等各种课堂教学行为因教学风格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这都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外部影响因素。”教学风格类型存在差异,原因在于能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更好的刺激学习者,让其作出恰当的反应,不断取得进步,因而教学风格类型会影响其学习效果。

3 研究设计...........23

3.1 研究变量设计..................23

3.1.1 教学风格变量.................23

4 实证研究..............33

4.1 样本描述性分析..........33

5 研究结论与启示......................46

5.1 研究结论...............46

4 实证研究

本章采用预调研中形成的正式问卷对J 大学和其他高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对回收到的样本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信效度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验证本研究中的假设。

4.1 样本描述性分析

笔者以 J 校、W校和 Q校的3所高校的师生为调查对象。2014年6月--9月分别发出教学风格自测问卷和教学绩效调查问卷分别150 份和480份,其中教师教学风格类型自测问卷实际回收了139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30 份,有效率达86.667%。教学绩效调查问卷实际回收 475 份,有效问卷 454 份,有效率 94.583%。利用 spss16.0 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回收的有效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4.1.1 教学绩效的描述性分析

1.人口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教师教学绩效问卷中人口变量有性别、年级、专业。本次调查样本中性别、年级、专业的分析结果如表4.1所示。表4.1样本人口变量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论文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当前高校教学风格和教学绩效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人口统计变量对教学风格类型的影响,进而有针对性的为改进教学绩效,促进教师形成有效教学风格提供相关的建议措施。基于前四章的文献梳理与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

5.1 研究结论

(1)教学风格对教学绩效具有显著的因果关系,其中创新-实用型教学风格影响作用最为突出;逻辑-关爱型,创新-实用型,严谨-创新型、幽默-关爱型,关爱-朴实型教学风格是由教师在幽默活跃型、关爱分享型、严谨逻辑型、创新探索型、朴实实用型5 种类型的频数分布整合构成,教学绩效由学生评价和学生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对教学风格与教学绩效相关性分析发现各教学风格类型与教学绩效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分析二者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出回归方程:教学绩效=2.076×x1+2.677×x2+2.716×x3+111.185,且教师风格类型表现最多的逻辑-关爱型,创新-实用型,严谨-创新型三类风格与教学绩效显著正向相关,而其他风格组合与教学绩效相关性不显著,说明教师最常表现出的 3类不同教学风格对教学绩效影响程度较大。

(2)教师的教学风格类型显著正向影响教学评价。

在本文中教学绩效基于学生角度的教学评价和学生课程成绩两部分组成。首先通过相关性检验发现教师的教学风格类型与教学评价存在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对二者之间具体关系进行探究,得出教学风格类型与教学评价的回归方程:教师评价=2.430×x1+2.229×x2+2.264×x3+0.735×x4+1.159×x5+30.085,可见教师的风格类型能够正向预测其教学评价。而教学风格类型中逻辑-关爱型,创新-实用型两种风格组合对教学绩效和教学评价影响更为显著。

(3)教师的教学风格类型受教师个体差异影响

对教师的人口统计变量包括性别、教龄、任教科目、年级进行K-W检验,得出四个特征变量的渐进显著性概率分别为0.263、0.000、0.000、0.0320。仅性别变量渐进显著性概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也就是说教师性别对教学风格类型影响不显著,而教龄、任教科目、年级对教师的教学风格影响显著。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四:河北异地商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成绩,政治体制也日趋完善,社会化水平也不断提高,非政府组织逐步参与地方政府治理,直接影响着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组成当下的社会治理结构,社会组织再次的发展壮大,既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所需,也是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观需要。社会组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治理领域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社会、小政府”,“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商会作为介于政府和企业的第三方组织,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入深化期和困难期的背景下,商会参与地方政府治理为改革的深入提供了新的思路。

伴随着河北省经济呈现出蓬勃生机的发展势头,异地商会在为发展河北省和原籍经济做了很多工作,商会组织的作用也日益彰显。随着河北省异地商会的不断建立和发展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研究异地商会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角色、功能、地位,已成为公共管理学界不可或缺的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第一,拓宽和完善商会的理论研究。伴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取得可喜的成绩,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起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商会作为政府及企业之外的第三方组织,商会组织不可匹及的作用也日益彰显,对于异地商会的研究逐步深入研究,显得迫不及待。然而现有文献多是基于商会的经济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笔者基于商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作用给予深入研究,以此拓宽和完善商会理论的研究。

第二,为我国的商会的发展和定位提供理论依据。从应用角度而言,商会在中国经济转型期以及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呈现逐日上升的趋势,但无论商会的定位还是商会的运行机制,仍存在诸如经济结构不协调、组织低效率等问题。本文探究的目标是探寻商会组织在地方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为商会的发展寻求理论依据和对策研究。

第三,给予河北异地商会发展建言献策。虽然异地商会在地方政府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但是河北异地商会的研究是零散的、缺乏系统性,一方面是人们的关注还不高,另一方面是缺乏基本的理论框架。本文研究以河北异地商会为研究对象,从公共管理角度出发,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和探索河北异地商会在地方政府治理中所取得成绩及所存在的不足,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有创造性对策。

1.2.2 研究的意义

1 研究的理论意义

第一,社会治理的理论完善。基于我国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及经济学家对于社会治理格局的探索也从未间断。商会组织如何参与社会治理,以及商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扮演什么角色一直是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将对此问题做出深入的研究,对于社会治理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第二,促进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基于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及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深入的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事物管理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对异地商会组织的研究油然而生。本研究既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所需,也是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观需要,对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基于商会和异地商会近年来在国内研究的持续升温,本文在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缜密的梳理和详尽的罗列,以期为本文的研究打下夯实的基础性工作。相较于国外学者而言,国内学者对于异地商会和商会的研究视野更加开拓,研究方法更加丰富,对于异地商会所面临的问题起初更多建设性意见。

2.1 国外研究综述

商会就研究方法和内容看,国外学界对行业协会的研究主要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商会史视角研究;二是从商会性质、功能与政府关系和公共政策等方面研究。

2.1.1 商会史视角

我国商会史研究的鼻祖始于海外学者。最早关于我国商会史的论著,当属马高温(D.J.MacGowan)(1883)所著的《中国的行会及其行规》,1886年马高温又发表《中国的行会》,两篇文章基于实地调研所著的关于我国商会的综合性介绍性文章,对后续行会史的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与资料;西方学者关于考究中国商会较有影响的论著是马士(1909)的《中国行会考察》,透过商人会馆、手工业行会和商人行会三个方面来研究我国行业协会;张伯伦(2003)所著的《关于中国市民社会的研究》,主要对商会的发展历史、会员管理和经费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费正清(2001)指出,中国商人基于强化自身的社会地位、维护自身权益,透过借鉴官绅会馆的模式而把同乡、同行成员组建起来的一种互助组织。此外,J.S.伯吉斯所编的《北京的行会》和 S.D.盖伯《关于北京的一项社会调查》都对中国行会进行深入研究。

峙坚造所著的《北京市商会的同乡性》、田清主编的《关于会馆公所的起源》、白山反正所著的《中国行会和它的独占政策》、仁井田升著的《中国的社会与基尔特》、大谷孝太郎的论文《上海的同乡团体及同业体》、田隆信主编的《关于北京歙县会馆》、清水盛光的论文《传统中国行会的势力》、幼方直吉所编的《帮、同乡会、同业公会和它们的转化》、横山英的论文《中国工商业劳动者的发展和作用——以明末的苏州为中心》、宫崎市定的《明清时代的苏州和轻工业的发展》、增井经夫的论文《会馆录数种》等对中国商会研究所做的贡献尤其值得赞许。

