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一、研究背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社会组织作为一种不同于政府与营利性企业的新生事物,获得了蓬勃发展。各国学者对社会组织有不同的表述,如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NPO)、第三部门以及公民社会组织(CSO)。这些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渐在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如萨拉蒙教授所说:“我们正处于一场全球性的社团革命之中,历史将证明这场革命对20 世纪后期世界的重要性不亚于民族国家的兴起对 19 世纪后期世界的重要性。非营利组织作为这场革命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如今,非营利组织不仅在公共服务供给中起到促进甚至是替代作用,还在社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非营利组织为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平台,弥补了政府管理中的不足,为民主和发展注入了丰富的社会资本,为实现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和谐共生奠定了基础。总之,“对世界人民来说,活跃的非营利组织的存在日益成为必需品而非奢侈品。非营利组织的使命与宗旨体现着公民所关注的事情,致力于普遍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因此,让非营利组织深入世界人民的脑海中是一件非常紧迫的任务。”非营利组织的出现并非偶然,是对全球发展危机的一种反应结果,20世纪 80 年代以来,现代福利国家的政府保障体系受到巨大的挑战,政府在自身能力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服务需求的情况下,而寻求非营利组织的帮助。同时,经济增长促使利益群体多元化,加上公民参与意识及能力的提升,使得各种利益群体都渴望利益诉求的表达,也促使了大批非营利组织的产生。我国是从 2007 年民政部召开的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才开始使用“社会组织”一词来代替之前所使用的“民间组织”。各种社会组织的产生存在着体制层面与公民个人层面的诱因,社会组织的出现是应对“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结果。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对于社会组织,我国学者们大多从宏观层面对其进行研究,较多地关注社会组织的概念界定与分类、产生的原因、相关法律法规的状况、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等,而对社会组织的资金获取问题相对来说关注不够。且大多为理论性的研究,而结合实际进行实证性研究的则较少。另外,研究对象多是集中于扶贫、环保、慈善救助、妇女儿童权益类社会组织,对于助残类的社会组织则关注较少。因此,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探讨助残社会组织的资金获取问题,丰富现有的社会组织研究领域;分析助残社会组织的筹资问题以及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探讨改善问题的可行性建议,有利于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及时发觉相似问题,提升规避风险的能力。同时,本文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深圳市助残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来具体探究这类组织的资源获取能力的提升问题。
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以下几方面:第一,从组织层面来说,资金是一个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首要因素,通过探究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筹资困境,有利于帮助组织管理者做出更好的决策,提升资金的获取效益,从而提升组织的整体发展能力,获得稳定而可持续的发展,最终实现组织使命。第二,从政府层面来说,一方面,有利于弥补政府公共服务的空缺,改善“政府失灵”现象,提升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民间助残组织是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对于公众的需求更为了解,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服务供给的针对性。另一方面,社会组织的充分发展,有利于政府简政放权、提高工作效率,逐渐实现“多元共治”的局面。第三,从社会层面来说,由于残疾人服务需求数量以及多样性方面日益增加,政府作为服务供给的单一主体已经无法供给所有的服务,因此,助残社会组织在满足残疾人多样化的需求以及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中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助残组织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残障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助残事业的发展。