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1. 公务员
公务员,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角色,是国家政府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专门性人才,其自身的道德素质水平与伦理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公共事务处理的高效性与服务性。公务员既是国家机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推动者,肩负着行使公共权力、维护着公共利益、追求着公共精神,表达公共意志的责任。
目前,由于各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情况不同,对于公务员概念的界定仍未有统一的定论。公务员(civil servant)一词源于西方国家,最初被译为“文官”或“公职人员”。在西方,公务员主要以竞争招聘或者竞争性考试的方式择优录取。公务员通过与政府签订工作合同的契约方式被雇佣。在享受公务员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工作合同中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在我国,“公务员”这一称谓是舶来品,从内容上讲,公务员的前身是文官、官吏。依据《公务员法》中的界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学者张康之认为,公务员制度的出现,造就了一个在政治上中立、受过专业技术训练、拥有职业生涯的文官集团,以专业化职业活动来不断地提高行政效率。同时,在政治领域中,不同的政治力量在撇开了行政管理的事务性包袱之后,更加轻松地活跃于民主话语的论辩场域之中。由此可见,我国公务员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权力的行使者,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作为国家的行政治理主体,其政治性要求公务员体现公共精神与公共意志;其次,各类法律法规以及道德规范对公务员进行强制性约束。公务员的行动和意志必须无条件地奉行和遵守各项强制性约束。最后,公务员具有榜样性。在参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行使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利的过程中,体现着国家与人民的意志。其言行对于广大人民来说具有榜样效应,更需具备超越普通公民且与自身角色特点相适的责任心、权利义务观念与伦理道德价值观。
本文阐述的角色冲突并不是指角色的强烈矛盾与对立,而是就角色之间冲突的意义而言。公务员主体在承担多种不同的角色时,因每种角色所附带的责任、权利义务与伦理道德价值观不同而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化解角色冲突应以公务员的“公共人”角色为核心,兼顾“社会人”、“经济人”角色,力求解决这几种角色于一身而带来的角色冲突。本文将讨论角色之间和角色内部的冲突两种类型。角色之间的冲突是指不同的角色之间由于角色期望与角色利益的对立而发生的冲突。角色内部的冲突则指公务员承担了多种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内部发生的角色碰撞。
.........................
(二) 相关理论的概述
1. 角色冲突理论
角色冲突理论于 1957 年由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在《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一书中首先提出。由于个人处于社会中的不同群体,其所处的地位也就不尽相同,往往需要同时承担起对若干个角色的扮演。当若干个角色对个人的期待难以取得一致时,角色冲突便会发生。默顿在《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一书中表明了角色冲突的复杂性。他将角色冲突阐释为,个人担当的社会角色在包含矛盾的角色期待时所出现的问题。默顿的角色冲突理论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个人为自己规定的角色或者个人真正的人格与其他人为地规定的角色之间的冲突。二是人们对于某一核心角色提出了相互矛盾的期待,引起该角色扮演者内心的矛盾冲突。三是个人身兼多种社会角色时,不同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间发生矛盾,使多重角色扮演者无所适从。四是个人的社会角色改变时,新旧角色的行为规范之间可能会发生冲突。对其进行概括,角色冲突表现为三种类型:(1)个人同时充当多个角色间的冲突。(2)同一角色内部的冲突。(3)个人为自己规定的角色与他人要求其充当的角色之间的冲突。
本文所讨论的我国公务员的角色冲突主要是前两种情况,即个人同时充当多个角色之间的冲突与同一角色内部的冲突。
...........................
二、 我国公务员的角色伦理定位
(一) “自然人”角色的伦理定位
“自然人”角色的伦理定位源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需要空气、水、吃饭等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也希望自己的生活稳定,得到自我满足。人作为自然与生命存在物,具有自然力与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的确,放眼于公务员的各种角色,都是基于人的概念来进行角色定位的。公务员最基本的角色就是“自然人”。首先,“自然人”角色是一个具有自然性的个体,即在自然条件下诞生,自诞生之日起就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公务员的自然属性不言而喻。其次,“自然人”角色拥有其自我需求,需要得到吃、穿、住、行等基本生存发展方面的自我需求的满足。同时具有生存、发展等方面的权力。
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造就了多元化的角色,每种角色都附带着其相应的责任、权力义务与伦理道德价值观。面对多元化角色的不同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与道德标准时,精准的角色伦理定位有助于公务员更好地适应角色,向科学的角色要求靠拢。
..........................