2.2 国内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学者对异地商会地方治理功能的内容相对广泛,研究的视角更加多元化。国内主要以温州异地商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视角主要是它在地方治理中扮演角色和所承担责任,研究成果相对而言比较丰富。国内学术界对于异地商会的研究大致分为六个方面:第一,商会的性质研究;第二,商会的功能研究;第三,商会的内部治理;第四,商会与政府关系研究;第五,商会的法律法规研究;第六,中国异地商会问题与对策研究。

1 商会的性质研究

全汉生所著的《中国行会制度史》认为明清时期的会馆产生的原因及其运行机制等问题。顾廷培所著的《上海最早的会馆——商船会馆》(1981)、胡如雷所著的《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1979)、吴慧所著的《会馆、公所、行会:清代商人组织演变述要》(1999)、洪焕椿的《论明清苏州地区会馆的性质和作用》(1980)、李华的《明清以来北京的工商业行会》(1978)、贺海的《北京的工商业会馆》(1981)以及台湾学者邱澎生的《十八、十九世纪苏州城的新兴工商业团体》、汪士信的《论明清商人会馆》(1986)等都是基于商会的性质及由来进行研究。蒋兆成(1994)认为会馆对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的规格与标准有具体的规定。彭泽益(2005)所著的《中国工商业行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指出在清代拥有自主圈的行业协会,依靠于政府的亲密关系,广泛组织活动,成为有效的统治工具。严建苗、刘伟峰(2007)认为近代行业协会的变迁是政治体制变迁的衍生品,商会存在有益于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商会的存在降低了社会的交易成本。

3 河北异地商会发展现状.................15

3.1 河北省概况..................15

3.2 河北异地商会概况..........15

3.3 河北异地商会功能分析..............17

4 河北异地商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27

5 河北异地商会发展困境的原因剖析............33

6 切实推进河北异地商会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河北异地商会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

河北省各级政府按照国务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指示精神,积极推进商会的改革工作,为商会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当前,河北省对于商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对于商会的发展和商会的职能发挥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本节关于河北异地商会的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提出合理的建议。

1 积极推进异地商会的登记改革

基于异地商会登记管理体制,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商会管理体制改革迫在眉睫。一方面逐步放宽准入条件,对于商会的设立不做过多的限制;另一方面,由重事前管理向重事后和事中管理转变,逐步简化异地商会的登记程序,对于异地商会注册登记实行备案制。尽快落实政府简政放权指示精神,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减少异地商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的职责,促进异地商会组织改革的市场化进程,同时也需考虑河北市场经济实力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2012 年广东省积极推进社会组织登记制度的改制,除法律规定的需前置审批权外,所有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广东省于2013年起专门下文,准予下放异地商会组织的登记权限和登记范围的扩大。近年来,广东省关于异地商会登记注册体制切实的推进改革,进一步放宽和降低准入门槛,逐步下放登记审批权限和简化登记程序等政策,切实推进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

结束语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以及一个中国梦的提出,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治理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政府要做好顶设计,做好统筹规划,加强宏观调控,降低市场干扰,政府需要大力简政放权,进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激发社会释放巨大的能量,践行四个全面和一个中国梦。政府简政放权之后,由于来负责社会管理,谁能管理的好,自然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社会组织基于其特殊性,逐步纳入社会管理体制中来,商会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也势必的增强,异地商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也日益提升。基于时代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所需,异地商会组织的作用日益提升,针对异地商会组织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展现出其日趋重要。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河北省的发展空间得到巨大的释放,民间力量得到有效地激发。政府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提升社会治理水平,需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地方政府治理,尤其是河北省异地商会组织的有效参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实际问题,导致河北异地商会参与地方政府治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譬如政府管理体系滞后、商会内部治理有待完善,商会党建工作需要提升,法律法规的缺失,依然影响商会职能的发挥和可持续性发展。本文,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实地调研法和深度访谈法,进行深入研究,逐步梳理出和验证河北异地商会所产生问题的原因。因此,提出逐步稳妥的推进异地商会的管理及监督体制的不断健全、完善河北异地商会的到党建工作、尽快落实异地商会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强化河北异地商会的内部治理功能等各项措施,对河北省和河北异地商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五: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以张浦镇为例

第一章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背景、性质和理论基础

一、经济发达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

(一)经济发达镇的诵现及其特点

1、改革开发(放)30多年来一批经济发达镇的涌现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社会文化飞快发展,同时我国乡镇也随着时代的进程也进行着不断发展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现代信息、交通网以及网络社会的发展普及,我国部分经济发达省份逐步涌现出了一批经济发达镇。针对经济发达镇的涌现中央编办在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北等省进行了调研,并听取了中央农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等部门的意见。2010年,经中央编委同意,中来编办会同中央农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成立了工作小组,在全国选择13个省份25个经济发达镇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当前,虽然经济发达镇的定义还没有在规定、标准上形成统一的规定,但是,总体上经济发达镇存在以下几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经济水平高,居民收入高。经济发达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本地区基本都排在前列,有些经济发达镇的国内生产总值水平非常高,甚至都能达到中小型城市的水平。这些经济发达镇由于产业发达,就业机会众多,镇居民的基本收入增长比其他乡镇的要快的多,因此,相对来说经济发达镇居民生活质量较高。

第二城市规模,人口庞大。经济发达镇,由于产业的发展水平高,从而聚集了大量的就业人口,迅速形成一个人口稠密的乡镇。在这些大量的劳动人口中,外来务工人口比例较大,而且随着产业发展的不断变化流动人口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广东东竞虎门镇,全镇人口最高峰时达到100万,其中外来人口接近90万,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人口规模。

第三,经济发展水平高,产业发展特色明显。经济发达镇的形成是具有一定的区位、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在因地制宜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色去推动主导产业的迅猛发展。在经济发达镇中,一些现代制造业较为发达,它是与中心城市公园和大型骨干企业和配套的发展的,一些是由于外来务工人口聚增导致就业机会的增加,从而带动服务业都市型工业的迅速发展。还有一些利用自身特有的生态、旅游和文化资源条件,开发生态旅游产业。由此可以看出,每个经济发达镇主导产业的形成基本都是在原始农业形态上形成的。

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性质、目标和意义

(一〉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性质

1、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整体的、全面的改革

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庞大而复杂过程,牵涉的方面广,改革的难度高,改革进程中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如管理职能设置缺位、机构编制缺乏、乡镇没有独立财权、规划相对滞后、人才干部队伍建设滞后等等,所以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是在某个局部方面进行的变革,而是要在全局统一的基础上全方位的改革。

2、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种体制的创新

经济发达镇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在,也是现代化、城市化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农村问题的重要解决途径。以往的改革基本是在原有乡镇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长时间来改革的成效不佳,且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有更多乡镇会发展成经济发达镇,改革的任务任重道远,迫在眉睫,所以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是在原有改革基础上的简单叠加、减少或者修修补补,而是一种体制的创新。

(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与全国行政管理体制方向基本一致。需要逐步增强政治体制民主建设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政府框架全方位实现“从全能政府转向有限政府”,“从人治政府转向法治政府”,“从低效能政府转向高效能政府”,“从管制政府转向服务政府”。

“从全能政府转向有限政府”。全能政府表现为政府认为自己可以主导经济和社会中的一切事务因此政府承担了许多事务,特别是一些本来可以由社会、市场本身去履行和完成的事情。而在市场体制下政府的行为应该有明确的边界,这种边界不仅有法律加以规范和约束,同时也被市场主体和公民个体所认同。有限政府是为了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要大力推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也并不忽视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关键是政府和市场怎样协调配合。