残疾人作为我国公民,平等的享有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的获得公共服务的权利,并且助残社会组织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社会公益事业以及和谐社会的发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以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助残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的官方界定是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改变,改革开放前统称为“人民团体”,改革开放后到 1998 年统称为“社会团体”,1998 年开始增加了“民办非企业”类型,且原来的“社会团体与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司”改名为“民间组织管理局”。2006 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社会组织”的概念,2007 年中共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重申了“社会组织”的概念,强调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公共服务以及政治民主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社会组织的官方分类为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与基金会三大类。学术界则从不同的视角也对其做出了分类。如按组织的产生过程、领导者身份与经费来源等指标,可分为官办型、半官半民型以及民办型三类;根据其起源则可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型两类。本文是借鉴了这两种分类方法,以民办型、自下而上建立起来的助残类的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简称为“助残社会组织”。
我国的助残社会组织发端于上世纪 80 年代,产生于改革开放历史时期与残联广泛建立的基础上,如北京病残青年俱乐部的成立。起初大多为官办型的助残组织,随着残疾群体权利意识的觉醒、服务需求不断扩大,而政府提供的服务无法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高质量需求,而大多数残疾人又没有经济能力从营利性企业中直接购买价格高昂的服务,于是越来越多的助残社会组织应运而生,逐渐发挥着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重要作用。现在很多助残社会组织都是残疾人家长自下而上建立的草根组织,而这类组织相对于官办型助残组织来说,能够获得的补贴、社会资源更少,往往存在资源不足的困境,因此本文以这类民办型助残社会组织为分析对象。本文将“助残社会组织”定义为由残疾人或其亲友、社会爱心人士自下而上建立的,代表残疾群体利益的组织,并以服务残疾人为宗旨,提供各种残障服务,以提高残疾群体生活水平与社会地位为目的,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包括依法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等组织,以及尚未注册却实际存在的民间助残组织。这些助残社会组织通常存在三大特征:一是鲜明的草根性。因为大多数都是残疾人自己或者残疾人亲友自下而上建立的组织,他们生于基层,服务基层。因此,相对于官办机构,民间助残社会组织更贴近基层的残疾群体,因而更了解残疾人的实际需求,他们所提供的服务也更符合残疾人的经济水平。二是服务技术专业化水平需求高。因为不同情况的残疾人所需要的服务是不相同的,如康复、教育、就业、培训、心理等多种,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这就要求服务必须更加专业化与精细化。三是普遍存在资源不足的困境。因为这种“家长式”助残组织的创办人为残疾人或其家长,自身的经济水平较低、社会地位不高,能够获得的各种资源也相对较少,组织前期运行的资金都是自己负担或者靠亲朋好友救济。组织生存能力弱,规模小,发展程度低。
..........................
第二节 理论基础及其对本文的指导意义
一、资源依赖理论
资源依赖理论萌芽于 20 世纪 40 年代,资源依赖理论的代表者为杰弗里.菲佛(Jeffrey Pfeffer)和杰勒尔德.R.萨兰基克(Gerald.R.Salancik),其著作《组织的外部控制:对组织资源依赖的分析》对此理论作了系统的阐释。其基本假设是组织无法生产自身所需要的所有资源,没有任何组织是自给自足的,而组织要生存就必须获得资源。因此组织必须在它所处的环境中获取生存所需的资源(如资金、信息、人为资源等),而资源取得的方式可以通过交换、交易或是权力的控制关系来实现。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第一,组织自身无法产生维持生存所需的全部资源,因此形成了对外部环境的依赖。而这种依赖关系造成外部环境中的其它因素对组织进行控制,并影响着组织的发展。第二,然而尽管存在着这种由资源依赖所产生的外部控制,组织却不是被动的,组织可以通过自身积极的行动来减少这种依赖与控制,实现独立自主的发展。总之,组织是具有能动性的,关键是组织如何做出积极的回应来改变被动依赖的状况,提升自己资源获取的能力,从而使自己得到持续的发展。一方面,为了对资源需求做出反应,组织可以通过修正、操纵或控制自身的资源治理结构来维持其自身的独立及与其它组织建立平衡的资源网络关系。另一方面,组织也要努力控制和改变环境因素来创造资源获取的途径,比如改变与政府的关系而获取政治合法性。社会组织的产生是为了满足各种服务需求、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组织发展程度还比较低,发展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缺乏各种重要的资源,这就要求社会组织必须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政府、企业、同行、社会公众、媒体等)进行互动以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资源。同时,社会组织也要不断调整发展策略以避免过度的非对称依赖导致的地位不平等状况、成为其他组织的附庸。资源依赖理论认识到所有的组织都必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作为生存的必要条件,而如何把握环境汲取这些资源是组织生存发展的关键。
.......................