(二) “社会人”角色的伦理定位
“社会人”角色的伦理定位源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当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便会融入于庞大的社交网络,融入于家庭、团体、朋友间并得到尊重。处于社会发展中的人自然综合了各种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又在人身上得以体现。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公务员的“社会人”角色是以“自然人”角色为基础。“社会人”角色不仅是人走进社会的起点,更是与社会的连结。人社会化的表现形式,使人具有社会性并且具有了伦理和道德上的应当性。
首先,“社会人”角色具有社会性。无论公务员的官职与头衔有多大,都是有自己酸甜苦辣与性格癖好的人,进入社会便成为社会主体的一员,即“社会人”,自然带有社会性。弗雷得里克森认为,在公共行政中寻找公共的涵义时,便会发现公共和公民角色的密不可分。公务员的“社会人”角色处于一定社会关系当中,有为了生存发展的物质需要以及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角色伦理需要。公务员也是社会成员之一的普通公民,有自己的家庭与社会身份,扮演着诸如孩子的父母、配偶、子女、兄长、亲朋好友等不可缺少的基本角色。每个人都处于庞大的社会网络中,这张巨大的网中充满着父母子女、兄长手足间的亲情、夫妻配偶间的爱情以及知己好友间的友情等等,公务员“社会人”角色的社会属性不言自明。
其次,公务员扮演“社会人”角色担负着作为普通社会成员的家庭、社会责任,拥有民事权利并不可避免地要履行相应的角色责任与道德义务。公务员作为“社会人”角色时,作为社会整体中的个体具备独立的道德意志、自由意志与民事活动的参与能力,能以自身名义直接参与民事活动并伴随着应承担的相应义务。公务员享有所有社会成员所享有的诸如名誉权、荣誉权等民事权利。同时也要对自身的一些民事行为和后果负起相应角色责任,实现责任、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为人父母或为人子女,是公务员作为“社会人”的最基本的角色义务,延续着伦理要求与道德规范。例如,公务员作为孩子的父母时,要对自己的孩子慈爱。作为子女时,要赡养、孝顺年老的父母。在夫妻关系中,要互敬互爱,内外有别。在兄长关系中,要珍惜手足之情、注意尊卑之序等。种种角色实践都突显了角色本身所蕴含的人伦之理与道德之范。
...........................
三、 我国公务员角色冲突分析.............................................17
(一) 角色之间的冲突 ...............................................17
1. “公共人”与“经济人”角色之间的冲突:公利与私利的冲突............17
2. “公共人”与“社会人”角色之间的冲突:责任与义务、公权与私权的冲突 18
四、 我国公务员角色伦理冲突的成因分析...................................21
(一) 公务员角色的多重性和复杂性 ...................................21
1. 公务员角色的多重性...............................................21
2. 公务员角色的复杂性...............................................22
五、 发达国家解决公务员角色冲突的经验启示...............................28
(一) 发达国家解决公务员角色冲突的经验 ............................28
1. 美国的经验.......................................................28
2. 英国的经验.......................................................28
六、 化解我国公务员角色冲突的对策建议
(一) 化解我国公务员角色冲突的原则
1. 权责统一的原则
权责统一,即权力与责任二者的相互统一,相辅相成。一个特定的角色必然会有与该角色相匹配的权利义务,而责任也一直伴随着角色存在。公务员承担维护公共利益这一责任时,被赋予了一定的公共权力来保证职责的正常履行。出于公共角色的伦理定位,公务员在掌握一系列公共权力的同时,也必须承担与其相对应的责任。当然,公务员所拥有的公共权力并不是毫无约束的,公共权力的行使限定于公共领域的职责范围内。也就是说,公务员必须依法行使公共权力并肩负起公共权力行使背后的责任。
2. 公利至上,统筹兼顾的原则
利益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公务员的自身的一己私利,也可以是公共行政组织的组织利益,还有公共利益等等。公务员承载着多元利益集合,多种角色下的利益诉求必然会导致利益冲突的发生而陷入矛盾的伦理困境中。对于公务员的“公共人”角色来讲,其最终的目标必须是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必须把公共利益置于首位,作为主导公务员的伦理基石和行政行为原则。面临角色冲突时,公务员必须毫不犹豫的维护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做出实现公共利益至上的选择。搞清各种利益集合体的次序,坚决本着公共利益高于一切的宗旨,来考虑自身行政伦理行为对于公共利益的影响强弱。充分的考虑与权衡各个利益诉求与利益关系,使除公共利益之外的利益组合体实现有机的统一,在坚持互利兼容的原则下,实现互利共赢。同时,力求在公利至上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寻找整体与个体、长远与眼前互利兼容的角度,解决角色冲突。
...........................
结论
本文基于行政伦理视域,理清了公务员角色冲突的相关概念与支撑理论,清晰的对公务员的角色进行伦理定位,系统性的阐述了公务员不同的角色冲突以及陷入伦理困境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对公务员的角色冲突进行详细的归因分析。归纳、总结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加以启迪。并结合我国国情,对化解我国公务员角色冲突的途径提出可行性与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目前,有关于行政伦理视域下的公务员角色冲突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可供查阅、参考的文献资料不是很丰富。并且因本人学术水平有限,在对角色冲突以及行政伦理思想核心的把握上不够全面,分析问题时不够透彻,提出的对策建议还不够精准。因此,本篇论文仅仅是对公务员角色冲突以及行政伦理问题研究的初步探索,研究的深度及广度还不够,还有很多的观点与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化。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使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和全面。
参考文献(略)
行政伦理视域下我国公务员角色冲突问题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行政管理文章
- 地方政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跨域扶贫治理机制研究——以深圳-河源对口
- 精准扶贫政策执行偏差问题研究--以四川省X
- 城市社区合作治理中的主体互动研究——以北
- 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研究
- 准公共物品视角下的拼车出行现状及政策性思
- 协商民主视域下中国邻避冲突治理研究
- 地方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问题研究——
- 多中心治理理论框架下北京市消费维权体系的
- 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问题研究——以北京市
- 公仆型领导与家长式领导对 C 医院员工工作
- 2017年最新行政管理论文范文汇总
- 2017最新行政管理专业硕士论文范例3篇:第三
- 2017年行政管理毕业论文精选范文3篇
- 我国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 政府解决城镇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