第二章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以江苏省为例

一、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提出与中央部委政策

中央一层的决策设计是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力基础,历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于乡镇体制改革发展非常的重视。九十年代中期,原国家体改委联合建设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等个部委下发了《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发布此指导意见的目的在于在一些小城镇中不断探寻与我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合的行政管理新体制,此而逐步提高小城镇经济的发展。不久之后,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强化了提高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至此,之前中央一级发布的政策文件将改革的重点基本都放在为提高经济水平的侧重点上,而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的内容则少之又少。

2009年10月,中央编办发布了《关于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报告》,报告提出“试点改革应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妥推进的原则,先在东、中、西部各选试点,摸透情况,总结经验,适时提出指导意见”气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强调的“依法赋予经济发展速度快、就业机会多、吸纳能力强的乡镇相应的行政管理权限”,2010年,经中央编委同意,中央编办会同中央农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六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选择个省份个经济发达镇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至此,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进行。

二、省政府对“改革试点”的推进:以江苏为例

(一)政策过程与目标定位

1、江苏省高度重视改革试点工作

为落实中央对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实施,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发布《江苏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意见》,该《意见》要求各地勇于解放思想,提高工作层次,在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增强镇级财力、合理设置机构等方面不局限于现有规定,可以先行先试,成熟后再对现有法律法规和规定进行完善。同时,该《意见》还确定了在4个国家级试点镇的基础上再选择16个镇列入试点镇。为响应省级改革政策,各相关试点镇也相应制定并发布了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意见,例如,如泰州市发布了《泰州市黄桥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如牵市发布了《如皋市长江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方案》、无锡市发布了《江阴市徐霞客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等。

首先,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增强发展活力。主要抓住三个环节:一是在下放管理权限的内容上,突出重点、丨先期下放。二是在下放管理权限的程序上,协商确定、依法下放。三是在下放管理权限的步骤上,先易后难、逐步下放。然后,扩大财政自主权,增强发瑪能力。强化财政保障,是试点镇履行职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经济基础。最后,权责对等,增强监督与问责的约束力。权力的承接同时意味着责任的承担。在放权扩权同时,我们始终坚持权责一致、放管结合,加强指导和监管,注意相关职能的无缝衔接,明确界定县(市、区)与试点镇的职责分工,强化督与责任追究。

第三章新型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剖析:以张浦镇为例........26

一、县镇关系:权力与、财权的分............26

(一)经济发达镇政府事权、财权方面存在的问题........26

第四章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的策略........33

一、理顺关系,稳妥下放权力.......33

第四章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策略

一、理顺关系,稳妥下放权力

权力下放是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一项核心内容,也是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改革,赋予试点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目的在于增强经济发达镇发展的内生动力,解决“车大马小”、“责大权小”等权责不符的现实问题。江苏的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已进入方案实施阶段,试点镇在权力下放与承接的过程中普遍遇到了一些困惑,包括下放哪些权限、以什么形式下放权限、如何承接相关权限、综合执法主体资格等等。这涉及到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和操作层面的难题,只有妥善解决这些问题,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才可能有序推进,向预期目标靠拢。

权限下放要突出重点领域,《关于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着力下放城建、环保、治安等涉及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行政管理权限”。我省批复的试点方案中,一般都明确在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投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市场监管、社会治安、民生事业等8个方面,赋予试点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基于试点镇以现代新型小城市或新城区为改革目标,与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相关的各项县级审批权、许可权、处罚权等行政权力,能够下放的,要下放到位。下放过程中要注意从实际出发,能够下放的,要尽量下放,能够一步到位的尽量一步到位,暂时不具备下放或承接条件的,要明确时限,积极创造条件分步到位。要提高下放权限的实用性,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权限应尽量下放,试点镇极少涉及到的或是试点镇无力承担的管理权限可暂不下放。

结语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重大的工程,同时也是我国整提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改革的成效直接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我国城镇化的进程、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论文对张浦镇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权利下放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组建综合执法局、功能重构,建立“前台”“后台”的基层新型治理模式、创新机构编制等改革措施是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改革的方向和趋势。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在不断改革探索中进行的,它所面临的体制约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在现有条件下,进行行政体制改革既涉及到层级间权利、利益关系的调整,也涉及到层级内组织和个人权力、利益关系的重组,纷繁复杂难度巨大,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只能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完善。江苏省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是基层政府为破解发展中体制机制瓶颈所做的积极探索,需要实践来检验,需要时间来证明,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不仅需要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宽容和理解。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六:日本公务员伦理建设研究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

早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已有少数国家开始关注并着手公务员伦理建设。以美国出台《政府道德法》为转折点,各国对公务员伦理建设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在公务员伦理法治化建设和伦理培训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笔者将公务员伦理建设和研究热潮出现的背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反伦理行为的抬头

在美国,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发生了影响非常恶劣的政治丑闻——水门事件。以这一发生在当时总统身上的反伦理行为为契机,美国公众开始更加关注总统权限的使用、对私人权利的侵害等有关政治和行政的伦理问题。在日本,从上世纪 70、80 年代开始也出现了大量的公务员反伦理行为。1979 年,被新闻媒体曝光的“公费天国”事件,使日本的行政顽疾,如空头出差、空头加班、公务接待等问题不断突显出来。以这次事件为转折点,日本国民对公务员应具备更高伦理素养的呼声空前高涨。此后,随着航空运费自由化的推进,日本出现了通过购买打折机票等方式从规定旅费中套取差额经费等问题。到了 2000 年,由于股票和基金等投资方式的发展导致各种利益交织在一起,日本又出现了公务员收受尚未公开股票等新形式的反伦理行为。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巨大的经济、政治、社会风浪的不断冲击下,一部分公务员也没有坚守住“底线”,致使反伦理行为时有发生。近年来,先后被网络曝光的“天价烟局长”、“性日记局长”、“表哥”、“裸官”等公务员价值观扭曲,甚至违背党纪国法等现象令人震惊。综上可见,公务员反伦理行为的社会影响十分恶劣,从收受贿赂到饮酒驾车,从过度公费接待到职场性骚扰,发生在公务员身上的每一个错误,或大或小都会给社会公众带来伤害,也会给所属组织造成恶劣影响。那么,全球范围内反伦理行为的抬头,让人唏嘘不已的同时,更促使各国不断延伸向行政伦理层面的思考,试图通过加强公务员伦理建设来规范公务员的行政行为。

二、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中文相关文献综述

我国对公务员伦理的研究起步较晚。2001 年,由王伟主笔、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行政伦理概述》是我国行政伦理研究的第一部专著。此后,张康之撰写了《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和《公共管理伦理学》等著作,对国内公务员伦理研究的开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我国对公务员伦理的研究不断深入,相关的论文和著作也层出不穷。但是,当下国内的公务员伦理研究较之国外研究在伦理视角、研究议题、研究方法上,仍显不足。特别在研究方向上,我国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国内公务员伦理建设上做文章,对国外的探讨相对不足。而在国外研究方向上,较之欧美,又鲜有研究者留意我们的近邻——日本。这使得我国原本尚未完全成熟的公务员伦理建设研究中缺少了吸纳建议的重要一环。十余年间,国内对日本公务员伦理的研究著作寥若晨星,主要观点和论述多表现在相关论文中,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日本公务员制度的研究。将日本公务员伦理建设作为公务员制度的内容之一展开相关论述,是我国学者研究日本公务员伦理建设的常用做法。阎树森强调,日本公务员制度对道德规范非常重视,并将其作为一个主要环节进行管理。朱光明指出,在日本的公务员制度改革中,通过内阁人事·行政管理局的设立,对中高级公务员实行了统一管理。其中,对中高级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的管理是其七项基本职能之一。毛桂荣在论述日本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征中提到了日本公务员的忠诚和归属问题,他强调“各个公务员基本上忠诚于最初采用的省厅,并在这个省厅工作一生。”而娜琳将“为全体国民服务”的思想视为日本公务员制度的特点之一,她强调,“日本公务员无论从事于任何工作,都必须以国民全体意志为依据,树立起诚心诚意为全体国民服务的思想。”李静在比较中、日、韩三国公务员制度过程中,指出了日本公务员培训体系中包括公务员伦理研修这一内容。

