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理论基础
1.1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相关概念
1.1.1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的概念最早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74年提出,涉及数量角度上的粮食充足、卫生安全角度的营养健康和发展角度的可持续性发展等层面的含义。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食品安全”是“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将“食品”界定为: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将“食品安全”定义为: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从现有的研究成果而言,虽然对“食品安全”的概念尚未形成一个明确而统一的定义,但国际上对“食品安全”已经基本形成如下共识:(1)法律角度的“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不同于食品卫生等概念,其在本质上存在一些不同点的。首先在概念的广度上,相比食品安全,食品卫生并不包含种植养殖环节的安全;而食品安全则包含了从食品种(养)殖到终端的消费环节的安全。其次在概念的深度上,食品卫生侧重于过程的安全,而食品安全侧重的是结果和过程安全的统0(2)社会发展角度的“食品安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处于不同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阶段,故其食品安全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监督管理问题和标准、要求等也相应不同;(3)政治角度的“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整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与稳定,甚至关系到政权是否问题等一些列问题,故各国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均十分重视;(4)综合角度的“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不仅包含了从食品生产到消费的所有环节,还包括食品质量、食品卫生、食品营养等内容,同时提出了对食品质量、卫生、营养的要求。综上所述,本文认为,食品安全是指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和存储以及流通(含销售、消费)等环节,符合国家相关的强制要求和标准,不存在可能会威胁或损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这里的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的安全,也包括经营的安全;既包括结果上的安全,也包括过程中的安全;既包括现实的安全,也包括未来的安全。
1.1.2 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安全监管是国家职能部门对食品生产、流通企业的食品安全行使监督管理的职能。具体负责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实施生产许可、强制检验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查处生产、制造不合格食品及其它质量违法行为。2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监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监管主体众多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涉及农业、质检、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卫生等多个部门,每个部门监管一个环节或部分,卫生部门负责综合协调和处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其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2)监管范围广泛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流通环节、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等都属于监管的范围和内容,这既有对食品本身的监管,亦包含对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监管,又有各监管接口的协调和综合整治。(3)监管问题复杂根据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2007级硕士吴恒等人,在2004年至2011年的调查显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具有涉及面特别广、违法手段特别狡猜、危害特别巨大、查处特别困难等四大特点。由此,对于食品安全监管的内容和要求,也会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变化而越加复杂。
1.1.3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
流通,即商品的运动过程。本文中的流通指的是基于经济学和管理学内部分工条件下的流通,即不包括货币、资金、人和服务的有形商品或产品的流通。2按照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食品流通是食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即根据实际需要,将产品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的过程。结合上述几个定义,本文认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是指在产品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过程中,国家行政执法部门对其中的食品安全行使监督管理的职能。我国目前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监管对象点多面广,监管人员少,传统监管方式工作强度高、难度大、效果不理想;(2)传统的监管模式注重专项整治,而缺乏长效机制,治标不治本;(3)食品经营者缺乏良好的经营自律意识和规范的自律行为习惯;(4)信息不对称,监管部门和被监管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5)传统的手工书式纸质台帐书写繁琐、查找麻烦,多数经营者无法坚持记录,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难以追根溯源;(6)工商系统内部缺乏对监管人员必要有效的监督途径。监管情况传递不及时,不利于上级掌控辖区情况,调度全面工作。
1.2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意义及依据
1.2.1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意义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作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是关系到“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基本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关系到执政党和政府形象的重要工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做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也是履行好行政管理职能的关键。(1)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是维持社会经济稳定的内在要求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但伴随社会经济发展,食品生产加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已从单纯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一方面,在流通领域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妥善处理消费者在食品消费或服务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另一方面,很多国家和企业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蒙受经济和声誉的双重损失。2012年345曝光的麦当劳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影响到该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也引发了中国消费者对所有洋快餐的怀疑。2011年“地沟油”事件,让消费者在是否在外就餐的问题上犹豫再三,进而影响到餐饮行业的有序和良性发展。因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开展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以维持社会经济的总体稳定。(2)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是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客观要求作为普通消费者无法了解,也无法控制生产领域的食品安全问题,但因关系到其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消费者尤为关注流通领域的食品消费安全问题。2012年央视315晚会上点名曝光北京三里屯麦当劳门店过期肉制品并没有按规定扔掉,而是放在保温箱里继续待售;家乐福郑州市花园店将每天剩下的鸡脸、羊肉卷等鲜肉产品重新包装后,修改包装日期再上架销售等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问题,在2011年的地沟油食品安全事件之后,再次反应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正在侵烛者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整治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问题,一方面需要企业的自主合法经营行为;另一面方面需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监管,为食品安全建立起保护的屏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3)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目前,由于缺少强有力的执法手段、行政执法体制不顺、对执法活动监督力度不够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对工商行政执法工作的负面影响等问题,导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和阻碍,进而导致了依法行政工作的不到位。因此,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机制、体制和体系的构建等工作,将有效的提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效率。把整治与规范、当前与长远、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在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的同时,还应通过发布消费提示和警示、开展消费教育等方式,倡导健康文明食品消费方式,引导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1.2.2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 ...................................................................................17-19
第2章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 19-24
2.1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中................................................................................... 19-20
2.1.1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 ...................................................................................19
2.1.2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 19-20
2.2 地方工商部门流通领域...................................................................................20-22
2.2.1 地方工商行政管...................................................................................20-21
2.2.2 地方工商行政管理...................................................................................21-22
2.3 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22-24
第3章 地方工商行政管理...................................................................................24-35
3.1 J市XH镇工商行政管理...................................................................................24-29
3.1.1 监管主体的现状................................................................................... 25-26
3.1.2 监管方式的现状................................................................................... 26-28
3.1.3 管理措施的现状 ...................................................................................28-29
3.2 J市XH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29-35
3.2.1 工作思维和意识滞后 ...................................................................................29-30
第4章 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食品工程科学技术的大量运用和食品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问题将逐步减少。但是流通领域食品经营行为的全面规范和安全目标的最终实现,还要受到科技因素、经济因素以及公共管理水平等长期性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的长期存在,决定了食品安全问题势必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所以,我国各级政府和领导一直十分重视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监管。为此,无论是国家领导人在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还是工商总局领导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中,均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为当前政府行政管理的重点之一。作为一名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和执法人员,笔者认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和*********总理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全国工商系统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的要求,切实做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新的贡献。笔者在借鉴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基础上,以J市XH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为例,对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建议。本文主要研究成果:1、归纳整理了国内外关于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J市XH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状况,分析当中的存在问题;2、针对以J市XH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代表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存在问题,提出了改建的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学习,完善法制建设和队伍建设;严格落实监管制度,积极创新监管机制和手段;强化食品质量监测工作,全面开展快速检测;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管理和新闻宣传工作;加强基础工作,依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协作配合和检查落实工作。由于时间和学术水平等方面的限制,论文撰写中难免存在着一些差错和不足之处:(1)受本人工作和学术水平的局限,对相关问题的阐述和观点的提炼可能存在一些欠妥的情况;(2)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本身在不断变化,本文阐述的内容仅限于研究的区域和时间范围内,故可能有以偏概全的不足。恳请得到阅读者的批评指正!