第三章 助残社会组织的资金获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4
第一节 深圳市助残社会组织基本情况介绍...................................14
一、组织的类型以及成立的时间...................14
二、组织登记注册情况......................15
第四章 助残社会组织资金获取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5
第一节 内部影响因素分析......................5
一、筹资策略的欠缺........................5
二、人员流动率较高与专业化水平较低..............7
第五章 对策与总结...........................18
第一节 助残社会组织加强内部能力建设.....................18
一、丰富筹资方式以及拓宽筹资渠道....................18
二、完善人员激励机制以及加强人员培训.....20
第五章 对策与总结
第一节 助残社会组织加强内部能力建设
助残社会组织筹资问题的缓解需要内外两方面的努力,不仅需要外部“输血”,更要组织自身能够“造血”,组织只有加强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建设,才能够获得独立、可持续的发展。具体而言,包括加强关系网络的建设来拓宽筹资渠道;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来提高服务水平、专业化水平以及筹资技能;加强组织公信力建设等。
一、丰富筹资方式以及拓宽筹资渠道
一方面,丰富组织筹资方式。目前助残组织的筹资方式还比较狭隘、传统。除了收取服务费用、申请政府补贴之外,应该创新筹资方式。比如义卖、义演。深圳市的“心公艺”助残社会组织就灵活运用了义卖这种筹资方式,该组织的宗旨是通过为心智障碍群体提供艺术类课程,来开发心智障碍群体的艺术潜能,获得心理与精神上的康复。组织拥有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平台和官网,通过这些平台向公众展示组织活动开展情况,并展示学员的艺术作品,然后通过投票得出票数最高的学员作品,将之做成画册、明信片等,售卖给企业、公众。通过这种方式不但鼓励了学员积极参与组织的各项活动,还能够增加组织以及学员的收入。组织还可以利用区位地理优势开发新型的筹资方式,北京慧灵就开发了其自成体系的具有浓郁老北京传统特色的“胡同游”旅游接待项目,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联合筹资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因为一个社会组织力量有限,影响也不足,一些社会组织联合起来共同向社会募集资金更容易获得成功。并且新媒体时代,除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微博、APP 等新媒体手段相比拥有着覆盖面广、便捷高效、跨地域性的优势,网上筹资也成为一种有效便捷的筹资方式。组织应当充分利用这些媒体资源,既可以作为一种便捷的宣传手段、实时沟通渠道,也可以作为募捐、招募员工和志愿者的新方式。
........................
总结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助残社会组织的资金来源分为内部来源和外部来源,因此本文的资金获取既包括组织获取的内部资金,即服务收入,也包括获取的外部资金,如政府项目资金、社会捐赠收入等。首先,目前助残社会组织在资金获取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组织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政府对组织的资助力度不够以及社会捐赠比例较小。其次,为了更好的明晰目前组织面临的筹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就应该分析组织资金获取的影响因素,以便能够对症下药的解决问题,因此本文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了组织资金获取的影响因素。内部因素而言,组织自身的筹资策略、组织人员的数量与质量以及组织知名度与公信力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组织资金获取状况。目前助残社会组织筹资策略不足,组织的筹资方式与手段单一,直接降低了组织对外筹资水平;人员流动率较高以及专业化水平较低的状况导致了服务质量低下,进而影响着组织服务收入的高低;组织社会知名度较低以及公信力缺失则制约了组织外部资金的获取,如政府项目资金以及社会捐赠资金。外部影响因素则包括组织生存的政策制度环境、社会慈善发展程度、组织拥有的关系网络以及志愿者状况。目前政策环境的不完善和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阻碍了助残组织获得合法身份以及相关的税收优惠;公民社会发育不成熟以及慈善文化薄弱的问题抑制了组织社会捐赠的获取;组织与政府、企业、国内外同行以及媒体资源的联系不足则限制着筹资渠道的拓展;志愿者资源的不足也削弱了组织的社会捐赠收入以及关系网络的发展。最后,为了改善目前助残社会组织的筹资问题,本文也从内外两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一方面是组织自身要加强能力建设来提高资金获取能力,如丰富筹资方式以及拓宽筹资渠道来获取更多的资金,完善人员激励机制以及加强人员培训来提高服务质量以及筹资专业化水平,加强社会公信力建设来吸引外部资金的注入。另一方面是外部环境中的各个主体要主动给予支持来促进助残组织的发展与壮大。具体而言,政府的态度对助残组织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社会各界对组织的认同与支持。政府可以完善相关税收制度来减轻助残组织的经济负担并促进社会捐赠的发展;同时加强慈善教育来为公益事业奠定文化基础;通过建立与助残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来促进组织的独立而稳定的发展;加强助残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志愿者队伍建设来缓解人力资源不足的状况。此外,企业也要主动践行社会责任,通过各种方式来促进助残组织的壮大。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应该理性引导公众舆论、促进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并且为助残组织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同时监督助残社会组织的运营状况。社会公众作为不可缺少的主体,则应提升自身的慈善意识、志愿精神,为我国的公益事业奉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略)
助残社会组织资金获取问题研究——以深圳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行政管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