第二章 日本公务员伦理建设的内涵解析

一、相关概念解析

(一)公务员

一般地说,在日本的现实政治生活中,所谓公务员即是指和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保持身份上的关联,并从事其公务的人。这其中,隶属国家的被称为国家公务员,隶属地方公共团体的被称为地方公务员。那么,按照真锅俊二对日本公务员的分类,可将其划分为:一类是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另一类是一般职公务员和特别职公务员。在这里,一般职公务员通常指通过公务员考试合格后,被录用的公务员;而特别职公务员是指依照选举产生的议员。虽然国会和地方议会的议员也属于公务员序列,但是,在日本,“公务员”一词多指上述两者之外的一般职公务员,“公务员制度”中的“公务员”也几乎不含议员这一类别。事实上,日本的公务员范围比我国宽泛很多,除各级议会、行政、司法工作人员之外,还包括国立学校或医院工作的教师和医生等人员。而本文的研究对象则界定为日本从事行政职的一般职国家公务员。

按照日本《宪法》第15条第2项规定,所有公务员均为全体国民的服务者,而非一部分人的服务者。这要求公务员作为“公仆”,必须接受全体国民的信任和嘱托来执行公务,必须为全体国民的利益而工作,而不能为一党一派、一部分社会势力、一部分利益集团、一部分人牟利。日本《宪法》的要求是约束日本公务员的最重要规定,更是对日本公务员概念的深刻解析。后文中将要深入论述的日本《国家公务员法》、《国家公务员伦理法》、《国家公务员伦理规程》等内容,都是建立在《宪法》要求的基础之上,以《宪法》为轴铺展开来的。

二、日本公务员伦理的主要范畴

结合日本公务员伦理法治规范的各项要求,以及对日本公务员行政伦理价值观的普遍思想认识,笔者将日本公务员伦理的主要范畴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义务

日本的初任公务员在就职之前,需要在任命者或其他指定人员的面前,在入职宣誓书上签字。宣誓书的内容非常简单精炼:我郑重宣誓,作为全体国民的服务者深感责任义务重大,我将遵守宪法、法令,执行上级在职务上的命令,为实现公共利益而勤奋工作,不偏不倚,公正履职。日本《国家公务员法》第97 条已对这一宣誓义务做出明确规定,其目的无疑是对初任公务员作为国家公务员的使命和自觉的强化。从其誓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义务是日本公务员伦理中最基本的法治观念。按照日本《宪法》第 99 条的规定,公务员首先承担尊重和拥护《宪法》的义务。那么,按照日本《国家公务员法》的“服务”条款对国家公务员必须遵守的义务的具体描述,日本公务员还需肩负以下义务:

1.履职尽责的义务

我们可以将这项义务细分为两部分,即服从命令和专注职务。服从命令上,按照日本《国家公务员法》第 98 条第 1 项规定,公务员在履职时,必须遵守法令并忠实地遵从上司在职务上的命令。对于职务上的命令,其合法条件可以分解为:一是上司基于正当权限发出的指令,二是与领命的公务员职务相关的指令,三是事实上能够成立,且不违法的指令。对于上述指令,公务员应该忠实并严格地遵守。专注职务上,按照《国家公务员法》第101条第1项规定,除法律规定或特定命令情况以外,公务员需将所有的工作时间和注意力都灌注于执行职务之上,必须履行负有政府职责的工作责任。同时,《国家公务员法》第 105 条也指出,作为公务员,没有承担依据法律、命令、规则和指令规定职务以外工作的义务。

第三章 日本公务员伦理建设的历史考察 ........ 35

一、日本公务员伦理建设兴起的背景........... 35

(一)腐败与渎职........ 35

第四章 日本公务员伦理法治化建设 ............. 51

一、公务员伦理法治化建设........... 51

第五章 日本公务员伦理培训体系建设 .............. 67

一、公务员伦理培训体系建设............ 67

第七章 日本公务员伦理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在本文的第四章至第六章中,对日本公务员伦理法治化建设、培训体系建设和职业伦理视角下的日本公务员职业化体系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评析。本章中,笔者将结合我国在这三个方面的建设现状,针对各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在此之前,首先明确我国公务员伦理建设的三个基本概念:公务员,公务员伦理和公务员伦理建设。

一、加强我国公务员伦理法治化建设

(一)我国公务员伦理法治化建设的特征

1.公务员伦理的立法体系建设

我国虽然尚未施行《公务员伦理法》,但已针对公务员伦理建设出台了若干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1954 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根本上奠定了公务员伦理法治化建设的基础。《宪法》第 27 条中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1957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可以视为公务员伦理法治内容细化的开端。此后,我国在经济、涉外和个人等领域分别出台了规范公务员行为的具体规定。在经济领域,如1984年《关于党政机关在职干部不要与群众合办企业的通知》、1985年《关于禁止领导干部的子女、配偶经商的决定》等。在涉外领域,如1989年《关于严格控制领导干部出国访问的规定》、1991 年《关于严格控制领导干部出国访问的补充规定》、2000 年《关于对跨地区跨部门团组加强管理、监督和检查坚决制止公款出国旅游的通知》等。在个人收入方面, 如 1995 年《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2001 年《关于省部级现职领导干部报告家庭财产的规定(试行)》等。

结论

在公务员伦理建设的大背景下,本文重点论述了日本公务员伦理法治化建设、伦理培训体系建设和职业伦理视角下的公务员职业化体系建设三个问题。其中,公务员伦理法治化建设是日本公务员伦理建设的外在保证,它通过伦理立法、伦理法治管理与监督、伦理法治意识养成三个重要环节为公务员伦理建设奠定了法律基础,提供了法治保障,促进了法治精神。公务员伦理培训体系建设是日本公务员伦理建设的内在支撑,它通过设置富有实效的培训模式、培训目标、培训方式方法、培训内容和课程五个关键部分,基本满足了不同层次公务员伦理培训的需求,积极提升了公务员伦理意识和伦理技能,推动了伦理内化。职业伦理视角下的公务员职业化体系建设是日本公务员伦理建设的统合发展路径,它通过公务员行政伦理价值观的建设不断高扬职业精神,在伦理法治化的推动下不断完善公务员职业行为规范,并在伦理培训的助力下不断强化公务员职业能力。同时,它还反作用于日本公务员行政伦理价值观、伦理法治化和伦理培训体系建设,协调三者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建设,进而推动着日本公务员伦理建设的整体进步。

职业伦理视角下的日本公务员职业化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可以将公务员行政伦理价值观、伦理法治化和伦理培训体系建设有效统合的发展路径,成为可以加速推进日本公务员伦理建设的综合渠道。近些年,日本在公务员职业化体系建设过程中,不断构建和充实更多的伦理建设内容,这使其公务员职业化体系建设范畴愈加宽广,内涵愈加丰富,任务也愈加艰巨。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七:石家庄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已经将近四十年,在这段时间,我国的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早已不再局限于物质上的满足,人们更多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满足。

人民的精神追求中,最重要的还是对于文化的需求,为了更好的满足人民的公共文化需求,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2007 年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国在国家一级层面上的第一个有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正式文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任务、思想目标在这个文件中得到了系统地阐述等等。从这个文件开始,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有了正式的规定制度,同时也是我国国内首次通过官方来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规范的文件。

随后在2011年的10月国家又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变革的主要途径和社会分工,阐明了达到的目标。这是我国第一个指出了公共文化建设重要性的文件。同时这个文件也说明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存在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国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相对于国外来说较晚,所研究出的成果也大都局限于理论层面,公共文化服务实践相对于国外来说比较滞后,从主体上看,主要是相关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相关行业的研究学者,研究方向比较单一,几乎没有从综合角度去研究的成果和案例。本文作者通过翻阅资料发现国内学者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探讨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概念的界定和探讨

国内对公共文化概念的界定源于很多的国外经典著作,通过对著作的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学者们各抒己见。章建刚学者认为任何文化产品在本质上是公共的,与全体成员的身份认同是息息相关的,这是一个比较清晰的有关于学者论述的概念,而大多数学者参照一般公共物品的框架去分析,从产品的特性到外部收益以及消费的非排他性,都是研究探讨的范畴。比较有代表性且被其他国内学者普遍认同的一个就是以实现公民文化权利为起点,进而满足全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这个概念容易被一些初学者混淆,它包含了公益性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事实证明这是不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不能用简单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来理解的。

(2)对体系构建主体的研究

传统公共事务唯一的服务主体是负责行政管理的政府,使得政府既是公共产品的生产者,又是提供者。在现代公共管理学中,公共事务治理的主题被认为是由政府管理但是不仅仅局限于这种管理的一个社会性质的机构,这种机构是公共的,并且使其部分资源也被政府转化为能为社会服务的公共资源,也就是说,政府是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协助者,而不是生产者,政府发起号召,在这种号召下,社会的相关专业组织尽可能去完成,形成一种体系。在体系里有外在、有内在、有主体、有结构,在体系的构成中,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协调,互为补充,为整个体系的健康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为此,众多学者在社会主体上的意见有分歧,认为政府为主体的学者们,他们考虑的是社会公正和市场失灵,政府的介入、主导能够推动这项工程体系的建设,进而为体系注入正能量。

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相关概念及理论支撑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文化

“文化”一词最早是分开解释的。据史书记载,“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句话主要是强调道德和修养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注重品质的培养,这是最早记载有“文化”一词的凭证。随后的发展和演变,“文化”一词才逐渐的演变成一个意思,到了汉代,“文化”被记载成“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在现代社会,文化的内涵和这里的文化的内涵是有区别的。在汉朝,文化这个词的意义是文治和教化,是古代社会文明规范的总称。

现代口语中的“文化”其实是从国外传播过来的,意思是和客观存在的东西相对应的人造的事物。关于文化的含义,最具体、最被大家所认可的是美国的哲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阐释中,将文化和文明放在一起。从广义上来讲,文化不仅包括道德、法律、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艺术,而且还包括人们在生活中所学到和掌握的其它才能。

本文从此入手,对文化进行了区分,按照其范围文化通常可以划分为广义上的文化和狭义上的文化,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这本书中,广义文化是指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一般指精神方面的东西,比如文学、艺术、语言等。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意识。一个国家和民众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往往体现在文化中,在当今社会,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有重要的影响。文化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源泉。现代社会人们习惯上把文化与政治、经济放在一起使用,在这里文化是指狭义上的文化。人们通常理解的狭义上的文化基本上包括公共文化设施及其活动、科学技术、政治法律思想和理论、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道德伦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艺术文学、教育和教育思想、政治学说、新闻出版事业、民俗文化等 12 个方面。

2.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的理论支撑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公共管理”一词最早诞生于管理理论的发展,又一度被西方国家不断改革和运用,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曾经引起很大的舆论攻击,但伴随着市场化等改革的不断推新,这一词才真正被认同。新公共管理理论,是产生与英美等西方国家,七八十年代以来逐渐被西方国家认可的一种新兴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它也是近年来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改革的主要指导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也有其自身的原则,一个理论的诞生,不光是靠其能为其他理论做什么,更是它能坚持多久,能否被社会所接受、被大众所接受,新公共理论将公民的权利看做是一种至上的责任,以公民为最核心的任务,即被服务者,引导的主体主要是政府部门,转变思想,实事求是,将管理转为服务,俯下腰、弯下身子,真正的倾听到民意,真正的为人民着想,以大众的利益为主要利益,政府牵头、其他部门、组织配合,最终达到一个利益的共同化。

政府积极改变传统观念,政府以提供便民的服务为第一主题,通过各种积极的方式,为公民倡导合理的文化服务措施,转作风,构建素质提升大通道。积极倡导建立民情联系卡、民情档案和日记等各项工作制度,使干部和群众建立起紧密联系。通过相互理解和思考,创新运用大家参与的方式,以此来确保所创造出的公共服务体制更加适合也迎合了大众的心里和需求,以此产生高效的服务模式。

3 石家庄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分析..................14

3.1 石家庄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历史.........14

4 石家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22

4.1 石家庄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22

5 完善石家庄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和建议...............26

4 石家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1 石家庄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4.1.1 供给产品的模式不完善

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的产品可以使社会公民直接享有公共文化服务,这有利于实现公民的公共文化权利。由于石家庄市的经济还不是很不达,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石家庄市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还是低水平的。石家庄市的公共产品供给模式还很单一,存在种种弊端。石家庄的普通民众也都认为,公共产品和服务都应当由政府提供,然而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因为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完全由政府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这是不可能的。石家庄市政府应当积极吸纳社会第三方力量一起来提供公共服务。这有很多数据可以说明这一点,由于财政投入的经费不够公共文化演出场馆的各项支出,这些场馆就想各种办法增加收入,其中一个方面就是演出门票价格的上涨看,门票价格从20元一张涨到30一张,然而观众减少了20%,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那些买不起票的人平等的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上述种种方面都说明了石家庄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模式不完善,存在一定的问题,政府应当设法解决这些问题。

5 完善石家庄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5.1 转变政府的理念

转变政府的理念,是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有力支持,借鉴上海市和杭州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经验。上海市和杭州市在中国属于较发达的城市,而石家庄市属于欠发达的城市,在经济基础上,石家庄市同这两个城市有较大的差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也决定了石家庄市在构建该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不能一蹴而就,照搬发达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经验,然而石家庄市在建设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时候,的确可以选择性地借鉴这两个地方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经验。比如在完善石家庄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可以学习杭州市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在服务理念、服务设施、服务主体、服务内容上的科学规划、职责明确、统筹兼顾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同时,创新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夯实为民众服务的好方法,不但改变了干部不作为,吃拿卡要、刁难办事群众等不良行为,而且还转变了干部服务群众的方式。同时,部门职能也得到了转变,由管理变服务,由被动变主动,由简单变系统,服务到位到家,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塑造形象、优化为民服务环境。建章立制、规范为民服务管理的好方法,不仅建立健全了公约管理、网格管理、行业管理等社会管理新机制,建立了志愿服务、下访服务、代办服务等服务群众新机制,也建立了简政放权、网上审批、效能监察等优化环境新机制,使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群众办事有保障、方便快捷。也可以选择性地借鉴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六大系统,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石家庄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成体系。例如石家庄在建设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供给、基础设施和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等方面就可以拿来借鉴和总结。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八:我国奶牛规模化养殖政策经济效果评估及对策研究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奶业在全球范围内来讲,都是发展潜力很大的产业。一个国家的奶业如果能够稳定发展,那么对于改善本国的居民膳食,为农民增收提供新的增长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发展到目前阶段,我国奶制品企业发展迅猛,每年的增速都大于10%,在2012年,我国奶牛养殖业总产值占全国食品制造业总产值的17%,达1120亿元;奶类人均占有量增长了 63.8 倍,由人均0.45千克提高到了人均28.7 千克,位居世界上第三大产奶国,成为一个惠及 13 亿人口的产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奶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可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像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不仅对我国婴幼儿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也对我国奶业造成极坏的影响,同时也暴露出奶业快速发展中饲养管理水平低、奶牛养殖效益低、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奶制品质量难以保证等严重问题。

实现规模化养殖,保证奶品质量是我国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后形成的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出台了奶牛规模化养殖政策,大力支持规模化奶牛养殖,以期达到提高奶牛养殖效益,保证奶制品质量的目的。政策实施后,全国各地积极发展规模化养殖,2012年,我国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已经达到了37.2%,但政策实施后,奶牛规模养殖的经济效果怎样,政策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和完善?明确这些问题,无疑对完善奶牛规模化养殖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基于奶牛规模化养殖政策,借鉴公共政策评估方法及相关理论,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奶牛规模化养殖政策的经济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期望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

1.2.2 研究意义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正在由数量扩张向规模化养殖进行发展,结合相关政策对奶牛规模养殖的进行政策的经济效果评估,可以判断规模养殖政策的实施效果,在此基础上探讨规模养殖政策相关问题,可以作为促进政策变化、政策改进的依据,对奶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 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政策评估模型

学术界对于政策的评估标准,各持己见,争论较大。针对政策评估标准问题,瑞典学者Vedung具体地归纳了10种模型,如图 2.1所表示。

对于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政策评估工作,必须要在专家的指导下确立评估的标准,不可以使用普通的评估标准,也就是图中的“同行评议模型”。 当然,通常来说政策评估都应该向相关专家征求意见,可是在制订评估标准的时候也只能将其当做参照意见。

除了上面所讲述的同行评议模型之外,还需要结合具体的考核政策,将其他的九种类型模型划分为两种类别。假如仅仅是评估实施之后产生的效果,那么就是图中所示的其它6种模型(目标获取模型、侧面影响模型、自由评估模型、用户导向模型、相关利益人模型和政策委员会);如果要是把成本也纳入考核的范围,就会出现成本和效果的问题,那么就可以利用经济模型(如图所示的成本收益模型、成本效果模型、生产率模型)。

2.1.2 政策评估标准

对于公共政策评估而言,没有标准就不可能有评估,政策评估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衡量相关政策的利弊优劣的指标或准则。所以,政策评估的起始点就是构建评估的标准,这也是评估的主要内容。

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主要包含具体标准、操作标准和一般标准三方面的内容,其中具体标准适用于特定公共政策评估;操作标准运用于实际公共政策评估;一般标准用语各种公共性的政策评估,一般标准又由时间的标准、生产力的标准以及民意的标准构成,它们都能够评估各种公共性政策。从公共政策运行的具体情况来看,现阶段内容主要认同的是具有效果的评估标准,常见的就是效应标准、效率标准等。

2.2 相关概念

2.2.1 公共政策

国内外学者对于公共政策的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界定。政策科学的创始人哈罗德?拉斯韦尔和亚伯拉罕?卡普兰从公共政策实施过程的角度把公共政策定义为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

我国学者对于公共政策概念的理解,更多的是把为政府施政的工具与手段。如台湾学者伍启元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所采取的对公私行动的指引”。张金马认为“政策是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为的准则或指南”。陈庆云认为公共政策主要的表现就是行政命令、法律、政府首脑的口头或者书面声明等,它是政府管理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一种既定的规范或者准则。陈振明等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系列的措施、办法、法令、条令的总体称呼,是国家为了完成短期和长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而制定的准则和规范。

2.2.2 政策评估

政策评估指的是针对政策的影响以及产出进行评测,对政策实施的所有环节,都要进行全面地考察,从而通过相关的评估程序,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程度的活动。

陈振明等在《公共政策分析》中表示,通过评估活动,能够将政策实施的价值以及效果进行定性分析,从而决定在下一发展阶段政策的调整方向,有些评估结果不理想的政策,甚至可以考虑废除和中止。评估主要是针对政策施行之后已经产生的效果和影响来讲的,所以评估和评价是两个概念,需要区别对待。

2.2.3 规模划分

中国奶业协会将奶牛养殖分为四种养殖规模: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划分标准为:散养养殖规模≤10头;小规模:10头<养殖规模≤50头;中等规模:50头<养殖规模≤500头;大规模:养殖规模>500 头。

3 奶牛规模养殖政策经济效果评估 ......... 15

3.1 国家补贴政策概述 ........... 15

3.1.1 奶牛良种补贴政策 .............. 15

3.1.2 机械购置补贴 ............... 15

4 结论与建议 ................. 36

4.1 结论 ....... 36

3 奶牛规模养殖政策经济效果评估

3.1 国家补贴政策概述

3.1.1 奶牛良种补贴政策

2005 年,我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补贴,以便于能够促进奶业养殖行业的发展和奶牛品种的改良。我国主要补贴的奶牛品种有:牦牛、奶水牛、娟珊牛、荷斯坦奶牛、乳用西门塔尔、褐牛、和三河牛。使用优质种公牛冷冻精液改良品种的养殖人,是这次政策补贴的主要对象,其中不仅包含规模养殖户,而且也包含散养户。具体的补贴标准是按照每头能繁母牛每年使用两剂冻精计算,奶牛的品种不同,那么具体补贴的标准也是有差别的,娟姗牛、荷斯坦牛每剂冻精补贴15元,其它奶牛品种每剂冻精补贴10 元。除此之外,在“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之后,我国针对后备奶牛资源,也有相关的不同政策,优质的奶牛一次可以享受到五百元补贴,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补助,东部地区补贴由地方财政负担。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国家政策对规模养殖起到积极作用

从奶牛规模养殖的经济效益来看,自政策实施后,带来了规模奶牛养殖单产的提高,平均出售价格的在规模间的差价也因为不同规模养殖的原奶质量不同而拉大,另一方面,我国奶牛养殖在 2008 年以后呈现出中、大规模的技术效率高于小规模养殖和散养养殖方式,表明我国出台的的扶持政策起到一定作用,如奶牛良种补贴、机械购置补贴等涉及奶牛养殖的效率,其中奶牛良种补贴有利于奶牛的产奶数量与质量,机械购置补贴有助于规模养殖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规模养殖补贴推动了奶牛养殖的规模化和标准化,为高新养殖奶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奠定了经济条件。

4.1.2 规模养殖经济效益不高

上文通过研究分析不同规模大小的奶牛养殖所需要的成本和获得的收益可以得出,虽然我国奶牛养殖规模扩大带来了单产水平的提升,但成本利润率并没有同步增长,政策实施后,这一状况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这表明我国的奶牛养殖业规模效益尚未发挥出来,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与目前奶牛规模养殖以养殖小区和混合型养殖场居多有很大关系,这样的养殖场由于规模的扩大可以获得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短期内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难题,但也给管理经营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是劳动生产力不高,二是难以做到真正靠精细管理带来的单产提高、品质提升等,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除了给与资金方面的支持,还应考虑管理规范化的实现。

4.1.3 原料奶平均出售价格不稳,且规模间价格差距不大

奶价的平稳直接影响到奶源市场的发展,原料奶价格过高,压缩企业的正常利润空间,不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奶价过低则会损害养殖户利益,挫伤奶农的养殖积极性,造成奶品市场萎缩。我国 2013年出现“奶荒”,奶价升至5元/公斤,很多奶农高价买了奶牛,但2014年下半年以来,奶价下跌至3.3公斤,因奶价狂跌,在我国山东、河北等地再次出现奶农卖牛、倒奶的局面。由此可见,奶价的稳定对于奶制品市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九:乡镇政府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南孟镇为例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现实背景

20 世纪中期,西方国家就开始出现政府信任下滑现象,这一现象很快就引起了相关学者的高度重视。西方学者通过长期的实践研究发现,政府信任下降不是个别国家才出现的现象,研究发现无论是欧洲的英国、意大利还是美洲的加拿大、美国,甚至亚洲的日本都出现了该现象,这说明政府信任下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政治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突飞猛进,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同时进行。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民众对政府的态度也悄悄发生了变化,开始出现政府信任下滑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政府干部腐败现象增多,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利谋取个人私利,侵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引发了群众对政府的不满;政府公共服务质量低下,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的愿望;民主政治建设不健全,民众缺乏与政府实现互动交流的平台等等,这些原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导致当前政府信任问题不断恶化。

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中央政府陆续制定了多项惠农政策,力图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然而,随着惠民政策的实施以及建设新农村资金的下拨,农村社会的发展却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反而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人民群众对政府更加不满。乡镇政府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的政府,也是国家各项政策和改革的贯彻执行者,上述情况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的不足,影响了乡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考验着人民群众对乡镇政府的信任。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着国家的发展与政治的稳定,群众对乡镇政府信任的下降,质疑着基层政权的合法性。本文是在我国政府信任普遍下降的背景下进行的,重点研究农村乡镇政府信任状况,力图通过对石家庄市藁城区南孟镇的政府信任调查和研究为乡镇政府提升自身信任度提供借鉴。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学者政府信任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政府信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信任的现状、政府信任下降原因的分析以及对重塑政府信任的探索几大方面(1)政府信任现状的研究

西方世界对各自政府信任的研究由来已久,最初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 50 年代。当时的西方民众,尤其是自诩为精英的民主人士对政府信任出现危机。这一反常态的现象引起了西方一些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思考。1997 年,哈佛大学教授 Nye 针对美国政府信任不断下滑的情况,撰写了《人民为什么不相信政府》一书。在这本书中,他指出“当前最大的治理危机在于民主对政府的信任有江河日下的趋势”,同时得出了当前美国民众对政府信任在不断下滑,尤以联邦政府最为严重的结论。1998年,新西兰学者对本国政府信任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从 1985 年到 1998 年,短短 13 年时间,信任度就由8.5%下降到 2.5%。政府信任下滑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在亚洲,日本民众也对本国政府信任产生了质疑。

(2)政府信任下降原因的研究

西方学者对政府信任研究由来已久,在解释政府信任下降方面,主要有以下分析角度:

从政治角度看,Miller 在 19 世纪 60 年代发表的《政治问题与政府信任》一书中指出,公众对政治系统及政权的不满意是导致政府信任下降的原因。持有相同观点的还有 Citrin、Jack 等学者,他们认为在职官员如何进行政治领导以及他们推行的政治制度是否获得公众的认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府信任度。

从政府角度看,政府执政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对政府的信任。Bouckaert 和 Vandewaue 在 2001 年发表了《政府行政表现和政府信任》一文,这篇文章对公众不信任政府的原因从政府管理、政府行政、社会、经济四个角度进行了剖析,最终发现,造成政府信任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管理绩效不佳和政府机构过于庞大。Citrin,Jack 认为公众对政府官员政治领导能力不满意是政府信任下降的重要原因,这一观点发表在 1997年的《政治关联与政府信任》一文中。

2 理论基础

2.1 政府信任的理论研究

2.1.1 政府信任的定义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就开始了关于政府信任的相关研究,这一段时期世界各个国家的政府信任开始下滑,这正是研究开始的现实背景,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在借鉴其他学者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实际提出了自己对于政府信任内涵的看法。笔者通过对这些研究的整理和收集,梳理出政府信任的概念内涵,具体情况见表2-1:

通过总结广大学者对政府内涵的研究,我们发现,政府信任的概念主要被分为了两大部分。一些学者认为政府信任仅仅是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政府信任是单方面的问题。另一些学者则不赞同这种说法,他们的角度更加全面,不仅看到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还认为政府信任也包括政府对民众的信任,是一种双向的互动信任关系。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是从单一的民众个体角度对政府信任进行深入浅出的研究,剖析影响政府信任的因素进而提出解决措施。

2.2 乡镇政府信任理论研究

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政府组织,面对的受众是广大劳动群众。作为农业生产大国,我国的“三农”问题十分突出,如果积累的矛盾没有得到较快的解决,就会影响到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乡镇政府作为联系群众与中央的桥梁作用不言而喻。众所周知,乡镇政府职责十分复杂,一方面要传达和宣传上级政府制定的重大政策,另一方面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本地发展的政策,可以说,乡镇政府的信任度高低直接影响城镇化推进进程和农村的发展进步。

2.2.1 乡镇政府信任现状

国内部分学者对于我们国家地方政府的信任度是肯定的,李强和郝友斌利用满意度作为衡量乡镇政府的评价体系,并提出了乡镇政府干部、乡镇政府政策、乡镇政府财务、乡镇政府服务、乡镇民主建设、乡镇经济建设六大评价指标。通过对该问题的研究,村民对本地的乡镇政府的信任水平都有较好的评价。在“广东社会变迁基本调查”研究项目中,陈明哲利用数据发现调查对象对政府基本持肯定的评价,评分由高到低分别是政府能力、政府能力信任度、和政府行为信任度。

就另外一方面而言,郑永年通过以社会的宏观格局的角度为出发点,对我国地方政府信任进行了分析,郑永年认为我国社会的不信任现象已时间长远,影响深刻,无论是自然人之间、家庭内部之间、公众和政府之间的各个方面。在对“群体性事件”的研究中,张旖(2005)认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将影响民众对待政府的诉求表达方式,当信任度较低时往往会采用“敌视性”的行动来表达,当信任度较高时就会采用“沟通性”行动来表达诉求。同时,吴华根学者得出了较为消极的结论,认为民众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度正在削减,我国的地方政府正面临信任危机。

3 调研设计............16

3.1 样本概况介绍.......16

3.2 问卷调研设计...........16

4 村民对乡镇政府信任度数据分析 .........20

4.1 总体样本数据描述性分析.........20

4.2 人口特征的差异性统计分析...........25

5 研究结论及启示................34

4 村民对乡镇政府信任度数据分析

4.1 总体样本数据描述性分析

本章以石家庄市藁城区南孟镇为研究个案, 通过对收回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南孟镇群众对本地乡镇政府信任的现状。

群众对乡镇政府的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对乡镇政府的信任度,而群众对乡镇政府是否满意主要取决于政府能否为民办实事,能否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进而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笔者借鉴李强、郝友宾衡量村民对乡镇政府满意度的指标,即乡镇政府干部、乡镇政府政策、乡镇政府财务、乡镇政府服务、乡镇民主建设、乡镇经济建设六大指标,21 个具体的影响因素对南孟镇政府信任现状进行研究。

5 研究结论及启示

5.1 研究结论

本文的研究是在当前政府信任普遍下滑的背景下进行的,重点对乡镇政府信任状况进行了分析。之所以选择乡镇政府,是因为他们与人民群众有着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对185位村民的走访调查,得出目前被调查地区政府的信任现状,并通过软件分析出影响当地政府信任的因素。

在总体样本数据描述性分析中,可以看出乡镇政府在财务的公开与监督(0.533)、腐败行为(0.572)、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0.589)、基础设施建设(0.611)、关心支持本地教育(0.625)等方面,有着较低的满意度,从侧面反映出这些因素在影响着村民对乡镇政府的信任。

在人口特征的差异性统计分析中,可以发现,除性别外由于年龄、受教育程度、政治面貌、职业的不同,村民对乡镇政府信任有着明显的差异,这说明影响政府信任的因素和个人特征有一定的联系。

在 4.3 中,笔者借助 SPASS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最终发现乡镇政府干部腐败行为(0.053)、财务的公开与监督(0.051)、是否听取村民意见(0.049)、)基础设施建状况(0.047)、乡镇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0.043)等因素对乡镇政府信任有显著影响。

本文最终得出如下结论:被调查地区村民对当地乡镇政府处于比较信任的状态。虽然如此,被调查地区政府在提升自身信任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应根据以上分析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如提升干部自身素质及工作能力,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等。力争建设诚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与群众的良性互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十:转型期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参与社会帮扶求助工作研究

一、 相关概念

(一) 妇联组织

对于妇联组织的性质,学术界的争论一直不休,各具观点。由于妇联组织与政党以及政府之间关系紧密、联系密切,所以使得妇联的性质定位上就显得尤为复杂,很难有一种确切的定位:一种观点认为,妇联组织应该作为非政府组织的主体进行定位,中国的妇联组织曾在 1995 年,当时将自己定位为非政府组织,并以此为名义组织并参加了联合国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后来还参与了世界非政府组织论坛,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告,妇联是中国提高妇女权益最大的非政府组织;但是,实际工作中,很多学者也一直对妇联的工作职能提出着质疑,甚至认为妇联应该是准政府组织,因为全国并没有设立处理妇女事务的政府机构,所以,妇联作为此种机构被政府纳入了管理序列之中,被作为全国性的妇女政策性机构,由此可见,妇联组织是准政府机构,并不是完全的非政府组织;第三种观点认为,妇联是群众团体组织,因为它代表的广大妇女儿童的群体利益,发挥着反应妇女诉求,维护妇女权益的职能;第四种观点认为,妇联组织就是政府组织,它是政府组织的组成部门,承担着政府对社会的管理职能,各级妇联都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各级党委的领导,妇联工作也在很大程度上围绕党和政府的职能开展,所以,妇联名义的群众利益主体,但实际上就是政府组织的政策性机构。由此可见,妇联组织的性质定位确实很难确定,社会学界都有各自的观点,所以,我国妇联组织是集非政府组织、准政府组织、群众团体和政府组织于一身的特殊组织,但毫无疑问,我国的妇联组织,在日趋复杂的社会发展道路中,将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社会管理

1.社会管理的基本内涵

社会管理的成功与否,与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息息相关,与社会的和谐进步紧密相连。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对于此时的中国而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诸多的困难和新的挑战。在此时,社会管理创新概念的提出是形势所趋。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少,比如社会管理理念需要创新、社会管理主体需要多元化等。

2.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立足实际,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

(1)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作。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党委要找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既要总揽全局,还要做到协调各方;政府也需要找准定位,凸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安定有序发挥积极作用。

(2)坚持统筹兼顾、源头发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科学发展的理念,制定科学发展的措施,在科学发展中解决社会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树立在源头发力、从源头治理的理念,使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应急处置相衔接,立足源头、根本和基础来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3)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社会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始终走群众路线,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社会管理成功与否的标准。就是要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拉近与群众的关系,做好群众工作,在服务中实现管理。

(4)坚持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经济调节、行政管理、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尽可能通过平等沟通、协商、协调、引导等办法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二、 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作用与任务

(一)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作用

在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方面发挥作用。妇联组织具有“桥梁纽带”和“妇女群众的娘家”这样的双重身份。妇联组织所具有的非政府、非营利、公益性、自主性等属性,凸显出社会组织的特点,完全有能力承接政府转移来的部分社会管理职能。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可以进一步拓展自身优势,在服务妇女发展、协同社会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方面发挥作用。社会管理的重点难点在城乡基层。妇联组织的架构很完善,在村(嘎查)中也能找到妇联组织,同时,又与妇女群众的联系密切。妇联组织通过工作重心下移,为加强和完善城乡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发挥积极作用。

在加强和完善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作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通过发挥妇儿工委的牵头作用,针对涉及妇女儿童利益的公共事务,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推动解决。加快完善政策法规性别平等评估机制,做好源头维权。进一步健全司法保护网络,探索在打击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中发出妇联声音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在加强和完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态建设中发挥作用。当前,各地不断出现因征地、执法不公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妇联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始终坚持和拥护改革,并将改革精神和任务贯穿于社会管理的全过程,创新工作手段和方法,破解影响社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服务大局、服务妇女,同时,也要切实反映和解决影响或阻碍广大妇女广泛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二)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任务

首先,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立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和谐、促进人民安居乐业,进一步深刻认识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意义,在岗位上积极作为,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实施妇联干部能力提升工程,采取形式多样的措施和方法,推动妇联干部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找准新形势下的工作结合点和切入点,团结带领妇女群众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

其次,工作上要努力创新。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机制、方法和内容,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化、项目化运作机制,集中力量为妇女儿童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要引入社会工作理念,丰富妇女工作内涵,逐步实现由直接帮扶向间接帮扶转变,由表层服务向深层服务转变,由经验型方法向专业型方法转变,由物质帮扶向智力帮扶转变。

再次,组织上要强化基层。构建多维、立体、全面的组织网络是发挥好妇联组织作用、深入开展好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基础。要进一步完善网络,在新经济组织中加快妇联组织的建设,做到组织覆盖全面;面向基层,重心下移,做到工作覆盖深入;提高素质,强化督导,做到活力覆盖到位。

三、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帮扶救助工作的具体实践及存在的问题………12

(一)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帮扶救助工作的具体实践…………12

1.开展小额贷款工作,助力妇女群众增收致富…………12

2.实施“巾帼家政服务工程”,助力妇女创业就业…………13

四、对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实施帮扶救助的对策建议………19

(一)推动改革提高公众参与度,加强社会各界参与帮扶救助妇女工作……………19

(二)构建多元化帮扶救助妇女工作模式………………19

(三)建立健全社会化帮扶救助妇女工作体系……………20

四、对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实施帮扶救助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推动改革提高公众参与度,加强各界参与帮扶救助工作

对于当前社会管理矛盾加剧,特别是社会治理主体与群众的矛盾愈演愈烈,社会治理主体也越来越收到群众的质疑,官民矛盾频频发生,群体性事件一度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随着我国基尼系数的一度高涨,社会阶层的矛盾在利益非均衡化的激化下凸显。究其问题的根源,正是由于治理主体缺位现象,导致利益无法有效整合平衡,阻碍了社会治理进展。所以,加强社会治理中公众参与的途径主要可以考虑从发展缺位主体的角度出发,弥补短板,实现均衡发展。而妇联组织,作为全国较重要的非政府组织将逐渐在社会治理主体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妇联组织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管理只能也将日趋加强,妇联组织和基层群众有着最深刻的关系,妇联组织从建设以来就一直是基层群众,特别是基层弱势妇女群众同党和国家联系的纽带,妇女群众认同妇联,基层广大群众也认同妇联,妇联参与帮扶救助工作也是本质的回归。因此,妇联组织要积极发挥自身的桥梁作用,联系和发动更多的社会治理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都参与到帮扶救助的工作上来,形成帮扶救助工作的社会合力,推动帮扶救助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结语

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背景中,妇联组织以往存在与运作的社会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妇联组织的发展和妇女群众的自立获得了更多的新的机遇。政党领导方式的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妇联组织不断地向纵深拓展,形式多样的新兴妇女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妇女发展和妇女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妇女组织机制、工作内容和思想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的要求,作为非政府主导的人民团体组织,妇联又将担负起新的责任,那就是参与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妇联组织的发展亦然需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在完成历史使命中进行变革。在目前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困难居民特别是女性困难群体亟待需要帮扶,妇联组织如何转变职能,运用自己职能优势,营造有利于妇女就业的良好外部环境,推进妇女就业和妇女自身素质提高,更好地帮扶救助女性困难群体,真正实现男女平等,是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社会转型期妇联组织职能演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分析,借鉴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在社会转型期转变职能推进女性帮扶救困的有益探索,提出社会转型期妇联组织职能转变的途径与策略。同时,也隐含阐述出妇联组织始终不变的坚守:服务、协同、创新。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